一、有线电视(HFC)网在信息产业中的潜在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程瓯[1](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提出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艾岚[2](2014)在《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文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提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十八大报告中则提出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目标。可见,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传媒市场呈现出内变外进的鲜明格局,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也已从区域性扩张到全国甚至国际性的竞争,由同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扩展到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中国的广播电视市场正在发生一种剧烈的演化和进行重新的整合。从历史和产业角度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长期事业性质管理下的广播电视产业结构、行为和业绩模式至今仍有很深影响。因此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媒体成分过于单一,产权不清,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剥离操作有难度,投融资体制存在障碍,行业准入门槛过高,产业实力及规模不足,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行政区划、各地广电集团“诸侯割据”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要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就必须继续进行更广范围和更大力度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产业化历程,明确广播电视的商品属性和广电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广播电视产业的结构指标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判断产业结构的类型特征,分析当前广播电视产业中的市场行为、非价格竞争行为及其经济依据,有针对性地剖析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其深层次的原因,描述产业绩效状况并严格解构中国广电产业中结构、行为与绩效之间实际的相关关系,发掘适合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和诉求点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进行全面解析和研究。本论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选题意义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其次对国内外关于广播电视产业和对SCP范式实证运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概叙及述评。最后是对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SCP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广播电视产业研究。首先梳理了SCP经典理论范式的提出、遭到的质疑及完善和发展的脉络,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及新制度学派关于SCP范式的理论主张进行了介绍。其次是从对广播电视、产业、产品、广播电视产品及广播电视产业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厘清入手,对广播电视产品的双重属性和广播电视产业的一般性及本质性特征进行了论析。再次是对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进行论析,奠定了对本论文研究工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章是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及其管理体制演进。首先基于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及其管理体制的历史分期来考察其发展和变革的历程,从1940年至今,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及管理体制的演进状况分为改革的前期、改革的开启、破土成长期、集团化改革及体制分离期和转企改制攻坚期五个时期,对每个时期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和发展取得的进步、面临的困惑及管理体制的状况进行了述评。其次是从收入状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产业发展的层级及地域差距、管理体制、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情况、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状态、内容生产质量及国际化传播能力等方面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及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和梳理。再次是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总结和概述,分别考察了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的内涵、外延、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障碍。第四章是广播电视产业的SCP分析。首先分别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壁垒三个因素对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S)进行描述,本节的研究方法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其次是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行为(C)分析,分为广播电视产业的价格行为和非价格竞争行为。再次是对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P)的分析,对应广播电视产业的双重属性,构建了以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共同构成的总体绩效评价体系。第五章是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解析。本章共分为三节,分别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市场行为及行业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并对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首先是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的欠合理和产权不清晰的描述,从广播电视传媒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产权归属不明确、市场集中度低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致因分析。其次是对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行为失范和价值增值机制缺乏两个层面进行的描述,具体又考察了广播电视产品供求匹配度偏低及收入结构单一等问题的表现极其深层原因,再次是分析了广播电视产业法制建设滞后及与新媒体的融合存在障碍等方面的表现,对深层原因进行了解析。第六章是广播电视产业创新与变革的路径选择。首先是从重塑广播电视传媒的市场主体地位方面提出了优化市场结构的对策,具体细分为创新产权制度、重塑广播电视传媒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推动广播电视传媒的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其次是对规范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行为方面提出的对策建议,分别为鼓励广播电视媒体的差异化创新及扩展广电市场的并购及融资渠道。再次从提升广播电视产业绩效的规制改革及政策调整入手,从加强市场行为的政府监管及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制播分离的改革和完善及探索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产业的制胜之道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变革和创新路径。
雷雯[3](2012)在《科技进步与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文中提出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线电视不断的发挥着其强大的宣传喉舌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广播电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已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本文致力于从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分析科技进步对太原有线电视的推动及促进作用,尽可能地去探究出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关系,力求为有线电视发展将要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对策,从而得到对城市有线电视发展的启示;从论文的结构来看,本文由导言、正文和结束语组成。第一部分,科技进步促进太原有线电视的起步与发展。介绍了太原有线电视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在中国有线电事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中,太原有线电视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二部分,科技进步与太原有线电视的现状和发展思路。分别从发展规模和技术、业务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太原有线电视现的发展现状,并且阐述了在当今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借助科学技术发展为推手,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科技进步与太原有线电视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别从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管理滞后于科技进步需要、有线电视业务的单一化发展与科技进步不平衡、有线电视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三方面来剖析太原有线电视在技术进步和竞争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第四部分,科技进步促进城市有线电视发展的启示。从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经验中得出,科技进步促进城市有线电视发展的三方面启示,分别为依靠科学技术,加强有线电视的文化功能;依靠科学定位,加快网络改造步伐;依靠技术合作,实现“三网融合”共赢发展。结束语总结了全文,另外还指出了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基于当今信息技术三网融合的环境下,以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为例,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系统梳理了起步阶段相关史料的空白。通过阐述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对策,以期为中国城市有线电视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骆喜[4](2011)在《基于HFC网络的交互式VOD系统及其业务流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观众对个性化的收视需求的快速增长,基于数字电视的视频点播系统(VOD)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节目片源过于陈旧、收视方式过于单一、缺少交互式的用户互动,远远无法满足于用户的需求;此外,系统没有统一、开放式的接口,系统的业务扩展、跨平台支持、与第三方增值应用集成等方面都很难实现;这大大阻碍了有线电视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电信公司参与到广播电视业务的激烈竞争之中,使有基于有线电视的视频点播业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搭建一个可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具有较强生命力的VOD技术平台将成为有线电视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VOD的发展和交互式VOD业务的优势,基于HFC有线电视网络设计传输系统架构,设计了制定电视回看、电视预约等交互式业务的核心功能和系统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ISA架构交互式VOD系统的总体结构、子系统划分。对业务管理系统、会话资源管理系统、媒体管理系统等子系统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及对视频服务器、时移采集设备、应用服务器等设备进行了精细的部署。并针对多种交互式业务根据其业务特点,运用HTML/HTTP、FTP、LSCP等协议,对Pause Live、nPVR等交互式业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终实现了基于HFC网络的交互式VOD系统。经过在北京某区域内用户的实用测试后证实,该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
易绍华[5](2009)在《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化浪潮冲击下,媒介融合加速,网络化渗透让电视面临着艰难选择,这种选择的艰难性来自电视媒体在两种现状之间的碰撞与困惑:一方面,电视媒体目前的经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仍领跑其他传统媒体,日子仍旧好过。而要摒弃长期传统观念、颠覆既有发展模式,必然面临牺牲眼前利益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直面新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现实,积极应对网络化挑战。而电视媒体在网络化生存面前显得步履蹒跚,发展思路和策略指导更是捉襟见肘。在这一背景之下,本研究的目标就是力求剖析传媒网络化内在规律,为我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发展提供某种具体发展模式,以便于业界同仁在电视网络化实务运营中有所参鉴。笔者从电视媒体网络化的生存形态视角出发,以逻辑方法论证网络化趋向的必然性。电视媒体选择网络化生存是历史逻辑、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发展的必然,摆在电视人面前的紧迫问题是如何合理制定战略和策略,以期在网络化生存的四条具体路径上发展得又快又好。这四条路径是:平台型网站打造、数字化频道改进、视频化业务拓展、移动化技术应用。平台型网站建设,一定要突破“窗口”局限,将网站视为一个辐射范围更加广域的全球性电子商务系统,集信息推广和产品营销于一体,形成一个服务高满意性、技术高先进性、产品高实用性、业务高扩展性的高盈利性平台。数字化频道改进,主要是在“海量专业内容、双向交互功能、多元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加以提升和强化。为此,务必构建网络化的电视产业链,建立合理的产业价值链利益分配机制;开展资本运作,整合民营资源,推动内容产业大发展;拓宽产业经营领域,摸索更多的盈利模式。与此同时,要打造网络化共享机制的内容中心,建立完善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基于网络营销系统的内容平台;构筑以家庭消费为内容指向的数字中心。网络化视频业务扩展,面临着五大压力:受众压力、同业压力、域外压力、业外压力和上级压力。也恰恰是这些压力的存在化成了电视媒体网络化视频业务发展的动力。和其他形态的传媒相比,电视媒体具备发展视频业务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来自其专业性的媒介属性、专业性的人才和设备以及几十年来的资源储备。在发展网络电视方面,要注意“双轨并行”策略:开路网络电视(WebTV)要借力民营公司的发展范式;闭路网络电视(IPTV),要应合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开放与竞争,与电信方面在“竞合”中发展。移动化趋势来自三股力量:受众(个体内在)对自由的无限追求、技术进步提供更优的移动信息传播手段、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形态变迁。“施拉姆公式”和“长尾理论”揭示了移动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近乎上述同样的理由,电视媒体的移动化和网络化汇流势不可挡。电视媒体应该顺势而为,克服当前存在的标准之争,以“合气生财”策略进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标准抉择;以“资源互换”策略进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市场拓展;以“广开财源”策略丰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盈利模式:以“丰富而适配”的策略打造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内容平台;以“竞合之道”策略实施移动化电视网路的生产运营;以“平等与开放”策略寻求移动化电视网路的政策扶持。传统的电视产业生产形态在网络化技术冲击下,已经发生变革:生产平台的网络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生产平台)、生产方式的定制化(基于海量化和差异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流程的双向化(逆向生产的出现)、生产领域的跨界化(从非实体产品领域跨入物质产品领域)以及生产资源的数据库化(数据库成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对于网络化电视产业而言,其主要核心资源优势首先是文化内容产品(形成虚拟产品信息流),其次是未来掌握的消费者个体数据库(消费者信息流)。由于网络化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电视产业延伸到实体产品的经营甚至生产领域(形成实体产品信息流)都是可以期待的。而与此同时,配合电子商务运营的金融支付系统和现代物流运输系统必然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因此建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电视市场机制是未来的必然选择。网络化技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对电视产业的渗透必然要求网络化生产关系与之适配。电视产业新体制呼之欲出,网络化对电视产业新体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变革要求:经营体制的变迁、传输体制的变迁、制播体制的变迁、投融资体制变迁以及管理体制的变迁。
左军[6](2009)在《重庆宽带接入市场三网融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网络世界逐渐发展壮大成熟,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市场需要一个能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网络,即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网络。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网融合在国内外现状,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重庆市当前三网发展现状,指出了三网融合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的阐述了三网融合的利弊关系和融合网络具体实施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实际问题;分析了三网融合的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和必要性分析,国内市场的需求分析,主要是调查分析了国内在数字电视和IPTV用户市场的数据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重庆市的三网融合的市场形式,有利于三网融合的发展;介绍了三网融合的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并针对其中的某些方案提出了重庆市三网融合的方案建议,并建立了经济模型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预测三网融合的市场,最后通过对投资设备、收入预测、经济效益和风险分析等来全面评价三网融合的经济前景。根据重庆市的实际情况,要实现三网融合,建立一个宽带综合数据网络,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对现有的有线电视系统进行改造,以此为平台建立并实现多种业务。为此,论文对重庆市的有线电视系统、电信网和互联网的现状和当前的需求做了大量的分析和调研,并且作了详细的可行性论证。无论是从技术的可行性还是以后的市场前景,对整个重庆市的网络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改造后的网络,能和广电总局很好的连接,使得全市所有的用户能很好地收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改造后的系统能很好的开展增值业务,不但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能为重庆市创造更多的效益。随着中国电信重组工作的开展,改造之后的网络上必将会开展越来越多的业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掌海岩[7](2006)在《连云港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连云港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我们本着先进、可靠、实用、节俭的原则,将有线电视行业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选择成熟的、可行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程中来。另一方面,我们首次在工程中引入质量管理的理论,并结合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特点,研究出适合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我们分析了对工程项目质量有影响的人、材料、机械、方法与环境等要素,阐述了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针对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的特点,对整个工程项目建立了以“设计、施工、检验、改进”为基础的施工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模型,强调持续改进是动态过程质量控制的永恒追求,从人员培训、规章制度建立、器材质检、强化网改技术标准、严格施工工艺等方面来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并对改造后网络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验证。该项工程符合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要求和企业客观需要,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提升了连云港有线电视网络的质量,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全国广电行业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具有普遍的意义,特别对地市及县级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吴贤纶[8](2006)在《关于IP电视在发达国家内前景的低调预测》文中指出一些美国和西欧的大型电信企业从2004年末开始以较大规模开办IP电视以后,一些报刊和情报性网站予以报道。这些报道中,大多转述电信企业和硬件软件研发生产企业发布的高调消息,部分引述一些专家的分析,这些分析指出,电信企业开办IP电视的原因是企图开辟新财源以弥补固定电信网的颓势,还指出电信企业开办IP电视所面临的困难(本刊2005年第2期4~9页)。但是,向公用电信、信息和传媒产
吴贤纶[9](2006)在《从美国有线电视产业应对竞争的策略和举措获得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1 前言近年来出现了有关IP电视(网络电视)和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属于电信增值业务,应当由电信企业主办、电信部门主管的大量论调,并已在社会上造成许多误解。由于其论据是外国情况、世界趋势就是这样, 而且把这些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产业运营前景描绘得非常光明,笔者于是认真查考有关的外国情况,写了多篇综述(本刊2005年第2、第3、第5、第6、
王映辉[10](2004)在《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的信息共享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国广电行业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和数字机顶盒的全面普及,有线电视HFC网络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 论文首先通过对当前计算机网络中信息需求“2/8倒置”现象的分析,指出了Internet/WWW结构的不合理性。针对Internet/WWW结构中点对点通信方式在信息共享带宽竞争方面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单向有线电视HFC网络的新型信息共享结构——“广存结构”,即利用广播结构“无冲突信道共享”的优点,在HFC网络数据广播下行速率足够高的前提下,无须上行通道,用户通过数字机顶盒自动拦截下载并存储订制的服务,然后通过相应的浏览器选择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数字机顶盒与用户PC机之间实现“0交互”服务,达到类似双向网络传输效果的信息共享。 Internet/WWW结构采用点对点传输,是将带宽分配给用户,最适合于个性化、低热度信息的传送;而广存结构采用广播式传输,是将带宽分配给信息资源(内容),最适合于具有需求共性的高热度信息的传送。 论文结合“广存结构”和Internet/WWW结构的优点,提出一种全新理念的网络传输系统概念,即“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模型,并设计了总体规划方案和数字机顶盒相关功能的开发方案。“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是广播式传输和点对点传输这两种结构的混合互补,它不仅充分利用广存结构的原理,缓解了信息共享带宽冲突,而且在多个层次上保证了个性化按需信息服务。其主要特点有:在HFC网络中通过宽带高速数据广播传输高热度信息:配备大容量硬盘的数字机顶盒从高速广播数据流中截取订阅信息;用户订阅的海量信息通过标准化的软件进行按内容统一管理;有实时性要求的信息或低热度的信息,用户可通过外交互点播方式或通过Internet取用。 “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包括HFC传输网络总体规划、软件子四川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王映辉: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的信息共享系统系统、机顶盒、内容定位管理软件的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属于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具体开发和实际应用的工作目前尚未正式开展。但是,基于“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概念开发的两套简化版的设计实例,已经在绵阳广电网络公司得以实际运用,证明了本系统的可开发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最后,对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对广电传输网络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应用作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数据广播;数字电视;机顶盒;信息管理2
二、有线电视(HFC)网在信息产业中的潜在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线电视(HFC)网在信息产业中的潜在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2.3 SCP范式的研究现状 |
1.2.4 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总体框架 |
1.3.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 SCP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广播电视产业研究 |
2.1 SCP经典理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
2.1.1 SCP范式的提出——哈佛学派 |
2.1.2 对SCP范式的质疑与批评——芝加哥学派及新奥地利学派 |
2.1.3 SCP范式的完善与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及新制度学派 |
2.2 广播电视产业基本内涵 |
2.2.1 广播电视产业相关概念的厘清 |
2.2.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特征及属性 |
2.3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
2.3.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向传媒产业延伸 |
2.3.2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
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及其管理体制演进 |
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及其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3.1.1 1940-197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前期 |
3.1.2 1978-198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开启 |
3.1.3 1988-199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破土成长期 |
3.1.4 1998-2008年:广播电视产业的集团化改革及体制分离期 |
3.1.5 2009年至今: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转企改制攻坚期 |
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1 总收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
3.2.2 产业发展层级与地域差距大 |
3.2.3 市场竞争不足、活力不强 |
3.2.4 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日趋增多 |
3.2.5 与新媒体的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 |
3.2.6 内容生产质量平稳提升 |
3.2.7 国际化传播能力明显提升 |
3.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管理体制演进 |
3.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的内涵和外延 |
3.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现状扫描 |
4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SCP分析 |
4.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S)分析 |
4.1.1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4.1.2 广播电视产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
4.1.3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壁垒分析 |
4.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行为(C)分析 |
4.2.1 广播电视产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
4.2.2 广播电视产业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
4.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总体绩效(P)分析 |
4.3.1 广播电视产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 |
4.3.2 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实证分析 |
5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解析 |
5.1 产业结构欠合理、产权不清晰 |
5.1.1 媒体市场主体地位缺失 |
5.1.2 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
5.1.3 区域发展不平衡 |
5.2 市场行为不规范、缺乏多样化的价值增值机制 |
5.2.1 内容产品供求匹配度较低 |
5.2.2 产业收入过于依赖广告 |
5.3 欠缺促进产业绩效提升的可持续机制 |
5.3.1 行业法制建设滞后 |
5.3.2 与新媒体的融合障碍重重 |
6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创新与变革的路径选择 |
6.1 重塑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优化市场结构 |
6.1.1 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的产权制度 |
6.1.2 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 |
6.2 丰富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
6.2.1 鼓励媒体的差异化创新行为 |
6.2.2 扩展媒体的并购及融资渠道 |
6.3 提升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规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
6.3.1 加强市场行为的政府监管及行业协会的作用 |
6.3.2 积极推进制播分离的改革和完善 |
6.3.3 探索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产业的制胜之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科技进步与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科技进步促进太原有线电视的起步与发展 |
1.1 科技进步促进太原有线电视的起步 |
1.2 科技进步推动太原有线电视的持续发展 |
1.3 科技进步指引太原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 |
第二章 科技进步与太原有线电视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
2.1 太原有线电视发展的现状 |
2.2 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思路 |
2.3 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科技进步与太原有线电视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网络资源管理滞后于现代技术信息化的需要 |
3.2 业务单一化与科技进步不平衡 |
3.3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
3.4 技术进步与竞争环境下的发展对策 |
第四章 科技进步促进城市有线电视发展的启示 |
4.1 依靠科技创新,加强有线电视的文化功能 |
4.2 依靠科学定位,加快网络整合步伐 |
4.3 依靠技术合作,实现三网融合共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基于HFC网络的交互式VOD系统及其业务流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三网融合"的背景 |
1.3 本文工作意义 |
1.4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交互式VOD业务的优势 |
2.1 传统的VOD业务 |
2.1.1 TVOD |
2.1.2 NVOD |
2.2 交互式VOD业务 |
2.2.1 时移电视 |
2.2.2 个人网络录像机 |
2.3 交互式VOD业务的特点 |
2.4 交互式VOD业务市场发展分析 |
第三章 HFC网络结构 |
3.1 有线电视网 |
3.1.1 早期的有线电视网络 |
3.1.2 HFC网络 |
3.2 ISA架构 |
3.2.1 前段各模块功能简介 |
3.2.2 家庭端与前断的接口 |
3.2.3 ISA架构的优越性 |
第四章 交互式VOD系统设计 |
4.1 交互式VOD系统架构 |
4.2 后台系统 |
4.2.1 业务管理系统(BMS) |
4.2.2 会话资源管理系统(SRM) |
4.2.2.1 资源管理器 |
4.2.2.2 会话管理器 |
4.2.2.3 自维护管理器 |
4.2.2.4 会话请求管理器 |
4.2.3 应用服务器(APP) |
4.3 媒体管理系统(AMS) |
4.3.1 内容加载过程 |
4.4 视频服务器(VS) |
4.4.1 视频服务器VCR控制 |
4.4.2 服务器媒体存储负载均衡 |
4.4.3 服务器媒体存储安全 |
4.5 时移采集设备 |
4.6 客户端 |
4.7 IPQAM |
4.8 网络传输系统 |
4.8.1 频点规划 |
4.8.2 机顶盒寻址和定位 |
4.8.3 网络负载设计 |
第五章 主要业务流程设计 |
5.1 内容文件注入流程 |
5.2 媒体文件注入流程 |
5.3 机顶盒访问业务流程 |
5.4 双向点播流程 |
5.5 时移类业务应用流程 |
5.5.1 nPVR应用流程 |
5.5.2 Start-Over TV应用流程 |
5.5.3 Pause Live应用流程 |
5.6 交互式业务流程设计 |
5.6.1 Pause Live业务 |
5.6.2 Start-Over TV业务 |
5.6.3 TV Anytime业务 |
5.6.4 nPVR业务 |
5.7 系统应用效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基于HFC网络的交互式VOD系统特点 |
6.2 交互式VOD系统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媒介融合在多个层面上继续渗透 |
二、网络化成为大众媒介数字化生存的形态取向 |
三、世界范围内电视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程加快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标及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范畴 |
一、基本概念的厘清 |
二、研究视角的选取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技术路线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网络传播与电视媒介发展 |
第一节 技术与媒介的关系 |
一、技术促进媒介形态变革 |
二、网络技术发展提升媒介在信息时代的地位 |
第二节 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
一、传媒网络化发展的几种逻辑力量 |
二、中国媒体网络化发展的社会动力 |
第三节 三网融合与电视媒介的发展 |
一、三网的概念 |
二、三网融合 |
三、三网融合将加速我国有线电视网的发展 |
第二章 国外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实践参照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电视数字化频道的发展 |
二、美国电视媒体网站的发展 |
三、美国IPTV网络电视的发展 |
四、美国电视媒体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
五、1996年《电信法》在美国电视网络化政策规制方面的意义 |
第二节 欧盟 |
一、英国:数字电视渗透领先,媒介规制及时跟进 |
二、法国:手机电视发展滞后,网络电视发展瞩目 |
三、德国:重视交互业务发展,卫星电视普及迅速 |
四、欧盟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规制演变 |
第三节 韩国 |
一、韩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概况 |
二、韩国的IPTV发展 |
三、韩国的移动电视发展 |
第四节 日本 |
一、日本对数字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 |
二、重视数字电视全面发展,注重内容的整合开发 |
三、3G技术推动日本移动媒介产业飞速发展 |
四、创新的盈利模式推动数据业务快速发展 |
五、日本手机电视的发展与盈利分析 |
第五节 国外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启示与挑战 |
一、经验与启发 |
二、问题与挑战 |
第三章 当前中国电视媒介的网络化生存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兴起对中国电视媒介的冲击 |
一、互联网影响力日趋强大,分流电视媒体受众 |
二、互联网传播力获得认可,蚕食电视媒体广告份额 |
第二节 中国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的种种尝试 |
一、我国电视台传统业务领域(频道)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现状 |
二、我国电视台在数字化、网络化新业务领域的尝试 |
第三节 中国电视媒介在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业务路径非常集中,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 |
二、内容匮乏、质量不高 |
三、用户数量偏小,规模效应尚难显现 |
四、交互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开发 |
五、定位模糊,市场细分欠缺 |
第四节 我国电视媒介网络化总体进程落后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性因素 |
二、客观性因素 |
第四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路径之一:打造平台型网站 |
第一节 网站已成为重要的电视媒介新形态 |
一、注意力资源向网络媒体(网站)飘移 |
二、网络媒体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
三、我国电视台纷纷建立自身网站 |
第二节 我国电视台网站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
一、触网率高,点击率低 |
二、定位狭隘,缺乏"大媒体"战略 |
三、设计粗放,功能简单 |
四、传统组织结构束缚网站做大 |
五、双向互动依旧是短板 |
第三节 电视网站发展的功能取向:窗口还是平台 |
一、电视网站应该是平台 |
二、网络化核心原则对网站平台功能设计的要求 |
三、平台型网站的核心优势分析 |
第四节 如何打造平台型电视网站 |
一、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
二、要有可靠的盈利模式 |
三、要有科学的运营策略 |
四、要有实效的推广策略 |
五、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梯队 |
第五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二:改进数字化频道 |
第一节 当前数字频道电视发展的困局 |
一、概念厘清 |
二、我国数字频道电视总体发展进程概述 |
三、当前我国数字频道电视发展遭遇的瓶颈 |
四、困局背后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网络化对数字频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一、技术层面 |
二、业务层面 |
三、战略层面 |
第三节 如何加强网络化,改进频道生存状态 |
一、建构网络化的电视产业价值链 |
二、打造网络化共享机制的内容营销中心 |
三、寻求与网络化配套的电视政策体系支持 |
第六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三: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 |
第一节 网络视频业务的概念及特点 |
一、网络视频的定义 |
二、网络视频的分类及特征 |
三、基于前段资源可控性的类型划分 |
四、IPTV(闭路网络视频)和WebTv(开路网络视频)用户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必要性:视频业务是电视网络化生存的重要资源 |
二、紧迫性:网络视频市场面临的五大压力 |
三、我国电视媒介网络视频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节 视频业务市场的竞争与障碍分析 |
一、民营力量的单边式暴发 |
二、IPTV市场的双雄博弈 |
三、电视媒介发展IPTV存在的障碍 |
第四节 电视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 |
一、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有天然优势 |
二、开路网络电视(WebTV):借力民营公司的发展范式 |
三、闭路网络电视(IPTV):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开放与竞争 |
第七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四:移动化网络技术的应用 |
第一节 移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他 |
一、移动化技术的定义 |
二、与移动化网络技术关联的几个术语 |
第二节 传媒的移动化趋势分析 |
一、传媒移动化现象解读 |
二、传媒移动化的内在动因分析 |
三、移动化与网络化的汇流 |
第三节 我国电视媒介移动化网络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现状概述 |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
第四节 我国移动化电视网络应用的发展策略 |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的标准抉择:合气生财 |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市场拓展:资源互换 |
三、移动化电视网络的盈利模式:广开财源 |
四、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内容平台:丰富而适配 |
五、移动化电视网路的运营策略:竞合之道 |
六、移动化电视网路的政策扶持:平等与开放 |
第八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终极形态:全能数据库及服务 |
第一节 全能数据库的概念及意义 |
一、全能数据库 |
二、内容为王的新诠释 |
三、全能数据库将是推动网络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四、网络化的电视媒介需要全能数据库平台及服务 |
第二节 全能数据库生存条件下电视媒介形态的变迁 |
一、传播形态的改变:柔性化、4A化、跨文化 |
二、营销形态的变革:二元营销 |
三、扩张形态的变革:圈屏运动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电视媒介数据库生存的现状与问题 |
一、现状 |
二、问题 |
第四节 基于海量、个性、专业、智能的全能数据库生存 |
一、海量化 |
二、个性化 |
三、专业化 |
四、智能化 |
第五节 对发展我国电视网络数据库产业的若干建议 |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实现更大限度的信息开放和资源共享 |
二、数据库生产的商业化机制导入 |
三、建立特色数据库和实用子库 |
四、建立实用的检索系统 |
五、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全能数据库 |
第九章 网络化生存下电视产业链构建及体制变迁 |
第一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及其他 |
一、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 |
二、网络化电视产业链与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区别 |
三、网络化电视产业链构建对我国电视媒介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生产形态的变化 |
一、生产平台的网络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生产平台 |
二、生产方式的定制化:基于海量化和差异化的大规模定制 |
三、生产流程的双向化:逆向生产的出现 |
四、生产领域的跨界化:从非实体产品领域跨入物质产品领域 |
五、生产资源的数据库化:数据库成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 |
第三节 建构"三流合一"的电视产业发展新模式 |
一、当前网站发展模式的启发 |
二、信息流:(虚实)产品库和消费者库的信息映射与汇流 |
三、物流:是建立在海量个性市场需求导向上的现代物流运输系统 |
四、资金流:为产业模式的循环提供血液和发展动力 |
五、三流合一:网络化电视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四节 网络化背景下电视产业体制的变迁 |
一、当前电视产业体制的弊端 |
二、网络化对电视产业体制变革的要求 |
总结语:本研究结论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一、本课题的研究结论概述 |
二、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与电视媒体未来发展有关的几个概念 |
附录: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重庆宽带接入市场三网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外三网融合现状及趋势 |
1.1.2 重庆市三网发展现状 |
1.1.3 中国三网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三网融合研究文献综述 |
2.1 三网融合,益处多多 |
2.2 三网融合,弊端不少 |
2.3 技术问题与实际问题 |
2.3.1 宽带传输存在的问题 |
2.3.2 宽带交换存在的问题 |
2.3.3 宽带接入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三网融合的市场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2 三网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3.3 三网融合是信息化科技发展的基础 |
3.3.1 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
3.3.2 技术与业务的融合 |
3.4 国内市场需求 |
3.4.1 构建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
3.4.2 社会发展的需求 |
3.5 国内市场数据调查 |
3.5.1 数字电视市场预测 |
3.5.2 IPTV用户市场预测 |
3.6 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 |
3.7 重庆三网融合的市场环境分析 |
3.7.1 潜在用户基数多 |
3.7.2 业务资源丰富 |
3.7.3 保证的资金来源 |
3.7.4 融合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
3.7.5 难于融合的因素 |
第四章 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
4.1 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 |
4.2 基于 IP技术 |
4.3 数字技术和光技术 |
4.3.1 XDSL宽带接入技术 |
4.3.2 HFC+Cable Modem宽带接入技术 |
4.3.3 FTTB+LAN以太网宽带接入技术 |
4.3.4 基于 FTTH融合方案 |
4.3.5 光纤宽带接入技术 |
4.3.6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4.3.7 以太技术/MC技术 |
4.3.8 相关技术比较 |
4.3.9 融合方案举例 |
4.4 联通重庆分公司 IPTV方案 |
第五章 三网融合的经济分析 |
5.1 重庆市三网融合方案建议 |
5.2 投资设备 |
5.2.1 设备投资经济模型分析 |
5.3 收入预测 |
5.4 风险分析 |
5.5 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5.6 经营模式 |
5.7 发展新战略的建议 |
5.8 经济评价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连云港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工程项目介绍和本人所承担的工作 |
1.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
1.4 本工程拟解决的问题及思路 |
1.5 本论文主要内容 |
1.6 本论文的意义 |
2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2.1 概述 |
2.2 基本概念 |
2.2.1 质量的定义 |
2.2.2 质量管理的定义 |
2.2.3 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 |
2.2.4 项目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基本工作方法 |
2.3 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过程分析及其特点 |
2.3.1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分析 |
2.3.2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
2.3.3 工程质量影响要素分析 |
2.3.4 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
2.4 项目质量控制 |
2.4.1 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
2.4.2 工程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
2.4.3 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方法 |
2.4.4 项目质量控制的结果 |
3 连云港有线电视网络现状及升级改造的需求分析 |
3.1 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历史 |
3.2 连云港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分析 |
3.3 网络升级改造的需求分析 |
3.3.1 客户服务的要求 |
3.3.2 综合业务的要求 |
3.3.3 三网融合的要求 |
4 连云港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的技术可行性与可靠性简要分析 |
4.1 网络升级改造的技术可行性 |
4.1.1 光纤传输相比电缆传输的优点 |
4.1.2 光纤有线电视系统 (HFC网) 的基本结构 |
4.2 网络升级改造后的可靠性简要分析 |
4.2.1 光缆网与电缆网的可靠性对比 |
4.2.2 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
5 连云港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
5.1 设计方案的指导思想 |
5.2 项目建成后网络提供和承载的服务功能 |
5.3 技术方案 |
5.3.1 网络结构 |
5.3.2 光纤传输链路的设计考虑 |
5.3.3 HFC 网络频带宽度的确定 |
5.3.4 光节点布局的选择 |
5.3.5 光纤用量的选择 |
5.3.6 光缆路由的选取 |
5.3.7 光纤链路设计功率余量 |
5.3.8 HFC 网络设计的指标分配 |
6 连云港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
6.1 概述 |
6.2 员工培训 |
6.3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依据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指标 |
6.3.1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依据的技术规范 |
6.3.2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
6.3.3 系统安全要求 |
6.4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工艺 |
6.4.1 工程设计图纸规范 |
6.4.2 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
6.4.3 工程调试工艺要求 |
6.5 质量检验规程及标准 |
6.5.1 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的验收规则 |
6.5.2 系统质量的主客评价 |
6.5.3 有线网络设备器材的验收 |
6.5.4 工程的验收和质量检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的信息共享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背景介绍 |
1.2 课题来源及作者所做的工作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HFC网络 |
2.1 拓扑结构 |
2.2 频谱分配与容量 |
2.3 标准化研究概况 |
2.3.1 CableLabs |
2.3.2 ATM论坛RBB工作组 |
2.3.3 MCNS的DOCSIS计划 |
2.4 噪声 |
2.4.1 输入噪声 |
2.4.2 电缆网通道噪声模型 |
2.5 QAM调制和RS前向纠错 |
2.6 HFC宽带业务与应用 |
2.6.1 业务 |
2.6.2 业务类别 |
2.6.3 应用 |
第3章 信息共享 |
3.1 信息可共享性 |
3.2 Internet/WWW结构的不合理性 |
3.2.1 Internet可持续发展问题 |
3.2.2 WWW可持续发展问题 |
3.2.3 Internet/WWW信息共享困境的根源 |
3.2.3.1 “2/8律”及“2/8倒置” |
3.2.3.2 WWW门户站点的有限信息管理 |
第4章 广存结构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定义 |
4.3 未来综合信息网络的特征 |
4.4 再论“交互” |
4.5 带宽分配给信源 |
4.6 两种信息共享结构的比较 |
第5章 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 |
5.1 两种结构混合互补 |
5.2 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1 HFC高速数据广播网络规划 |
5.2.1.1 系统结构 |
5.2.1.2 数据处理流程 |
5.2.1.3 信道分路设计 |
5.2.2 软件子系统 |
5.2.3 数字机顶盒与家用多媒体终端平台(MHP) |
5.2.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
5.3 两个概念和三项基础技术 |
5.4 设计要点 |
第6章 简化版HFC信息共享系统的商业设计应用实例 |
6.1 数字电视节目EPG信息开机下载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技术方案分析 |
6.1.3 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 |
6.2 股票分析交易系统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技术分析及解决方案 |
6.3 青岛实施“数字电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情况 |
6.4 结论及推测 |
第7章 HFC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应用 |
7.1 我国HFC综合信息业务的切入点 |
7.2 第五传媒 |
7.3 促进数字电视按需服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声明 |
致谢 |
四、有线电视(HFC)网在信息产业中的潜在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2]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研究[D]. 艾岚. 武汉大学, 2014(01)
- [3]科技进步与太原有线电视的发展[D]. 雷雯. 山西大学, 2012(10)
- [4]基于HFC网络的交互式VOD系统及其业务流程设计[D]. 骆喜. 复旦大学, 2011(01)
- [5]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 易绍华. 武汉大学, 2009(09)
- [6]重庆宽带接入市场三网融合研究[D]. 左军.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7]连云港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D]. 掌海岩.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8]关于IP电视在发达国家内前景的低调预测[J]. 吴贤纶. 有线电视技术, 2006(08)
- [9]从美国有线电视产业应对竞争的策略和举措获得的启示[J]. 吴贤纶. 有线电视技术, 2006(04)
- [10]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的信息共享系统[D]. 王映辉.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