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rontPageXP使用心得八则(论文文献综述)
汪聪[1](2021)在《《饮冰室诗话》研究》文中指出
温欣达[2](2021)在《《大庄严论经》大乘佛教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大庄严论经》是一部譬喻类经典。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说理浅显易懂,文体上散文与偈颂相间,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水平。关于这部经的专门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学方面,至于佛教思想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学界有权威着作将其归为小乘性质的着述。本文通过梳理经中故事所要表达的佛教思想,发现经中蕴含着关于苦乐、断常的中道思想以及无生思想,这些思想与大乘中观派的思想有不少相似之处,虽然在思想深度上不及中观派深入,但也是大乘思想兴起初期的一种体现。还有经中对“心意识”的表述,以及提出的种子说、业力相续思想,可以看出对后来的瑜伽行派有所影响、启发。经中还有丰富的大乘菩萨道思想,例如对佛陀的崇拜、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在家众与出家众地位的平等以及对六度的强调等,都很明显突出大乘思想的特质。因此,将其归为小乘性质的说法并不妥当。因为小乘佛教是佛教的基础,所以所有经典中小乘思想的内容,是离不开的事实;但是《大庄严论经》中蕴含的丰富的大乘思想正是其脱颖于其他譬喻类经典的亮点所在。所以,将《大庄严论经》定位为大乘佛教思想兴起初期具有大乘性质的譬喻类经典,应该更为合理。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大庄严论经》的版本、内容以及作者、译者做一简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其中蕴含的中观思想,包括苦乐中道、断常中道,还有将其中的无生思想与《中论》、《入中论》中的无生思想进行对比。第三章主要梳理其中的唯识思想因素,分析经中关于“心意识”的表述以及种子说对唯识宗的启发与影响。第四章主要梳理经中的大乘菩萨道思想,包括佛陀崇拜思想、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在家众与出家众地位平等以及对六度的强调。
冯希[3](2020)在《吕文成年谱长编》文中认为吕文成,广东中山人。着名粤乐作曲家、演奏家,有“粤乐宗师”、“省港音乐大家”、“二胡博士”之誉,尤擅奏高胡、扬琴,及粤曲子喉唱腔。其生平艺事涉猎作曲、演出、录音、教学、乐器改革等方面;足迹历及上海、广州、香港、天津、北京等粤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城市;人际关系涉及当时的国乐、粤乐、粤曲、粤剧界,乃至其他领域不同阶层的重要人物。《吕文成年谱长编》以记录吕文成先生生平阅历为主,起迄1898-1981年,凡83年。主要围绕吕文成生平中的艺术活动,酌情添加对其生平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事迹,例如家世、婚育情况等。
吴小倩[4](2020)在《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文中提出谢振定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文人,因反抗和珅落职而声名震南北,其人也以正直、清廉、刚正不阿而受人景仰。谢振定为人内心坦荡热忱,不虚伪造作;为官厌恶谄媚逢迎,不与世移;为文摒除门派之别,不屑徇俗;为学痛恨襞积剿袭,不肯盲从。本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介绍了谢振定与《知耻斋诗文集》的情况,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正文从谢振定的家世生平、交游、版本考论、文学思想、创作内容与艺术手法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介绍了谢振定的家世与生平,谢振定出生于世有隐德的青山谢氏一脉,青山谢氏一支位高不惧权贵,有财不藏于己,求学不为名利,求官不从世俗,形成了一种严谨的、规矩的家风。而这种风气影响谢振定的一生。第二章介绍谢振定的交游情况,谢振定一生交游广泛。在京为官时,谢振定常常跟随法式善参加各种文人集会,又有三次江南之游,与王文治交好,跟随王文治参加的文人交游也多。只是谢振定为人外冷内热,是以很多来往的文人交游仅限于集会,私下交游少。第三章梳理了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目前所见的版本之间的关系。谢振定的《知耻斋诗文集》现存版本目前整理为谢氏家刻本、谢氏后人修补本和评点本三个系统。第四章介绍了谢振定的文章创作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谢振定的古文创作推崇真性情,认为情达道至,同时又要求行之以浑浩之气,佐之奇伟之才,纬之深厚学识。因为个性的原因,谢振定的文章创作皆以不屑与世俗同流为前提。谢振定的文章创作主要为记人与记事,内容大体不出忠孝节义的范围,其余还有一些政论文与书信文,处处体现实用的目的。而文章所体现的艺术特色也恰巧与其创作思想相符。第五章介绍谢振定的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诗歌内容有文人交游、行旅远游、即事流露真情三个方面,此外还有许多小类,如送别诗、题画诗、应景诗、咏物诗、咏史诗等等。而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善用铺陈,喜用古体,真气郁勃也与其创作思想整体相符。谢振定诗文创作的艺术特色是以自己真性情为根本,同时汲取乾嘉时期思想大融合时期各家各派的观点,不断融合后磨合形成的。文章后有两个附录,一是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中诗文篇目的编年,一是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的参考资料的收集整理,务求真实客观地求证谢振定的生平、交游以及诗文创作的活动。
赵雨薇[5](2020)在《清代山东医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家是数千年来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古代社会,医家担负着守护广大人民健康的重任,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却未能得到历朝历代官方层面的足够重视,正史对医家的记载并不丰富。清代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成熟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山东历来是我国的重要地区之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名医众多,对该区域医家群体开展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可以明晰其医家群体的全貌,进而明确该区域医疗历史卫生发展脉络,同时为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研究以及医史文献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开展对清代山东医家这一群体的系统研究,从清代山东社会情况和当时的中医发展背景出发,统计从事医学活动的具体人数,并分析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特征和原因、着书情况以及他们的医事活动。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论文绪论部分,首先点明了选题缘由和意义,对清代山东医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界定,并对文中有争议的地名和人名进行考定,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论文正文共分为四部分,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人数统计。首先介绍了清代山东省的建制沿革,其次对清代山东医家群体的统计依据进行了界定,就所使用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史料进行说明,按照本文确定的标准对清代山东医家的籍贯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出清代山东医家共计1121人。第二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首先结合统计学相关知识,运用计量史学方法,对清代山东医家的籍贯分布区域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归纳;其次按照清代山东省府州、州县以及地理亚区的分布归纳医家地理分布特性;最后总结出清代山东医家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表现为集中分布于鲁北平原,并向山东半岛延伸等特点,其地理分布的空间格局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受到了大运河山东段对其沿线的影响以及逐渐演进的海洋经济对山东半岛的影响等因素的作用,总体上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三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着书情况。首先对567种清代山东医家着作进行了整理,包括现存医籍114种,亡佚医籍453种;其次,根据科目归属,将清代山东医籍共分为11类,包括医经类16种、基础理论类27种、伤寒金匮类40种、温病瘟疫类24种、诊法类26种、本草类19种、方书类73种、临证各科类281种、养生类8种、医案医话类28种和综合类25种,结果发现各类医籍分布比例较为不均衡。最后对现存医籍分别进行了简要考证。第四部分为清代山东医家医事活动。首先通过对清代山东医家医事活动的整理和分析,将其业医背景概括为7类:弃儒从医、世代行医、久病成医、立志学医、家贫习医、拜师达医、旁涉医术;其次,在对其日常行医过程的考察中,发现清代山东医家有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着述颇丰等共同特征,还有一些诸如爱好广泛、精研方术、善于宣传等其他个体特征;并从理论、临床、技术和文化等四个方面总结清代山东医家的学术特色。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展望和不足。
邓弟蛟[6](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表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张超瑞[7](2020)在《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福建名老中医李健颐生平资料的回顾及《临证医案笔记》中一百四十余则医案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李健颐的临床治疗特色,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更好地继承发扬李健颐临床治疗特色,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方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全面梳理《临证医案笔记》中收录的一百四十余则医案,并结合书籍、论文相关的资料,分析书中的医案,总结李健颐临床治疗特色。通过个案的分析及医案之间的对比,研究书中记载医案的临床诊断、辨证施治、选方用药、愈后治疗等特色,总结李健颐辨证诊断、用药特点的治疗特点。结论:通过对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中一百四十余则医案的系统学习与分析,从中归纳出李健颐临床治疗的特色。李健颐擅长痘疹、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治疗,提倡分期治疗痘疹,在治疗的各个时期重视气血,强调重视中焦脾胃。在治疗鼠疫患者过程中,通过对罗芝园的“加减解毒活血汤”进行二十余次加减化裁,最终形成“二一解毒汤”并创新中医制剂,研制出“二一解毒注射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另外他针对霍乱提倡寒热并重的治疗原则。李健颐对于药物的药性理解颇有心得,对鲜芦根的用法、杜仲炮制的优劣等有深入研究。李健颐擅长重用石膏、大黄治疗因传染病引起的高热或因阳明热证引起的神昏等。在临床治疗中擅长中西结合、药食同用、内外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取得更好的疗效。李健颐十分重视妇科,强调患者心理疏导并加减化裁出多个验方。除此之外,李健颐认为信任是维护医患关系的纽带,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前提保证。
王文超[8](2020)在《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初金石学研究以着述、访碑、拓本及汉碑书风影响为中心展开论述。意在对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厘清版本、学述主旨等相关情况,结合清初金石学相关的访碑寻拓等问题的考述,阐明习汉碑风气流行之前的汉碑品评中所牵涉的诸多问题。“金石学”这一概念的产生、含括内容及学科演进考察。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主体为金石学学术风气下产生的诸多现象考察,而非研究金石本身和相关经史问题。明晰金石学着述为反映学者学术宗旨的主体,但同时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个人思想,甚至师友间所带来的互相作用都分离不开。清初金石学,除继承明末学术风气外,针对金石学发展风气肇始的两宋金石学进行相关问题说明。两宋金石学的特点,是金、石共同研究的学术成果与风气,因时代问题重心也发生了变化。清初时,内府及学人们对吉金研究不及石刻百一,清初金石学主体亦是针对石刻的。本课题一系列研究主旨即是围绕石刻研究为主的着述及相关问题而产生。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旨在明确研究中的倾向及所出现的群体性问题。譬如,金石学着述中的石经、《瘗鹤铭》《天发神谶碑》都出现了众多学者关注、研究、鉴藏拓本现象。在对着述进行个案考述版本,学术宗旨和相关金石学信息提炼后,以群体关注中的研究方向,进行整体关照,可窥探近百年间金石学研究的嬗变,看出金石着述体例以及研究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清初学者们的研究及着述与之相关联的访碑寻拓问题,是金石学研究和书家临习师法的最重要基础材料。近年众多研究中关于遗民学者的访碑问题成果值得借鉴,而以对遗民学者群体帮助较大的官员和喜好金石学问的官员访碑行为再进行梳理考察,可寻绎访碑现象背后学者与官员间的相互影响。热爱金石学官员的研究和风气产生的一系列作用,在康熙时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在典型学者的影响下,逐渐更多的士人们关注金石学和金石文献。康熙中期前后,拓本在社会中大量流转,也使得士人们对拓本有了购买、委托、馈赠、亲拓等等诸多途径,可以满足研究、鉴藏、临习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清初金石学中的着述、访碑、拓本相关问题明晰后,同样对汉碑书法风格关注的士人们,是我们研究清初隶书审美和取法的关键。通过研究可明,在审美集中关注现象的影响下,临习汉碑者方逐渐被广泛带动起来,但这是汉隶、曹魏隶书、唐隶及时人风格并行的时代,而习汉隶的群体是在逐步扩大中进行。换言之,金石学的证定经史与拓本鉴藏者,促使汉碑审美群体扩大,进而带动了热爱书法的学者们对碑刻风格关注,访碑和拓本流布广泛更使得临习群体扩大。最后,书法史中的“碑学”与相关联的金石学,多是以乾隆一朝作为分界点,并未追溯清初。原因由本文研究可明,清初金石学是奠定一朝之风气,探索中发展。乾隆以后,考据风气大兴,金石学成为普及在小学或朴学研究中重要的力量,伴随出土金石日多,再而带动各种拓本风行,对后世所谓得“碑学”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清初金石学可视作“碑学”发展最源头中的润滑剂。
万明泊[9](2020)在《《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批评眼光之生成》文中认为《容安馆札记》作为钱锺书的读书笔记,集中体现了他的浩博学识与治学兴趣。回望整部书的成书背景,时代历史的“大语境”与人生情绪的“小寄托”相交织,共同构筑起了该书的多义与复杂,也折射出了一位学者的求索与思考。从写作体例上看,该书延续了钱锺书打通中西式的写作特征——到处搜罗材料并加以梳理总结,这使得它在整体上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就创作时间来看,《容安馆札记》处于钱锺书学术历程的中期。所以在对该书与钱氏其它着述的比较过程中,钱锺书文论观念上的递嬗得以彰显。他对现象学的一贯兴趣和对文学“触须”作用的感悟,促成其学术思想的雏形。而他治学后期对前期作品的修正,以及他对文体观念的把握,则映射出他思想上的转变。这使得钱锺书在思想定位上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不能简单地以汉学或宋学视之。如果从语言学视角去把握,那么《容安馆札记》所呈现的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钱锺书在此借“语言学转向”反观训诂,批评古代学者将“名”与“字”等同从而致使文本意义空疏的做法。他对文与意间的关系进行阐发,指出正言若反、言不尽意等几大问题。他还进一步揭示神秘宗“以言去言”的表达方式,提出构建阐释循环的理论追求。而在对名教问题的讨论中,钱锺书则将其语言观念落实到具体现象,思考话语如何管控着现实社会。此外,在《容安馆札记》中,钱锺书也对一些具体的文论问题进行了梳理。比如针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钱锺书从立喻之道的高度上进行剖析,勾勒出两大理论特征:比喻纷沓与必以非类;而针对文艺批评中“空”的概念,钱锺书则从“空无”与“屡空”这两个现象中阐发观点,分析了“空”这一概念在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价值。
巩忠杰[10](2020)在《周易筮法研究史》文中指出《周易》本是占筮之书,筮法研究是易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易学史主要是一部哲学发展史,具体而言,是一部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对立统一的发展史。“占筮”始终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是象数、义理之间微妙的契合点。筮法作为占筮的核心要素,其相关研究历史悠久、内容广博、成就斐然,然迄今尚无专书、专文对此进行整理与研究。本文对古今《周易》筮法之研究史予以系统论述,拟填补这一学术空白。正文主要有四章内容:导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选题缘起、研究综述以及思路方法,重点在於对三《易》、《周易》经传以及筮法进行综述,是为正文研究的背景与基础。第一章论述西汉迄隋唐之易筮研究史。西汉时期为本章重点,核心的讨论对象为孟喜、焦延寿、京房祖师徒三人所创筮法。东汉迄唐之间,重点研究了孔颖达对大衍筮法的总结。第二章论述两宋迄清末之易筮研究史。自宋以後,学界对大衍筮法的研究步入正轨,其成卦法与变占法成为《周易》筮法研究的核心课题。南宋为古代易筮研究的黄金时期,是本章重点论述对象,元明清时期的研究均为其余绪。第三章论述百十年来之易筮研究史。清末以来,世局大变,易筮研究也逐渐进入新型阶段。基於传统文献的研究屡见新说,用数学剖析大衍筮法的研究一度成为热潮,近四十年的出土文献(尤其是数字卦)则为易筮研究带来了新课题、新希望,一时之间,成为显学。
二、FrontPageXP使用心得八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rontPageXP使用心得八则(论文提纲范文)
(2)《大庄严论经》大乘佛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 《大庄严论经》概述 |
(一)《大庄严论经》简介 |
1.版本简介 |
2.内容简介 |
(二)作者、译者简介 |
1.作者简介 |
2.译者简介 |
二、中观思想因素 |
(一)中道思想 |
1.苦乐中道 |
2.断常中道 |
(二)无生思想 |
1.与《中论》之对比 |
2.与《入中论》之对比 |
三、唯识思想因素 |
(一)唯识思想的相关观念 |
1.“心意识”含义的发展 |
2.《大庄严论经》中“心意识”的含义 |
(二)种子说 |
1.提出背景 |
2.唯识学的继承发展 |
四、大乘菩萨道思想 |
(一)佛陀崇拜思想 |
1.佛陀观 |
2.礼佛、赞佛、念佛 |
3.佛塔崇拜 |
(二)本生故事体现的利他 |
(三)在家众与出家众平等 |
(四)六波罗蜜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吕文成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编撰缘由 |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编撰特色与价值 |
三、相同范式与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
(一)凡例 |
(二)材料来源说明 |
吕文成年谱长编 |
谱前 |
1898 年(出生) |
1901 年(三岁) |
1909-1912 年(十一至十四岁) |
1919 年(二十一岁) |
1920 年(二十二岁) |
1922 年(二十四岁) |
1923 年(二十五岁) |
1924 年(二十六岁) |
1925 年(二十七岁) |
1926 年(二十八岁) |
1927 年(二十九岁) |
1928 年(三十岁) |
1929 年(三十一岁) |
1930 年(三十二岁) |
1931 年(三十三岁) |
1932 年(三十四岁) |
1933 年(三十五岁) |
1934 年(三十六岁) |
1935 年(三十七岁) |
1936 年(三十八岁) |
1937 年(三十九岁) |
1938 年(四十岁) |
1939 年(四十一岁) |
20世纪四十年代 |
1942 年(四十四岁) |
1944 年(四十六岁) |
1946 年(四十八岁) |
1947 年(四十九岁) |
1948 年(五十岁) |
20世纪五十年代 |
1950 年(五十二岁) |
1951 年(五十三岁) |
1952 年(五十四岁) |
1953 年(五十五岁) |
1954 年(五十六岁) |
1955 年(五十七岁) |
1956 年(五十八岁) |
1959 年(六十一岁) |
20世纪六十年代 |
1960 年(六十二岁) |
1961 年(六十三岁) |
1963 年(六十五岁) |
1964 年(六十六岁) |
1967 年(六十九岁) |
1969 年(七十一岁) |
1973 年(七十五岁) |
1974 年(七十六岁) |
1975 年(七十七岁) |
1981 年(八十三岁) |
谱后 |
结语 |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初析 |
(一)年谱所含数据的统计与分类 |
(二)谱主人物述评 |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编撰的得与失 |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的史料考证 |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缺失 |
三、将来可进行的研究方向 |
(一)吕文成被指曾为日本人献艺 |
(二)新月唱片公司 |
(三)吕文成在海外的音乐活动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吕文成创作的粤乐作品(部分) |
附录二 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 |
附录三 文中涉及的机构、社团 |
附录四 吕文成纪念活动相关论文 |
附录五 吕文成先生墨宝、手稿(部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简介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1章 家世与生平 |
1.1 家学传承 |
1.1.1 家风的影响 |
1.1.2 父兄的教导 |
1.1.3 后人的情况 |
1.2 谢振定的生平 |
1.2.1 求仕交游(1796年以前) |
1.2.2 罢官出游(1796—1799) |
1.2.3 心隐身宦(1800—1809) |
第2章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与源流 |
2.1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叙录 |
2.1.1 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
2.1.2 道光十四年刊本 |
2.1.3 道光十八年刊本 |
2.1.4 道光二十六年刊本 |
2.1.5 光绪十六年刊本 |
2.2 《知耻斋诗文集》版本源流考 |
第3章 谢振定交游考 |
3.1 以法式善为中心的文学集会及其影响 |
3.1.1 与法式善的交游及其影响 |
3.1.2 与赵怀玉、张问陶等人的文学交游及影响 |
3.2 以王文治为中心的文学集会及其影响 |
3.2.1 与王文治的交游及影响 |
3.2.2 与袁枚等江南文人学者交游及影响 |
3.3 师友唱和与诗僧唱和 |
3.3.1 师友唱和 |
3.3.2 诗僧唱和 |
第4章 谢振定文章的创作思想及其内容与艺术特色 |
4.1 古文创作思想 |
4.1.1 情达而道至 |
4.1.2 行气、佐才与纬识 |
4.1.3 不屑徇俗 |
4.2 谢振定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 |
4.2.1 实用为本,述说性情 |
4.2.2 真挚动人,行文浑浩 |
4.2.3 层层递进,深厚详实 |
第5章 谢振定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
5.1 诗歌内容 |
5.1.1 文人交游的清逸飞绪 |
5.1.2 行旅远游的旷达幽思 |
5.1.3 即事就诗的真情流露 |
5.2 谢振定诗歌艺术特色 |
5.2.1 笃好于古,喜用古体 |
5.2.2 善于铺陈,叙次娓娓 |
5.2.3 真气郁勃,放笔雄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编年 |
附录 B 谢振定及《知耻斋诗文集》参考资料汇总 |
附录 C 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注详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清代山东医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清代山东医家的界定及范围 |
2.2 关于“地名”“人名”的考定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 |
第一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人数统计 |
1 清代山东省的建制沿革 |
2 清代山东医家的统计依据 |
3 清代山东医家的人数统计 |
第二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 |
1 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情况 |
1.1 济东泰武临道 |
1.2 兖沂曹济道 |
1.3 登莱青胶道 |
1.4 直隶 |
2 清代山东医家地域分布特征 |
2.1 清代山东各府州医家分布特征 |
2.2 清代山东各州县医家地理分布特征 |
2.3 清代山东地理亚区医家地理分布特征 |
3 清代山东医家分布产生地域差异的原因 |
3.1 受到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 |
3.2 大运河山东段对沿线区域的影响 |
3.3 海洋经济对山东半岛的影响 |
第三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着书情况 |
1 医家着作分析 |
1.1 按存佚情况分析 |
1.2 按科目归属分析 |
2 医家着作整理 |
2.1 医经类医籍 |
2.2 基础理论类医籍 |
2.3 伤寒金匮类医籍 |
2.4 温病瘟疫类医籍 |
2.5 诊法类医籍 |
2.6 本草类医籍 |
2.7 方书类医籍 |
2.8 临证各科类医籍 |
2.9 养生类医籍 |
2.10 医案医话类医籍 |
2.11 综合类医籍 |
第四部分 清代山东医家医事活动 |
1 医家业医背景 |
1.1 弃儒从医 |
1.2 世代行医 |
1.3 久病成医 |
1.4 立志学医 |
1.5 家贫习医 |
1.6 拜师达医 |
1.7 旁涉医术 |
2 医家共同特征 |
2.1 医德高尚 |
2.2 医术精湛 |
2.3 着述颇丰 |
3 医家其他特征 |
3.1 爱好广泛 |
3.2 精研方术 |
3.3 擅于宣传 |
4 医家学术特色 |
4.1 理论特色 |
4.2 临床特色 |
4.3 技术特色 |
4.4 文化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代山东医家名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李健颐生平简介 |
第二章 《临证医案笔记》概况 |
1 《临证医案笔记》简介 |
2 医案书写体例 |
3 医案优点不足 |
第三章 《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 |
1 临证用药胆大心细 |
1.1 精药理善配伍 |
1.2 重用石膏大黄 |
2 自创验方善治疫病 |
2.1 分期治痘重视气血 |
2.2 治疗鼠疫创立验方 |
2.3 治疗霍乱寒热并施 |
3 排忧解病信者为医 |
3.1 心理疏导情志调畅 |
3.2 医患信任疗效保障 |
4 疗法多样中西结合 |
4.1 中西结合标本兼治 |
4.2 内外结合疗效显着 |
4.3 药食结合因地制宜 |
4.4 饮食调养顾护脾胃 |
第四章 《临证医案笔记》的贡献 |
1 继承与创新疫病治法 |
2 促进中西医结合 |
3 拓展药物的临床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背景 |
一、选题目的 |
二、金石学称谓的变迁 |
三、金石学在当代学科中的相关问题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一、近代以来金石学的研究范围 |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与方法 |
一、清初时间区限与研究范围 |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 |
三、本课题创新点 |
第一章 清初金石学发展背景 |
第一节 宋代金石学形成概述 |
一、宋代金石学形成前的重文字学风气 |
二、金石学风气确立 |
三、南宋金石学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清初对明代金石学的继承与批判 |
一、明中期以前金石拓本的流转概况 |
二、清初与明代中期金石学的关联 |
三、清初金石学对明末风气的继承 |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文化背景与学术风气 |
一、明清易代后学者政治生态 |
二、集社、游幕下的金石学环境 |
三、清初金石学的现状 |
第二章 清初金石学着述分类与研究 |
第一节 清初金石着录分类 |
一、清代以来金石着述的分类方法概述 |
二、清初吉金着录情况 |
三、清初金石着录分类与解题 |
第二节 清初通纂类金石学专着研究——以郭宗昌、叶奕苞、李光映着述为例 |
一、郭宗昌《金石史》相关问题考述 |
二、叶奕苞《金石录补》及其相关问题考述 |
三、李光映《观妙斋藏金石文考略》考论 |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专题性研究 |
一、清初金石学中石经研究相关问题考察 |
二、周在浚《天发神谶碑考》的影响 |
三、清初《瘗鹤铭》群体研究现象 |
第三章 清初官员曹溶、王士禛访碑研究 |
第一节 曹溶清初访碑寻帖的兴趣旨在 |
一、曹溶仕宦生涯与山西任职的心路考察 |
二、曹溶任期山西内与友朋的金石互动 |
三、曹溶在清初金石学中的角色 |
第二节 王士禛访碑中的“崇宋”意识 |
一、《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中的石刻考察 |
二、王士禛金石学学术积淀 |
第三节 清初访碑案例再探 |
一、清初访碑现象在当代语境下的探讨 |
二、叶奕苞、林侗:个人出行下的访碑释疑 |
三、杨宾、李蕃:访碑后的表达与实践 |
第四章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考察 |
第一节 碑洞、慈仁寺:清初拓本南北出售情况 |
一、“碑洞”所售以新拓为主 |
二、慈仁寺:北方最重要书肆 |
三、拓本交易遍及南北书肆 |
第二节 清初士人间拓本的馈赠 |
一、叶奕苞金石拓本受赠来源 |
二、碑刻集中地域的学者与友朋间的拓本交流 |
第三节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的其他途径 |
一、清初官员支持下的拓本获得情况——以朱彝尊为例 |
二、亲制拓本 |
第五章 清初金石学与汉碑取法之关系 |
第一节 汉唐碑刻:清初士人对宋拓审美的考察 |
一、清初宋拓鉴藏与研究的不同功用 |
二、关于唐拓、宋拓一些问题的说明 |
三、宋代相关金石文献中的汉碑拓本 |
第二节 清初金石学环境中的汉碑“古法”观念递变 |
一、从郑簠、傅山、朱彝尊悔初习隶书谈起 |
二、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
三、清初后期金石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
第三节 品评与实践:清初汉碑的多重价值取向 |
一、清初金石学者中的习汉碑倾向 |
二、取法汉隶的书画家群体 |
余论 |
一、学者群体与学术着述方法百年内的嬗变 |
二、由杨霈批评傅山书《郭林宗碑》引起的思考 |
三、清初汉碑风气与碑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9)《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批评眼光之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容安馆札记》的成书背景及写作体例 |
1.1 成书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槁木寒岩万念灰 |
1.1.2 写作环境:容膝易安随处可 |
1.1.3 创作心态:还期容俗稍恢恢 |
1.2 写作体例 |
1.2.1 旁搜博采,捉置一处 |
1.2.2 采二西之书,供三隅之反 |
1.2.3 求“打通”与做“反刍” |
第二章 《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文论观念的递嬗 |
2.1 观念的雏形:一波才动已千波 |
2.1.1 现象学的兴趣:依象成言 |
2.1.2 导理论之先路:时代触须 |
2.2 思想的转化:吾犹昔人,吾非昔人 |
2.2.1 着作的回顾与构想 |
2.2.2 文体的跨越与对话 |
2.3 脉络的形成:朴学差成札,芳年欲绾杨 |
第三章 “语言学转向”与《容安馆札记》文论研究 |
3.1 借“语言学转向”反观训诂 |
3.1.1 “名”之与“字”,殊功异趣 |
3.1.2 字典之剩义,文字之游戏 |
3.2 言与意的微妙关系 |
3.2.1 正言若反,词正意负 |
3.2.2 言不尽意,意内言外 |
3.3 以言去言,走向阐释的循环 |
3.3.1 道不可言的特性 |
3.3.2 交互往复的阐释循环 |
3.4 对于名教观念的批判 |
3.4.1 观念流转,以名为教 |
3.4.2 世事风俗,愚民驭民 |
第四章 《容安馆札记》对比喻和“空”问题的梳理 |
4.1 对比喻手法的研究与探寻 |
4.1.1 比喻纷沓 |
4.1.2 必以非类 |
4.2 文艺批评中“空”问题的再讨论 |
4.2.1 描画“空无”,莫不从“有” |
4.2.2 “屡空”之争,诸说之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周易筮法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选题缘起 |
第二节《周易》筮法概论 |
第三节研究综述与本文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晋与明夷——汉唐间之奠基研究 |
第一节“晋如摧如”——两汉象数易筮研究 |
第二节“明入地中”——魏晋隋唐易筮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乾坤健顺——宋元明清之核心研究 |
第一节“飞龙在天”——宋代易筮研究 |
第二节“含章可贞”——元明易筮研究 |
第三节“直方大”——清代易筮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革变鼎新——百十年来之新型研究 |
第一节“己日乃孚”——传世文献易筮新说 |
第二节“鼎耳革”——数理科学易筮研究 |
第三节“鼎有实”——出土文献易筮研究 |
本章小结 |
余论 |
附录一 “大衍之数”集解 |
附录二 《左传》《国语》筮例集解 |
附录三 古今筮法经眼录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四、FrontPageXP使用心得八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饮冰室诗话》研究[D]. 汪聪. 安庆师范大学, 2021
- [2]《大庄严论经》大乘佛教思想研究[D]. 温欣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吕文成年谱长编[D]. 冯希. 星海音乐学院, 2020(08)
- [4]谢振定《知耻斋诗文集》校理与研究[D]. 吴小倩. 湘潭大学, 2020(02)
- [5]清代山东医家研究[D]. 赵雨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7]李健颐《临证医案笔记》治疗特色研究[D]. 张超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D]. 王文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9]《容安馆札记》与钱锺书批评眼光之生成[D]. 万明泊. 河北大学, 2020(08)
- [10]周易筮法研究史[D]. 巩忠杰. 南京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