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悲情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郑珍,诗歌,悲情
悲情诗论文文献综述
廖颖,赵春燕[1](2019)在《句句饱含真情意,字字酸入心肝脾——郑珍悲情诗品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珍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的题材内容广泛,其中,尤以描述其悼念亡母以及痛失儿孙的悲情诗最为感人。郑珍这类诗歌感人肺腑,令人心酸,表现了诗人深沉真挚的情感,侧面展示了其穷愁坎坷的一生。(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陈健俶[2](2016)在《当代现实主义中国写意人物画探究——悲情诗性的艺术创作感染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写意人物画自古以来都处于薄弱的环节,到明清以后更是脱离了现实,画面显得空洞概念。到了近代,由于中国动荡的社会环境,许多画家走上了以西画改革国画的道路,将现实主义引进中国,使得中国画写意人物翻开新的篇章。(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6年04期)
林宗源[3](2015)在《诗行衔恨谱悲歌——蒲松龄五古悲情诗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梦王如水》是蒲松龄五言古体悲情诗中的一首,小序简述背景,抒写悼念友人的悲伤情怀,说明成诗过程;诗的正文赞扬逝者的美好品德,回顾友人生时的侠义热肠以及与自己的深厚情谊,尽吐悲情。蒲松龄的五古悲情诗,写作面广,情境真切,感情深重,诗味浓烈,用律绝诗体则难以表述。诗人此类作品继承杜甫五古悲情诗感时伤怀记事抒愤的优良传统,且表现出别具特色的诗风。(本文来源于《蒲松龄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谭金土[4](2015)在《苏人文本:顾氏悲情诗稿》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本苏州人的手抄本诗集,40多页,1950年代至1971年的200多首诗,写他的失意人生,写他的悲苦境遇,与正式出版物中的歌颂诗形成强烈的对比,大概这也是手抄历史文本存在的另类价值。其实与诗人同时代的人都有过相同的生活经历,那种缺衣少食的年代更与今天的生活状态形成天壤之别,或许对启发今天的人们珍惜好日子也有特殊的意义。顾氏的诗集并不是按时间编排的,估计是后来整理的,他最早的悼元配陶氏的诗写于1936年。从诗集标注的年份和他的年龄来分析,顾氏生于1899年,如果算他1936年写诗算起,写到1971年已写了35年,他一生的诗肯定不止这200多首。(本文来源于《苏州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严国庆[5](2014)在《写给男人的悲情诗——评谢方儿的《生命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当生命进入低音区乃至无音区的时候,人生还会有几多交响,生命还有没有伴奏,人性还能有多少力量?绍兴作家谢方儿的中篇小说《生命诗》,通过文学期刊《芙蓉》(2013第5期)走向读者之后,无疑带来了深深的思索和追问。小说的主人公、进入生命枯萎期的"教书先生"有一个与他的职业十分般配的名字———俞哲人。但他在他那个学校,他称不上优秀,更难言出人头地,要命的是,埋藏着他无限壮志的40岁的身躯,吃上了生命的红灯,癌症在一夜之间夺取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这使他原本表面平静的日子,涌动了滔天之浪,他在这个波浪中起伏、挣扎,也开始调理自己平生的同事之谊、初恋之情和夫妻之爱,想了很多,也想做很多,终于有一群人见证了他于生命的理解,并与他一起走过。于此,他的生命和人性有了别样的交响、别样的伴奏和别样的力量。这构成了"生命诗"的感伤和悲叹,生命因此沉重、复杂,却又显出让人无限依恋的美好。正是这样的文学基调,使这一部关于男人、关于疾病的小说蕴含了生命的诗情。从中,不难体味作家在字里行间诠释的"写一首成功男人诗"对于俞哲人的意义。本来,成功之憾乃人之常事,可是,他就忘不(本文来源于《当代小说(下)》期刊2014年02期)
杨庆鹏[6](2013)在《仪式·悲情·诗艺——黔西北地区汉语丧嫁歌的发生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黔西北地区汉语民间歌谣十分丰富,丧葬嫁女歌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种歌谣的场景特征、悲情色彩有诸多相近之处,故从研究这些特点的角度点出发,把它们放在一起。究其发生与发展,我们发现这些歌谣是作为一种仪式存在的,可以说这种存在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起点;而悲情的宣泄则是一种内驱力,一种生命的需求;巧若天成的文学技巧又让其魅力倍增,充满"诗艺"的吸引力。叁个要素确保了这些歌谣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毕节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周露[7](2012)在《悲情诗性与复调对话——巴拉丁斯基哲理诗《秋天》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拉丁斯基的着名哲理短诗《秋天》,通过多重主体的复调对话烘托出人类精神与物质之间巨大的冲突与永恒的痛苦,其诗意表达通过对完整主体的割裂与不断重新拼接而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情绪基调,表达出俄罗斯文学中特有的悲情诗性。然而,这种悲观思想也许并不是无可救赎的,对巴拉丁斯基诗歌的解读不能忽略复调对话的循环轮回与重生特征,《秋天》也许正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充满痛苦而又隐藏着希望的解读方式。作为一位"写给未来"的诗人,也许正是到了对巴拉丁斯基进行重新解读的时代。(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2年04期)
杜洁,赵仕才[8](2008)在《灾难·悲情·诗潮——论“5.12”地震诗潮》一文中研究指出"5.12"地震诗潮是文学史上少见的诗歌现象,它的出现不但使诗坛再度活跃,而且开阔了诗歌新的意象天地;从创作者的身份、传播方式以及创作方式来审视,地震诗歌都具有一种"草根性";这种集体创作与集体式的抒情,更是继二十世纪以来诗歌精神的皈依与再度高扬。(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吕客[9](2008)在《悲感金石 情回天地——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审美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悲恋诗、悲怨诗、弃妇诗和悼亡诗是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四种形态,完整地构成了表现古代爱的悲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通过分析四个形态来审视中国古代悲情文化的审美内涵,透视中国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她们的凄凉命运。(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吕客[10](2008)在《悲感金石,情回天地——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审美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悲恋诗、悲怨诗、弃妇诗和悼亡诗是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四种形态,完整地构成了表现古代爱的悲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分析四个形态来审视中国古代悲情文化的审美内涵,透视中国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她们的凄凉命运。(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8年05期)
悲情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写意人物画自古以来都处于薄弱的环节,到明清以后更是脱离了现实,画面显得空洞概念。到了近代,由于中国动荡的社会环境,许多画家走上了以西画改革国画的道路,将现实主义引进中国,使得中国画写意人物翻开新的篇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悲情诗论文参考文献
[1].廖颖,赵春燕.句句饱含真情意,字字酸入心肝脾——郑珍悲情诗品读[J].青年文学家.2019
[2].陈健俶.当代现实主义中国写意人物画探究——悲情诗性的艺术创作感染力[J].美与时代(中).2016
[3].林宗源.诗行衔恨谱悲歌——蒲松龄五古悲情诗赏析[J].蒲松龄研究.2015
[4].谭金土.苏人文本:顾氏悲情诗稿[J].苏州杂志.2015
[5].严国庆.写给男人的悲情诗——评谢方儿的《生命诗》[J].当代小说(下).2014
[6].杨庆鹏.仪式·悲情·诗艺——黔西北地区汉语丧嫁歌的发生探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3
[7].周露.悲情诗性与复调对话——巴拉丁斯基哲理诗《秋天》新解[J].浙江学刊.2012
[8].杜洁,赵仕才.灾难·悲情·诗潮——论“5.12”地震诗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9].吕客.悲感金石情回天地——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审美形态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吕客.悲感金石,情回天地——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审美形态分析[J].文教资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