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安痛颗粒论文-潘媛,彭成,刘建林

活血安痛颗粒论文-潘媛,彭成,刘建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血安痛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川芎定痛颗粒,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

活血安痛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潘媛,彭成,刘建林[1](2013)在《川芎定痛颗粒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川芎定痛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及气滞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复方丹参滴丸组(C组)、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D组)、川芎定痛颗粒中剂量组(E组)、川芎定痛颗粒低剂量组(F组),C~F组分别按0.135,1.75,0.88,0.44 g.kg-1灌胃给药3 d后,以耳廓局部滴加1∶1 000盐酸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廓局部微循环障碍,用BI2000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小鼠在造模后10,20,30 min的微血管流速、口径、毛细血管开放量等指标的变化;60只SD大鼠分组与给药剂量与小鼠相同,灌胃给药5 d后,以冰水浴联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制备"气滞血瘀"大鼠模型,取股动静脉混合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川芎定痛颗粒能显着加快耳廓微循环障碍小鼠造模10,20,30 min的微血管流速(P<0.05),扩大其微血管静脉口径及微动脉口径(P<0.05),并且还能增加其毛细血管开放量(P<0.05);还能显着降低气滞血瘀大鼠模型的全血黏度(P<0.05)、全血高切相对指数(P<0.05),并且有降低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趋势的作用。结论:川芎定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陈兴,张志国[2](2010)在《活血安痛颗粒成型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活血安痛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可溶性淀粉、糊精和乳糖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并建立动力学模型,提取吸湿速度参数。考察润湿剂及临界相对湿度。结果药粉及其与辅料所制颗粒的吸湿动力学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通过比较吸湿百分率及休止角,最终确定乳糖为最佳辅料,润湿剂为90%的乙醇,临界相对湿度为63%。结论优良的辅料可改善浸膏粉的成型性和颗粒剂的抗湿性,有利于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0年10期)

陈兴[3](2009)在《活血安痛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血安痛颗粒是由赤芍、续断、当归、生草乌等十九味药组成,具有活血镇痛、消炎、祛风湿的功效。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关节疼痛。对陈旧伤痛亦有镇痛作用。本课题对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制备工艺研究分别对活血安痛颗粒进行挥发油提取工艺、包合工艺、醇提工艺、浓缩干燥工艺和成型工艺的研究,最后确定:①挥发油提取工艺:药材浸泡1.0小时,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8小时。②挥发油包合工艺:β-CD与挥发油投料比为8:1,加4倍量的水,研磨3小时。③醇提取工艺:加60%乙醇浸泡0.5小时,回流提取2次,加醇量分别为药材的12倍,10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0小时、1.5小时。④浓缩干燥工艺:减压浓缩,并在60℃(-0.08MPa)真空干燥为宜,所得浸膏干燥,易于粉碎。⑤成型性研究:选择乳糖作为本制剂的赋型剂,90%的乙醇为本制剂的润湿剂。2.质量标准研究分别对方中赤芍、续断、丹参、当归、桂枝、苍术、槲寄生、红花进行薄层鉴别。对方中乌头碱进行薄层限量检查。并对方中芍药苷、川续断皂苷Ⅵ进行HPLC法测定含量的研究,结果平均回收率芍药苷为98.43%(RSD=1.93%),川续断皂苷Ⅵ为97.2%(RSD=1.36%),结果表明此法可靠、准确、故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孙庆录,阴景峰,张秀波,李会影,陈声武[4](2007)在《腰骶痛颗粒的抗炎及活血化瘀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腰骶痛颗粒依据中医理论及多年临床应用实践进行加减药味而成,由淫羊藿、千年健、地枫皮、怀牛膝等中药组成。具有温阳祛湿,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腰骶部疼痛,经多年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对腰骶痛颗粒的抗炎及活血化瘀作用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实验材(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07年02期)

活血安痛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活血安痛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可溶性淀粉、糊精和乳糖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并建立动力学模型,提取吸湿速度参数。考察润湿剂及临界相对湿度。结果药粉及其与辅料所制颗粒的吸湿动力学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通过比较吸湿百分率及休止角,最终确定乳糖为最佳辅料,润湿剂为90%的乙醇,临界相对湿度为63%。结论优良的辅料可改善浸膏粉的成型性和颗粒剂的抗湿性,有利于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血安痛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潘媛,彭成,刘建林.川芎定痛颗粒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2].陈兴,张志国.活血安痛颗粒成型工艺研究[J].中南药学.2010

[3].陈兴.活血安痛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

[4].孙庆录,阴景峰,张秀波,李会影,陈声武.腰骶痛颗粒的抗炎及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7

标签:;  ;  ;  

活血安痛颗粒论文-潘媛,彭成,刘建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