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后进生的转变策略

探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后进生的转变策略

李培凤浙江省杭州市余姚区崇贤镇中学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初中化学后进生学习能力弱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心理环境;对化学缺乏兴趣,主动性差;并认为要转化化学后进生可以从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后进生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136-02

化学后进生的化学成绩欠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心理环境;对化学缺乏兴趣,主动性差;化学学习能力弱。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对化学后进生细致的分析,本人认为要转化化学后进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1.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我所教的班级中,后进生较多。但是后进生是有闪光点的,我们要善于去捕捉,点燃后进生们希望的火花。例如在作业或测验中,某些后进生表现较好时,既可在班上公开表扬,也可在作业上留下激励的话语;后进生主动举手正确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即使回答错误,我们也要从错误中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的勇敢,并鼓励他。“不要急,你虽然回答不太准确,但与正确答案很接近了,也是不错的。好,继续思考,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这些激励的话语学生听了后心里一定会很感动,他会积极去思考,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优势和有利条件(如体育、艺术等)。这样就能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学好的,能成才的。

2.换位思考、创造良好的心境

后进生常被老师形象地比喻为“班级的尾巴”,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甚至歧视,其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在不同程度上已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准备一“混”了之。在后进生心目中,教师总是高不可攀的。在这一高一低的情景下,教学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因此,教师平时与后进生在一起时,要注意心理换位,可以和他们一起打几场球,召开一些座谈会,与学生交流心声。学生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能对教师直抒胸意,畅吐积怨,从而使师生之间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后进生也会由此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在活动中要体验和理解后进生的感情,善于捕捉他们情感上的“兴奋点”,及时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二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使后进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开创“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局面,从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入手。

1.巧妙设计教学,给后进生成功的机会

分析表明,学生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是:学习中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导致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后进生的接受能力,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

(1)课堂上教师应让后进生的思路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提问时控制思维层次,让后进生有话可说;(2)课后作业要求他们必须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事先提示;(3)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对后进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肯定,让后进生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4)在他们多次成功之后,教师要逐渐设置台阶,让他们尝到探索知识的甜头。如:在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法之后,可提下面的问题: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不难找到它们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很相似。当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后,教师立即引导制取氢气的原理也与之相

似,那么它的发生装置与之相同吗?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在这样的引导学习中,学生就觉得有事做,思维就能紧跟老师,而且能随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种成功的体验会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促进他们继续争取成功。

2.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后进生参与教学过程

化学后进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因而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活动不积极。为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设法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如:(1)演示实验,可让后进生上讲台和老师一起完成,在他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提问,以启发他们开展思维活动;(2)学生实验时,教师更应鼓励他们大胆实验,仔细观察,并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3)课堂提问、板演,应尽量让后进生参加,一方面教师可以从中把握他们的思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后进生在被提问、板演中会觉得老师在关心、帮助自己,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后进生的主体作用,多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对提高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大有好处。

3.联系生活实际,向化学后进生展示我们身边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贴近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让其充分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从而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转化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把生活内容、生产过程作为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实实在在的化学知识。如: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这部分时,可联系病人输氧气、沙尘暴天气、自来水杀菌消毒、漂白粉、人工降雨、灭火器等知识,使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化学的世界中。

三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后进生学习化学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1)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提高化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要培养化学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化学后进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常常是:课前不预习,上课不积极,作业总抄袭,考前搞突击。他们在预习、听课、作业等环节往往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对后进生讲明每一环节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环性;其次,指导他们掌握每一环节的操作要点,并通过多次反复的教学活动逐渐加以巩固,使之成为习惯。如:对作业,多数后进生是边做作业边翻书,甚至抄袭。这时老师应及时对他们讲清作业的目的,要求他们做作业前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先复习相关内容然后再做作业,作业完成后,最好还要反思习题考察的基础知识范围。这样,学生慢慢就会养成习惯,作业的质量就会逐步提高。

2.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后进生的学习方法往往不当。他们对化学原理、概念只重视背诵,不注重对原理、概念的引出过程、推导过程的深入理解。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只会孤立地去记忆,不知道通过比较物质间的联系、区别从而进行归纳总结。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只知道注意颜色,发光、发热等现象,而忽视对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原理的分析、思考。对计算题,往往只注重套步骤,不重视题意的分析、有关信息的提取、化学模型的建立、整体思维求解等解题的基本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例如:(1)在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2)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理清题意,明确题目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实验的目的);二是明确每个实验装置的用途;三是分析实验的要领、各个装置之间的联系;四是装置的组合、连接;最后还要自我检查,使实验达到完美的状态。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多次反复地指导下,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逐渐形成,其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转变化学后进生这项工作难度确实较大,但事在人为,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师生感情,培养化学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促使化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标签:;  ;  ;  

探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后进生的转变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