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泛家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代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
泛家族论文文献综述
程霖,周艳[1](2018)在《近代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对于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现有研究关于股权融资在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潜在作用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更是甚少涉及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分析。文章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近代中国"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的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以及这一制度思想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研究发现:(1)近代中国的股权融资思想是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最终促使"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股权融资思想上的泛化。(2)中国情境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面临着诸多障碍,而"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能够为破解这些障碍提供思路。(3)近代中国"肉烂锅里"的股利分配制度、"差序格局"的股权结构制度和"亲缘网络"的股权治理制度,是在家族"一体化-差序化-网络化"的思想基础上建立的,能够有效降低传承过程中的各利益主体的代理风险。文章不仅为我们认识近代中国"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提供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图景,而且也为当前的家族企业实现代际传承提供了历史借鉴。(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徐萌娜,王明琳[2](2018)在《“泛家族”关系对逆向选择问题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号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家族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其中"泛家族"关系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求职者所发信号进一步划分为"高成本"和"低成本"两种类型,认为家族企业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一大原因在于"泛家族"关系作用于低成本信号的传递过程,使"泛家族"成员的能力容易获得高估,并指出"泛家族"成员具有现实生活中易被忽视的"双层叁重"信号传递优势,最后从企业决策制度化与良好信息链构建两个方面探讨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上海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杨芬[3](2018)在《“泛家族化”视角下家族企业“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企业所处的环境愈来愈复杂,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及“一带一路”这样重大发展战略的契机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有很大的机遇;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开放,海内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他们拥有丰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如何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管理者公司治理的重点。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审计指引》等规范及指引为核心,同时也以防范重大风险为审计要求,但仍然有很多企业短视地以收入、利润及增长速度等经济指标为企业建设的出发点,而忽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足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在“大家长”特征下,公司权力高度集中,这种特点下的内部控制机制会对家族企业的持续健康成长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泛家族化”作为新的家族主义理念逐渐步入大众视野,在泛家族主义的影响下,如何重塑企业的文化与价值取向,透过“泛家族主义”来打造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构建新型内控模式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传统家族企业在“泛家族化”观念下采用的“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泛家族化”的本质是打破家族血缘界限,泛化家族组成人员。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泛家族化”与“以人为本”二者本质不谋而合。因而,在“家”文化的企业文化渲染的控制环境中,实施“人本制”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家族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本文将理论实务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第一章为引言,本章系统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介绍了论文框架。对国内外有关“泛家族化”和“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于家族企业在“泛家族化”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模式选择的观点进行了提炼与综述。第二章概述了“泛家族化”、“人本制”及内部控制模式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是“泛家族化”视角下的福耀玻璃“人本制”内控控制模式案例介绍。第四章是“泛家族化”视角下的福耀玻璃“人本制”内控控制模式的案例分析。主要分析了“泛家族化”理念以及福耀玻璃选择“人本制”的内部控制模式的原因,同时介绍了“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下的目标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概述了内部控制模式在“泛家族化”与“人本制”的视角下的具体内容框架、实施机制以及效果评价。第五章是基于案例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要围绕一个中心叁个原则,一个中心就是以人为本,在“泛家族化”的理念下通过泛化体现出人本思想,叁个原则分别是主体原则,提高员工素质;刚柔并济原则,体现管理韧性;成本效益原则,展示控制成果。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福耀玻璃的“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的案例,对现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选择进行探索和分析,并认为企业应将构建企业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视为重中之重,并通过“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模式,积极营造人性化的控制环境,从而为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奠定要素基础。总而言之,家族企业在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要将人性、需求、激励约束和成本效益等因素考虑进去,在“泛家族化”和以人为本的视角下,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在确保企业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最大化公司利益。(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吕力[4](2016)在《泛家族式组织的成员身份、行为与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家族式组织包括家长身份的建立与维持、部属的身份建立与维持等关键因素。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组织是基于契约的,而中国很多组织仍然保留着家族主义的元素。泛家族式组织与基于契约的组织在运行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家族或泛家族式组织一定是包含私人生活、带有"人身"性质的社群。由于泛家族式组织在中国本土的广泛性,西方组织行为理论在中国本土情境下应作相应修正。(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与管理》期刊2016年05期)
奚欣华[5](2015)在《日本神道教与泛家族规则关联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神道教的宗教理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其思想内涵已经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日本社会中与泛家族规则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继续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其在现代日本政界、民众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影响不可低估。日本党派政治中通行浓厚的泛家族规则,党派首脑信奉神道教,可兼顾对内凝聚宗派成员,对外扩大政治感召力。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也需要神道教,深厚的泛家族规则正源源不断地继续培养着从上到下的神道教信徒。拥有神道教政治色彩的程度已成为衡量日本政治右翼化程度的标杆之一。(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吕力[6](2015)在《泛家族式组织的身份行为和身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中国人家族主义的核心是家长,家长的身份行为或家长式领导依赖于家族或泛家族式组织而存在,它本身及其维度并不是普世概念。泛家族式组织中还存在"家兄"的角色,中国的"关系网"与"圈子"也可视为一种松散型泛家族式组织。(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15年19期)
胡国栋[7](2014)在《中国本土组织的家庭隐喻及网络治理机制——基于泛家族主义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对组织研究具有重要的预设和暗示作用,影响组织研究范式的选择及管理实践的效果。在华人社会,受"泛家族主义"文化传统影响,组织往往被隐喻为兼具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家庭。中国本土组织的这种家庭隐喻与西方组织研究的传统理性思维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将组织视为一种温情而积极的存在,重塑了组织的概念和功能并推动组织观念的后现代变革。在"泛家族主义"的关系取向、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和转型经济制度综合互动的情境下,中国本土组织围绕具有"差序结构"的情感需要和利益诉求,建构了信任、价格和权威叁者主导,由彼此互动与协同的感召机制、交换机制和惩戒机制构成的立体网络治理机制。该机制实现了情感逻辑与计算逻辑的相互嵌入和平衡发展,因其自组织能力而在后工业社会中具有高度适应性,但泛家族主义的特殊取向也产生了关系锁定、降低组织公平感和代理能力等消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2014年10期)
桂原,齐庆祝[8](2014)在《泛家族主义文化背景下家族企业拟亲属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家族企业中拟亲属现象展开,识别出非家族成员与家族成员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引发的一些问题。而家族企业采用了"拟亲化"的策略,将外人变成"自己人",用亲情原则、家族规则去约束他们,这样在获取信任资源、补充不健全的制度化关系同时也增强了个体的认同感。(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4年19期)
奚欣华,奚雅云[9](2014)在《日本泛家族纵式组织架构下的民众依附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泛家族纵式社会组织架构下,日本民众饱受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与思维的文化熏陶,对集团或社会组织有很强的依附性,不仅对职业性隶属组织和上级唯命是从,而且对宽泛的社会组织团体、非领导地位的"前辈"也极力服从。日本民众的这种依附意识使人们普遍具有超强的集团主义意识,总能在自身归属的集团或组织内齐心合力地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表现为组织制约下少有个性张扬的民族特性,导致政治上盲目跟风。(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俞智剑,王琴[10](2014)在《中国民营企业管理问题浅析——由家长式向泛家族化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民营企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多数是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创立之初有着凝聚力强、决策迅速的特点,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从产权、决策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改进,泛家族化管理模式便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中旬)》期刊2014年02期)
泛家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信号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家族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其中"泛家族"关系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求职者所发信号进一步划分为"高成本"和"低成本"两种类型,认为家族企业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一大原因在于"泛家族"关系作用于低成本信号的传递过程,使"泛家族"成员的能力容易获得高估,并指出"泛家族"成员具有现实生活中易被忽视的"双层叁重"信号传递优势,最后从企业决策制度化与良好信息链构建两个方面探讨应对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泛家族论文参考文献
[1].程霖,周艳.近代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J].财经研究.2018
[2].徐萌娜,王明琳.“泛家族”关系对逆向选择问题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的视角[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
[3].杨芬.“泛家族化”视角下家族企业“人本制”内部控制模式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8
[4].吕力.泛家族式组织的成员身份、行为与结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
[5].奚欣华.日本神道教与泛家族规则关联探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吕力.泛家族式组织的身份行为和身份结构[J].科技创业月刊.2015
[7].胡国栋.中国本土组织的家庭隐喻及网络治理机制——基于泛家族主义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
[8].桂原,齐庆祝.泛家族主义文化背景下家族企业拟亲属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
[9].奚欣华,奚雅云.日本泛家族纵式组织架构下的民众依附意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
[10].俞智剑,王琴.中国民营企业管理问题浅析——由家长式向泛家族化的转变[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
标签:近代中国; 家族企业; 代际传承; “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