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中指并指畸形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姚伟[1](2021)在《骨性并指的分型、特点及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骨性并指的影像学分型、解剖特点及其对手术指征以及手术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骨性并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涉及76个指蹼,根据骨关节影像学特点分为骨融合型及骨桥型,总结这两型骨性并指发生的部位、节段、解剖特点以及是否伴有功能障碍,并随访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方案手术后的指蹼、指体、指甲形态、手指关节稳定性以及屈伸功能。结果:骨融合型57个指蹼,可表现为骨量正常或者骨量缺失;骨桥型19个指蹼,中间骨骼可为多余骨骼或发育不良残指。骨性连接累及一个节段57个指蹼(末节47、中节2、近节8),两个节段19个指蹼(掌骨及近节3、近节和中节9、中节和末节7),无三个节段累及者。63个骨性并连指蹼行手术分离,除1例分两次手术外,其余病例均一次完成并指分离。术后发现5个指蹼伴血管神经异常,7个指蹼伴肌腱异常。术后伤口延迟愈合3例5个手指,均为骨融合型,无因创面不愈合再次手术者。有6个月以上随访的共34例51个指蹼,术后发生指蹼粘连5个指蹼,指体畸形47指,继发关节不稳定46指、继发关节屈伸障碍73个手指。7例术后因外观和功能缺陷再次手术。结论:此骨性并指的分型能反映骨性并连的严重程度以及解剖特点,可指导手术指征以及手术方案的选择。骨创面覆盖困难以及关节囊、韧带缺失是导致术后继发畸形的主要原因。骨桥型骨性并指分离后皮瓣常能覆盖骨创面,截骨矫正轴向后手指形态相对较好,继发功能障碍较小。骨融合型骨性并指,骨创面筋膜瓣覆盖后植皮可能成活不好,常继发瘢痕挛缩致手指侧偏,缺乏韧带致关节不稳定,矫正骨关节畸形也可能导致关节僵硬。仅累及末节的骨性并指,无论哪种类型,术后外观及功能影响较小。对于骨融合型伴骨量缺失以及累及两个指骨节段以上的骨性并指,分离后外形和功能均差,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可不予手术干预或者手术仅保留一侧手指。
徐秀玥,劳杰,刘宇洲,方有生,傅晓晏[2](2021)在《羊膜束带综合征Patterson及改良Hennigan分型的比较和病例回顾》文中提出目的比较Patterson及改良Hennigan分型的优缺点并对21例羊膜束带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分析。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我们共收治羊膜束带综合征患儿21例。统计患儿基本信息、累及肢体数目,并回顾病史,用Patterson法和改良Hennigan法对羊膜束带综合征进行分型统计,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特点;并统计患儿累及的分布趋势。结果本组21例,男7例,女14例。单纯累及上肢9例,单纯累及下肢5例,同时累及上、下肢7例。上肢16例(18侧)病例中,同时存在多种Patterson分型时以一种分型计为1例次,Patterson 2型13例次,3型5例次,4型5例次。其中3型累及16指,示中指和中环指尖端并指累及各6指,环小指累及4指。4型累及13指,示指6指、中指4指,拇、环、小指各1指。下肢12例(15侧)病例中,Patterson 2型13例次,3型2例次,4型5例次。其中3型分别累及第2~5趾及第3~5趾。4型在踝关节以远宫内截肢1例,宫内截趾4例。截趾共13趾,第1、2、3趾各3趾,第4、5趾各2趾。使用Hennigan分型时,同样以一种分型计为1例次。上肢:1区(手指)10例次,2区(手掌)1例次,3区(前臂)7例次,4区(上臂)2例次。下肢:1区(大腿)1例次,2区(小腿)11例次,4区(足趾)4例次。结论通过对21例羊膜束带综合征患儿进行Patterson分型和Hennigan分型比较,将两者结合后,能明确体现该疾病部位、程度,便于指导治疗和数据统计,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靠数据资源。
许萍[3](2021)在《超声检查对上肢神经脂肪瘤病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上肢神经脂肪瘤病(Lipomatosis of Nerve,LN)的超声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以及超声检查在术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9年我院治疗的8例上肢神经脂肪瘤病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上肢神经超声检查,分析病变神经及周围组织的超声特点,计算超声诊断上肢神经脂肪瘤病的准确率,并分析比较超声图像与手术所见,分析超声提示病变范围与手术范围的关系。结果:8例患者共10支神经发生神经脂肪瘤病病变,其中正中神经6支(60%),尺神经4支(40%)。原发5例,复发3例。8例患者表现为前臂远段延及腕掌部肿物合并巨指4例,单纯巨指表现3例,小鱼际肿物1例。超声确诊神经脂肪瘤病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2.5%。上肢神经脂肪瘤病的超声特点为横断面为点状低回声神经纤维和强回声脂肪组织相间,呈“莲藕状”;纵断面为条状低回声和强回声相间,呈“电缆状”。超声显示所有病例受累神经周围脂肪组织均增厚,其中3例患者受累神经支配区指屈肌腱增粗。超声确诊LN的5例病变中:3例超声提示病变范围与手术范围完全一致,2例超声提示病变范围大于手术范围。对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神经减压术5例,其中1例伴骨骼畸形矫正术;病变神经切除术3例,其中1例伴骨骼畸形矫正术。结论:超声可作为上肢神经脂肪瘤病的常规无创性检查方法,病变神经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对于LN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可以准确定位病变范围,为术前评估、确定手术范围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临床表现为腕掌部肿物、巨指或并指的患者,超声医师应高度警惕神经脂肪瘤病的可能。对于细小神经病变应选用高频率探头扫查,对于神经走行区呈低回声与强回声相间的肿物应考虑神经脂肪瘤病的可能,避免漏诊。超声可扫查上肢其它臂丛神经分支确定是否有多支神经病变,同时观察病变神经周围是否伴有软组织过度增长,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王治国,贾宏伟,王开强,孙青涛[4](2020)在《量化比例M-V皮瓣指蹼重建在并指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并指畸形矫正手术中应用量化比例M-V皮瓣重建指蹼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14例24指并指畸形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8岁,中位数4.5岁。单纯并指畸形11例、骨性并指畸形3例。完全性并指畸形12例、不完全性并指畸形2例。单侧并指畸形9例,双侧并指畸形5例。均采用分指术矫正。根据正常指蹼游离缘及指蹼背侧与近节指骨的关系,利用指蹼掌、背侧起始关键点按比例设计M-V皮瓣重建指蹼。并指间的掌侧和背侧切开线选用传统的"Z"形切开线。分离并指后留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创面,从肘部内侧或腹股沟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愈合情况、重建指蹼外形和活动度。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定标准评价总体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术后14例24指皮瓣及皮片均成活。13例20指指蹼外形良好,指蹼均达到术前设计的理想位置,指蹼活动度25°~30°;1例4指并指患者,示中指及环小指近节植骨植皮处形成线性瘢痕,指蹼爬行迁移约3 mm,指蹼外展及内收约20°,功能良好,患儿家长放弃再次手术。按照TAM评定标准,优12例20指、良1例2指、可1例2指。结论:并指畸形矫形手术中应用量化比例M-V皮瓣重建指蹼,重建的指蹼外形接近正常,术后手部功能恢复良好。
吴弘强,高伟阳,丁健,姜人豪,陈邵[5](2019)在《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并指分指术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于并指分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0例单纯性皮肤性并指病例,采用改良的指背五边形皮瓣和指体的Zigzag皮瓣行23个并指分指,记录皮瓣修复的范围、是否发生皮瓣感染及坏死等早期并发症,测量并与健侧对比指蹼深度和指体外展角度,对指蹼爬移以及指蹼瘢痕进行评分,并记录是否因上述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矫形。利用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0~75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未发生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指蹼外形宽大,患侧指蹼深度(2.37±0.56)cm,指体外展角度(24.50±4.74)°,上述指标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指蹼爬移、指蹼挛缩以及瘢痕屈曲挛缩导致的再手术率为0。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与Zigzag皮瓣结合使皮瓣修复的范围达到近指间关节水平,降低术后指蹼爬移以及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指蹼宽大有利于手指抓握大的物体,手术安全性高。
李胜旭[6](2018)在《封闭负压引流与打包缝合固定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术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先天性并指畸形作为上肢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多指畸形,排名第二,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20003000,占整个先天性手畸形的20%。该畸形属于一种肢体分化分离障碍性畸形,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指相关组织病理性相连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种先天畸形,带来的坏处不仅有外观上的异常,还有很多功能上的受损。它会造成手指的外展、内收功能障碍,使手指的弯曲失去一定的灵活性,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对孩子心理上造成创伤,孩子也可能会因患手发育异常,不愿使用,最终造成手功能发育障碍,落下终生残疾。据文献报道,并指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目前主流的做法还是手术分离并指,指根部掌背侧皮瓣重建指蹼,然后指侧遗留的缺损创面用全厚皮片移植覆盖。为了保证移植皮片的成活,植皮之后通常采用打包缝合的方法来制动固定。但是由于指间植皮的特殊性以及打包缝合技术自身的缺陷,常导致植皮后皮片成活不佳甚至坏死。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指用特殊的敷料、引流管组成的装置覆盖于皮肤、软组织的创面,然后使用生物半透薄膜覆盖于敷料、引流管之上,将创面变成一个封闭的伤口,通过引流管外接稳定可控的负压,将创面多余的液体及时吸出,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技术。该技术自被引入临床应用之后,多用于对创面的治疗,尤其是一些慢性、难愈合的创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其认识的加深,它也被逐渐应用于植皮领域,用作植皮术后的一种固定制动方式。本研究也将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用作并指分指植皮术后的固定,以期其能促进皮片成活。目的:通过对并指分指植皮术后的病人随机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或打包缝合固定,比较这两种植皮固定方式对皮片成活影响的不同,探索并指畸形治疗的更好方式。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行并指分指、指蹼重建、缺损的创面用全厚皮片移植之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打包缝合固定,实验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术后10天打开包扎在相同灯光、相机参数、距离等条件下对植皮区进行标准照相。拍照完毕后,由2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整形外科医师对着照片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 Plus,v6.0)进行皮片坏死率评估。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12例先天性单纯性并指畸形,男性患者7名,女性患者5名,年龄0.758(岁),平均3.43±2.12(岁),单手并指患者8名,双手并指患者4名,被累及的手共计16只,其中实验组、对照组各纳入8只,经疗效评估,实验组的皮片坏死率为1.82%,对照组为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手术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够降低皮片的坏死率,效果优于传统的打包缝合固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包扎固定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超[7](2017)在《六星皮瓣指蹼重建在单纯性并指分离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并指分离指蹼成形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进行单纯性并指畸形手术患儿共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岁3岁,平均年龄(1.8±0.4)岁。术后跟踪随访时间为11月2.5年,平均随访时间(16.6±3.6)个月。其中实行六星皮瓣指蹼重建,并指分离手术的1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4例进行矩形皮瓣指蹼成形,并指分离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收集长期疗效的观测指标。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收集的观测指标,检测水准均为α=0.05,P<0.05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的术后效果均让人满意。在手术持续时间、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指标上、在指蹼爬移评分、手指关节自主活动度指标上,六星皮瓣组优于矩形皮瓣组。结论:六星皮瓣与矩形皮瓣指蹼重建治疗并指都能达到基本满意的术后功能与外观,六星皮瓣指蹼重建减少植皮,外观更接近正常,操作简单,存活率高,功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余慧娟[8](2016)在《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儿童单纯性并指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儿童单纯性并指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我科自2014年3月至7月共收治5例单纯性并指患儿,女2例,男3例,左手3例,右手2例。均I期采用Pennig微型支架行并指间皮肤牵伸,待并指间获得足量皮肤后,II期行并指皮肤Z字分离成形术。研究结果:本组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1216个月),5例患儿通过Pennig微型支架行并指间皮肤牵伸均获得充足皮源,II期手术未行游离植皮,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及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症状,术后功能及外观较为满意,评分如下:根据Vancouver瘢痕量表分析,1例总分为2,余4例为0,总分平均为0.8;5例患儿指蹼爬移程度均为0级;手指TAM值5例均为优;根据视觉模拟量表,5例患儿术后疼痛均为0分,外观平均得分为1分,功能平均得分为1.2分。研究结论:基于张力-应力法则,我们使用Pennig微型支架固定于并指,以恒定速度缓慢牵张并指间皮肤,大量皮肤随之新生,由此获得充足皮源,II期手术分离并指可避免损伤并指血供及游离植皮,降低皮瓣坏死概率,改善手指功能,缩小瘢痕形成,为治疗并指的一种有效方法,且其简易、轻巧易于使用,值得临床借鉴。除此之外Pennig微型支架在治疗并趾、复杂性并指(趾)等畸形亦有潜力,需要进一步探索。
张申申,田文,赵俊会,郭阳,殷耀斌,马炜,于龙彪,田光磊[9](2014)在《Poland综合征上肢骨关节X线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22例Poland综合征患者上肢骨关节的X线测量,分析、总结其特点,初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22例患者双侧上肢X线片,记录下列参数:上肢全长、尺骨全长、桡骨全长、肱骨全长、头状骨长度及宽度、拇指近节指骨长度及宽度、中指中节指骨长度及宽度、腕骨骨化中心个数、中指中节指骨形态。对其进行区间估计统计学分析。结果从本组资料看,右侧的构成比(68.18%)高于左侧(31.82%),男性的构成比(81.82%)高于女性(18.18%)。所有病例中,并指均无骨性并指出现。患侧中指中节指骨缺如情况普遍,明显累及中央列骨骼;拇指近节指骨及头状骨发生异常改变明显,且个体差异大;肱骨、尺骨、桡骨长度变短。结论 Poland综合征患者上肢骨关节改变主要表现在手部短管状骨短、小或缺如及腕骨发育迟缓,上肢长管状骨长度变短。
田文,赵俊会,田光磊,李淳,侯春梅,朱瑾,杨勇,刘波,薛云皓,王凌宇,刘春玲[10](2012)在《先天性皮肤桥并指畸形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和归纳先天性皮肤"桥"并指畸形的临床特点,建立临床形态学分型并确立相关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1年8月治疗的先天性环状缩窄带畸形患者,其中合并皮肤"桥"并指畸形16例,依据指蹼的完整程度将其分为Ⅰ型和Ⅱ型,每一型又根据皮肤"桥"与缩窄带的位置关系分为ⅠA、ⅠB、ⅠC和ⅡA、ⅡB、ⅡC各3个亚型。对相关类型的手术治疗原则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结果 16例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8.6个月。分离手指及缩窄带"Z"形松解三角形皮瓣全部存活,缩窄带远端手指水肿及血液循环不良的状况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患者家长对手术效果的主观评价情况:手功能恢复非常满意25.0%,满意50.0%,不满意25.0%;手外形恢复非常满意12.5%,满意18.8%,不满意68.7%。结论目前分型反映了先天性皮肤桥并指畸形的形态学特点,依据本分型进行手术治疗可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功能改善的结果优于外形。
二、食、中指并指畸形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中指并指畸形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骨性并指的分型、特点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2.1 骨性并指分型 |
1.2.2 资料统计 |
1.2.3 手术方法 |
1.2.4 随访方式 |
2 结果 |
2.1 分型结果 |
2.2 术前伴发畸形及功能障碍 |
2.3 术中发现 |
2.4 手术效果 |
2.4.1 创面愈合 |
2.4.2 手指形态 |
2.4.3 手指功能 |
2.4.4 家长对手术的接受度 |
2.5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复杂性并指的诊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超声检查对上肢神经脂肪瘤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周围神经脂肪瘤病及超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量化比例M-V皮瓣指蹼重建在并指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方 法 |
2.1 手术设计 |
2.1.1 皮瓣设计 |
2.1.2 指蹼远端切开线设计 |
2.2 皮瓣切取及并指分离 |
2.3 术后处理 |
2.4 疗效评价 |
3 结 果 |
4 讨 论 |
(6)封闭负压引流与打包缝合固定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术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材料 |
1.1 病人资料 |
1.2 使用材料 |
2 方法 |
2.1 手术方法 |
2.2 疗效评估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伦理原则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六星皮瓣指蹼重建在单纯性并指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六星皮瓣成蹼特点 |
3.2 手术时机 |
3.3 功能锻炼 |
3.4 注意事项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儿童单纯性并指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手的胚胎发育 |
1.2 手的功能及意义 |
1.3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概念 |
1.4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流行病学 |
1.5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分类 |
1.6 先天性并指的临床表现 |
1.7 先天性并指的病理表现 |
1.8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原则 |
1.9 先天性并指治疗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并指的理论基础 |
2.1 前辈的创新 |
2.2 张力-应力法则(LTS) |
第3章 临床研究 |
3.1 一般资料 |
3.2 Pennig微型支架构造介绍 |
3.3 手术方法 |
3.4 手术效果评估方法 |
3.5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先天性并指的治疗现状 |
4.2 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并指的介绍 |
4.3 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并指的适应证 |
4.4 仍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食、中指并指畸形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性并指的分型、特点及治疗[D]. 姚伟.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羊膜束带综合征Patterson及改良Hennigan分型的比较和病例回顾[J]. 徐秀玥,劳杰,刘宇洲,方有生,傅晓晏.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1(02)
- [3]超声检查对上肢神经脂肪瘤病的诊断价值[D]. 许萍.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量化比例M-V皮瓣指蹼重建在并指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J]. 王治国,贾宏伟,王开强,孙青涛. 中医正骨, 2020(07)
- [5]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并指分指术分析[J]. 吴弘强,高伟阳,丁健,姜人豪,陈邵.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9(02)
- [6]封闭负压引流与打包缝合固定在先天性并指分指植皮术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D]. 李胜旭.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5)
- [7]六星皮瓣指蹼重建在单纯性并指分离中的应用[D]. 吴超.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8]Pennig微型支架治疗儿童单纯性并指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余慧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9]Poland综合征上肢骨关节X线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J]. 张申申,田文,赵俊会,郭阳,殷耀斌,马炜,于龙彪,田光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4(05)
- [10]先天性皮肤桥并指畸形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J]. 田文,赵俊会,田光磊,李淳,侯春梅,朱瑾,杨勇,刘波,薛云皓,王凌宇,刘春玲.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