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溶性族量子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溶性,碳量子点,加热回流,荧光墨水
油溶性族量子点论文文献综述
尹克样,王利平,李洪光[1](2017)在《油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荧光墨水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量子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低维碳材料的一个分支。和无机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由于其具有原料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低毒、环境友好等特性,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碳量子点独特的结构赋予其独特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如上转换发光和激发波长依赖性等。油溶性碳量子点因为在有机溶剂中良好的溶解性,使得其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当属水溶性碳量子点,而对于油溶性碳量子点的研究相对较少[1]。本文以单尾链有机小分子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加热回流,制备出发蓝色荧光的油溶性碳量子点。通过HR-TEM、荧光光谱、红外、XPS等方法证明了油溶性碳量子点的成功合成,之后,将其应用到荧光墨水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期刊2017-07-24)
杨丰桕,陆梦晨,张欣,张延,王连军[2](2015)在《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制备油溶性PbSe量子点(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得到了单一形态学和小尺寸分布的油溶性Pb Se量子点。所得到的立方相Pb Se量子点颗粒呈现近球形,且平均颗粒尺寸为4.0±0.5 nm。Pb Se量子点在435 nm近紫外区域呈现出较强的和相对较窄的光致发光光谱,光谱的半高宽值约为80 nm。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发光光谱向低能量区域移动,谱峰的半高宽也随之变大。在改变前驱体Pb/S摩尔比的条件下,发光光谱相对强度降低,光谱也发生向长波长区域移动。另外,随着反应温度和前驱体Pb/S摩尔比的改变,Pb Se量子点颗粒表面的缺陷也增多。在反应过程中,小颗粒长大成大尺寸颗粒促使Pb Se量子点的发光光谱向长波长移动,这个现象符合奥斯瓦尔德熟化定律。热力学不稳定和颗粒表面低浓度油酸包覆也造成Pb Se量子点颗粒表面产生缺陷。(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闭伟鑫,王志亮,李颖,罗春花,张健[3](2014)在《油溶性及水溶性碳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纯柠檬酸为碳源,分别使用十六胺(HAD)和4,7,10-叁氧-1,13-十叁烷二胺作为碳量子点表面钝化剂,采用一步合成法合成油溶性及水溶性2种碳量子点,以此为染料制备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了其光电性能和电化学阻抗谱.该电池采用光阳极-电解质-光阴极(对电极)结构.光阳极采用TiO2纳米颗粒多孔薄膜结构,电解质为常用I-/I3-电解质体系,光阴极为Pt薄膜电极.测试结果表明:在AM 1.5G标准太阳光照下,油溶性碳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短路光电流为0.515 mA/cm2,开路光电压为0.461 V,填充因子为63.17%,转化效率为0.15%;水溶性碳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短路光电流为0.598 mA/cm2,开路光电压为0.549 V,填充因子为65.59%,转化效率为0.22%.数值均优于已报道的文献.(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黄珊,马建强,肖琦,董明月,李雪华[4](2013)在《油溶性CdSe量子点荧光探针直接检测农药水胺硫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农药水胺硫磷对油溶性CdSe量子点荧光猝灭的现象,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直接检测农药水胺硫磷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油溶性CdS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程度与水胺硫磷浓度在2.30×10-7~1.09×10-5 mol·L-1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对水胺硫磷的检出限为1.1×10-7mol·L-1。本法已成功用于大米和小麦面粉样品中水胺硫磷农药残留的检测,加入回收率在93.3%~105.0%之间,结果满意。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探讨了水胺硫磷对油溶性CdSe量子点荧光猝灭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胺硫磷能有效改变油溶性CdSe量子点的表面状态,增大了表面缺陷和非辐射重组的发生,从而使油溶性CdS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3年10期)
瞿灵芝,程志强,邓大伟,曹洁,金靖[5](2013)在《油溶性CuInS_2/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温敏性聚丙烯酰胺胶束介导的水相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热注法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油溶性CuInS2/ZnS核壳量子点,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内可调(550~800 nm),且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达80%。本文进一步利用具有温敏特性的聚丙烯酰胺胶束作相转移剂,成功地将油溶性的CuInS2/ZnS核壳量子点转移入水相。水相中自组装形成的CuInS2/ZnS量子点-胶束复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而且胶束原有的灵敏的热响应性被保留。这些研究初步表明,无镉的低毒的CuInS2/ZnS量子点可作为纳米胶束的荧光示踪探针。(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王解兵[6](2013)在《Ⅱ-Ⅵ族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的新型纳米材料。目前,量子点在医学生物以及光电器件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应用的要求出发,主要对油溶性Ⅱ–Ⅵ族本征量子点和掺杂量子点的高效制备和量子点的二氧化硅修饰以及量子点在白光LED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1)在液体石蜡体系中,我们通过“连续前驱体注入法”在无膦条件下合成了CdSe/CdS/ZnS核/壳/壳量子点,成功实现了多壳结构量子点的绿色高效制备。随壳层的增加,所制备的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显着提升,量子效率最高可以达到70%,同时抗光漂白性,热稳定性和提纯过程中的胶体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此外,我们还将“连续前驱体注入法”拓展到了CdSeTe/CdS/ZnS核/双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上,产物的量子效率可达60%。同时,利用粒径和组成可以在红光到近红外范围方便的调节其发射波长。(2)我们首先通过一锅法在液体石蜡体系中成功合成了CdS:Cu量子点。获得的CdS:Cu量子点的荧光量子效率在18%~30%之间,在红光区有较强的发射,而吸收谱则位于近紫外和蓝光区,因此不会对黄光和绿光产生吸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体系的反应温度来调节CdS:Cu量子点发射波长。另外,通过在CdS:Cu表面包覆ZnS壳层,CdS:Cu量子效率可以提高到40%~50%,其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同时,我们还成功的在液体石蜡中以“形核掺杂”的形式制备了Mn:ZnSe量子点,获得的量子点在580nm左右有显着的Mn掺杂峰,最高量子效率可达26%。控制ZnSe前驱体的多次注入和调节MnSe的生长时间可以优化产物的发光效率。此外,我们还对液体石蜡中Cu:ZnSe量子点的制备进行了初步探索,成功的在无膦条件下获得了发光波长从蓝光到绿光可调的Cu:ZnSe量子点。(3)采取优化关键制备因素与有效后处理结合的方法改善量子点在二氧化硅修饰中荧光淬灭的问题。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中,碱性催化剂对微球的粒径形貌和荧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以适当浓度的甲胺溶液为催化剂制备了粒径均一的二氧化硅微球,其荧光强度最大能保持70%原始值。我们还研究了其他反应条件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制备。然后我们以热处理结合紫外光活化作为后处理方法,进一步改善了二氧化硅微球的荧光性能,其最终量子效率最高可达56%,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也得到提高。最后我们对荧光增强的机制进行了探讨。(4)为尝试解决传统封装方式中荧光材料过于集中靠近LED芯片的弊端,将量子点先均匀的分散在树脂中再用于封装,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物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光漂白和热稳定性。将含红光CdSe双壳量子点的树脂复合物封装于蓝光LED芯片上,获得了发光性能较好的红光量子点LED,证实这种复合物可应用于LED的封装。用红黄绿叁色CdSe双壳量子点/树脂复合物封装于蓝光LED芯片,获得RYGB四带复合量子点白光LED,提高了光谱中红光和人眼敏感的黄绿光成分,获得了100mA激发电流下显色指数88,色温3865K,光效32lm/W的优质白光。将红光CdS:Cu/ZnS量子点与YAG:Ce黄光荧光粉和蓝光LED芯片复合构建白光LED。获得的白光在120mA激电流发下显色指数可提高到86,最大光效37.43lm/W。因CdS:Cu/ZnS量子点较大的Stokes位移,提高红色和深红区显色性的同时无重吸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1-01)
张德龙[7](2013)在《油溶性叁元合金量子点CdSeS的制备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点由于其在生物医学和微电子、光电器件等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吸引着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油溶性CdSeS叁元合金量子点在液体石蜡/油酸体系中的制备以及CdSeS/CdS/ZnS核/壳/壳结构量子点的低成本高效制备,进一步针对合成产物在白光发光二极管(LED)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主要工作内容有:(1)系统研究了CdSeS叁元量子点在体系中的制备合成,实现了CdSeS叁元量子点的无膦高效制备。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Se:S比例等反应因素对量子点的生长过程及其光学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合成产物的微观形貌和产物成分变化,发现该体系下制备的量子点具有成分梯度结构,并证实了合成产物是S和Se交替与Cd结合构成的合金型的量子点而不是CdSe量子点和CdS量子点机械结合。此外,该体系下制备的CdSeS叁元量子点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能。(2)为了进一步提高CdSeS合金量子点的荧光光学性能和在应用时的光、热稳定性,我们在液体石蜡体系中通过“连续前驱体注入法”合成了CdSeS/CdS/ZnS核/壳/壳量子点,优化了传统的核/多壳式结构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同时,通过在核心CdSeS合金量子点上外延生长CdS壳层和ZnS壳层,核心量子点CdSeS得到了钝化,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同时也使其热稳定性,抗光漂白性以及分离纯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使其更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3)为探索量子点在白光LED中的应用,我们将量子点均匀的分散于树脂中再封装到LED芯片中,形成了新型的复合发光材料。将绿、红两种颜色的量子点混合后分散于树脂后封装在蓝光LED芯片上,获得了具有较高显色指数的白光LED。此外,我们还尝试通过分层涂覆的方法,成功避免量子点间的自吸收和重吸收现象,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1-01)
邢滨[8](2010)在《油溶性II-VI族量子点的低成本高效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I–VI族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和在生物成像和荧光标记等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液体石蜡/油酸体系中油溶性II–VI族量子点CdSe、CdTe和CdSe1-xTex及其核/壳结构量子点的低成本高效制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开展了以下的工作:(1)对液体石蜡/油酸体系中CdSe量子点的合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液体石蜡/油酸体系使CdSe量子点的生长速度减缓,有利于对CdSe量子点发射波长进行有效控制,并且由于体系中CdSe量子点荧光量子效率的“亮点”出现在反应的初始阶段,因此经过条件优化可以使发射波长位于蓝光区和绿光区(470-530nm)的小粒径CdS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效率达到30-50%,优于传统TOPO(氧化叁辛基膦)体系中在此波段的CdSe量子点产物。热稳定性研究表明,CdSe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优于文献报道的水溶性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我们将此合成体系拓展到CdTe量子点的合成,同样获得了光学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的CdTe量子点,发射波长为570-720nm,最高荧光量子效率为65%。(2)为了使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达到近红外区,我们在合成CdSe和CdTe量子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发射波长位于600-830nm的CdSe1-xTex量子点。合金分析结果表明,在液体石蜡/油酸体系中合成的CdSe1-xTex量子点具有中心富Te,表面富Se的梯度合金结构,近似核/壳结构,因此光学性能优于传统TOPO体系中制备的CdSe1-xTex量子点,荧光量子效率可以达到20–70%。稳定性研究表明,CdSe1-xTex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能,并且相同粒径、不同组成和发射波长的CdSe1-xTex量子点在0~60℃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同,有利于其在荧光标记中的应用。(3)为了进一步增强CdSe1-xTex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并提高壳层在CdSe1-xTex量子点表面的包覆效果,我们提出了新型的“一锅法”制备CdSe1-xTex/CdS/ZnS核/壳/壳结构量子点的合成路线,并对壳层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选用TOPS(叁辛基膦化硫)作为壳前驱体时,配体TOP有利于S单体的缓慢释放,因此形成的壳层均匀,有利于减小壳层中的缺陷,使产物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而选用无配位S壳前驱体时,壳层生长速度较快,壳层中的缺陷增多,不利于增强产物的光学性能,但是由于形成的壳层厚度较大,有利于增强产物的稳定性。(4)利用溶胀法制备了性能优异的、不同发射波长的量子点荧光微球,其中近红外发光的CdSe1-xTex量子点微球可以在Luminex 100液态生物芯片平台上得到识别。将制备的CdSe1-xTex量子点荧光微球初步进行了蛋白质偶联实验,在Luminex 100上测得的微球对抗体免疫球蛋白(IgG)的特异性吸附和非特异性吸附结果显示待测抗体更易于通过特异性吸附结合在微球的表面,从而表明我们合成的量子点荧光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0-01-01)
梁建功,董飞,韩鹤友[9](2007)在《油溶性CdSe量子点膜的Raman光谱及Raman成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量子点以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得到了生化分析及医学诊断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纳米探针。然而,有关量子点 Raman 光谱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文利用激光共焦显微 Raman 光谱及 Raman 成像技术及对油溶性 CdSe 量子点膜进行了表征,对膜的均匀性及厚度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0-01)
油溶性族量子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得到了单一形态学和小尺寸分布的油溶性Pb Se量子点。所得到的立方相Pb Se量子点颗粒呈现近球形,且平均颗粒尺寸为4.0±0.5 nm。Pb Se量子点在435 nm近紫外区域呈现出较强的和相对较窄的光致发光光谱,光谱的半高宽值约为80 nm。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发光光谱向低能量区域移动,谱峰的半高宽也随之变大。在改变前驱体Pb/S摩尔比的条件下,发光光谱相对强度降低,光谱也发生向长波长区域移动。另外,随着反应温度和前驱体Pb/S摩尔比的改变,Pb Se量子点颗粒表面的缺陷也增多。在反应过程中,小颗粒长大成大尺寸颗粒促使Pb Se量子点的发光光谱向长波长移动,这个现象符合奥斯瓦尔德熟化定律。热力学不稳定和颗粒表面低浓度油酸包覆也造成Pb Se量子点颗粒表面产生缺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溶性族量子点论文参考文献
[1].尹克样,王利平,李洪光.油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荧光墨水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2017
[2].杨丰桕,陆梦晨,张欣,张延,王连军.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制备油溶性PbSe量子点(英文)[J].无机材料学报.2015
[3].闭伟鑫,王志亮,李颖,罗春花,张健.油溶性及水溶性碳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黄珊,马建强,肖琦,董明月,李雪华.油溶性CdSe量子点荧光探针直接检测农药水胺硫磷[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
[5].瞿灵芝,程志强,邓大伟,曹洁,金靖.油溶性CuInS_2/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温敏性聚丙烯酰胺胶束介导的水相转移[J].无机化学学报.2013
[6].王解兵.Ⅱ-Ⅵ族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7].张德龙.油溶性叁元合金量子点CdSeS的制备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8].邢滨.油溶性II-VI族量子点的低成本高效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9].梁建功,董飞,韩鹤友.油溶性CdSe量子点膜的Raman光谱及Raman成像分析[C].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