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胡颓子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棘,抗旱性,解剖结构,叶片水分含量
胡颓子科论文文献综述
胡杜娟[1](2017)在《胡颓子科不同品种沙棘的抗旱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干旱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未来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所以研究干旱区环境以及干旱区生长的植被,并筛选出抗旱性强的优良品种对于干旱区植被重建、荒漠化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研究意义。沙棘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域的主要生态经济树种。沙棘树种可以抵御不良环境、耐旱性较强,能在贫瘠的壤中生长,同时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成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的经济树种。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强弱关系,选取15个沙棘品种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叶片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因此叶片含水量可以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测定并综合评价与叶片含水量相关的3个指标,对不同品种沙棘的抗旱性排序如下:太阳﹤阜欧﹤杂优59号﹤杂优12号﹤杂优2号﹤杂优54号﹤中俄杂优﹤阜杂1号﹤杂优1号﹤杂优5号﹤杂优10号﹤杂优31号﹤杂优28号﹤蛮汉山﹤红霞。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茎对于地上部分的支撑以及叶片的空间合理分布以及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运输都有重要作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干旱环境中植物结构发生改变,适应环境。因此通过研究叶片解剖结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紧密度;茎表皮厚度、皮层厚度、导管直径、髓面积;根中柱鞘细胞厚度、导管直径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沙棘进行抗旱性评价,隶属函数值最大的为蛮汉山,最小的为阜欧。所以抗旱性强弱关系排序依次为蛮汉山﹥红霞﹥杂优28号﹥杂优5号﹥杂优31号﹥杂优10号﹥阜杂1号﹥中俄杂优﹥杂优1号﹥杂优12号﹥杂优2号﹥杂优54号﹥杂优59号﹥太阳﹥阜欧。15个品种叶片表皮扫描电镜结果发现表皮毛类型一致,均可观察到3种类型表皮毛。15个品种表皮毛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别。叶片上表皮均只有一层表皮毛;表皮毛大都为盾状表皮毛,有少量星状、星盾状表皮毛分布。下表皮表皮毛整体呈绒毡层排列,最外层皮毛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综上所诉,15个品种沙棘抗旱性较强的为中国沙棘品种红霞、蛮汉山,抗旱性较弱俄罗斯沙棘品种太阳、阜欧。中俄杂交沙棘和中蒙杂交沙棘品种的抗旱性介于中国沙棘品种和俄罗斯沙棘品种之间。(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20)
何懿菡[2](2012)在《胡颓子科nrDNAITS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大量物种的基因被测序,生物数据资源呈爆炸式增长,现已有大量的胡颓子科基因被测序,丰富的数据资源为挖掘基因序列背后所隐藏的生物信息创造了条件。基于网络资源平台,从GenBank核苷酸数据库中共获取了50条胡颓子科nrDNAITS序列(包括33条沙棘属,5条胡颓子属,12条大果沙枣)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胡颓子科(Elaeagnaceae)nrDNAITS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胡颓子科ITS序列中5.8S长度保守,ITS2次之,ITS1变化范围最大。5.8S片段碱基突变位点转换多于颠换,其中第34和160位碱基在西藏沙棘为胞嘧啶(C)和鸟嘌呤(G),异于其它沙棘种;130和133位在沙棘属中为腺嘌呤(A)和胞嘧啶(C),不同于胡颓子属;58位和121位点碱基的突变在沙棘属的无皮组中不同于有皮组,这些突变位点可以作为区别种间和属间的信息位点。沙棘属植物中有皮组5.8S片段的平均GC含量(56.1%)略高于无皮组(54.8%),西藏沙棘的平均GC含量高于其它沙棘种,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GC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沙棘属5.8SRNA二级结构相似,也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总体有I、II两种构象。胡颓子属5.8SRNA二级结构为构象I。大部分沙棘属5.8SRNA二级结构为构象II,又依据多分支环和发卡环的差异,分为构象IIA、IIB、IIC。西藏沙棘(IIC)二级结构明显区别于其它沙棘种,体现西藏沙棘是独立进化的一支,是最先分化出来的种,支持西藏沙棘发生了谱系分化。初步推测5.8S二级结构“变形”巨大的序列是假基因,再通过分析5.8S序列的GC含量、手工检测甲基化位点、5.8Smotifs查询、以及对二级结构稳定性的分析等,认为ψFN687766、ψAF440247、ψAF440251、ψFN687767、ψFN687767、ψFN687769、ψAF440258为ITS假基因序列。沙棘属植物均为二倍体(2n=24),但沙棘种的随体(NOR)的数目、位置报道并不相同。可能随着杂交的产生和染色体联会重组,使ITS致同进化缓慢而逐渐形成了ITS假基因。5.8S一级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时,假基因产生异常的支长,与同种的个体序列聚类在一起,没有单独成支,说明其起源时间短。系统树基本将有皮组和无皮组分开,并支持沙棘属的单系起源。5.8SRNA二级结构构建系统发育树时,假基因处于系统树的基部,与功能序列分开,不影响系统树的结构,二级结构可以作为沙棘属分子系统学的一种新的信息来源。2.大果沙枣(E.moorcroftii)nrDNAITS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大果沙枣ITS1、5.8S、ITS2片段碱基突变位点转换高于颠换,GC含量高于AT含量。其中,ITS2信息位点最为丰富,5.8S最保守。大果沙枣ITS1是由3条双螺旋结构(茎)组成的多分支环。ITS2是4条茎组成的多分支环。通过分析5.8S一级、二级结构认为ψEF423354为ITS假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相同地区的大果沙枣并没有完全聚类在一起,甘肃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大果沙枣基本聚类在一起,这可能与人为引种频繁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杨淑敏,江泽慧,任海青,古川郁夫[3](2008)在《胡颓子科2种旱生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学特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区别是射线类型、宽度和迭生排列方式:沙棘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的迭生排列方式,但沙枣的迭生排列不规则;沙棘射线为异型,1~2列,沙枣射线为同型,2~5列;并且二者之间数量化指标有差异,沙棘导管频率较大,导管分子较短及导管管孔较小,因此V和M值也较小,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两树种导管分子长和纤维长的水平变动不规律,并且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个体间差异显着。本文最后对该树种的解剖学特征和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林祁[4](2006)在《中国胡颓子属(胡颓子科)六个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IBSC)、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SZ)复份标本的研究,对中国胡颓子科(E 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的6个植物名称作出后选模式指定。(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06年06期)
赵鑫[5](2006)在《胡颓子(胡颓子科),短肋羽藓(藓纲:羽藓科)和假柴龙树(茶茱萸科)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第二部分为苔藓植物—短肋羽藓的化学成分以及从中分离获得的2个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第叁部分为茶茱萸科植物假柴龙树根茎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 L.)植物,其果、根及叶入药。据资料记载,其味酸、性平,具有敛肺、平喘、止咳的功能。为深入挖掘我国宝贵的中药资源,本论文对胡颓子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N-benzoyl-L-phenylalaniol、aurantiamide acetate、N-benzoylphenylalaninyl-N-benzoylphenylalaninate、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喷杜素、3,3′-二甲氧基槲皮素、3-甲氧基山柰酚、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望春花黄酮醇甙A、正叁十一烷、羽扇豆醇、熊果酸醛、β-谷甾醇、齐墩果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甲酯、原儿茶酸甲酯、丁香酸、茴香酸、vomifoliol、β-胡萝卜甙。它们分别属于甾体、叁萜、倍半萜、寡肽、黄酮及其甙类等类型。其中,3个寡肽(N-benzoyl-L-phenylalaniol、aurantiamide acetate、N-benzoylphenylalaninyl-N-benzoylphenylalaninate)和望春花黄酮醇甙A为首次从胡颓子科中发现,这些化学成分的发现丰富了胡颓子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 Sak.)为羽藓科(Thuidiaceae)羽藓属(Thuidium Bruch & Schimp)植物,为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苔藓资源,作者对短肋羽藓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并对从中得到的2个双二氢黄酮进行了细胞毒活性和抗氧化生物活性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十五烷、β-苔黑酚羧酸甲酯、β-谷甾醇、豆甾-4-烯-3-酮、β-胡萝卜甙、3′,3′″-binaringenin、thuidin。它们分别属于甾体、双黄酮、碳环芳香族化合物等类型。其中,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thuidin为新化合物,β—苔黑酚羧酸甲酯为首次从藓类植物中得到,3′,3′″-binaringenin为羽藓科植物中首次得到。抗氧化生物活性研究表明,2个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氧化损伤模型上显示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而细胞毒活性研究显示2个化合物均没有抗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黄浩,赵鑫,姜标[6](2006)在《胡颓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颓子科植物共有3属8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地区和亚洲其他地区。该科植物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植物还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为推动我国胡颓子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我国拥有资源的胡颓子科沙棘属(H ipp ophae L.)和胡颓子属(E laeagnus L.)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为本科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6年02期)
方鼎,梁定仁[7](2000)在《广西胡颓子属 (胡颓子科 )叁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弄化胡颓子 新种 图1:1~2ElaeagnusobovatifoliaD.Fang,sp.nov.Fig.1:1~2AE.pingnanensiC.Y.Changfoliisobovatis,subtuscinereoviridulis,filam(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汪劲武[8](1993)在《胡颓子科兼谈山茱萸科 两科并无特殊联系,纯属偶然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1984年夏,我带着研究生去山西北部实习,久居学校,一旦去了大自然中,特别又是从来没有去过的雁北地区,人人都高兴.走在野外,个个精神抖擞,雁北地区很干燥,因此,无论木本或草本植物多旱生状态.我最忘不了的是进入浑源县西部一山坡时,忽然出现奇景,满坡的灌木,枝条上结满了黄色小圆珠状的果实.密密麻麻.果皮光亮,看起来还挺赏心悦目的.学生皆不认识,我摘下一两个小果放嘴里尝尝,啊!酸!不敢多吃.但是走山路久了,吃了这果子,是酸镇住了口渴,因此想起了望梅止渴的(本文来源于《植物杂志》期刊1993年03期)
张志翔[9](1992)在《胡颓子科叶表皮解剖特征与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胡颓子科沙棘属和胡颓子属叶片表皮毛、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结果表明:(1)叶表皮毛为非腺毛,除常见的盾状毛、星状盾状毛和星状毛外,在胡颓子属中发现有单细胞绒毛,迭生星状毛和迭生异型毛.(2)叶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侧壁常平直;下表皮细胞侧壁弯曲,细胞呈不规则形.(3)气孔分布在胡颓子属中限于叶下表面。在沙棘属中大部分于叶上下表面均有气孔,仅沙棘的7个亚种气孔分布于下表面.气孔为不规则型.表皮毛类型和气孔特征在胡颓子属和沙棘属中区别明显,可为分属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S6期)
杜大至,原福虎,李荣儿,顾德峰[10](1986)在《叁种胡颓子科植物根瘤内生菌培养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弗兰克氏菌与一些非豆科植物所建立的共生固氮作用,对于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林业生产力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已从不同的非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出一批弗兰克氏菌菌株。而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已成为生物(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1986年06期)
胡颓子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大量物种的基因被测序,生物数据资源呈爆炸式增长,现已有大量的胡颓子科基因被测序,丰富的数据资源为挖掘基因序列背后所隐藏的生物信息创造了条件。基于网络资源平台,从GenBank核苷酸数据库中共获取了50条胡颓子科nrDNAITS序列(包括33条沙棘属,5条胡颓子属,12条大果沙枣)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胡颓子科(Elaeagnaceae)nrDNAITS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胡颓子科ITS序列中5.8S长度保守,ITS2次之,ITS1变化范围最大。5.8S片段碱基突变位点转换多于颠换,其中第34和160位碱基在西藏沙棘为胞嘧啶(C)和鸟嘌呤(G),异于其它沙棘种;130和133位在沙棘属中为腺嘌呤(A)和胞嘧啶(C),不同于胡颓子属;58位和121位点碱基的突变在沙棘属的无皮组中不同于有皮组,这些突变位点可以作为区别种间和属间的信息位点。沙棘属植物中有皮组5.8S片段的平均GC含量(56.1%)略高于无皮组(54.8%),西藏沙棘的平均GC含量高于其它沙棘种,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GC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沙棘属5.8SRNA二级结构相似,也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总体有I、II两种构象。胡颓子属5.8SRNA二级结构为构象I。大部分沙棘属5.8SRNA二级结构为构象II,又依据多分支环和发卡环的差异,分为构象IIA、IIB、IIC。西藏沙棘(IIC)二级结构明显区别于其它沙棘种,体现西藏沙棘是独立进化的一支,是最先分化出来的种,支持西藏沙棘发生了谱系分化。初步推测5.8S二级结构“变形”巨大的序列是假基因,再通过分析5.8S序列的GC含量、手工检测甲基化位点、5.8Smotifs查询、以及对二级结构稳定性的分析等,认为ψFN687766、ψAF440247、ψAF440251、ψFN687767、ψFN687767、ψFN687769、ψAF440258为ITS假基因序列。沙棘属植物均为二倍体(2n=24),但沙棘种的随体(NOR)的数目、位置报道并不相同。可能随着杂交的产生和染色体联会重组,使ITS致同进化缓慢而逐渐形成了ITS假基因。5.8S一级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时,假基因产生异常的支长,与同种的个体序列聚类在一起,没有单独成支,说明其起源时间短。系统树基本将有皮组和无皮组分开,并支持沙棘属的单系起源。5.8SRNA二级结构构建系统发育树时,假基因处于系统树的基部,与功能序列分开,不影响系统树的结构,二级结构可以作为沙棘属分子系统学的一种新的信息来源。2.大果沙枣(E.moorcroftii)nrDNAITS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大果沙枣ITS1、5.8S、ITS2片段碱基突变位点转换高于颠换,GC含量高于AT含量。其中,ITS2信息位点最为丰富,5.8S最保守。大果沙枣ITS1是由3条双螺旋结构(茎)组成的多分支环。ITS2是4条茎组成的多分支环。通过分析5.8S一级、二级结构认为ψEF423354为ITS假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相同地区的大果沙枣并没有完全聚类在一起,甘肃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大果沙枣基本聚类在一起,这可能与人为引种频繁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胡颓子科论文参考文献
[1].胡杜娟.胡颓子科不同品种沙棘的抗旱性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2].何懿菡.胡颓子科nrDNAITS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杨淑敏,江泽慧,任海青,古川郁夫.胡颓子科2种旱生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学特性(英文)[J].林业科学.2008
[4].林祁.中国胡颓子属(胡颓子科)六个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J].植物研究.2006
[5].赵鑫.胡颓子(胡颓子科),短肋羽藓(藓纲:羽藓科)和假柴龙树(茶茱萸科)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黄浩,赵鑫,姜标.胡颓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6
[7].方鼎,梁定仁.广西胡颓子属(胡颓子科)叁新种[J].植物分类学报.2000
[8].汪劲武.胡颓子科兼谈山茱萸科两科并无特殊联系,纯属偶然叙述[J].植物杂志.1993
[9].张志翔.胡颓子科叶表皮解剖特征与分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
[10].杜大至,原福虎,李荣儿,顾德峰.叁种胡颓子科植物根瘤内生菌培养条件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