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采收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丹参片,丹参酮,采收加工
采收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涛[1](2019)在《丹参的采收加工及储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采收时间丹参生长次年即可采收药材。采收时间为11月中下旬地上部枯萎至次年春丹参萌芽前采挖。封冻后停止采收,遇雨停止采收。二、采收方法(一)人工采收将地上茎叶除去,在洼一端开一深沟,使丹参根系露出,顺洼向前挖出完整的根系。为防止挖断,尽量多带须根(提高根皮占比,提(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31期)
马东来[2](2019)在《深入产地调研 掌握一手资料 精准服务产业》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采收与产地加工岗位专家郑玉光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一行5人到巨鹿县对地骨皮、金银花和串枝红杏等中药材的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情况进行调研。巨鹿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生产枸杞的重点县,栽植枸杞已有50余年历史,种植面积达6.5(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民报》期刊2019-08-24)
[3](2019)在《竹荪采收加工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适时采收竹荪菌球一般在清晨5时破口,而破球抽柄、撒裙仅需2~3小时,当菌裙下撒至离菌柄1/3时就要及时采收,过熟就会趟倒自溶。一般情况下,竹荪在上午9~10时撒完裙并停止生长,10时以后品质开始下降,中午12时开始焉萎,因此,最适宜的采收时间是上午9~10时(此时竹荪菌裙开张达到最(本文来源于《农村新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李瑞琦,徐靓,吴翠,马玉翠,陈垣[4](2019)在《百合采收、加工、分级、包装与贮藏标准操作规程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规范百合的生产,保证百合质量,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为指导,针对采收、产地初加工、等级分类、包装、贮藏等环节制订了更详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操作规范和参数,可为百合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14期)
杨兆亮,杨萍,茹慧玲[5](2019)在《黄桃的采收贮藏及加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桃的采收贮藏及加工技术是桃产业商品化处理中的重要环节,文章详细介绍了黄桃的采收时期、品种选择、贮藏保鲜技术及加工技术,为提升黄桃的商品价值和附加值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果树》期刊2019年04期)
郑国成,李汉天,庞丽华,刘铁军,周明霞[6](2019)在《不同产地、采收期及加工方法金银花中木犀草苷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14批不同产地、采收期及加工方法金银花药材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金银花药材项下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4批金银花药材中有4批次木犀草苷含量不符合药典规定。结论:不同产地、采收期及加工方法会影响金银花药材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张久旭[7](2019)在《基于质—效关联的黄连采收加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研究与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来源、产地、采收加工等多方面因素均与中药材的质量息息相关。黄连是多基源多产区的大宗药材,临床使用频率高,市场需求量较大,但产地及其产区采收加工方法差别较大,质量一直难以得到保证,亟待进行统一研究并建立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质量-药效关联的方法,以黄连性状特征,药效成分、生物评价为研究指标,叁者结合共同探讨黄连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方法对黄连质量的影响,为黄连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黄连药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内容与结果1.不同产地黄连的质量差异性研究从主产区重庆、四川、湖北基地采挖黄连样品,提取不同产地样品的长度、单个重量、分枝数等形性指标,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样品7种生物碱(木兰花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小檗碱)的含量,共同探讨不同产地黄连样品的质量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叁种不同产地的黄连样品差异性较大,重庆黄连枝条比较长,一般为6~10cm,枝条数目较少,大多数为2~5枝,且枝条弯曲程度小,枝条之间缝隙较大,几乎无残留毛须,表面呈灰黄色到黄色不等,非洲防己碱含量较低;四川黄连与重庆黄连较为相似,枝条较重庆黄连粗短,一般为5~8cm,枝条数目少多为单枝连,残留毛须少,表面呈灰黄色到黄色不等,巴马汀、小檗碱含量较高;而湖北黄连枝条最短,一般为2~5cm,枝条数目较多,大多数为在6枝以上,且枝条弯曲紧紧簇拥在一起,表面颜色呈灰黄色,有的样品表面部分呈焦黑色,木兰花碱、小檗碱含量相对较低。2.不同采收期及产地加工方法黄连样品的化学成分研究本实验所用黄连样品均采集于湖北利川。以不同采收年限或同一生长年限下不同采收月份的黄连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连中起主要药效的7种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并分别分析了每一种生物碱随着生长年限与生长月份的变化,全面探讨了生物碱类成分的动态积累过程。表小檗碱和盐酸黄连碱在6年时的含量最高,其他5种生物碱均在第5年时含量最高。木兰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与小檗碱都在同一年的10月份含量累积达到最大值,盐酸黄连碱在9月份、10月份含量较高,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含量在逐渐下降,尤其在10月份之后下降的更加显着,而非洲防己碱在各个月份中含量变化不明显。以黄连的最佳采收期为研究基础,以7种生物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一步探讨了黄连传统加工方法、现代机械明火加工方法与自然干燥法以及不同温度真空干燥箱干燥法对黄连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下干燥的黄连样品总生物碱含量接近自然干燥黄连样品的含量,且含量最高,在60~120℃下的黄连样品的单个生物碱含量有升高也有降低,但是总生物碱含量无明显差异,在150℃和200℃时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小檗碱含量都显着下降。3.不同采收加工方法黄连样品的粉末颜色研究通过对黄连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发现:高温干燥下的黄连样品断面颜色变化较大,由黄色或橙黄色变为红棕色,且部分化学成分也随之变化,揭示黄连粉末颜色与化学成分有相关性。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2批黄连样品粉末颜色的L*、a*、b*值和7种生物碱的含量,并采用SPSS24.0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找到黄连化学成分与颜色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黄连粉末颜色的色度值与7种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L*值与a*值都只与药根碱呈显着相关关系,而与其他6种生物碱无明显相关关系;b*值与药根碱、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都呈显着相关关系,b*值越大,黄连粉末颜色更接近于橙黄色,这叁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越高;而a*值与L*值受化学成分影响较小,可能与黄连其他类化学成分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产地加工时的干燥温度对颜色值影响较大,干燥的温度越高,粉末颜色越偏于红棕色,b*值也随着温度的增加明显呈下降趋势。4.不同采收加工方法黄连样品的抗菌作用研究本章实验以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黄连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标仪分别测定空白组与各实验组的四种代表性肠道菌(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液的OD值,绘制菌群的生长曲线,进一步探讨采收期与产地加工方法对黄连生物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黄连提取物对两种肠道致病菌肠杆菌和肠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采收期的黄连样品对肠杆菌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P≤0.05),抑制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6年生>5年生>4年生>3年生。2)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连样品提取物对肠球菌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与空白组比较P≤0.01),且不同生长年限的样品之间无明显的差异性,说明肠球菌为黄连提取物的敏感菌。2)对两种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作用的影响均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在0~4h表现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趋势,但是在4h后,促进作用逐渐减弱,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趋势,0~4h内各给药组间的促进效果差异性不明显:6年生>5年生≈4年生≈3年生,4h后,各给药组间的抑制效果与促进作用相反:6年生<5年生≈4年生≈3年生。3)不同加工方法的黄连提取物对四种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同。机械明火加工、150℃干燥、200℃干燥的样品对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给药组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给药组对肠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其他给药组相比,高温干燥的样品抑制作用较弱;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除(200℃干燥组)各给药组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趋势,而200℃干燥的样品在任何时间段内均无促进作用。4)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黄连生物效价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由分析结果可知,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对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生长影响的贡献率比较大,木兰花碱和药根碱对肠球菌和双歧杆菌生长影响的贡献率较大。结论本次实验研究了叁个主要产地黄连样品在外观性状以及化学成分上的差异性,并通过形性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共同探讨了黄连采收期以及产地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生长年限以及采用高温加工方法的黄连样品化学含量相对较低,对四种肠道菌无论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效果均不明显。综上所述,黄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份采收5年生黄连。根据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需求,建议黄连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为:将晒至微干的鲜黄连,摊开在干燥箱内,温度低于40℃烘干,待样品含水量低于12%时,取出样品,反复撞净泥沙与须根,使黄连样品表面呈黄色或黄褐色,要求无粗皮,无断节,无焦枯。(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马冬妮,李芸,杨秀娟,戴海蓉,张立军[8](2019)在《肉苁蓉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肉苁蓉提供参考。方法:以"肉苁蓉""产地加工""采收加工""炮制方法""Cistanche deserticola""Processing in production place""Harvesting processing""Processing method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8年1月-2018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肉苁蓉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2篇,其中有效文献33篇。目前肉苁蓉多采用先蒸制后晾晒的产地加工方法,而利用冷冻干燥技术、气体射流冲击技术、超声真空干燥技术等干燥新技术,可提高干燥效率,提升药材品质;同时,不同的采收期、蒸制时间、初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肉苁蓉的品质;肉苁蓉的炮制主要以酒制为主,酒的酒精度和种类对肉苁蓉品质的影响极大,常用的辅料酒有米酒、黄酒和白酒,而以米酒炮制的肉苁蓉品质最佳,黄酒次之。目前,肉苁蓉的产地加工研究多集中在蒸制对有效成分的变化上,炮制研究多集中在酒制对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上,今后应加强炮制品活性成分的转化及作用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6期)
李宏舟[9](2019)在《如何采收、加工和贮存蜂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年中我们会遇到几个大蜜源:油菜、紫云英、荔枝、龙眼、洋槐、柑橘、乌桕、枣花、荆条、五倍子、椴树、野山茶(柃木)等。而这几个大蜜源如遇天气好时蜂蜜常常会大丰收,过后总会带来几分愁,愁销路和贮存。这些蜂蜜中,柑橘蜜、乌桕蜜、荆条蜜因含有大量的酵母菌而易产气、起泡(本文来源于《中国蜂业》期刊2019年03期)
张彦,张砾岩,李玲[10](2019)在《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的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的含量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的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含量测定,探索最佳的采收时间和干燥方法。结果红花黄色至黄红色采摘两种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大红色再采摘,含量降低很多;45℃烘干两种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红花采摘应在早到中期;干燥方法应选用45℃烘干。(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采收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前,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采收与产地加工岗位专家郑玉光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一行5人到巨鹿县对地骨皮、金银花和串枝红杏等中药材的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情况进行调研。巨鹿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生产枸杞的重点县,栽植枸杞已有50余年历史,种植面积达6.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收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刘俊涛.丹参的采收加工及储藏[J].河南农业.2019
[2].马东来.深入产地调研掌握一手资料精准服务产业[N].河北农民报.2019
[3]..竹荪采收加工应注意的问题[J].农村新技术.2019
[4].李瑞琦,徐靓,吴翠,马玉翠,陈垣.百合采收、加工、分级、包装与贮藏标准操作规程优化研究[J].中国药业.2019
[5].杨兆亮,杨萍,茹慧玲.黄桃的采收贮藏及加工技术[J].山西果树.2019
[6].郑国成,李汉天,庞丽华,刘铁军,周明霞.不同产地、采收期及加工方法金银花中木犀草苷含量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9
[7].张久旭.基于质—效关联的黄连采收加工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8].马冬妮,李芸,杨秀娟,戴海蓉,张立军.肉苁蓉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9
[9].李宏舟.如何采收、加工和贮存蜂蜜[J].中国蜂业.2019
[10].张彦,张砾岩,李玲.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