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02年中国音像产业的得失

论2002年中国音像产业的得失

一、谈2002中国音像业得失(论文文献综述)

陈燕[1](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鹏飞[2](2006)在《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 ——以《雍正王朝》为个案的叙事学解读》文中指出从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出发,运用印象式的批评方式来探讨和研究电视剧,是很多传统学者所常用的方法。西方的叙事理论,聚焦于文本本身,对于分析文本的叙事结构及相关规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本论文旨在从现代大众文化本身所独有的“审美之维”出发,运用叙事学理论,来具体剖析历史电视剧的经典之作《雍正王朝》。通过具体分析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在叙事时间、叙述声音、叙事结构与角色设置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提炼与总结历史电视剧的基本叙事模式,从而探寻历史电视剧在思想层面所蕴涵的精神特质。通过对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个案解读,对于今后制作与欣赏历史电视剧,进行快速分解故事结构、整体把握叙事模式、合理调整故事效果,提供了一种具体操作的理论可能。本论文在对相关主要概念进行界定之后,梳理了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发展轨迹。历史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早期发展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在初步发展阶段,历史电视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滋生了“戏说”这一重要的艺术分野,由此历史电视剧沿着自身的轨迹更加成熟的向前发展。在简要回顾了叙事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之后,对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进行了展开论述。在叙事时间方面,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采用线性的叙事时序,以顺叙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倒叙;全剧以省略的叙事手段为主,采用快节奏的叙事时距,其中“治国篇”的叙述节奏比“夺嫡篇”要更为紧凑;全剧的叙事频率主要是“讲述一次发生过一次的事”。在叙述声音方面,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复合的声音组成,体现完全权威的话语体系,主导意图十分清晰,在关注生命、兼及情感的同时,具有明显却非说教的干预意图。在叙事结构与角色设置方面,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有着民间故事中十分突出的帝王情结,有着比较明显的“英雄考验”式故事模式;在角色设置、人物配备等方面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明显的向英雄角色方面进行倾斜。在总结语部分,主要对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市场收效进行剖析,对隐秘在思想深处的精神共鸣进行探讨,揭示对“帝王英雄”进行虚妄崇拜的精神内涵,从而俯瞰与历史电视剧相关的争论与观点。

李兴亮[3](2005)在《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文中认为90年代中期以后,历史题材电视剧,尤其是清朝题材电视剧的盛行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遵从人们的习惯说法,将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简称为“清朝剧”。清朝剧与历史电视剧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多角度、多侧面分析了清朝剧的盛行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要解答的问题是: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文化现象,清朝题材电视剧为何盛行、如何盛行以及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清代题材的历史消费价值、人们对电视剧的意识形态解读、清朝题材电视剧的自觉顺应大众文化的叙事策略和电视剧市场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构成了清朝剧盛行的主要原因。清朝剧在各级电视台播出量大,播出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从发展前景来看,清朝剧(也可能转换成明代剧或其它朝代),作为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个亚类型,坚持走类型片的道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有巨大的市场。 全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清朝剧与历史消费;第三章:清朝剧的社会意识形态关联;第四章:清朝剧的叙事策略;第五章:清朝剧与电视剧市场;结束语。 第一章主要内容是对文献的综述以及本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的介绍。本章首先梳理了既有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概括为:从文化消费出发,认识到清朝剧的娱乐性和消费性;从清朝剧的意识形态出发,论述清朝剧与权谋文化的关系,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从知识传授出发,论述清朝剧(一般泛及历史题材电视剧)对历史学习的促进和误导作用;也有不少电视界从业人员从电视剧的生产和管理出发,论述清朝剧的选题设想、编剧要略以及

刘迅[4](2004)在《我国“数字鸿沟”的比较分析及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尚未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情况下,我国开始了第二次现代化,两次现代化的交错叠合使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处于极其复杂的境地。在此背景下,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鸿沟”出现了,它所带来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又将成为互联网、新经济时代必须应对的难题。这个难题解决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本世纪实现飞速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跨越数字鸿沟,以实现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着重分析了数字鸿沟的内涵、现状、成因以及可能的战略。

李东铁[5](2003)在《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以文化产业例分析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政策》文中研究指明后冷战时期在国际政治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冷战以后,世界向着全球化、区域化的趋势发展。这种趋势是哪个民族国家都不可避免的世界时代潮流。但是,按民族国家角度分析全球化和地区化都有一个关于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就是世界的全球化和地区化可以威胁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也遇到这种情况,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建设在实践上推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来自于西方文化的侵略也正威胁着中国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平稳发展。 2000年10月,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2001年3月,这一建议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采纳,并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于是,“文化产业”的概念,第一次正式进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下一个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文化产业正在中国迅速崛起。 在中国,文化产业重大政策的出台背景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因素。国内因素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促使其成为中国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国际因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间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在国际政治上出现了以文化为霸权的利器的现象,威胁着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文化产业会受到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殖民化侵略。 文化产业是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力很大的支柱朝阳产业,同时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保护民族国家文化、推销民族国家文化的作用。所以,一个国家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以发展国家经济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这两个重要方面来考虑。 文化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生态要素,而文化政策又建立在深厚的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中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政策手段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山此而凸显出政策性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理论——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思想”、江泽民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反映着当时中国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指导思想一总方针,是实践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与政策。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理论的目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理论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首先考虑中国文化的先进性。第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统一国家社会利益和人民经济利益,但是这两个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首先重视国家社会利益,因此,稳定困家,可以保护人民利益。第三,重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其价值观强化人民的凝集力与民族的团结力量。 本论文是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与政策为例来分析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理论,没有文化思想和理论就没有文化政策和战略。本论文的构成是除了结论和结论以外有4章。第2章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第3章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理论,第4章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第5章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郭虹[6](2003)在《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传播的视角,审视中国动画的传播系统状况。动画传播系统,作为我国影视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子传播系统,必然在带有其母系统及其更大系统印记的同时,自身也具有其特有的系统状况。 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动画市场似乎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候,然而平均70%-80%的进口电视动画片播放内容,已经表明我国动画市场的微弱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步伐极不协调,过去曾经拥有的“中国动画学派”桂冠,如今已不知去向。国家领导人一再号召要为青少年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一再强调小康生活指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富足,但是改革开放已近30年,我国动画市场依旧疲软,一个年需要量数十万分钟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年产量只有1万多分钟,只及日本的1%左右。青少年依旧饥不择食,纷纷将日本动画片奉为至宝。 中国动画市场的不振,产业生存环境的严酷,本可以用经济的眼光进行探察,但本文从传播的角度进行研究,亦有其优势。首先笔者把这动画这一块置入了一个动态的大环境里,结合各种相关因素进行考量,而非剥离出来;其次动画研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它还涉及内容创意的优劣,其产品是否受国内青少年喜爱事关市场的繁荣或低靡,这就理所当然地牵涉到与我国动画片受众的沟通传播问题。 故本文力求从传播的视野来综合分析我国动画传播系统的状况,即1)探察传者生存环境,播出渠道,将阻碍其发展的各种问题梳理清楚;2)探察传者对市场、对受众、对产品的认知,以查明他们在传播当中是否主动,是否用心,对各种问题有怎样的觉察与建议;3)探察受众群体特征,生存环境,时代特点;4)探察受众欣赏动画片的动机及得到的满足;5)探察受众对国产动画片的观点;6)探察受众对境外动画片的看法;7)探察受众对提高动画片可看性的具体要求;8)探察传播内容,即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中外动画片本身,其特色、优劣,除了寻找提高质量的要素之外,亦能够探明我国动画片创制人员是否将受众放在中心位置;9)综合考察环境、渠道、传者、内容、受众各个变量之后,对总体的传播状况给予评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本文是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研究,力求对传播学应用研究范畴作出新的贡献。

孙聚成[7](2002)在《资本经营与产业化经营——加入WTO后中国传统媒体的改革发展之路》文中指出关山飞渡,长梦终圆。经过二十多年的谈判,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步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必然会对中国传统的大众媒体发挥作用。同时,随着中国入世,国际性的跨国传媒集团也正对中国这个全球潜力最大的传媒销售市场虎视眈眈。而中国大众传媒的生存状态并不能令人乐观。 面对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潮流,中国传统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宣传机构,在唱好主旋律,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护中国民族文化方面作为重大。 面对入世后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新形势,中国传统媒体怎样才能立足国内,练好内功;加强合作,用好用足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全球媒介市场呢?其关键和根本问题就是发展新闻生产力,通过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把我们的媒体做大做强,提高传统媒介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大众传媒的经营和管理同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已有较大的不向,一些生产要素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我国传统媒介的生存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新形势下媒介经济的特点,使我们的媒体真正符合信息时代经济规律的要求,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谈2002中国音像业得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2002中国音像业得失(论文提纲范文)

(1)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基础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角度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3.1 演出产业
    3.2 音像产业
    3.3 影视产业
    3.4 艺术品业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4.1 文艺体制改革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 ——以《雍正王朝》为个案的叙事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第二节 考察的缘由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第二章 中国历史电视剧基本发展历程
    第一节 历史电视剧的初步发展阶段(1982至1993年)
    第二节 历史电视剧的成熟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5年)
第三章 中外叙事学理论发展的简要脉络
    第一节 西方的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节 西方理论经典的引进与中国叙事学理论的建构
第四章 叙事时间
    第一节 历史电视剧叙述时间的理论范畴
    第二节 《雍》剧的顺叙叙事时序
    第三节 《雍》剧舒缓紧凑的叙事时距
    第四节 《雍》剧叙事频率:一次性讲述发生一次的事
第五章 叙述声音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理论构成与特性
        一、作者与隐含作者的理论内涵
        二、叙述者与叙述视角的理论区分
        三、小说与电视剧中的叙述声音理论
    第二节 《雍》剧的权威雄浑与无奈消解
        一、小说《雍正皇帝》:追求权威与多重合奏
        二、《雍》剧:权威叙事中的雄浑独奏
第六章 叙事结构与角色设置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功能性分析
        一、中国民间故事的帝王情结
        二、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的理论构成
        三、《雍》剧“九王夺嫡”事件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雍》剧的英雄神话与角色设置
        一、《雍》剧的“考验英雄”模式
        二、《雍》剧的角色设置与英雄策略
第七章 结束语
    一、《雍》剧收视狂潮的形成与影响
    二、对“帝王英雄”虚妄崇拜的深层情结
附录1: 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调查表
附录2: 普罗普功能一览表与中国民间故事功能形式补遗
附录3: 《雍正王朝》剧情精要
参考文献
敬畏学术(代后记)

(3)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论文基本结构
        1.1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 本论文的基本结构
    2 清朝剧现象描述
    3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4 研究思路及方法
        4.1 研究视角的多重性
        4.2 关于引入类型片的分析角度的重点说明
    5 特色与创新
        5.1 以媒体文化为突破口实现历史剧研究的范式转换
        5.2 提出“清朝剧文化”的概念
第二章 清朝剧与历史消费
    1 历史消费概念的含义及提出背景
        1.1 清朝剧作为基本话题的理解
        1.2 传媒文化语境与清朝剧文化的生成(以“慈禧”形象为例)
        1.3 历史消费概念提出及其时代内涵
    2 清朝剧与历史学习
        2.1 有关清朝剧搬演“历史”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2.2“时代的精神状况”与历史学习
    3 商业美学中的历史真实
    4 媒介教育对影视历史消费的引导作用
第三章 清朝剧的社会意识形态关联
    1 清朝剧与权谋文化观念
        1.1 舆论领域对清朝剧权谋文化的批评
        1.2 对“权谋文化批判”的反批评
        1.3 清朝剧权谋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
    2 荧屏镜像中的改革与反腐
        2.1 清朝剧自觉配合主流意识形态
        2.2 改革与反腐意识的影像投射
    3 现实投影的社会心理基础
        3.1 电视剧收视人群的基本结构及心理特征
        3.2 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地利用清朝剧的“安抚功能”
    4 清朝剧与电视剧的批评导向
第四章 清朝剧的叙事策略
    1 强调故事性
    2 故事模式化
        2.1 结构合理,主线清晰
        2.2 人物性格的二元对立和结局的可预见性
        2.3 结构模式化
    3 叙事民间化
        3.1 民间叙事与大众欣赏心理积淀
        3.2 民间叙事与戏说的内在关联
    4 权力的权威化与游戏化
        4.1 清朝剧的两种权力叙事
        4.2 权力戏说的消费意义
第五章 清朝剧与电视剧市场
    1 清朝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1.1 传媒的市场化变革
        1.2 民营资本是清朝剧的重要投资来源之一
    2 清朝剧拥有广大海外市场
        2.1 面向海外的国内电视台的状况
        2.2 清朝剧的海外市场
    3 清朝剧的跟风现象分析
        3.1 跟风是媒体文化的基本特征
        3.2 清朝剧跟风的两种表现
    4 清朝剧的质量意识解析
        4.1 清朝剧数量巨大优质片少
        4.2 《雍正王朝》质量意识的个案剖析
    5 清朝剧的类型学审视
结语
    1 清朝剧盛行是转型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2 清朝剧盛行的根本外部因素是媒体的市场化改革
    3 清朝剧的阐释和研究必须放在媒体文化语境下进行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4)我国“数字鸿沟”的比较分析及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数字鸿沟含义的析解
    第一节 数字鸿沟问题出现的时代背景
        一、 数字鸿沟问题在第二次现代化中出现
        二、 数字鸿沟的经济学、社会学解释
    第二节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内涵
        一、 数字鸿沟概念溯源
        二、 各组织和机构对数字鸿沟的定义
        三、 数字鸿沟概念的析定
第二章 我国数字鸿沟概况
    第一节 衡量数字鸿沟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我国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第三节 我国数字鸿沟的现状概况
第三章 我国四大数字鸿沟分析
    第一节 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第二节 我国地区间数字鸿沟
        一、 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二、 信息工具占有的地区差距
        三、 互联网的地区差距
        四、 大陆和香港台湾的互联网差距
    第三节 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第四节 我国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一、 用户的性别
        二、 用户的年龄
        三、 用户受教育程度
        四、 用户的个人月收入
第四章 数字鸿沟的成因
    一、 政府拥有的公共信息资源透明度不高
    二、 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不平衡
    三、 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四、 技术演进规律
    五、 人力资源因素
    六、 区域文化因素
    七、 相对区位劣势
    八、 相对政策劣势
    九、 其它一些社会因素
    十、 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分工演进的结果
第五章 我国跨越区域数字鸿沟的战略
    第一节 我国缩小数字鸿沟面临的机遇及技术上的制约因素
        一、 我国缩小数字鸿沟面临的机遇
        二、 我国缩小数字鸿沟技术上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二节 弥合数字鸿沟的战略
        一、 制度创新,转换政府角色,跨越制度鸿沟
        二、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产业支撑
        三、 树立人才资源观,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人力支持
        四、 大力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参考他国成功举措
参考文献
后记

(5)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以文化产业例分析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已有理论研究和论文内容及结构
        一、 已有理论研究
        二、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在学科间分析文化产业
    第一节 以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的作用
        一、 创造就业机会
        二、 簇(Cluster)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节 以国际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的作用
        一、 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二、 冷战后国际秩序的假设
        三、 国际政治的利器
    第三节 以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的作用
        一、 国家利益和文化利益
        二、 国家安全与文化安全
    第四节 小结论
第三章 新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政策
    第一节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
        一、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
        二、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第二节 邓小平的文化理论
        一、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
        二、 “三个面向”和“四有”的理论
    第三节 江泽民的文化思想
        一、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文化思想的提出
        二、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涵
        三、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特征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第一节 文化产业
        一、 文化、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的含义
        二、 文化产业的范围
        三、 文化产业的分类体系
        四、 文化产业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 中国文化产业的演变
        二、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第五章 中国文化建设发展战略和政策
    第一节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一、 中国文化在政策方面的含义
        二、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三、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文化政策的目标、内容和对象
        一、 中国文化政策的目标
        二、 中国文化政策的内容和对象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方针和基本方针
        一、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
        二、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
    第四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面临的问题、发展战略和措施
        一、 中国文化产业的面临的问题
        二、 中国文化产业的对策和发展战略
        三、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成立文物返还国际协会
        二、 召开亚洲文化产业博览会
        三、 重点研究文化世界化与美国文化霸权问题
参考文献
    一、 中文
    二、 英文
    三、 韩文
    四、 网站
后记

(6)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机遇面前无可奈何
        二. 困难重重背后有因
        三. 疲软不振忧心忡忡
        四.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传播学理论
        二. 戏剧主义理论与叙述理论
    第四节 同类研究回顾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第二章 当代中国动画传播生存时空
    第一节 动画传播的主宰力量
        一. 动画市场的集散地
        二.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二节 动画传播的时代特征
        一. 市场化的浸润
        二. 动画与大众文化
        三. 动画传播全球化
        四. 动画运作产业化
        五. 竞争年代创新化
    第三节 动画片传播渠道
    第四节 动画传播的受众
        一. 不可忽视的受众
        二. 技术类像时代的受众
        三. 视觉化时代的受众
        四. 享乐化时代的受众
        五. 被制造的受众
        六. 个体意识强化的受众
    第五节 动画产品生存的空间
第三章 接近传播系统中的传者
    第一节 中国动画的荣耀和困惑
        一. 中国动画的荣耀
        二. 中国的动画的困惑
    第二节 传者调研--意义和内容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传者调研的创新
        四. 传者调研的实施
    第三节 研究的发现
        一. 人物采访、实地调研、深度访谈
        二. 业界人士问卷调查
第四章 真实的受众(一)
    第一节 两地青少年动画受众问卷调查
        一. 调查自身的定位
        二. 调查的现实意义
        三. 调查的思路和设计
        四. 调查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研究问题、假设及其检验
        一. 对研究问题1的解答
        二. 对研究问题2的解答
        三. 对研究问题3的解答
        四. 对研究问题4的解答
        五. 对假设1的检验
        六. 对假设2的检验
        七. 付假设3的检验
        八. 对假设4的检验
        九. 对假设5的检验
        十. 对假设6的检验
        十一. 对假设7的检验
    第三节 调查的发现和分析
        一. 总体信息回顾
        二. 研究问题的解答及其要义
        三. 假设的检验及其要义
第五章 真实的受众(二)
    第一节 质化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
    第二节 实地访谈
        一. 访谈的时间地点
        二. 所得的发现
    第三节 主题群组研究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各次主题群组研究
第六章 中外动画片内容分析
    第一节 动画片文本分析要义
        一. 内容分析的必要性
        二. 分析的构思与设计
    第二节 中、日、美动画片内容分析
        一. 分析变量的确定
        二. 具体分析与指标梳理
    第三节 研究的发现与分析
        一. 国产片纵向的变化
        二. 横向对比,特色与优劣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历时、共时的考察回顾
        一. 大起大落的思考
        二. 戴上辔头的转轨
        三. 企业面临的对手
    第二节 传者与受众:弥合与差异
        一. 对中国动画业的关注点--不同
        二. 对动漫产品的产业化运营--相似
        三. 对国产片质量的认知--有些差异
        四. 对中外动画片排名--不同
        五. 对提高动画片可看性看法--接近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一. 传播环境急待改观
        二. 传、受关系尚待改善
        三. 传播内容尚有差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资本经营与产业化经营——加入WTO后中国传统媒体的改革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我国传统媒体开展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前提,
基础和保证
    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大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为媒介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2.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是大众传媒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3.媒介管理决策层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社会主义传媒业开展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铺平了道路
    4.媒介的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是壮大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传统媒介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1.中国传媒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不足
    2.资本运作和产业化机制的滞后
    3.我国大众传媒资本经营和产业化市场竞争中存在混乱和不合理现象
三、中国加入WTO对传统媒介经营工作的影响
    1.WTO有关规则对中国传媒的影响
    2.加入WTO对我国媒介的影响与挑战
    3.加入WTO对中国传统媒体开展市场化经营的有利因素
四、中国传统媒介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途径
    1.我国政府关于入世后,媒体如何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规定和有关政策
    2.资本市场和国内媒介市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3.有关媒介的国际市场融资和跨国集团资本注入问题的思考
    4.我国传统媒体已开展资本经营的现状和媒介效益的分析
五、我国传统媒体开展资本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走改革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新闻生产力
    2.正确处理唱好主旋律和搞活媒介经营的关系
    3.搞好媒介产业化经营,促进跨文化传播和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
    4.我国传统媒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集团规模化效益中应注意的问题
    5.我国传统媒介开展资本经营必须按媒介经济规律办事
参考文献

四、谈2002中国音像业得失(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2]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 ——以《雍正王朝》为个案的叙事学解读[D]. 李鹏飞. 复旦大学, 2006(02)
  • [3]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D]. 李兴亮. 四川大学, 2005(06)
  • [4]我国“数字鸿沟”的比较分析及战略研究[D]. 刘迅. 武汉大学, 2004(04)
  • [5]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以文化产业例分析中国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和政策[D]. 李东铁.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2)
  • [6]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 郭虹. 复旦大学, 2003(02)
  • [7]资本经营与产业化经营——加入WTO后中国传统媒体的改革发展之路[D]. 孙聚成. 郑州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论2002年中国音像产业的得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