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丹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求错位矛盾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说明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关键词】就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71-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但管理类人才供求错位矛盾却日益突出。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一向是较广的,包括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大中型内资或外资工商企业等。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各个企事业单位迫切需求工商管理类人才。据权威机构统计预测,我国对专业管理人员的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应用型的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未来全国企业与政府对工商管理专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210万人左右,目前我国每年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约为9.5万人,而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仅有5万人左右,每年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1万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导致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据近期统计显示,全国人才市场招聘数量排前10位的经管类专业占招聘总数的66.8%。
面对中国现行存在的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全国高校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应该一片大好,但是一些高校反映出的就业率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近两年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签约率下降明显。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认为其就业形势一般,其中持乐观态度的占15%,一般的约占47.5%,持悲观态度和“说不清楚的”分别为31.25%和6.25%。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基于人才培养角度的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
作为全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大类之一的工商管理专业,
2
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除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时代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实现“零距离”就业和上岗,最根本的障碍在于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就业岗位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老套陈旧。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厚基础、宽口径”的、既能满足企业又能满足政府需求的实务型应用型管理人才,而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设置则是以理论型高级人才为主。目前一项对全国11所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3.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凭与实际水平不太一致。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占四年制本科总学时的比重约为51.8%,学科基础课占24.8%,而专业课的比例仅为23.4%。公共基础课比例过大,远远超过学生的期望;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课程安排又太少,无法满足未来的职业需要。
在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虽然政治类课程学分比重较高,但受限于教材、教法的传统性较强,学生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谈不上觉悟的真正提高。而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化艺术类课程学分较少,可选面较窄,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共性的问题是:(1)课程设置重复多。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并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以及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2)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专业特色课程及新开课程比重小,不利于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知识,谈不上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3)实践课占课时量的总比重小,有的还不到10%,再加上很多高校教师本身缺乏实践能力,实践效果严重缩水;(4)专业课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据一项对2007年辽宁某大学经管类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6.9%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不太适应社会需要。
3.学生实践环节缺失
由于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一直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徘徊,学生习惯了课堂听讲记笔记、课后背诵的传统模式,不习惯实践,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弱。而如今的用人单位在考察毕业生的就业素质时,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据调查显示,48.6%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认为求职时困扰他们的首要因素是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如ERP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等,但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和重视还不够,再加上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校的实践教学场地、经费等跟不上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实践环节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学生的实际实践环节时间比计划要求的大大缩短。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培养是以大学和大学教师为主体,脱离了转型期社会经济各方面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必须改革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加获得未来职业成功的机会。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指路标。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高校要想培养“就业容易”的工商管理类人才,首先要明白当前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学院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要通过职能部门进行不时的走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对人才需求信息和人才需求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了解社会需求后,学院应该依据这些信息去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进一步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加大纵深的培养。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横向知识面,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未来需求,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专业方向,当然这个宽度的把握每个高校应有不同。而对纵向知识的培养,加强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积累,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生自身特色的一个体现。
2.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就业率的基础。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职业公共基础课、职业理论基础课、职业能力主干课、职业能力延伸课四个部分。可以在前两年实施工商管理学科大平台教学,主要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宽厚专业基础知识。后两年在安排专业必修课的同时,提供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和相关辅修专业课供学生自主选修,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此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开设系列论坛,如经济论坛、企业家论坛、创业设计论坛等。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的课程,如增加情景教育课程。在管理教育中,构建管理活动情景,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培养管理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在课程设置中,还需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多样化人才。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是提高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增加实践课数量和加大实践课课时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既包括实践过程,又包括实践效果。从时间上,大二、大三推行短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学年最后两周为专业实践短学期,由教师带学生到企业有关生产管理、销售、企管办、财务科等部门锻炼。大四,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可以集体实习和自主实习相结合。从形式上形成“观摩实践—模拟实践—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的链接,从内容上体现多样化,满足不同单位和岗位的就业需求。
(2)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在硬件上,学校应尽可能的加大专业实验室的投资,建立广泛的实习基地,引进高素质的实践环节授课老师,努力使学校的硬件条件与学生人数增长相匹配。软件方面,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培养,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地参观考察、问题调研、撰写课程论文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组合
4.开设系统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狭义的知识传授上,而应将视野拓展到更远处。课程设置应包括广义的行为科学和技能培养,应建立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目前一些高校已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和高度。学校应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配置,探索这方面的教材建设、教法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手段的改进。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开设如职业生涯设计、时间管理、人际交往、仪表与礼仪、演讲与口才、求职技巧、管理沟通等一系列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切实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钟苏、牟小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73~7
[2]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30~132
[3]叶红春、郭志文、刘娟.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2005(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