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分子活性基团论文-李宜明

煤分子活性基团论文-李宜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煤分子活性基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敏掩蔽基团,香豆素,喹啉,适体,掩蔽,光解效率

煤分子活性基团论文文献综述

李宜明[1](2010)在《光敏掩蔽基团实时原位控制生物分子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敏掩蔽基团由于可以在较为精确的时间与空间位置调控活细胞或组织中的生物学过程已成为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本论文首先概述了光敏掩蔽基团(包括单、双光子掩蔽基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鉴于目前的掩蔽基团普遍存在着水溶性不佳、光解速度较慢、掩蔽及恢复效率较低等缺陷,本研究以香豆素类、喹啉类掩蔽基团为基础,通过对其侧链的修饰以提高各方面的理、化性质,同时进一步将这些掩蔽基团应用于生命体系。通过改变8-溴-7-羟基-2-甲基喹啉(BHQ)侧链羟基和溴的位置以及加入芳香族的杂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BHQ的衍生物。物理、化学性质检测发现在这些衍生物中7-羟基-8-吡啶-2-甲基喹啉的水溶性提高了近10倍,光解速度提高了1.5倍且具有更低的自身荧光。这些性质的改善使其更适合于在生理条件下掩蔽生物活性分子。同时,这种引入杂环取代卤素的方法为改善其它类掩蔽基团的性质提供了一种普适的策略。香豆素、喹啉类掩蔽基团被进一步用于在生命体系内实时、原位地控制凝血酶蛋白的适体及绿色荧光蛋白的活性。通过非定点掩蔽的方法,掩蔽基团可以简便、快速的与核酸类物质连接。测试结果表明BHQ和6-溴-7-羟基-4-甲基香豆素(Bhc)都可以很好的抑制适体与靶标蛋白的结合,同时在很短的光解时间内(30s)实时、原位的恢复其功能。而与Bhc相比,被BHQ掩蔽的适体在光解后具有更高的恢复效率(约40%)及更好的光解速度。在使用BHQ与绿色荧光蛋白连接后也发现可以通过光活化的方法实时原位地控制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此外,我们尝试使用锌离子探针Fluo-Zin3AM快速区别细胞凋亡的阶段。Fluo-Zin3AM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150s)检测到细胞内的锌离子浓度变化,且具有极低的细胞毒性。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试结果均说明在细胞凋亡早期和中期胞内的锌离子荧光明显增加,而在细胞凋亡进入晚期后荧光消失,通过使用锌离子探针Fluo-Zin3AM观察细胞内锌离子荧光变化我们可以快速的鉴别细胞的凋亡阶段,比Annexin, PI更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0-05-01)

侯爽[2](2007)在《煤分子活性基团低温氧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煤层自燃导致大量矿产资源的浪费,煤自燃引起的矿井火灾,不仅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还直接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加强煤自燃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各国学者对煤自燃微观机理进行研究,但由于现场影响因素多及煤结构的复杂性,对于煤自燃的反应过程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煤自燃机理进行研究,大多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煤自燃的宏观规律和现象进行研究,对煤自燃微观反应机理的研究较少。随着量子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验学科,为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本课题根据煤分子活性结构的研究结果,运用Gaussian-03W量子化学分析软件模拟计算煤分子表面活性基团低温氧化反应过程,探索了主要反应路径及反应放热性,分析计算出煤表面活性基团低温氧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动力学参数,研究确定控制煤低温氧化的主要活性基团和关键环节,分析得出煤自燃分子动力学相关参数,计算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基组选取6-31G,通过模拟从煤分子中活性基团的氧化活泼性和放热性两个方面探讨了煤的自燃性,总结出煤分子的热效应及活性基团的氧化活泼性排序;找到煤大分子断裂后形成的中间产物,即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物质,运用典型煤样和模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实验对煤样氧化反应前后结构特征分别进行实验分析和验证、发展了煤分子氧化过程模拟,总结影响长焰煤、焦煤、瘦煤和无烟煤自燃的主要基团。从方法上对煤中活性基团氧化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为进一步提出煤自燃定量评价指标,揭示煤自燃的机理与实质,从而对煤自燃定量评价、预测和开发相关有效控制技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07-01-06)

邓军,侯爽,李会荣,张海珩,文振翼[3](2006)在《煤分子中-CH_2O-活性基团初期氧化反应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次甲基醚键(-CH2O-)活性基团与O2反应的可能路径,计算确定出反应物及产物和稳定中间体的平衡构型,运用DFT方法对可能的反应路径推测(-CH2O-)活性基团煤分子初期氧化反应过程,并通过计算热力学和动力学得出各步反应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和活化能等重要参数.得到含次甲基醚键的活性及热效应,从而为煤氧复合微观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葛岭梅,薛韩玲,徐精彩,邓军,张辛亥[4](2001)在《对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机理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煤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推断桥键中的次甲基醚键、α位碳原子带羟基和带支链亚甲基的次烷基键、与两个芳环相连的次甲基键,以及侧链中的甲氧基、醛基、α位碳原子带羟基的烷基为常温常压下发生煤氧复合的活性结构.其氧化活性以醛基侧链、次甲基醚键、α位带羟基的次烷基键、α位带亚甲基的次烷基键、甲氧基、α位带羟基的烷基侧链、与两个芳环相连的次甲基键的顺序排列.由于氧分子存在两个未饱和分子轨道,煤分子活性基团在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作用下,呈现部分未成对的电子云进入氧分子轨道产生化学吸附,进而有部分发生各步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根据每步反应的键能变化,采用加权平均法可推算出煤氧复合每产生 1mol CO,CO2和 H2O的热效应值.由于煤中七种活性结构的氧化性不同及不同种类煤中各种活性结构的数量不同,煤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同,煤自燃性也就不同.(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01年03期)

葛岭梅[5](1988)在《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与煤的自燃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导致煤体增温条件和致发起火燃烧两个方面探讨了煤炭自燃的机制,指出了煤分子中侧链、桥键等活性基团在氧化反应中产生自由基,引起链式反应,形成生热条件,而具有很大内表面且易产生自由基的丝炭是煤炭自燃的导火索。(本文来源于《西安矿业学院学报》期刊1988年01期)

煤分子活性基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煤层自燃导致大量矿产资源的浪费,煤自燃引起的矿井火灾,不仅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还直接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加强煤自燃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各国学者对煤自燃微观机理进行研究,但由于现场影响因素多及煤结构的复杂性,对于煤自燃的反应过程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煤自燃机理进行研究,大多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煤自燃的宏观规律和现象进行研究,对煤自燃微观反应机理的研究较少。随着量子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验学科,为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本课题根据煤分子活性结构的研究结果,运用Gaussian-03W量子化学分析软件模拟计算煤分子表面活性基团低温氧化反应过程,探索了主要反应路径及反应放热性,分析计算出煤表面活性基团低温氧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动力学参数,研究确定控制煤低温氧化的主要活性基团和关键环节,分析得出煤自燃分子动力学相关参数,计算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基组选取6-31G,通过模拟从煤分子中活性基团的氧化活泼性和放热性两个方面探讨了煤的自燃性,总结出煤分子的热效应及活性基团的氧化活泼性排序;找到煤大分子断裂后形成的中间产物,即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物质,运用典型煤样和模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实验对煤样氧化反应前后结构特征分别进行实验分析和验证、发展了煤分子氧化过程模拟,总结影响长焰煤、焦煤、瘦煤和无烟煤自燃的主要基团。从方法上对煤中活性基团氧化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为进一步提出煤自燃定量评价指标,揭示煤自燃的机理与实质,从而对煤自燃定量评价、预测和开发相关有效控制技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煤分子活性基团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宜明.光敏掩蔽基团实时原位控制生物分子活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2].侯爽.煤分子活性基团低温氧化过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

[3].邓军,侯爽,李会荣,张海珩,文振翼.煤分子中-CH_2O-活性基团初期氧化反应机理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

[4].葛岭梅,薛韩玲,徐精彩,邓军,张辛亥.对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机理的分析[J].煤炭转化.2001

[5].葛岭梅.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与煤的自燃机制探讨[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8

标签:;  ;  ;  ;  ;  ;  

煤分子活性基团论文-李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