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意义论文-洪波,诸允孟

词语意义论文-洪波,诸允孟

导读:本文包含了词语意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否定疑问词语,命题方式,命题内容,交互主观性

词语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洪波,诸允孟[1](2019)在《现代汉语否定疑问词语的意义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问句的命题方式与命题内容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否定问句的命题方式中必须包含否定疑问词语。否定疑问词语既不表示疑问,也不表示"反诘"或"反驳",也不会给问句的命题内容增加任何新信息。在篇章交际中,说话人使用否定疑问词语来安排命题内容显然不是为了"指责"或"批评"听话人,也不是为了凸显命题内容的主观性,而是使命题内容更具合理性和说服力,以便能更好地完成篇章交际的总任务。(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战迪[2](2019)在《从读者反应角度看词语指示意义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尤金·A·奈达是美国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他从读者反应角度出发提出着名的"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强调译入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该研究基于此理论,围绕词语的指示意义,就《雪国》的五个译本,探讨翻译过程中如何使译入语读者的反应同源语读者一致。(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赵彤[3](2019)在《社会发展对词语意义演变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流行语的使用,尤其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探讨社会的发展对词语意义演变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体会该语言产生的时代性意义,进而了解它产生的原因,从而对语言的时代性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0期)

阿尔达克·波拉提[4](2019)在《汉语基本颜色词语的文化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中国文化颜色的受到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比较浓厚,这对中国语言文化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也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研究不同颜色的起源及发展,来源于记录,发展主要是词义的扩展。然后详细阐述了"红"、"黄"、"绿"、"黑"、"黑"、"白"、"蓝"、"紫"、"灰"和"灰"两种颜色词的构成、意义和文化意义。从而了解中华文化背景下颜色词语所表示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的了解汉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7期)

王国均,葛舒怡[5](2019)在《“词语墙”: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语文教学论专家盖尔·汤普金斯在其《语言艺术教学范式》一书中将学生运用"词语墙"看作一种"有意义的词语学习活动",认为这种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自主积累词语并发展读写能力。在阐明"词语墙"概念、来源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语文教学的需要及当前使用情况,阐述其分类及使用方法。(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郑颖[6](2019)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与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阶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中,"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可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词语灵活地运用于口语交际中,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在词语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内涵、感受词语色彩、体验口语交际。其具体的教学策略是从词语内涵出发,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从词语色彩出发,营造不同交流语境;以词语联系生活,引发共鸣推动表达。(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9年07期)

刘甜甜[7](2018)在《《说文解字》词语意义的认知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思维是人类固有的思维形式。我国古代学者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印证了他们认知语言学的思维方式。文章通过对东汉时期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进行语言学探索,发现全书的编写印证了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指称与意念观、认知突显与范畴化、意象图式等语言认知思维。《说文解字》中的语言思想已初具当代认知思维雏形,为汉字的构字形式和意义成因提供了解读路径。(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冯晓洁[8](2018)在《浅论汉语词语的意义锤炼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而意义是词语的内容及灵魂,炼词的首要,便是从一个深刻的角度分析其意义,对词语进行准确的理解分析,从而准确地运用词语。此外,还要注意搭配得当,保证文章的整体流畅,也要注意词语的色彩问题。(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8年12期)

王祖霞[9](2019)在《《枣林杂俎》词语研究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枣林杂俎》篇幅长,语料价值高。在对该书词语构成做初步勾勒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枣林杂俎》中隐语、外来词,对部分词语进行了考释,《枣林杂俎》中的词语可为《汉语大词典》等的编写与修订提供一些资料。(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蔡西希[10](2018)在《“草”语符意义生成探析——基于“草”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的意义不局限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当某种文化语境参与进词语意义的生成时,文化义随之诞生。人的参与必然将其褒贬喜好投射其中。在语素"草"参构的词语的语义中体现了国人鲜明的或褒或贬的情感态度。含有"贬斥"意味的"草"词语比喻事物的卑微、细小、微贱,指称一切带有凌乱、粗糙、非正式等语义的事物,称呼学识浅陋、地位卑微和贼寇之类人物等;具有"赞颂"意味的"草"词语赞颂旺盛的生命力与坚定的节操、不忘恩德的品质、香草美人传统等。"草"语符语义生成的原因:一是"草"的柔弱、渺小、微贱又坚忍、顽强的外在物质特性;二是"草"意义生成的内在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参与与建构,如植物图腾崇拜是人的主体性对"草"内涵进行建构的典型;文人笔下各种"草"意象的书写,带动了"草"意义不断地开拓和丰富。(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词语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尤金·A·奈达是美国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他从读者反应角度出发提出着名的"功能对等理论"。该理论强调译入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该研究基于此理论,围绕词语的指示意义,就《雪国》的五个译本,探讨翻译过程中如何使译入语读者的反应同源语读者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语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1].洪波,诸允孟.现代汉语否定疑问词语的意义与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战迪.从读者反应角度看词语指示意义的翻译[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赵彤.社会发展对词语意义演变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分析[J].现代交际.2019

[4].阿尔达克·波拉提.汉语基本颜色词语的文化意义研究[J].北方文学.2019

[5].王国均,葛舒怡.“词语墙”: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

[6].郑颖.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与策略[J].课外语文.2019

[7].刘甜甜.《说文解字》词语意义的认知思维[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冯晓洁.浅论汉语词语的意义锤炼问题[J].风景名胜.2018

[9].王祖霞.《枣林杂俎》词语研究及其意义[J].嘉兴学院学报.2019

[10].蔡西希.“草”语符意义生成探析——基于“草”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  

词语意义论文-洪波,诸允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