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反射模型论文-陆音,项政

混合反射模型论文-陆音,项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反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次反射圆模型,波达时间,波达角,非视距,虚拟基站

混合反射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陆音,项政[1](2016)在《基于单次反射圆模型的混合定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定位算法抗非视距能力弱、且对移动台求解时往往需要一个比较精确初始解的问题,利用移动台和散射体的几何位置关系,基于单次反射圆模型提出了一种抑制非视距误差的波达时间/波达角混合定位算法;定位过程中将散射体视为虚拟基站,根据最大散射半径确定移动台的可能位置范围,在该范围内搜寻所有满足约束条件的位置点,对这些点使用加权平均处理方式以提高定位精度,最后结果即为移动台估计位置;计算机仿真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6年08期)

尹清静[2](2014)在《基于phong混合反射模型的叁维重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器视觉中,由明暗恢复形状(SFS)是对物体表面进行叁维重建的常用方法之一,可根据物体单幅图像的灰度信息重建物体表面的叁维形貌,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应用于医疗、航空、工业检测等领域。传统的SFS技术基于漫反射模型,并假设光源方向已知,但此模型不能准确的反映物体表面真实的反射特性,使重建模型误差较大,且若光源方向未知,也无法实现模型重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光源方向估计、混合反射模型系数估算等问题,论文的主要的内容如下:(1)针对二维图像光源方向未知的问题,采用改进的Zheng和Chellappa的方法,实现了对光照方向的估计,为实现SFS算法提供了前提条件。(2)建立了基于单幅图像的叁维重建硬件系统,设置了硬件系统的图像采集环境,完成了系统中各个硬件设备的选择,分析了影响硬件系统精度的因素,完成了系统的调试,给出了系统的工作状态图,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研究了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规律,提出了根据可观察到镜面反射的区域范围求取模型系数的方法。制作了金属和尼龙两种材质的试验样件,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两种材质的混合反射模型系数的估算公式,建立了符合物体表面真实反射特性的混合反射模型,提高了SFS重建的精度。(4)以Windows7为操作平台,Visual C++6.0和Open GL为工具,设计并开发了以混合反射模型为基础,基于单幅图像的叁维重建原型系统。完成了图像处理模块、叁维恢复模块、数据获取模块和输出与显示模块的设计。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4-05-01)

吴凤和,王金芬,尹清静,王军[3](2014)在《基于锥角计算的Phong混合反射模型反射参数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Phong混合反射模型中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比例难以估算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镜面反射系数及高光指数的估算方法。首先,采用边缘检测与链码跟踪相结合的方法,精确确定可观察到镜面反射的区域的轮廓范围;再利用基于朗伯体反射模型的SFS方法,得到由于存在镜面反射而形成的亮斑的边缘点梯度值,并计算出表示可观察到镜面反射的区域的锥角大小;最后,利用合成图像找出不同镜面反射系数下高光指数与锥角间的关系式,从而实现高光指数的估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SFS的重构精度及普适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王金芬[4](2012)在《基于混合反射模型和多线索融合的曲面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暗恢复形状(SFS)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的SFS技术基于漫反射模型,该模型不能正确反映物体表面的真实反射特性,使重构模型具有较大误差;另外,SFS重构模型中含有图像背景信息,限制了SFS的应用范围。为提高SFS重构模型的精度,扩展SFS的应用范围,必须对SFS方法中的光照模型和重构模型中的背景信息去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针对SFS重构模型精度低、存在背景信息、分辨率受图像分辨率限制等问题,研究了混合反射模型的系数估算、重构模型的背景去除以及曲面重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物体表面反射光光强的分布规律,根据镜面反射强度与镜面反射范围的关系,得到了反射模型中镜面反射系数、漫反射系数和高光指数的估算公式,建立了符合物体表面真实反射特性的混合反射模型,提高了SFS重构模型的精度。(2)针对基于SFS方法得到的叁维形貌存在背景信息的问题,提出基于多边形扫描求交的图像背景信息去除方法,实现了图像二维轮廓的提取与叁维形貌的获取,通过二维轮廓与叁维形貌的信息匹配去除了图像中的背景信息,得到了物体的数字化模型,为SFS方法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3)针对数字化模型分辨率受图像分辨率限制的问题,采用B样条插值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模型的叁维重构,提高了模型的分辨率。(4)以Windows XP为操作平台,Visual C++6.0和Open GL为工具,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混合反射模型的曲面重构原型系统。完成了图像处理模块、叁维恢复模块、数字化建模模块和曲面重构模块的设计。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论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2-12-01)

冯巍巍,魏庆农,汪世美,刘世胜,伍德侠[5](2009)在《涂层表面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多参量混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表征不同涂层表面的偏振光学散射特性,在基于微面元理论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涂层样品提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多参量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型参量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对几种不同的涂层样品,这种多参量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均能较好吻合,可以为后续的目标偏振特征提取与识别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田会娟,刘迎,王利军,张智卜,肖立峰[6](2009)在《混合漫射近似模型的漫反射理论及其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个改进的漫射近似模型.该模型将漫射近似中的漫射系数D用描述P3近似的漫射系数Dasym替代.推导了这个混合的漫射近似模型在单点源近似和外推边界条件下的反射率RHybrid(ρ)的解析表达式,比较了有效反照率a′对标准漫射近似RDA(ρ)和RHybrid(ρ)的影响;用RHybrid(ρ)反演光学参量并求其误差,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漫射近似RDA(ρ)仅适用于强散射和远离光源的情况相比,改进后的混合漫射近似模型RHybrid(ρ)能够应用于吸收系数较大的散射介质,并能较好地描述光源附近的辐射强度分布.(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杨磊,韩九强[7](2008)在《一种基于混合反射模型的Shape-From-Shading直接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反射模型的Shape-From-Shading直接算法。使用接近实际的混合反射模型描述的反射图方程作为求解对象,用有限差分近似微分运算,将反射图方程离散化,得到所求高度函数满足的代数方程,进而用迭代算法计算出表面高度。最后,用以合成图像和实际图像的叁维形状恢复实验说明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8年10期)

杨磊,韩九强,刘新航[8](2006)在《基于混合反射模型的SFS有限元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混合反射模型的由明暗恢复物体叁维形状的有限元算法。用正方形面元逼近光滑曲面,把曲面表示为所有节点基函数的线性组合;基于既含有漫反射成分又有镜面反射成分的混合模型,结合节点基函数,将反射图线性化。考虑数字图像的特点,直接使用离散形式的SFS问题的亮度约束形式,用最小化方法得到高度满足的线性方程;使用Kaczmarz算法计算出表面叁维形状。使用合成图像和实际图像验证该文算法的有效性,探讨了该算法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6年32期)

混合反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机器视觉中,由明暗恢复形状(SFS)是对物体表面进行叁维重建的常用方法之一,可根据物体单幅图像的灰度信息重建物体表面的叁维形貌,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应用于医疗、航空、工业检测等领域。传统的SFS技术基于漫反射模型,并假设光源方向已知,但此模型不能准确的反映物体表面真实的反射特性,使重建模型误差较大,且若光源方向未知,也无法实现模型重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光源方向估计、混合反射模型系数估算等问题,论文的主要的内容如下:(1)针对二维图像光源方向未知的问题,采用改进的Zheng和Chellappa的方法,实现了对光照方向的估计,为实现SFS算法提供了前提条件。(2)建立了基于单幅图像的叁维重建硬件系统,设置了硬件系统的图像采集环境,完成了系统中各个硬件设备的选择,分析了影响硬件系统精度的因素,完成了系统的调试,给出了系统的工作状态图,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研究了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规律,提出了根据可观察到镜面反射的区域范围求取模型系数的方法。制作了金属和尼龙两种材质的试验样件,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两种材质的混合反射模型系数的估算公式,建立了符合物体表面真实反射特性的混合反射模型,提高了SFS重建的精度。(4)以Windows7为操作平台,Visual C++6.0和Open GL为工具,设计并开发了以混合反射模型为基础,基于单幅图像的叁维重建原型系统。完成了图像处理模块、叁维恢复模块、数据获取模块和输出与显示模块的设计。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反射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陆音,项政.基于单次反射圆模型的混合定位算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

[2].尹清静.基于phong混合反射模型的叁维重建研究[D].燕山大学.2014

[3].吴凤和,王金芬,尹清静,王军.基于锥角计算的Phong混合反射模型反射参数估算[J].燕山大学学报.2014

[4].王金芬.基于混合反射模型和多线索融合的曲面重构[D].燕山大学.2012

[5].冯巍巍,魏庆农,汪世美,刘世胜,伍德侠.涂层表面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多参量混合模型[J].光子学报.2009

[6].田会娟,刘迎,王利军,张智卜,肖立峰.混合漫射近似模型的漫反射理论及其模拟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9

[7].杨磊,韩九强.一种基于混合反射模型的Shape-From-Shading直接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

[8].杨磊,韩九强,刘新航.基于混合反射模型的SFS有限元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

标签:;  ;  ;  ;  ;  

混合反射模型论文-陆音,项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