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污泥容积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泥膨胀,污泥容积指数,污水处理过程,模糊递归神经网络
污泥容积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许少鹏,韩红桂,乔俊飞[1](2013)在《基于模糊递归神经网络的污泥容积指数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容积指数(SVI),一个关键的污泥沉降性能评价指标。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膨胀关键水质参数污泥容积指数难以准确在线测量,且实验室取样测量方法时间久、精度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模糊递归神经网络(HRFNN)用来预测污泥容积指数的变化,通过在网络第叁层加入含有内部变量的反馈连接来实现输出信息的反馈。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糊神经网络相比,该网络的规模小、精度高,处理动态信息的能力明显加强。(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郑俊[2](1989)在《污泥负荷与污泥容积指数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苏打法纸浆废水为试样,进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室内试验。测定污泥负荷与SVI值,污泥沉降速度、处理效果及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负荷在0.3~0.5kgBOD/kgMLSS·d和SVI值低时,其BOD去除率、污泥的凝聚性及沉降性均较佳;负荷超出此范围,SVI均较高。最适宜的范围。MLSS为5000~7000mg/l;曝气时间8小时以上。但本法对木质素去除效果很差。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为,BOD去除率系数,第一槽K=0.000143(h~(-1)),第二槽K=0.000257(h~(-1)),污泥增殖系数a=0.6,自动氧化系数b=0.17。(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1989年04期)
陆夕娟[3](1981)在《活性污泥法中影响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椐日本《发酵工艺学》杂志1980年第3期报道:在污水处理中采用活性污泥法,往往出现污泥体积膨胀,SVI 迅速增长,污水去除效果大大降低。为使 SVI 维持正常,日本大阪大学发酵工艺学院研究了影响污泥特性的因素:(本文来源于《林化科技通讯》期刊1981年04期)
污泥容积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苏打法纸浆废水为试样,进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室内试验。测定污泥负荷与SVI值,污泥沉降速度、处理效果及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负荷在0.3~0.5kgBOD/kgMLSS·d和SVI值低时,其BOD去除率、污泥的凝聚性及沉降性均较佳;负荷超出此范围,SVI均较高。最适宜的范围。MLSS为5000~7000mg/l;曝气时间8小时以上。但本法对木质素去除效果很差。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为,BOD去除率系数,第一槽K=0.000143(h~(-1)),第二槽K=0.000257(h~(-1)),污泥增殖系数a=0.6,自动氧化系数b=0.1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污泥容积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许少鹏,韩红桂,乔俊飞.基于模糊递归神经网络的污泥容积指数预测模型[J].化工学报.2013
[2].郑俊.污泥负荷与污泥容积指数的关系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89
[3].陆夕娟.活性污泥法中影响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因素[J].林化科技通讯.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