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退化评价论文-史东梅,金慧芳,蒋光毅

土壤退化评价论文-史东梅,金慧芳,蒋光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退化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侵蚀,有机质,坡耕地

土壤退化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史东梅,金慧芳,蒋光毅[1](2019)在《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及其评价趋势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是导致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和土壤生产力不稳定的关键驱动因素。该文从水蚀区坡耕地侵蚀控制和生产功能角度,在解析地块尺度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农业活动对坡耕地耕层生态过程作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影响效应及作用途径。认为:1)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由降雨侵蚀、耕作活动交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决定,2种作用的时间、空间尺度不同;耕层土壤参数在坡耕地农业生产中作用分为保水、保土、保肥和增产潜力,由地块尺度农作物-耕层耦合效应决定土壤生产能力、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耕层侵蚀性退化方向及程度。2)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表现为土壤性质恶化、土壤质量劣化、土地生产力衰退3个方面,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异程度大于化学性质变异,径流作用导致的土地生产力衰退大于土壤流失作用。3)坡耕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兼顾侵蚀下降、产量提升2个目标,地块尺度诊断指标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有机质、土壤渗透性可作为合理耕层评价最小数据集;坡耕地合理耕层适宜性分为5级,其诊断指标分级标准宜与土壤侵蚀分级和耕地地力分级衔接。4)坡耕地合理耕层评价未来应密切关注耕层质量诊断指标最小数据集、坡耕地合理耕层阈值/适宜值分级标准、坡耕地水土流失阻控标准拟定3个主要方向。研究可为深入认识坡耕地侵蚀性退化机制,辨识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途径以及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参数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肖蓉,韩玲,白军红,庄涛,刘善军[2](2018)在《基于污染压力-退化表征的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退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对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珠江河口湿地污染现状和PSR(压力-状态-响应)体系,从社会和污染因素选取9个压力指标,从生物和非生物方面选取11个状态指标,从教育、管理和科研方面选取了3个响应指标,构建了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退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归一化方法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退化指数(ID)和综合健康指数(ICH),然后,运用YAAHP V3层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个典型样点进行退化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叁角洲湿地的大部分地区的ICH为6.73~37.52,显示土壤普遍呈现亚健康状况;番禺区以污染为主的退化驱动比南沙区以围垦为主的退化驱动强度更大,3个典型湿地样点土壤的退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1涌洪奇沥湿地(0.481 8)、番禺外贸码头湿地(0.342 6)、15涌沟渠湿地(0.175 6).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珠江河口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当以治理土壤污染和减小滩涂围垦幅度进行开展.(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易志强[3](2017)在《红壤退化恢复林地凋落物归还特征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在土壤表面的积累,发挥了重要的生态水文效应,对增强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亚热带红壤典型侵蚀退化地,以人工针阔混交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叁种植被恢复模式凋落量及其月动态,凋落物碳、氮含量及归还量,地表凋落物持水特性和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结果可为植被恢复措施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年凋落量在5602.97~7529.23kg·hm-2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人工针阔混交林年凋落量显着大于人工阔叶混交林、次生针阔混交林(P<0.05)。人工针阔混交林凋落物月动态为叁峰,峰值出现在3-4月、8月、10-11月,次生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阔叶混交林为双峰,峰值出现在3-4月、10-11月。(2)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有机碳归还量在2409.81~3794.62kg·hm-2之间,水溶性有机碳归还量在217.24~442.56kg·hm-2之间,氮归还量在59.07~87.84kg·hm-2之间,水溶性氮归还量在5.74~7.35kg·hm-2之间,大小顺序均为人工针阔混交林>人工阔叶混交林>次生针阔混交林。(3)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层现存量介于3311.61~7649.34kg·hm-2之间,人工针阔混交林凋落物层现存量分别是人工阔叶混交林的1.79倍和次生针阔混交林的2.31倍;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大约为自身重量的2倍,凋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大小顺序均为人工针阔混交林>人工阔叶混交林>次生针阔混交林。(4)不同植被恢复模式0~30cm土层的平均土壤容重在1.46~1.57g·cm-3之间,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土壤总孔隙度、自然含水量和最大持水量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大小顺序均为人工阔叶混交林>人工针阔混交林>次生针阔混交林;人工针阔混交林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为9.20%,次生针阔混交林(8.12%)次之,人工阔叶混交林(4.87%)最小。土壤稳渗透率大小顺序为次生针阔混交林>人工阔叶混交林>人工针阔混交林。(5)凋落物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相关分析结果如下:凋落物现存量和水溶性碳归还量与土壤有机质显着正相关;凋落物氮归还量与土壤有机质、容重、自然含水量显着相关;凋落物C/N比与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着相关。综合比较,人工针阔混交林的年凋落量、年凋落物碳归还量和年凋落物氮归还量均最大,凋落物层的持水性能和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均最好;人工阔叶混交林次之,次生针阔混交林最差。土壤层是森林最大蓄水库,最大持水量为1121.52~1250.33t·hm-2,是凋落物层持水量的84.45~183.95倍。(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期刊2017-01-01)

成婧,吴光艳,云峰,王健,吴发启[4](2013)在《渭北旱塬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威胁农业生产,因此,对土壤生产力进行恢复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剥离熟土层,模拟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的土壤生产力,选取施肥和覆盖表土2种恢复措施,对其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展开研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能够使土壤的理化性状恶化,施肥和覆土均能很好地改善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等,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的质量分数。2)土壤侵蚀会降低作物产量,在不施肥下,每侵蚀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下降1.27%,施肥下每侵蚀1 cm熟土层,玉米产量比对照平均增加0.87%;而每覆盖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增加0.91%,但并不能完全补偿侵蚀造成的产量损失。3)利用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PI模型)计算出了不同措施下的生产力指数,发现:无肥下侵蚀的生产力指数最低,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下降2.17%,施肥下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比无肥增加1.09%,而平均每覆盖1 cm熟土,生产力指数增加1.29%;表明覆土较施肥更易提高土壤生产力。4)对产量和生产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用生产力指数来衡量土壤生产力的高低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刘思,孟庆俊[5](2011)在《淮南潘北矿塌陷湿地土壤退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煤带来的地面塌陷是极为重要的新生环境地质问题。以淮南潘北矿塌陷湿地为研究区域,其总氮(TN)含量平均水平为1.04g/kg,总磷(TP)含量平均水平为425mg/kg,在空间分布上均有从非季节性积水区向季节性积水区递减的趋势。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间总氮与有机质(SOM)含量呈极显着正向相关,与pH呈负向相关,与有效磷(AP)呈正向相关;总磷与有效磷表现为极显着相关;AP与有效钾(AK)、SOM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通过应用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的原理,以TN、TP、AP、AK和SOM等5个土壤肥力指标为基础,对该区域季节性积水区和非积水区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季节性积水区IFI为0.463,非积水区IFI为0.601,表明塌陷湿地形成后会加剧水域周边土壤的退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期刊2011年05期)

胡慧赟[6](2011)在《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壤养分退化程度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甘家湖湿地地处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艾比湖的东段,是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地。本研究选择了湿地荒漠交错的边缘地带,按土地利用状况将边缘带划分为盐化草甸、胡杨林、梭梭灌木林、芦苇湿地、耕地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土地设置3个采样点。分别于2008年10月、2009年8月、2009年11月、2010年6月采取四批土样,利用GPS精确定位,每次在原位置采样。利用Excel2003和SPSS13.0等软件对土壤养分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土壤的全量养分、速效养分进行分析,研究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为活动,放牧、开垦、鼠害等对甘家湖湿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的湿地退化程度与规律,揭示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地变化的驱动机制,补充完善了我国湿地研究的类型,为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变异系数分别对五种类型的土地在四个采样时间的土壤的PH、总盐、全磷、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型土壤的PH值在四个采样时间的变异都属于弱性变异。盐化草甸土2009年8月总盐的变异系数最大;2010年6月全氮的变异系数最小,属于若性变异。梭梭灌木林土2008年10月各养分含量均属于弱性变异;2010年6月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属于中等变异。胡杨林土、芦苇湿地、耕地2008年10月各养分含量均属于弱性变异;2009年11月速效磷的变异系数均最大,属于中等变异。(2)利用土壤养分退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土壤退化强度综合评价指数,分别对五种类型的土地在四个采样时间的土壤养分退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盐化草甸土2009年8月土壤的养分退化程度最严重,2008年10月土壤的养分退化程度最轻。梭梭灌木林土2008年10月土壤的养分退化程度最严重,2009年8月土壤养分的退化程度最小。胡杨林土2008年10月2010年6月土壤的养分退化程度最严重,2008年10月土壤养分退化程度最轻。芦苇湿地2008年10月土壤养分退化程度最严重,2009年8月土壤的养分退化最轻。耕地2009年8月土壤养分退化最严重,2008年10月土壤的养分退化程度最轻。(3)甘家湖湿地边缘带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这是自然和人为活动干预的造成的。甘家湖湿地特殊的荒漠生态系统为湿地的退化提供了背景,但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才是甘家湖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垦殖、放牧、鼠害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使得自然因素提供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加剧了甘家湖湿地土壤养分的退化。(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1-06-13)

刘广明,杨劲松,何丽丹,余世鹏,姚荣江[7](2011)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新疆典型干旱区土壤盐漠退化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的土壤盐漠化,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典型盐漠带为例,以土壤盐分含量、地下水埋深、黏粒含量、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pH值等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新疆典型干旱区土壤盐漠退化风险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土壤盐漠退化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不同等级的土壤盐漠退化风险,且整体呈现出由南向北退化风险逐渐增强的规律性;土壤盐漠退化以中度、高度、中高度风险为主,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56%、23.01%和20.95%,低风险和极高风险的分布面积小。该评价成果对于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郑粉莉,张锋,王彬[8](2010)在《近100年植被破坏侵蚀环境下土壤质量退化过程的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近100a不同开垦年限位于墚坡的农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并结合所选指标的有效性、全面性和敏感性分析,从6个土壤物理指标、6个土壤化学指标、8个土壤生物指标,共20个土壤性质指标中,筛选出有机碳、真菌数量、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毛管孔隙度、物理性粘粒、粗粉粒和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等8个土壤性质指标,作为土壤质量退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定量评价近100a植被破坏侵蚀环境下的土壤质量退化过程。结果表明,林地SQI在0—20和20—40cm土层分别为0.909和0.427;林地开垦耕种100a期间,SQI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开垦耕种初期4a内,SQI年均下降速率在0—20和20—40cm土层分别达0.073和0.028;同林地相比,SQI分别下降了32.3%和26.2%。此后随着开垦耕种年限的增加下降速率逐渐减小。开垦耕种12a后,0—20和20—40cm土层的SQI分别为0.549和0.235,分别下降39.6%和45.0%;4—12a期间的SQI下降速率分别为开垦初期的10.9%和35.7%。开垦耕种43a后,SQI在0—20和20—40cm土层分别为0.333和0.144,分别较林地下降64.4%和66.3%,12—43a期间的SQI下降速率分别为开垦初期的9.6%和10.7%;开垦耕种100a期间,SQI在0—20和20—40cm土层分别为0.140和0.068,分别下降84.6%和84.1%;43—100a期间的SQI下降速率分别为开垦初期的4.1%和3.6%。同时,SQI年均下降幅度在0—20cm土层高于在20—40cm土层;且随开垦耕种年限的增加,SQI在0—20cm和20—40cm上下两土层之间的差异趋于减少,说明加速侵蚀是研究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22期)

于江,朱昌雄,郭萍,田云龙,刘雪[9](2010)在《生物腐植酸对新疆甘草产地沙退化土壤修复效果评价——以土壤养分指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生物腐植酸对新疆甘草产地沙退化土壤进行了改良,研究了施用生物腐植酸后第90~190天内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对第190天时土壤其他各主要养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第190天时生物腐植酸的修复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腐植酸可以在190d内显着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碳等主要养分含量,最佳施用量为450kg.hm-2,土壤全氮、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可提取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和胡敏酸碳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6%、15.9%、36.6%、20.0%、13.9%、21.0%、17.4%和25.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按不同施用量生物腐植酸的修复效果进行排序,为450kg.hm-2>750kg.hm-2>600kg.hm-2>300kg.hm-2>150kg.hm-2>CK。(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0年03期)

董杰,段艺芳,许玉凤,杨达源,周彬[10](2009)在《叁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程度评价及驱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坡度段的土壤退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引起该区土壤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菜地、园地为未退化,耕地、林地为轻度退化,草地、荒地为中度退化,建设用地为重度退化;不同坡度段紫色土坡地皆为中度退化。人类活动是叁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土壤侵蚀是土壤退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地形、气候、母岩和紫色土特性等自然因子为土壤退化提供了条件;植被破坏,坡耕地面积较多、垦殖率高,耕作措施不当和种植制度不合理等人为因素则加速和加剧了该区土壤退化的进程。(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09年04期)

土壤退化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湿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对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珠江河口湿地污染现状和PSR(压力-状态-响应)体系,从社会和污染因素选取9个压力指标,从生物和非生物方面选取11个状态指标,从教育、管理和科研方面选取了3个响应指标,构建了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退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归一化方法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退化指数(ID)和综合健康指数(ICH),然后,运用YAAHP V3层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个典型样点进行退化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叁角洲湿地的大部分地区的ICH为6.73~37.52,显示土壤普遍呈现亚健康状况;番禺区以污染为主的退化驱动比南沙区以围垦为主的退化驱动强度更大,3个典型湿地样点土壤的退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1涌洪奇沥湿地(0.481 8)、番禺外贸码头湿地(0.342 6)、15涌沟渠湿地(0.175 6).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珠江河口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应当以治理土壤污染和减小滩涂围垦幅度进行开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退化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史东梅,金慧芳,蒋光毅.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作用及其评价趋势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9

[2].肖蓉,韩玲,白军红,庄涛,刘善军.基于污染压力-退化表征的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退化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易志强.红壤退化恢复林地凋落物归还特征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评价[D].南昌工程学院.2017

[4].成婧,吴光艳,云峰,王健,吴发启.渭北旱塬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

[5].刘思,孟庆俊.淮南潘北矿塌陷湿地土壤退化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11

[6].胡慧赟.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壤养分退化程度评价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7].刘广明,杨劲松,何丽丹,余世鹏,姚荣江.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新疆典型干旱区土壤盐漠退化风险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1

[8].郑粉莉,张锋,王彬.近100年植被破坏侵蚀环境下土壤质量退化过程的定量评价[J].生态学报.2010

[9].于江,朱昌雄,郭萍,田云龙,刘雪.生物腐植酸对新疆甘草产地沙退化土壤修复效果评价——以土壤养分指标为例[J].中国农业气象.2010

[10].董杰,段艺芳,许玉凤,杨达源,周彬.叁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土壤退化程度评价及驱动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2009

标签:;  ;  ;  ;  

土壤退化评价论文-史东梅,金慧芳,蒋光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