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非可培养论文-杨娟,何宇平,黄新新,彭强辉,曾静

活的非可培养论文-杨娟,何宇平,黄新新,彭强辉,曾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的非可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DNase处理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活的非可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杨娟,何宇平,黄新新,彭强辉,曾静[1](2019)在《DNase处理法结合数字PCR与qPCR对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DNase处理法结合微滴化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在检测冷冻食品中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 VBNC)副溶血性弧菌的适用性,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比较。方法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对解冻的大西洋鲑鱼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再加入副溶血性弧菌,终浓度为6.6×10~5 CFU/mL。-20℃分别诱导10、20和30 d。将DNase试剂与迭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料分别作用于不同时期的冷冻基质,结合qPCR和ddPCR进行比较检测,对比其作用效果。结果DNase-qPCR和PMA-qPCR检测3个冷冻阶段活性副溶血性弧菌的Cq值分别为31.41±0.06、32.40±0.04、34.59±0.15和31.24±0.06、32.32±0.03、34.25±0.12, 2种方法Cq值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数值接近。采用DNase-ddPCR和PMA-ddPCR检测各阶段活性副溶血性弧菌,可直接读出绝对拷贝数,分别为233±6.43、108±5.57、28±3.21和256±6.56、126±3.06、35±2.52。2种方法检测的拷贝数差异不大,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符合欧盟定量检测要求。结论DNase处理试剂与PMA对有活性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效果相当,与PMA相比,DNase处理法无需强光照射,操作简便快捷,无试剂毒性。ddPCR不需要标准品即能实现对基质中微量活性副溶血弧菌精准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竟丰,王丽,陈洵,谢会,曹潇[2](2019)在《乳及乳制品中常见“活的非可培养态”食源致病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在环境胁迫下能够进入一种"活的非可培养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常规的平板培养方法无法检测出该种状态细菌,但其仍具有可测量的代谢活性,能够在适合的条件下复苏并产生毒力。乳及乳制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成为理想的细菌培养基,其中几种常见的食源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等也被证实能够进入VBNC,对乳及乳制品品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本文综述了VBNC细菌的研究进程和细胞形态、毒力等生理学特性,并介绍了乳及乳制品中几种常见VBNC致病菌的诱导与复苏因素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对VBNC细菌的综述进而为乳及乳制品中致病菌研究提供新思路,以期减少乳及乳制品中该状态致病菌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提升乳及乳制品中生物性安全水平。(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蒋丽芬,廖红梅[3](2017)在《低温辅助超声波诱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复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辅助超声波(Thermosonication,TS)对于液态食品的杀菌已经有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已有研究表明其在某些处理条件下会诱导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这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目前并无研究对TS诱导的细菌VBNC状态进行准确定量。本文结合反转录定量PCR(RT-qPCR)技术和平板计数法构建了VBNC态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定量检测方法,并探讨了TS对诱导VBNC态S.typhimurium的情况和复苏条件。结果表明:通过RT-qPCR测得的活菌总数和平板计数法测得可培养数差值可准确定量检测VBNC态细菌数量;在52℃、380 W的条件下对纯培养体系中的S.typhimurium处理60 min可使其进入VBNC状态;处于VBNC态的S.typhimurium最佳复苏温度为37℃。(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王亚利[4](2017)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活的非可培养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菌发酵剂在制备、生产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压力胁迫,导致菌株存活率降低、活性下降,进而使生产成本增加。有研究表明细菌在不利的外界环境下会进入活的非可培养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VBNC态的细菌虽然依旧保持代谢活性,但在常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一旦乳酸菌进入VBNC态,不但会影响其益生作用的发挥,还会极大地影响对其活性的判定,但当给予其适宜的培养条件时则能复苏并恢复至可培养状态。本文以发酵剂菌株Lb.bulgaricus ND02为对象,研究其进入VBNC态的诱导方法以及使处于VBNC态的乳酸菌复苏的有效条件,并对复苏后乳酸菌的发酵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本研究通过多种条件对Lb.bulgaricus ND02进行VBNC态诱导和复苏,初步分析VBNC态细胞形态及脂肪酸的变化,并对VBNC态复苏后的发酵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条件诱导下Lb.bulgaricus ND02可以进入VBNC态,其中液体MRS,4℃为诱导的最佳条件,使Lb.bulgaricus ND02的可培养活菌数在190d内从9.37×107 CFU/mL降为零,且更利于复苏的研究;VBNC态的Lb.bulgaricus ND02细胞长度会由5.91 ±0.64μm缩短为3.74±0.56μm,且细胞表面出现褶皱,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由37.97±0.42%增加到53.68±0.15%;改变温度并不能使Lb.bulgaricus ND02的VBNC态恢复可培养性,但升温与改变营养条件结合的方法能成功复苏VBNC态,并且10%脱脂乳中添加0.1%酵母粉能使Lb.bulgaricus ND02复苏传代后的可培养活菌数达到7.83× 108 CFU/mL,是较适宜的复苏条件;VBNC态复苏后的Lb.bulgaricus ND02仍具有一定的发酵活力,并且与正常态相比,复苏后的Lb.bulgaricus ND02发酵乳中能检测到戊烯醛、正己醇、2-十一酮等对风味形成有良好贡献的物质。综上所述,通过对乳酸菌发酵剂VBNC态的研究,对提高发酵剂活性、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乳酸菌发酵剂产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吴斌[5](2016)在《霍乱弧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不利的环境中保持存活的能力,霍乱弧菌会进入一种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VBNC这一现象已经被认识30年了,但对研究者来说依然是待解开的谜团。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一现象,我们以霍乱弧菌为模式菌,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来解释这一现象。在第一个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利用propidium monoazide(PMA)结合荧光定量PCR对VBNC状态的霍乱弧菌01群埃尔托性菌株C6706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对108/mL的鲜活细胞、死亡细胞和VBNC细胞对不同的PMA处理程序进行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最优的PMA处理方案为20μM孵育20分钟,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除死亡细胞,但对鲜活细胞和VBNC细胞几乎没有影响。然后,我们评价了该方案在处理不同浓度细菌时的稳定性和检出下限,发现初始细菌的浓度对PMA处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我们开发了一种利用108/mL的外源死细胞悬液来对抗初始细胞浓度副作用的方法。利用这个方案,消除了初始细胞浓度过低的影响,得到了稳定的计数结果,并将该方法对VBNC细胞计数的检出下限提升至10拷贝/μL。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逐一评价了实验室常规使用的VBNC诱导条件的5个组成因素对VBNC诱导的影响,即菌株差异、生长期差异、通氧差异、不同的温度以及饥饿。其中菌株差异、生长期差异和通氧差异不影响VBNC状态的形成,但是影响其发展过程。霍乱弧菌O1群古典型的菌株比埃尔托型菌株进入VBNC的速度要快。以平台期细胞为初始细胞完全进入VBNC的时间(LCT100)要晚于对数期细胞。但是在诱导前期,对数期细胞可培养菌数下降的速度却比平台期要慢,这提示平台期细胞状态的不均一性可能在起作用。在诱导过程中,通氧可以快速使霍乱弧菌丧失可培养的能力,厌氧环境下的可培养细菌数可达到通氧条件的106倍。其余的两个因素(较高的温度和富营养)却可以阻止霍乱弧菌VBNC状态的发生。在22℃和37℃诱导时,霍乱弧菌快速丧失可培养能力,在可培养细菌数分别达到106/mL和105/mL时维持恒定。活菌数和总菌数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温度下,丧失可培养能力的霍乱弧菌没有进入VBNC状态,而是不断死亡和降解。当在ASW中加入LB时,VBNC的诱导也被阻止,但加入低营养的M9不影响。这表明LB和M9不同的成分可能会抑制VBNC的诱导。在第叁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群体感应系统(QS)可以对抗霍乱弧菌VBNC状态的诱导。利用转座子突变技术,我们筛选到了一株在4℃ASW中可培养能力被延长的突变株,并发现该菌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为rpoN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受rpoN基因调节的hapR基因被失活后,菌株进入VBNC状态的进程明显加快。而高表达HapR可以延缓霍乱弧菌可培养能力的丧失。缺失qrrs,lux0和rpoN均可使可培养细菌存在的时间相比hapR缺失株延长50天以上。然后我们发现野生株也利用上调表达hapR来对抗其在VBNC诱导过程中可培养能力的丧失。在野生株诱导过程中hapR的转录上调,使其可培养细菌存在的时间比hapR缺失株延长10天。当hapR缺失株回补hapR基因后,其hapR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以及可培养能力的变化群恢复到野生株水平。在天然QS突变株中,高表达HapR表现为对VBNC诱导过程中可培养能力丧失的抵抗;低表达或无表达HapR则表现为可培养能力丧失的加速。这些菌株的存在表明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对霍乱弧菌QS进化的影响。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将来对VBNC状态如何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同时也帮助深入认识在VBNC诱导过程中霍乱弧菌进行了哪些生命活动,以及环境压力对不同VBNC发展能力的菌群的筛选。(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6-06-30)

王亚利,包秋华,王俊国,张和平[6](2016)在《乳酸菌活的非可培养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菌在某些恶劣的环境下仍可以保持代谢活性,会失去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能力从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文中阐述了目前已经发现的VBNC态乳酸菌的种类、其诱导和复苏条件、生理生化特性、检测方法及前景展望,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乳酸菌的VBNC态,为今后乳酸菌在工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保持高活性状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6年03期)

陈颖翘[7](2016)在《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培养技术是目前检测食源性病原菌常规方法,但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细菌却无法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测。文章对比了目前常用的几种VBNC状态细菌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今后的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05期)

谷立慧,钟青萍,方祥,廖振林,王丽[8](2016)在《“活的非可培养态”食源致病细菌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食源致病细菌是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生物污染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低温、寡营养及食品防腐等条件可诱使食源致病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处于此状态的细菌最大的特点就是丧失了平板上的生长繁殖能力,但生命体征是活的,并且保留原菌的毒力和致病性。研究表明,活的非可培养态细菌在细胞形态、基因表达、蛋白表达等方面发生了复杂变化,并且一定条件下可复苏为可培养状态,成为逃避检测的"隐性传染源",对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文中对食源性致病菌VBNC态的诱导条件及复苏情况、生物学特性变化、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期望为解决当下由活的非可培养态细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6年02期)

田娟,叶忱,刘羽霏,王丽,钟青萍[9](2015)在《基于iTRAQ方法分析副溶血弧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差异表达上调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温、寡营养和食品防腐剂处理诱导副溶血弧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并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r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处于VBNC状态和对数生长期的副溶血弧菌的差异表达蛋白,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蛋白进行鉴定,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Pathway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于山梨酸钾浓度为10 mmol/L的3%Na Cl寡营养培养基中,4℃条件下40~45 d即可进入到VBNC状态。通过i TRAQ蛋白组学技术共鉴定到135880个蛋白,其中定量的蛋白有1088个;在VBNC状态显着下调蛋白36个,上调蛋白15个。差异表达的上调蛋白主要是外膜蛋白、转运蛋白、铁蛋白和其他参与代谢的关键蛋白,表明VBNC状态的副溶血弧菌根据环境应激提高这些蛋白的表达以保持活性。该研究结果为更深入探讨VBNC的分子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8期)

吴咚咚[10](2015)在《基于活的但非可培养细菌降解毒死蜱及其酶降解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运用传统的微生物纯培养方法从活性污泥、土壤、河水、沉淀物、海水等自然界环境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总数只占自然界的0.01%-10%,然而自然界中还有90%以上的微生物未被人们所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其处于未培养或活的但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VBNC)。近几年来随着各种生物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进步,给人类认识更多的活的但非可培养状态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研究者们对于VBNC状态菌的研究也逐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依靠非培养手段仅仅只可以获取有关菌群的组成信息及微生物多样性,现代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环境学功能的研究仍然受到许多条件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应用MPN (most probable number)法,通过添加复苏促进因子Rpf (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从新疆土壤及制药废水系统中分离得到可培养化VBNC(活的非可培养)细菌。其中筛选出14株具有潜在有机磷农药毒死蜱降解功能的VBNC菌株,运用常规培养法筛选高效毒死蜱降解菌及其降解酶,探索适宜的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条件和酶降解条件的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MPN法,通过添加藤黄微球菌分泌的复苏促进因子Rpf,从制药废水及新疆土壤系统分离得到可培养化VBNC细菌。通过生物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从而判定分离纯化得到的VBNC菌株所归属的相关属种。然后进一步阅读,查阅有机磷农药毒死蜱降解菌株的相关文献报道,综合分析归纳毒死蜱降解菌株的系统关系,初步筛选出近缘的14株VBNC菌做为毒死蜱降解菌种的研究对象。2.从其中筛选出14株具有潜在毒死蜱降解功能的VBNC菌株,进行毒死蜱降解实验的研究,其中菌株CHZYR63在富营养培养液的条件下对毒死蜱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强,以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HZYR63作为研究的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实验设计运用BBD (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毒死蜱降解菌CHZYR63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CHZYR63菌株的最优降解条件为:在毒死蜱初始浓度为131 mg/L,温度为29℃C,pH值为9,培养液中培养7d后,菌株CHZYR63对农药毒死蜱的降解率可以达到70.15%,最后研究分析菌株的降解特性。3.从筛选的具有高效降解活性的VBNC菌株CHZYR63中提取的胞内酶对毒死蜱的降解率为48.4%,而胞外酶对其降解率可达到59.83%。胞外酶经降解条件优化研究表明:降解酶促反应的最适最适pH是7,温度为35℃,在最适条件下,该降解酶在30min内对毒死蜱(100mg/L)的降解率可以达到60.26%。本实验研究表明菌株CHZYR63及其酶对农药毒死蜱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显示出可培养化VBNC菌种资源在残留农药的降解方面有较大的利用和开发价值,对揭示自然环境中VBNC微生物的形成及其活性化,环境污染物质的共同代谢和微生物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解明等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因此,基于微生物的多样性及资源菌群的生态功能,运用复苏促进因子Rpf复苏自然界中存在的VBNC状态菌,对于探索新的微生物资源及潜在的各种环境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为我们在环境保护、污染环境修复等领域微生物所起的作用重新认识和评价,并且为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5)

活的非可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细菌在环境胁迫下能够进入一种"活的非可培养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常规的平板培养方法无法检测出该种状态细菌,但其仍具有可测量的代谢活性,能够在适合的条件下复苏并产生毒力。乳及乳制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成为理想的细菌培养基,其中几种常见的食源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等也被证实能够进入VBNC,对乳及乳制品品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本文综述了VBNC细菌的研究进程和细胞形态、毒力等生理学特性,并介绍了乳及乳制品中几种常见VBNC致病菌的诱导与复苏因素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对VBNC细菌的综述进而为乳及乳制品中致病菌研究提供新思路,以期减少乳及乳制品中该状态致病菌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提升乳及乳制品中生物性安全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的非可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杨娟,何宇平,黄新新,彭强辉,曾静.DNase处理法结合数字PCR与qPCR对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比较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张竟丰,王丽,陈洵,谢会,曹潇.乳及乳制品中常见“活的非可培养态”食源致病菌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9

[3].蒋丽芬,廖红梅.低温辅助超声波诱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复苏研究[C].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7

[4].王亚利.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活的非可培养态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5].吴斌.霍乱弧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

[6].王亚利,包秋华,王俊国,张和平.乳酸菌活的非可培养态的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6

[7].陈颖翘.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6

[8].谷立慧,钟青萍,方祥,廖振林,王丽.“活的非可培养态”食源致病细菌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

[9].田娟,叶忱,刘羽霏,王丽,钟青萍.基于iTRAQ方法分析副溶血弧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差异表达上调蛋白[J].现代食品科技.2015

[10].吴咚咚.基于活的但非可培养细菌降解毒死蜱及其酶降解效果[D].浙江师范大学.2015

标签:;  ;  ;  ;  

活的非可培养论文-杨娟,何宇平,黄新新,彭强辉,曾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