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相沉积论文-何冰辉,常蓝天,吴鹏,陈心路,李超

错时相沉积论文-何冰辉,常蓝天,吴鹏,陈心路,李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错时相沉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TB灭绝,华南,早叁迭世,错时相

错时相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何冰辉,常蓝天,吴鹏,陈心路,李超[1](2014)在《古-中生代生物灭绝与华南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灭绝是显生宙以来生态系遭受最具重创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P-T事件),其诱发机制可能与泛大陆聚合、核幔圈层变动以及地幔柱有关。P-T事件后,全球古环境、古气候发生急剧变化,早叁迭世生态系统以低分异度的广适性分子和机会分子为主,通过对纹层状和薄层状灰岩、条带状灰岩、扁平砾石灰岩、微生物岩、蠕虫状灰岩、潮下皱纹构造以及海底碳酸盐胶结岩扇等错时相现象进行详细论述。表明生物大灭绝后错时相沉积及构造的出现是古-中生代之交全球异常海洋生态环境的自然响应,它们在华南地区广泛发育,为研究和认识PTB灭绝后的全球环境变化以及生物灭绝-复苏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4年26期)

程明[2](2014)在《重庆地区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类型及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扬子重庆地区下叁迭统广泛发育各种形态特征的异常碳酸盐沉积及构造-“错时相”,这些特征性的碳酸盐沉积物在奥陶纪之前的海洋环境中曾广泛分布,但在奥陶纪后生动物大发展之后,它们一般仅见于某些极端和异常的环境中,常规环境下不见。当它们在早叁迭世正常浅海环境再次广泛出现时,被认为在时间上或环境上发生了错位,故称之为“非正常”沉积或“错时相沉积”,重庆地区下叁迭统主要的“错时相”类型包括蠕虫状灰岩、扁平砾屑灰岩、微生物岩、条带状灰岩、薄板状灰岩等。重庆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及嘉陵江组蠕虫状灰岩发育,由形似蠕虫状的“蠕体”和浅色基质组成的,其中蠕体色深且形态类型多样,常以条带状、粒状、或其他不规则状发育于浅色基质中,蠕体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含量高达95%以上,基质的成分相对含有较多黏土,但方解石含量依然可达85%-90%。蠕虫状灰岩的蠕体和基质中都见不到宏体化石,显微镜下观察到可说明缺氧环境的黄铁矿颗粒和有机成因的藻类痕迹。按露头形态可将蠕虫状灰岩分为顺层线纹状、断续点状和异形杂乱状叁类,经研究其成因和菌藻类有关,由于蠕虫状灰岩沉积发育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因此决定了它的形成必将也与当时全球盛行的风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后生动物(如腕足、腹足及双壳类)的扰动同样抑制影响了蠕虫状灰岩的发育,因此蠕虫状灰岩的成因是(低等)生物与风暴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庆地区的扁平砾屑灰岩主要发育在飞仙关组,扁平砾屑常与鲕粒、生屑共生,由形状类似板条形的岩屑和深色的基质构成。其产出常与泥页岩互层,夹杂其中的砾石具有一定磨圆,并且砾石中缺乏生物化石,灰泥基质中可发现少量生物介屑,与风暴作用相关。重庆地区微生物岩见于北碚白庙子等多个下叁迭统剖面,与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群落繁盛有关,并且在其沉积发育过程中不受生物侵扰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生物沉积构造。它的主要类型包括常见的迭层石,宏观上可呈高达2m的微生物丘,微生物岩中所含有的后生动物化石主要有由低分异度的微型腹足类、双壳类及介形虫等广盐性生物,高丰度的该类后生动物应是嗜食蓝细菌等微生物的。条带状灰岩常见于下叁迭统飞仙关组一段,为灰岩与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呈连续互层产出,并且灰岩中几乎不见生物化石和生物扰动现象,推测为化学沉淀产物。薄板状灰岩在飞仙关组及嘉陵江组中常见,单层厚度常为厘米级,其在垂直方向上偶见生物扰动现象,在水平方向的生物遗迹却很丰富,说明底栖生物水平移动或固着的生活方式能相对较好的适应早叁迭世的海底环境。错时相沉积及其相关构造于早叁迭世丰富,说明了当时特殊的沉积环境,其极有可能和寒武纪或前寒武纪的古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二迭纪末叁迭纪初的古海洋是停滞的、缺氧的、碳酸钙过饱和的,且这一停滞缺氧海洋环境也延伸到了浅海地区。同时火山剧烈的喷发及同期的温室效应促使大洋底部水溶性有毒气体CO、CO2、H2S和CH4等大量释放,加剧了生物集群绝灭的规模及速度,并影响着生物复苏。P-T生物大灭绝之后,下叁迭统地层中沉积发育的错时相沉积一方面与后生动物绝灭、微生物繁盛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生物长时间(约五百万年)的缓慢复苏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张华[3](2011)在《上扬子地区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扬子地区P-T转折时期广泛发育各种类型的错时相碳酸盐岩,主要包括微生物岩、蠕虫状灰岩、条带状灰岩、纹层灰岩以及扁平砾石砾岩。微生物岩整体呈丘状产出,内部纹层发育;其主要岩性为粒泥灰岩和泥粒灰岩;岩石内部生物较少,种类单一,主要为一些介形虫、小型腹足和小型腕足等生物化石。P-T过渡时期的蠕虫状灰岩发育于下二迭统长兴组生物碎屑灰岩之上,其所属时代为晚二迭世。蠕虫状灰岩主要由浅色“基质”和深色“蠕体”两部分组成,蠕体方解石含量较高,泥质含量较低;而基质方解石含量较低,泥质含量较高。根据蠕体分布形态将蠕虫状灰岩分为叁类,即蠕体呈顺层连续的线纹状分布的蠕虫状灰岩、蠕体呈顺层断续的点线纹状分布的蠕虫状灰岩以及蠕体呈异形杂乱状分布的蠕虫状灰岩。各类蠕虫状灰岩在形成演化上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蠕体呈顺层连续状分布的蠕虫状灰岩最先形成,顺层断续状次之,蠕体呈异形杂乱排列的蠕虫状灰岩最后形成。各类蠕虫状灰岩在成因上相互联系,其形成与沉积分异作用、成岩作用以及后期水动力改造作用有关。条带状灰岩常与泥晶灰岩、粉砂质泥岩等呈互层产出。镜下显示,条带常为规则的泥质、泥灰质薄层或不规则的泥质团块。泥质纹层被压实后对碳酸盐团块的干扰现象比较普遍,显示不规则的灰质团块是后期压实作用的结果。扁平砾石砾岩见于广元上寺和青川大沟里P—T界线地层剖面中,其常与薄层状、纹层状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共生,并伴随有丘状交错层理、菊花状构造、底面侵蚀构造等反映风暴作用的标志性沉积构造。研究表明,扁平砾石砾岩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薄层状灰岩—灰泥岩快速沉积阶段;(2)灰岩等富碳酸盐层变形、破碎;(3)富泥层对富碳酸盐层的进一步破坏;(4)风暴等对前期砾屑的侵蚀、搬运阶段。P-T生物大灭绝后,全球环境剧变。错时相沉积在这一时期广泛出现,指示了当时紊乱、异常的大气条件和海洋环境。微生物岩在大灭绝后迅速出现,表现出微生物等对当时恶劣的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经历了存活—稳定—繁盛的自身演化过程;条带状灰岩、纹层状灰岩、蠕虫状灰岩以及扁平砾石砾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机制表明,这些错时相沉积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海洋化学条件和沉积背景。原始沉积的成层特征保存完好是这些错时相共有的特征,其可能反映了生物大灭绝后底栖后生动物的减小和生物垂向扰动能力的降低;而可能由深部碳酸盐过饱和的贫氧海水上翻以及微生物新陈代谢引起的同沉积海底胶结作用,则是这一时期这些错时相沉积体或沉积构造得以形成的又一关键因素。薄层状灰岩、纹层状灰岩等静水沉积物之上,普遍发育与强水动力条件有关的扁平砾石砾岩、角砾状灰岩、丘状交错层理粉砂岩,反映了特提斯洋在这一时期曾经历过从停滞到动荡的海洋环境变化。大规模的风暴沉积物在全球下叁迭统地层中广泛出现,表明了当时的气候处于极端异常的状态,气候的剧烈变化可能与当时盛行的巨型季风有关。停滞的海洋循环、底层海水普遍缺氧,碳、氧、硫同位素负偏、H2S和CO2的增多,海水碱性增强、盐度升高、同沉积海底胶结作用的广泛发生等构成的早叁迭世海洋环境,是错时相沉积得以发育并作为P—T过渡时期重要沉积类型的基础。强烈的巨型季风、频繁的风暴活动等外界因素对沉积物的侵蚀、再改造,最终导致类型丰富的错时相碳酸盐岩在全球这一时期广泛再现。灭绝事件后,贫瘠的生物圈对地球系统的反馈作用随之减弱,原本混乱的地球系统在得不到生物圈有效制约的状况下,进一步恶化直至走向极端,而以错时相为代表的异常沉积以及风暴岩的大规模出现正是始于对环境走向极端的自然响应。我们将生物圈对地球系统的这一调节过程称之为Gaia效应。(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1-05-01)

赵小明[4](2010)在《早叁迭世生物复苏期“错时相”沉积》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始于38亿年前,后生动物的出现也有了6亿年的历史,在生物演化的历史长河中,穿插了近30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其中公认的规模巨大、影响遍及全球的大灭绝有五次。在五大灭绝事件中,以6500万年导致恐龙灭绝的K/T事件得到的研究最多,然而规模最大,对生物演化史影响最深刻的却是发生在2.5亿年前二迭纪末的P/Tr事件,这次事件导致海洋无脊椎动物科级灭绝率达49%,种级灭绝率高达80-90%,灭绝之后的生物复苏延缓了5-6百万年,甚至是一千万年。这次大灭绝使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降低一半,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消失、衰败,让位于发展至现代的新生物门类,生态系统也彻底更新。所以,这一大灭绝事件成为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二迭纪末的大灭绝不仅重创了古生代生态系,也使得沉积体系发生剧变。生态系表现为以分异度极低的广适性分子和机会分子为主导;沉积体系则以出现台地“缺礁”、盆地‘缺硅”、陆上“缺煤”及浅海“错时相”沉积广泛再现为特色。类型丰富的特殊沉积及相关沉积构造广泛出现是早叁迭世沉积的显着特征,“错时相”沉积是指一类在寒武纪或更早的前寒武纪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但奥陶纪之后退缩到少量缺乏后生动物的高压力环境中的特殊沉积类型及相关构造,如扁平砾石砾岩、蠕虫状灰岩、潮下皱纹构造、微生物岩、海底碳酸盐岩胶结扇和条带状灰岩等。这些沉积构造在寒武纪之后的正常浅海环境中出现被认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错位”,故称为“错时相”沉积。微生物岩被认为是一些以蓝绿藻为主导的底栖微生物群落,在缺乏后生动物的捕食和扰动条件下的生物-沉积建造。皱纹构造、扁平砾石砾岩、薄层泥晶灰岩及条带灰岩被看着是经历了二迭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早叁迭世海底胶结作用广泛、生物扰动减少、垂向扰动能力低下这些特异环境条件下,原始沉积成层特点得以保存的产物。海底碳酸盐胶结岩扇常形成于缺氧、高碱度、碳酸钙过饱和的海洋环境。近年来,随着不同类型的“错时相”沉积及相关构造在全球下叁迭统中的发现与热点研究,地质学家们逐渐意识到“错时相”沉积的起源与古生代-中生代地质转折期的特殊海洋环境状况和生态系结构与功能相关,“错时相”沉积在正常浅海背景中的时错性再现可作为导致生物迟缓复苏的异常环境的直接标志。空间上,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集中分布在特提斯和古大洋边缘两个区域;时间上,“错时相”沉积紧接二迭纪末灭绝事件后产生,在整个早叁迭世频繁出现,一直延续至中叁迭世才告结束。值得注意的是“错时相”沉积在早叁迭世表现出四个泛滥时期,即二迭纪-叁迭纪界线附近、格里斯巴赫末期、史密斯早中期及早叁迭世末,这四个集中分布时期与碳同位素的偏移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以微生物岩、蠕虫状灰岩、扁平砾石砾岩为典型代表的“错时相”沉积在华南不同地区的下叁迭统中得以记录,它们分布于下叁迭统众多层位中,而且几乎囊括了全球已报道的所有“错时相”沉积类型,这为我们研究华南早叁迭世的环境状况及异常环境与生物复苏的关系提供了契机。叁峡地区的微生物岩主要产于二迭-叁迭系界线附近和大冶组四段,主要类型为迭层石、微生物礁和核形石,野外表现为点状、树枝状或层状。微生物岩被认为是一些以蓝绿藻为主导的底栖微生物群落,在缺乏后生动物的捕食和扰动条件下的生物-沉积建造。最新研究表明正是二迭末大灭绝造成的生态危机使得微生物群落在生态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导致微生物岩在二迭纪-叁迭纪之交和早叁迭世正常浅海环境中泛滥。叁峡地区的扁平砾石砾岩产于大冶组和嘉陵江组中,由板片状的泥晶灰岩碎屑和灰泥基质组成。通常情况下,野外露头上砾石长短轴的比值大于3:1,单个砾石呈棱角、次棱角状,总体呈迭瓦状、串珠状、放射状和不规则状分布,砾岩层与上下地层界面截然。被认为是处于早期成岩阶段尚未固结的薄层灰泥,被风暴或重力流作用撕裂,而以微晶灰岩砾屑的形式重新沉积成岩。蠕虫状灰岩的形成得益于高碱度海洋环境中广泛的同沉积海底胶结和弱的生物扰动,快速成岩和垂向扰动能力的低下有利于原始沉积成层特点的保存。蠕虫状灰岩是叁峡地区最典型、最发育的“错时相”沉积类型之一,但国内外对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湖北叁峡地区为例,综合岩石地层、层序地层、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和牙形石生物地层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对其类型、时空分布、成因机制、盛衰变化、物质成分及与生物复苏的关系进行详细研究。蠕虫状灰岩在叁峡地区不同剖面上的首现层位基本等时,相当于牙形石Neospathodus waageni带中下部,即Smithian早中期,对应于岩石地层大冶组二段、叁段之交的层位。蠕虫状灰岩自Smithian早中期出现以后,频繁分布于下叁迭统不同层位中,直至中叁迭世初才完全退出地质历史记录。蠕虫状灰岩野外露头上的表现特征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层状或似层状、粒状、短柱状和椭球状四种类型,且四种类型在垂向序列上的分布具有明显规律:首现类型为层状、似层状或粒径较小的不规则粒状,短柱状类型直至Spathian中期(对应于岩石地层大冶组叁段中上部)才出现,经历一段多种类型共存之后,最终短柱状类型成为主导。蠕虫状灰岩在早叁迭世的出现、繁盛、类型变化、消失与生物复苏期的开始、复苏、结束(辐射)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蠕虫状灰岩的兴衰可作为识别生物复苏阶段的大体标志。、对蠕虫状灰岩成因机制的探讨由来已久,先后提出了凝聚说、机械成因说、生物扰动说等,不过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形成的动力机制,而忽视了其与古生代生态系向中生代生态系转变这一特殊地质背景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近年来的详细研究,笔者更赞同蠕虫状灰岩为多成因的,是对古生代-中生代地质转折期的特殊海洋环境状况和以“蠕形动物””等机会生物为主导的特异底栖生态系面貌的体现。如短柱状类型可能是后生动物扰动的,是一种特殊的生物遗迹;斑点状类型可能是微生物或胶体凝聚的产物;层状或似层状可能为成岩分异或压实作用的结果。叁峡地区的蠕虫状灰岩往往与泥晶灰岩不等厚互层产出,为了解两者的差异,笔者选择P/T界线至蠕虫状灰岩首现层位,分别对泥晶灰岩、蠕虫状灰岩的“蠕体”与“基质”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同位素及生物标志物的分析。结果表明:泥晶灰岩形成时陆源污染、火山活动等突发性灾难事件相对强烈,而蠕虫状灰岩形成时的海洋环境相对较好,不过与正常的海洋物理化学状况之间依然差距甚远。早叁迭世这种恶化而不稳定的环境可能是导致生物迟缓复苏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同期沉积的“蠕体”与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基质”与泥晶灰岩的各项指征相近,代表了一种不利复苏的环境条件,这可能与生物对环境的改造有关。也就是说在生物复苏的过程中,环境修复极为重要,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也不可忽视,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才构造成了地质演化历史的主旋律。薄层泥晶灰岩是叁峡地区下叁迭统中(主要是大冶组)另一种具代表性的“错时相”沉积类型,这种薄层泥晶灰岩与通常意义的薄层泥晶灰岩不同之处在于:泥晶灰岩内部缺乏垂向生物扰动且很少存在生物化石,而层面上保存不同数量的水平遗迹。薄层泥晶灰岩的形成机制与前面提到的扁平砾石的成因基本一致,体现了一种缺乏具钙质骨骼或钙质壳的动物,而软体动物或蠕形动物发育,造迹生物垂向扰动能力低下和缺乏捕食者的生态系面貌。遗迹化石作为原地保存的生物-沉积构造,客观反映了生物生态习性和沉积环境,在缺乏钙质壳或钙质骨骼化石的下叁迭统,遗迹化石成为重要的生命记录,为我们研究复苏期海洋底栖生态系状况和环境条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而且,生物遗迹与“错时相”沉积,特别是蠕虫状灰岩、具水平遗迹的薄层泥晶灰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遗迹化石的研究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叁峡地区下叁迭统遗迹化石的野外逐层观察和标本采集,共计鉴定出遗迹化石16属,包括Arenicolites,Chondrites,Circulichnus,Cochlichnus,Didymaulichnus,Gordia,Megagrapton, Mannillichnus,Planolites,Palaeophycus,Phycodes,Thalassinoides等。Didymaulichnus, Palaeophycus,Planolites占绝对优势,次为Chondrites,Phycodes等,其它属种占较少比例,类型单调、式样简单,以低复杂度为主导,属Cruziana遗迹相。叁峡地区早叁迭世的遗迹化石从始现到繁盛总体上呈现出:潜穴管直径逐渐增大;潜穴深度增加;形态结构逐渐复杂;分异度逐渐增大。揭示了造迹生物有机体的逐渐变大、生活和活动空间由单向线性向叁维空间拓展、觅食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类型逐渐复杂化的演化历程。同时也反映了海洋底层环境逐渐向有利于后生动物生存的方向变化。综合全球“错时相”的已有资料,并以叁峡地区为研究实例,重点对蠕虫状灰岩和薄层泥晶灰岩进行解剖,结果表明:这种特殊沉积构造紧接生物大灭绝出现,并随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的重建而退出正常浅海环境,这种耦合关系正是沉积体系对古生代-中生代地质转折时期特殊生态系和恶劣环境的自然响应,也就是“错时相”沉积、特殊环境、生态系转变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系列的环境异常事件导致了生物的灭绝和生态系、沉积体系的转变,恶化环境在早叁迭世的频繁波动导致了丰富的特殊沉积持续出现和二迭纪末大灭绝后生物的迟滞复苏。特殊沉积在中叁迭世初的消失可作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中生代生态系重建基本完成的标志。总之,“错时相”融合了沉积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学、沉积地球化学、地层学及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方面的信息,为我们探索生物灭绝与复苏提供了多角度的有益启示,对其研究刚刚起步,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0-05-01)

赵小明,牛志军,童金南,姚华舟[5](2010)在《早叁迭世生物复苏期的特殊沉积——“错时相”沉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历了对二迭纪末大灭绝及相关地质灾变事件的多年热点研究后,近年来科学家们将注意力转移到灭绝后的事件效应上,即生态系和沉积体系状况。但紧随二迭纪末灭绝事件之后的早叁迭世生态系以分异度极低的广适性分子和机会分子为主,这就突显沉积记录的重要,也使得下叁迭统地层中的特殊沉积及相关构造——"错时相"沉积,如扁平砾石砾岩、蠕虫状灰岩、潮下皱纹构造、微生物岩、海底碳酸盐胶结岩扇、薄层灰岩和条带灰岩等,成为研究灭绝—残存—复苏领域的学科前沿。作为地质历史环境一次大跃变后的直接产物,"错时相"沉积紧接生物大灭绝后出现,并随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的重建而退出正常浅海环境,这种耦合关系表明沉积体系、生态系、生物灭绝与复苏、异常环境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对于化石保存单调稀少的下叁迭统地层,"错时相"沉积的研究,为探索二迭纪末生物灭绝与复苏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全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赵小明,童金南,姚华舟,张克信,Zhongqiang,Chen[6](2008)在《华南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及其对复苏期生态系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迭纪末的大灭绝不仅重创了古生代海洋生态系,也使得海洋沉积体系发生剧变,导致灭绝之后早叁迭世生物复苏期异常的生态系状况和海洋环境.丰富的特殊沉积物及相关沉积构造的广泛出现是早叁迭世沉积的显着特征,如扁平砾石砾岩、蠕虫状灰岩、潮下皱纹构造、微生物岩、海底碳酸盐胶结岩扇、薄层灰岩和条带灰岩等.这些特征性的沉积物在奥陶纪之前的海洋环境中曾广泛分布,但在奥陶纪后生动物大发展之后,它们一般仅见于某些极端和异常的环境中.当它们在早叁迭世正常浅海环境再次广泛出现时,被认为在时间上或环境上发生了错位,故被称为错时相(anachronistic facies).研究这些特殊沉积构造,对于探索古生代-中生代地质突变期异常的生态系状况和特殊的海洋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错时相在中国南方各地的早叁迭世地层中广泛存在,分布于下叁迭统众多层位中,而且囊括了全球已报道的大多数错时相沉积物,为研究华南早叁迭世的海洋环境状况及其与生物复苏的关系提供了契机."蠕虫状灰岩"是华南下叁迭统中最典型、最发育的错时相沉积物,但对其研究相对较少.以湖北叁峡地区的蠕虫状灰岩为例,对其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进行了重点论述.华南下叁迭统中蠕虫状灰岩及其他错时相沉积构造的研究表明:错时相紧接生物大灭绝后出现,并随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的重建而退出正常浅海环境,这种耦合关系正是沉积体系和生态系对古生代-中生代地质突变及其导致的"特异"环境的自然响应.因此,错时相的盛衰变化可以作为独立于化石记录分析之外的生态变化指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8年12期)

错时相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扬子重庆地区下叁迭统广泛发育各种形态特征的异常碳酸盐沉积及构造-“错时相”,这些特征性的碳酸盐沉积物在奥陶纪之前的海洋环境中曾广泛分布,但在奥陶纪后生动物大发展之后,它们一般仅见于某些极端和异常的环境中,常规环境下不见。当它们在早叁迭世正常浅海环境再次广泛出现时,被认为在时间上或环境上发生了错位,故称之为“非正常”沉积或“错时相沉积”,重庆地区下叁迭统主要的“错时相”类型包括蠕虫状灰岩、扁平砾屑灰岩、微生物岩、条带状灰岩、薄板状灰岩等。重庆地区下叁迭统飞仙关组及嘉陵江组蠕虫状灰岩发育,由形似蠕虫状的“蠕体”和浅色基质组成的,其中蠕体色深且形态类型多样,常以条带状、粒状、或其他不规则状发育于浅色基质中,蠕体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含量高达95%以上,基质的成分相对含有较多黏土,但方解石含量依然可达85%-90%。蠕虫状灰岩的蠕体和基质中都见不到宏体化石,显微镜下观察到可说明缺氧环境的黄铁矿颗粒和有机成因的藻类痕迹。按露头形态可将蠕虫状灰岩分为顺层线纹状、断续点状和异形杂乱状叁类,经研究其成因和菌藻类有关,由于蠕虫状灰岩沉积发育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因此决定了它的形成必将也与当时全球盛行的风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后生动物(如腕足、腹足及双壳类)的扰动同样抑制影响了蠕虫状灰岩的发育,因此蠕虫状灰岩的成因是(低等)生物与风暴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庆地区的扁平砾屑灰岩主要发育在飞仙关组,扁平砾屑常与鲕粒、生屑共生,由形状类似板条形的岩屑和深色的基质构成。其产出常与泥页岩互层,夹杂其中的砾石具有一定磨圆,并且砾石中缺乏生物化石,灰泥基质中可发现少量生物介屑,与风暴作用相关。重庆地区微生物岩见于北碚白庙子等多个下叁迭统剖面,与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群落繁盛有关,并且在其沉积发育过程中不受生物侵扰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生物沉积构造。它的主要类型包括常见的迭层石,宏观上可呈高达2m的微生物丘,微生物岩中所含有的后生动物化石主要有由低分异度的微型腹足类、双壳类及介形虫等广盐性生物,高丰度的该类后生动物应是嗜食蓝细菌等微生物的。条带状灰岩常见于下叁迭统飞仙关组一段,为灰岩与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呈连续互层产出,并且灰岩中几乎不见生物化石和生物扰动现象,推测为化学沉淀产物。薄板状灰岩在飞仙关组及嘉陵江组中常见,单层厚度常为厘米级,其在垂直方向上偶见生物扰动现象,在水平方向的生物遗迹却很丰富,说明底栖生物水平移动或固着的生活方式能相对较好的适应早叁迭世的海底环境。错时相沉积及其相关构造于早叁迭世丰富,说明了当时特殊的沉积环境,其极有可能和寒武纪或前寒武纪的古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二迭纪末叁迭纪初的古海洋是停滞的、缺氧的、碳酸钙过饱和的,且这一停滞缺氧海洋环境也延伸到了浅海地区。同时火山剧烈的喷发及同期的温室效应促使大洋底部水溶性有毒气体CO、CO2、H2S和CH4等大量释放,加剧了生物集群绝灭的规模及速度,并影响着生物复苏。P-T生物大灭绝之后,下叁迭统地层中沉积发育的错时相沉积一方面与后生动物绝灭、微生物繁盛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生物长时间(约五百万年)的缓慢复苏存在一定的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错时相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1].何冰辉,常蓝天,吴鹏,陈心路,李超.古-中生代生物灭绝与华南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

[2].程明.重庆地区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类型及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4

[3].张华.上扬子地区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记录[D].成都理工大学.2011

[4].赵小明.早叁迭世生物复苏期“错时相”沉积[D].中国地质大学.2010

[5].赵小明,牛志军,童金南,姚华舟.早叁迭世生物复苏期的特殊沉积——“错时相”沉积[J].沉积学报.2010

[6].赵小明,童金南,姚华舟,张克信,Zhongqiang,Chen.华南早叁迭世错时相沉积及其对复苏期生态系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

标签:;  ;  ;  ;  

错时相沉积论文-何冰辉,常蓝天,吴鹏,陈心路,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