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系统安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SA,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
系统安全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杨正吉,张子鹏,杨宗昊[1](2019)在《基于PSA模型的安全级仪控系统T2试验用例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的T2试验一般是指系统的逻辑功能试验,即包括紧急停堆系统和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系统的功能。依托核电厂数字化安全级仪控系统(NASPIC平台),基于概率安全分析(PSA)模型,提出了一种针对于T2定期试验测试用例集的生成策略。经验证,本文提出的T2定期试验测试用例集生成策略可以覆盖全部的系统逻辑功能,满足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9年11期)
杨荣,聂本武[2](2019)在《基于安全系统理论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的问题,根据以信息化建造、数字大坝、智能大坝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趋势,运用安全系统理论,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最新信息技术,提出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理的内涵特征、层次结构、基础要素及技术体系,建立基于安全系统理论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模型。该模型借助数据感知技术,以推动人、机、环境叁元融合为目标,形成基于群智数据协同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体系。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为例,在该模型下实现了安全管理的风险识别、全面感知、智能管控和实时预警,为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和智慧高效决策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张秀丽,徐利美,朱星伟[3](2019)在《基于云计算访问控制安全模型的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问题,提出了融合云计算访问控制安全模型(CCACSM)的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设计,该模型将变邻域模型和PM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设计相结合,不仅克服了经典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设计存在的缺陷,同时解决了云计算访问控制安全模型邻域模型选择的问题,并将该模型和变邻域多目标模型(VNM)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将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设计用于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刘柳,王丹,贾宏杰,李思源[4](2019)在《面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中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为故障后的负荷转带奠定了基础,基于N-1安全准则的系统安全边界有待研究。针对以能量枢纽(EH)为多能供应源的RIES,提出了RIES安全域概念与模型;分析了RIES的N-1安全性校验方法,包括EH关键设备N-1安全性校验与EH关键管线出口N-1安全性校验;基于系统最大供能能力工作点,提出了安全边界仿真拟合计算方法,实现了安全域的降维观测;结合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讨论了系统的供能能力、安全状态与安全边界距离。(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08期)
张伟,朱双娜,张潇,赵挺生[5](2019)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与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研究其事故致因。首先,以系统思维和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包含6个子系统、16个因素和39个子因素;然后,查阅2005—2017年间我国发生的812起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统计报告中39个子因素出现的频率,依据频率大小将事故致因划分为关键、重要、次要和一般等4个级别;最后,以2016年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安全检查不充分和管理人员履职不充分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3个关键致因,应高度重视并重点管控。(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慧强,谷海峰,王景富,孙中宁,陈玉翔[6](2019)在《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换热器内冷凝换热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核电站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换热器内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在水平管内强制对流冷凝换热特性,基于Peterson扩散层模型,结合传热传质方程推导,对冷凝换热过程各环节分别进行建模,并同时考虑抽吸效应、液膜非均匀分布和气液界面粗糙度对局部换热能力的影响,最终得到了能够预测蒸汽局部凝结换热系数的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证实,该程序可以很好地反映管内各换热环节的变化规律,对管内局部换热系数有着较高的预测精度。此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管内气体冷凝过程的推进,各环节换热能力会逐渐发生变化,影响总换热过程的主要热阻也相应随之变化。(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董洁[7](2019)在《基于耦合安全距离模型的汽车主动避撞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EURO NCAP指出,有90%的汽车追尾事故是由驾驶员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失误所致。主动避撞技术旨在帮助驾驶员避免或者减轻操作失误带来的危害,有效提高汽车行驶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道路通行能力,在车辆主动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旨在研究开发出高预警准确性和主动制动安全性的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主动避撞系统在预警和主动制动方面的实际功能需求,对系统功能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总体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设计,确定了硬件结构布置方案和各功能实现的具体控制方式。从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合理预警、减少误警和安全制动的实际要求出发,基于车间距保持的安全距离模型、反映驾驶员特点的安全距离模型、车辆换道时纵向安全距离模型以及驾驶员制动的最短制动距离、汽车本身的最短制动距离,根据这叁种安全距离模型和两个边界条件建立了耦合安全距离模型,理论上分析了耦合安全距离模型在提高车辆安全和减少换道时误警触发等方面的优异性能。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主动避撞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根据保证车辆安全、最大可能的降低系统误警率和误触发率、保持合理的车间距离的系统功能要求,基于车辆制动能力、驾驶员制动能力以及车辆转向换道等因素对于不同目标功能实现的影响特点,分析制定了主动避撞系统的预警、紧急辅助制动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的控制策略,并通过自车以不同速度接近静止目标仿真分析各功能的触发距离,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执行层液压调节单元关键部件进行液压特性试验研究,用控制变量法研究转换阀线圈的电流强度和液压泵电机的PWM控制信号占空比大小对主动增压的影响特点,根据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对液压制动系统快速增压和准确控制的增压要求,提出溢流控制的主动增压控制方法。最后通过搭建仿真/实车试验平台对主动避撞系统性能进行验证。基于Carsim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控制策略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分析验证系统性能并优化控制策略;根据系统功能实现的硬件布置方案,搭建了基于传统车辆结构的实车试验平台,通过实车试验再一次验证本文研究的基于耦合安全距离模型的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工作性能。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耦合安全距离模型的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能够很好地发挥预警和主动制动功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误警触发率,保证车辆安全且合理控制车间的相对距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田野[8](2019)在《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防控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之基石。其中,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防控是保障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GB 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和《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用于全民健身活动的社区健身器材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区健身器材安装于公共场所,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益性、无偿性等特点,其结构和功能应充分考虑居民的使用要求和安全。同时,还要考虑其在室外环境下的抗腐蚀及防盗性能等,这对社区健身器材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安全风险相关理论研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模型,以辽宁省大连市4个主要行政区管辖下的8个社区配置的室外健身器材安全风险防控现状为基本依据,构建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防控系统。针对研究的结果,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辽宁省大连市社区居民使用室外健身器材出现伤害事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51-7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0-17岁年龄段人数次之,18-50岁年龄段人数最少;社区健身器材引发伤害事故频次及伤害类型情况各有不同:具有转动、摆动或滑动等含有各类活动性零部件的器材引发事故频次最多,具有杠面弹力性能的器材引发事故频次较多,其他无任何活动性零部件的稳固性器材引发事故频次最少;社区健身器材伤害事故致因共有4种,按其主次顺序排列为:“机”的事故致因、“管”的事故致因、“人”的事故致因、“环”的事故致因。第二,以社区健身器材综合安全风险等级为理论依据,对社区健身器材规格参数的安全风险等级由高到低排序,具体排列顺序为:严重风险(主要零部件静负荷强度要求、安全使用寿命及疲劳性能要求);中等风险(稳定性要求、场地要求、安装要求);低风险(化工材质要求、外形和结构设计要求、表面质量要求);可容许风险(环保要求、电气安全要求)。第叁,通过分析造成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事故的基本因素,对社区健身器材配建机构(人员)安全风险防控行为因素(供应方、监管方、使用方)和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状态因素(器材质量、周边环境)进行检查评价,形成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检查记录及分析报告,构建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检查保障体系。第四,在分析总结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完善社区健身器材信息公开制度和跟踪反馈制度,构建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改进机制,使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防控系统流程与相关安全风险标准依据结合,保证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防控系统高效运转。(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同超,李振福,梁珊珊[9](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北极航线安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北极航线安全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趋势,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北极航线安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北极航线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北极航线安全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人、机、环境、管理四类,首先建立北极航线安全的影响因素体系,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北极航线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最后运用Vensim软件对北极航线安全状态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北极航线安全呈现正向发展的态势,其中环境方面占有较大比例,但随着环境方面的好转,其比例将会减少;人、机和管理方面在前期占有比例较小,但在后期占有较大比例。该仿真结果能够刻画北极航线的安全态势,可为北极航线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黄浪,吴超,王秉[10](2019)在《“流”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协同理论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完善安全系统学理论体系,构建"流"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协同理论模型。首先,提炼系统安全中"流"的概念,并解析其性质与分类;然后,提出系统安全"四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行为流)的协同思路,构建系统安全"四流"协同的概念模型;最后,构建系统安全"四流"协同的分析模型,并解析其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流"具有结构、流通等4属性;"流"在要素、显影性等不同维度有不同的种类;系统安全"四流"协同的提出及其模型构建可通过安全自然科学路径和安全社会科学路径实现;系统安全"四流"协同是一种新的系统安全分析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系统安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的问题,根据以信息化建造、数字大坝、智能大坝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趋势,运用安全系统理论,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最新信息技术,提出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理的内涵特征、层次结构、基础要素及技术体系,建立基于安全系统理论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模型。该模型借助数据感知技术,以推动人、机、环境叁元融合为目标,形成基于群智数据协同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体系。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为例,在该模型下实现了安全管理的风险识别、全面感知、智能管控和实时预警,为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和智慧高效决策提供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系统安全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倩,杨正吉,张子鹏,杨宗昊.基于PSA模型的安全级仪控系统T2试验用例集策略[J].仪器仪表用户.2019
[2].杨荣,聂本武.基于安全系统理论的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管控模型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3].张秀丽,徐利美,朱星伟.基于云计算访问控制安全模型的电力监控系统多重可靠冗余配置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4].刘柳,王丹,贾宏杰,李思源.面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域模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5].张伟,朱双娜,张潇,赵挺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与实证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
[6].徐慧强,谷海峰,王景富,孙中宁,陈玉翔.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换热器内冷凝换热模型研究[J].应用科技.2019
[7].董洁.基于耦合安全距离模型的汽车主动避撞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8].田野.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社区健身器材安全风险防控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9].刘同超,李振福,梁珊珊.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北极航线安全机制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
[10].黄浪,吴超,王秉.“流”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协同理论模型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