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链霉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维拉霉素,核糖体工程,菌株筛选,链霉素抗性
耐链霉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华,陈宇航,陈敏[1](2018)在《核糖体工程技术选育耐链霉素抗性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采用核糖体工程技术对实验室保存的阿维拉霉素产生菌进行改造,通过核糖体技术,使用链霉素对Streptomyces viridoehrongenes gs77进行抗性选育,得到223株生长良好的链霉素抗性突变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产阿维拉霉素能力较强的链霉素抗性正变菌株S.viridoehrongenes gs77-54,并对突变前后的菌株形态特征和rpsL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S12)进行研究分析,获得一株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5.20%的阿维拉霉素高产突变菌株S.viridoehrongenes gs77-54,其阿维拉霉素摇瓶产量7d达到1395.79mg/L,传代实验表明突变菌S.viridoehrongenesgs77-54高产性能遗传稳定,突变菌株的气生菌丝较为粗壮、长直形,孢子为椭圆形,直径约1.1μm×0.6μm,与出发菌株存在明显区别。rpsl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在该基因片段中出现点突变,第356位的G突变为A,由精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实验结果表明核糖体工程技术可用于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席向宇,王炳花,张瑞梅[2](2016)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基因的突变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MTB)耐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情况对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选择自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分离后保存的MTB菌株共140株为研究对象,其中SM耐药菌株40株,敏感菌株20株;EMB耐药菌株60株,敏感菌株20株。用基因芯片法进行检测,并对SM耐药和敏感的菌株进行体外MIC测定,比较不同分离株的MIC结果。结果:在敏感株中未发现rps L或rrs基因突变,耐药菌株中rps L基因突变率为62.5%,rrs基因突变率为27.5%,两种基因共同突变率为10.0%。rps L基因的MIC为(70.2±17.1)g/ml,rrs基因的MIC为(64.2±15.4)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株中emb B基因的突变率为46.7%,敏感株的突变率为40.0%,两种菌株之间的突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法检测emb B基因突变的结果与药敏试验比较,其灵敏度为46.7%,特异度为60.0%,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27.3%,一致率为50.0%,Kappa值为0.05。结论:rps L和rrs突变导致的SM体外M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分枝杆菌emb B306突变在EMB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基因芯片法对emb B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不高。(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6年21期)
陈庆海,华兴,张波,张雪,黄君富[3](2009)在《运用荧光分光光度仪观测结核杆菌耐链霉素耐药rpsL 43密码子发夹探针液相杂交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针对结核杆菌耐链霉素(SM)rpsL43密码子的发夹型DNA探针,尝试运用荧光分光光度仪直接观测液相中发夹探针与rpsL43密码子扩增产物杂交后荧光信号,从而检出该位点突变。方法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针对rpsL43密码子的发夹探针,应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rpsL43密码子扩增片段与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并比较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结果通过荧光分光光度仪观测到结核杆菌标准株及SM耐药rpsL43密码子扩增产物杂交荧光信号存在显着差异;20株SM耐药组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SM耐药组rpsL43密码子突变检出率为70%,测序法突变检出率为65%,发夹探针杂交法假阳性株1例(504S)。结论应用荧光分光光度仪直接观测发夹探针液相杂交荧光信号具有简单、灵敏等优特点;rpsL43密码子点突变是重庆地区SM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24期)
陈庆海,府伟灵,边志衡,匡红,姚捷[4](2008)在《结核杆菌耐链霉素Rrs基因点突变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设计与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择结核杆菌耐链霉素(Sm)Rrs基因包含主要突变位点的序列设计发夹探针及其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建立扩增体系及发夹探针芯片检测方法。方法运用Beacon designer软件设计Rrs基因包含主要突变位点的发夹探针及其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建立其扩增体系及发夹探针芯片检测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信号。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标准株及耐SM株PCR产物与发夹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区别明显;51株耐链霉素(SM)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SM组Rrs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9%(P<0.05、P<0.01)。结论发夹探针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核酸点突变检测技术。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对解决发夹探针在芯片表面固定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信号具有更强的荧光信号识别、放大功能及结果判断更准确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12期)
张向晖,李奇凤,张辉,袁俐[5](2008)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分子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rpsL和emb B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通过传统药敏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初步鉴定62株临床分离株的药敏和rps L、emb B基因。结果:与结核菌标准株H37Rv对照,分析30例TB菌耐链霉素(SM)的rps L基因,发现其突变率为70.0%(21/30),分析29例耐乙胺丁醇(EMB)的emb B基因,该基因的突变率为65.5%(19/29)。结论:部分结核分枝杆菌耐SM和EMB是由于其rps L、emb B基因突变所致,PCR-SSCP银染技术可能成为测定部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简便、快速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08年12期)
陈庆海,边志衡,匡红,府伟灵[6](2008)在《耐链霉素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高突变位点43Codon分子信标检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择耐链霉素(STR)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主要突变位点密码子43序列设计分子信标探针及扩增体系,并建立运用荧光显微镜及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荧光结果及定性判断的方法。方法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43Codon分子信标探针及建立其扩增体系,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反应后的荧光信号及图像分析软件定性判断结果。结果包含43Codon rpsL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条带清晰;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到标准株及耐STR株PCR产物与分子信标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区别明显;67株耐STR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P<0.05和P<0.01的耐STR组检出率为80%。结论分子信标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高特异核酸检测技术;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信号具有更强的荧光信号识别、放大功能及结果判断更准确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李奇凤,张向晖,杜燕,李宏,王远志[7](2008)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与rpsL和rrS基因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新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TR)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杆菌STR药物敏感性的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分析技术,检测62株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链霉素耐药性及rpsL和rrS基因变异情况,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结果发现62株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中,32株STR敏感株的rpsL和rrS基因未见SSCP泳动异常,30株STR耐药株中,23株(76.7%)中rpsL(21株)和rrS(5株)基因出现SSCP泳动异常,并且3株出现了rpsL和rrS双基因的SSCP泳动异常。因此,rp-sL和rrS基因突变可能是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PCR-SSCP银染技术可作为快速检测结核杆菌STR药物敏感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梁云,胡晓玲,洪梅,苏丽琼[8](2007)在《两型鼠疫菌耐链霉素菌株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开始使用链霉素治疗鼠疫至今已50余年,以链霉素为首选的传统疗法极大降低了鼠疫病人的死亡率,但其药物的毒副作用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国外已有耐链霉素菌株和多重性耐药株出现[1],给链霉素在治疗鼠疫方面提出了质疑。为此,我们就选取了50年代以后分离株鼠(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07年01期)
梁建琴,吴雪琼,曹立雪,张俊仙,李洪敏[9](2004)在《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基因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 (SM)的耐药性。方法 设计与合成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SM基因rpsL和rrs的寡核苷酸探针 ,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与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生物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 ,并与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和PCR -直接测序 (PCR -DS)结果比较。结果 5 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 ,叁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 10 0 %。 9株敏感株rpsL和rrs基因的SSCP图谱、膜杂交结果与标准株完全相同 ;44株耐SM菌株中 ,3 3株存在rpsL基因 43位密码子AAG→AGG突变 ,6株有rrs基因 5 13位A→C突变 ,1株有rrs基因 5 13位A→T突变 ,突变检出率为 90 .9%,40株耐SM菌株和 9株敏感株可用膜杂交方法检测出来 ,与传统药敏试验方法检测符合率为 49/5 3。结论 应用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SM基因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 ,可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04年09期)
梁建琴,吴雪琼,曹立雪,李洪敏,张俊仙[10](2004)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耐链霉素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耐药结核病已成为治愈及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严重障碍。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则是制定化疗方案、监测化疗效果和评估预后的关键指标。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分子药敏试验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大都通过凝胶,一次只能分析一个基因型,不能一次性检测多个耐药基因而限制其推广应用。本研(本文来源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期刊2004年04期)
耐链霉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MTB)耐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临床分离株基因突变情况对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选择自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分离后保存的MTB菌株共140株为研究对象,其中SM耐药菌株40株,敏感菌株20株;EMB耐药菌株60株,敏感菌株20株。用基因芯片法进行检测,并对SM耐药和敏感的菌株进行体外MIC测定,比较不同分离株的MIC结果。结果:在敏感株中未发现rps L或rrs基因突变,耐药菌株中rps L基因突变率为62.5%,rrs基因突变率为27.5%,两种基因共同突变率为10.0%。rps L基因的MIC为(70.2±17.1)g/ml,rrs基因的MIC为(64.2±15.4)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株中emb B基因的突变率为46.7%,敏感株的突变率为40.0%,两种菌株之间的突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法检测emb B基因突变的结果与药敏试验比较,其灵敏度为46.7%,特异度为60.0%,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27.3%,一致率为50.0%,Kappa值为0.05。结论:rps L和rrs突变导致的SM体外M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分枝杆菌emb B306突变在EMB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基因芯片法对emb B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不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链霉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华华,陈宇航,陈敏.核糖体工程技术选育耐链霉素抗性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席向宇,王炳花,张瑞梅.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基因的突变特征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
[3].陈庆海,华兴,张波,张雪,黄君富.运用荧光分光光度仪观测结核杆菌耐链霉素耐药rpsL43密码子发夹探针液相杂交信号[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9
[4].陈庆海,府伟灵,边志衡,匡红,姚捷.结核杆菌耐链霉素Rrs基因点突变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设计与检测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
[5].张向晖,李奇凤,张辉,袁俐.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分子机制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
[6].陈庆海,边志衡,匡红,府伟灵.耐链霉素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高突变位点43Codon分子信标检测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
[7].李奇凤,张向晖,杜燕,李宏,王远志.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与rpsL和rrS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梁云,胡晓玲,洪梅,苏丽琼.两型鼠疫菌耐链霉素菌株的检测[J].医学动物防制.2007
[9].梁建琴,吴雪琼,曹立雪,张俊仙,李洪敏.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基因型[J].中国医师杂志.2004
[10].梁建琴,吴雪琼,曹立雪,李洪敏,张俊仙.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耐链霉素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