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摄影符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摄影哲学,亨利·,范·,利耶,影像,符号
摄影符号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凡[1](2019)在《影像的哲学观看:颗粒转化与符号再现——读《摄影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摄影同文学、绘画一样,已经成为符号领域的事物。当各类社会集体尝试用文化感知和回忆进行自我认同时,图像已经找到了宽敞的入口,以广告、影视、游戏、橱窗等各种形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以神话般化身包围人们的符号追踪。比利时学者亨利·范·利耶认为摄影触动了一种哲学的产生,这种哲学关注照片的互动性及影像对人类与社会的价值。笔者阅读了《摄影哲学》一书,并参阅了相关资料,尝试对其摄影哲学思想做出解读,并指出该思想对当下新媒体环境影像生产的映射内涵与启发。(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1期)
姜丽丽[2](2018)在《影像世界物非物——浅析造像与符号化的静物摄影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摄影创作语言日新月异,摄影家们在探讨影像语言表达的同时也在追寻内心的艺术主张,有些艺术家用物象去表现非物像的思维与看法,影像语言耐人寻味。文中探讨了叁位静物摄影师的创作手法与作品特点,从静物造像艺术与符号表征的创作形式体现摄影家的观念与对世界的看法,几位摄影家的作品中通过静物与摆布的手法对物非物的呈现,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的。(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09期)
黄媛媛[3](2018)在《观念摄影作品中的视觉符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了当下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因其高效的便利性成为传播图像的工具,同时也更易使人们忽视“它的深度”一摄影也是一种可以表达情感和意识的艺术形式。针对此现状的“观念摄影”是一种以传达思想观念为特征的摄影形式,近年在我国发展迅猛。随着大量观念摄影作品的涌现,其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并具有两极化的问题:一部分作品以相对直白的形式展现,缺少隐约性致使观者观之索然无味:另一部分作品追求观念性的同时缺乏了合理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有如天书般,导致无法将观念有效的传达到观者,这使得观念摄影失去了应有的使命。所以,当下需要寻得一种有别于传统摄影并适合观念摄影的指导理论方法。在充分了解观念摄影的特征、表达方式及根本目的为传达概念之后,笔者发觉观念摄影使用隐喻的表达形式时,其中的传达信息的图像元素可被理解为是一种“视觉符号”,以此得出学习视觉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对于观念摄影的理解。因此,针对统属视觉符号的符号学理论体系的学习,对于观念摄影的创作和解读都具有指导意义。纵观符号学的研究的历史河流,罗兰·巴特的视觉符号学观点是符号学理论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理论观点极具突破性,打破了许多符号学的传统概念,在符号及视觉符号的解析上趋向“自由”。这与观念摄影试图“给观者提问而非答案”的特征不谋而合。笔者希望通过理解和吸收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观点分析其观念摄影中视觉符号的特性和编码规律,从而更好地驾驭观念摄影并在创作和解读上取得进步,为推动我国观念摄影的发展助一份微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30)
范愫恩[4](2017)在《摄影成像的原创性、符号性和哲学性——评亨利·范·利耶《摄影哲学》的理论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哲学角度看,摄影活动以及摄影过程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们看待宇宙时空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体现人们思维活动规律的方法论。换言之,它体现的是摄影成像的原创性、符号性和宇宙哲学性。就这一意义而言,摄影就是通过摄影成像而呈现的指示符和标指符所体现的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这是比利时学者亨利·范·利耶在《摄影哲学》一书中所论述的摄影哲学思想。(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徐旻昊[5](2016)在《警惕符号在新闻摄影中的滥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符号是经过提炼的文化,即使是语言互不相通的人,通过人类共同的文化,也可以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新闻报道中,文字、图片符号经常见诸媒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新闻生产的快餐化,对于形式主义造假惩处的看轻,导致很多新闻摄影者为了拍到符号而滥用符号,甚至造假新闻事实。本文旨在提出新闻符号滥用的原因、常见表现及其危害。(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18期)
胡中节[6](2016)在《符号与修辞:以广告摄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以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基础,以广告摄影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广告摄影对商品意义的赋予与建构、广告摄影在商品与意义之间的任意性连结及摄影的指示性对符号建构的影响。广告摄影的指示性与任意性使其在商品意义的赋予与建构方面作用显着,使商品具有了符号价值。(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6年04期)
汤霞[7](2016)在《画意摄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呈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播状况不容乐观。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当代,广告设计、动漫、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亭台楼榭等等,都以不同的传播途径传播着中国文化。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这些国际时装周上,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采用,并且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时尚舞台上,这种趋势足以说明“中国文化符号”正悄然流行于世界,它们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同时也说明世界在关注中国文化,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味。然而,摄影也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本文抛开历史,选取画意摄影流派,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切入点,通过例举早期和当代一些摄影家共14幅作品作为具体案例,分别列出14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其进行分类,以解构方式从不同角度分析画意摄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呈现,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摄影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得出叁点抽象化视觉形式和六点抽象化视觉效应。本在写画意摄影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呈现,其目的是在找寻一种建构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影像呈现途径和方法,让创作者能够利用影像的表达方式给中国文化带来更广泛的传播,寻求一个或多个视角进行摄影创作的建构思想,同时间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中国古老的文明成果和精神力量。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文章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背景、关于“画意摄影”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梳理画意摄影的定义、特征和发展,自行界定了画意摄影概念,并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相关概念,包括“文化”、“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文化符号”,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第叁章把14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以表格形式分类为自然符号和人造符号。从光线,色彩,构成叁个呈现因素进行详细解构来叙述画意摄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即“刺点”的呈现,总结出叁个传统文化符号背后抽象化的视觉形式,分别为同构形式,间离形式,整合形式;第四章通过解构得出符号通过摄影的表达产生出的抽象化的视觉效应,分别为“言”、“构”、“象”、势、“意”、“道”这六个方面,把符号从本身的自然美解读上升为一种文人的审美哲思;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看待摄影作品的时候,把自己从历史中排除掉,脱离历史的偏见,单纯地、客观地去审视作品。最后提出两点思考摄影作品的视角,其一把作品当作物件来看;其二摄影能创造新的中国文化符号。(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06-16)
胡虎虎[8](2016)在《符号研究视野下当代体育摄影图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符号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媒介,人类通过使用符号来传达信息。摄影是传达文化和记录社会现实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传统摄影逐渐被当代数码摄影所取代,体育摄影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体育摄影的符号学主题却并没发生改变。本文选取了新华社、法新社、GETTY图片社、Osports图片社四大图片机构最近五年的“年度体育图片”以及荷赛和华赛两大权威摄影赛事的近五年的获奖作品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明当代体育摄影符号学分析的理论依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深入探讨。全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1)样本介绍分析。将搜集到的全部样本从选取机构标准和选取原因进行说明。对样本进行初步项目分类,以明确当代体育摄影图片市场的主流所需和样本图片的分析类别;再结合体育摄影的表现形式以个案的方式穿插在论文分析中。(2)从符号学角度看体育摄影。体育摄影是将现实体育元素符号化的过程,体育摄影图片是其符号化的结果。简单阐明符号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将符号学分析方法引入到体育摄影图片的分析中。明确了不同类型的体育符号体系构成,阐明了体育图片意义建构的两个层次:一是体育图片符号的浮现,二是体育图片符号功能的实现。(3)解析体育摄影图片符号化的过程。本文分别从体育图片的符号载体、直接意义和引申意义叁个维度对体育图片的符号化过程进行解析。明确了体育摄影图片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意指系统。分析样本图片在二级意指系统中如何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6-05-18)
邢千里[9](2015)在《人道主义摄影的去符号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1895-1965)拍摄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着名作品《流民母子》(1936)被认为是兰格“个人创作的极致”(斯特莱克)和“最完美的经典影像”(爱德华·斯肯泰)。 近些年来“最XX”的滥用使中国(本文来源于《中国摄影报》期刊2015-12-15)
郭嘉祺[10](2015)在《观念摄影中的视觉符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念摄影作为一种传播艺术家思想和观念的媒介,是围绕视觉符号的典型性、可读性、象征性和形象性来进行画面构建的。观念摄影所表达的思想,源自艺术家个人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利用摄影手段将个人的思维方式、观念、认识融入其中,并使用一定的创作手法表现出来。“读图时代”的今天,视觉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视觉符号在观念摄影艺术中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传播,它所传达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等语言符号,而且符合大众接受心理。人们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大都以符号学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具备非语言符号的性质和视觉符号特点的研究,对观念摄影艺术中的视觉符号进行解构重建。本文利用传播学的原理将视觉符号在观念摄影作品中的构建进行研究,并应用于观念摄影的创作实践,不但能使创作者的创作思路更加清晰,而且对观者而言,通过对画面中视觉符号的了解,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观念与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传播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5-05-30)
摄影符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代摄影创作语言日新月异,摄影家们在探讨影像语言表达的同时也在追寻内心的艺术主张,有些艺术家用物象去表现非物像的思维与看法,影像语言耐人寻味。文中探讨了叁位静物摄影师的创作手法与作品特点,从静物造像艺术与符号表征的创作形式体现摄影家的观念与对世界的看法,几位摄影家的作品中通过静物与摆布的手法对物非物的呈现,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摄影符号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洁凡.影像的哲学观看:颗粒转化与符号再现——读《摄影哲学》[J].视听.2019
[2].姜丽丽.影像世界物非物——浅析造像与符号化的静物摄影创作[J].建筑与文化.2018
[3].黄媛媛.观念摄影作品中的视觉符号研究[D].延边大学.2018
[4].范愫恩.摄影成像的原创性、符号性和哲学性——评亨利·范·利耶《摄影哲学》的理论视野[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徐旻昊.警惕符号在新闻摄影中的滥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
[6].胡中节.符号与修辞:以广告摄影为例[J].艺术百家.2016
[7].汤霞.画意摄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呈现研究[D].扬州大学.2016
[8].胡虎虎.符号研究视野下当代体育摄影图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
[9].邢千里.人道主义摄影的去符号化[N].中国摄影报.2015
[10].郭嘉祺.观念摄影中的视觉符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