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协调度论文-王文和,刘林精,张爽,李凤,米红甫

综合协调度论文-王文和,刘林精,张爽,李凤,米红甫

导读:本文包含了综合协调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综合应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综合协调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和,刘林精,张爽,李凤,米红甫[1](2019)在《城市综合应灾能力的耦合协调度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综合应灾能力能否在城市灾害过程中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是衡量一座城市在未来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在阐述城市综合应灾能力内部耦合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度理论,建立了能够量化城市综合应灾能力内部关联程度的耦合度模型;其次,利用耦合协调理论,建立了能够评价城市综合应灾能力协调程度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以某一城市为例,对2007—2018年该城市的综合应灾能力进行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评估。结果表明:2007—2018年该城市的综合应灾能力的耦合度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且其值波动幅度较小,说明该城市综合应灾能力内部各应灾子能力之间的关联程度极强;其耦合协调类型由最初的初级协调型发展成为良好协调型,且呈稳步上升趋势,说明该城市的综合应灾能力呈良好发展态势。(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王映月,李朦[2](2019)在《西安市城市“叁生”空间综合利用评价与耦合协调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市域角度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安市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叁生"国土空间综合利用进行耦合协调度评价,为市域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与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7年西安市"叁生"空间综合利用水平整体持续增长,持续增长的生活空间指数贡献率最高,生产空间指数和生态空间指数虽在动态波动变化中也得以增长,但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发展度、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显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长,"生产—生活—生态"叁生空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增强,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从严重失调型逐渐稳定在临界协调型的态势。探究西安城市"叁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变化,主要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冲击、政策调整、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因素有关。因此,提出综合考量区域发展实际,协调衔接各类规划合一形成地方国土规划"一张图",建立健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产权和制度等对策,从而实现西安城市"叁生"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与科学质量发展。(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司静波,王笑竹,黄岩,郭欣欣[3](2019)在《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测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入手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选取熵值赋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东北叁省34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间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高,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间耦合与协调度也最高,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最低,不同效益间耦合与协调格局差异显着,整体呈现由辽宁省向吉林省、继而向黑龙江省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除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盘锦市外,其余地级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均超前于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沈阳市与大连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好,黑河市与绥化市为脆弱区;城市耦合度整体相对较高,多为高强度与中高强度耦合,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耦合度强于生态与社会效益,经济与生态效益较高;经济与生态效益协调中濒临与轻度失调城市居多,经济与社会效益协调中中度失调城市居多,生态与社会效益协调中濒临失调城市居多,生态与社会效益协调度强于经济与生态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较低。(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引鸽,王少雄[4](2018)在《基于熵权P-S-R模型陕西省3E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推进,能源消耗加剧,经济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能源利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3E)之间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关键。文章构建了陕西省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分别对1999~2015年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的发展水平与协调性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E系统中能源系统面临压力最大,其次为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压力相对较小;对各系统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发现,省内经济发展状态趋势良好,环境保护次之,而能源发展相对缓慢;在响应部分,政府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较大,经济调控力度次之,而对能源的改革力度较差;综合协调度分析表明:陕西省3E系统协调程度整体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发展趋势上呈现波动变化,并逐步趋于平稳,但距离理想状态有一定差距。(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农殷璇,臧俊梅,许进龙[5](2018)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测算及其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态、社会资源和经济技术3方面,构建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测算了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探寻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系统有序均衡状态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1)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整体水平良好,但依然存在不足及较大的改善空间,西江经济带的经济技术承载力和珠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且呈西低东高的特征;(3)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城市内生态环境承载力子系统和经济技术承载力子系统差距较大,其中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较高但经济技术承载力整体偏低,珠江经济带则与之相反;(4)目前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整体水平良好,但系统内部的运行状况较差,不利于系统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承载;(5)可通过调整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加快产业转移、实施"耕地异地代保"等方式,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及其系统的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李恕洲[6](2018)在《基于耦合协调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率逐年上升,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上升到了 2017年的58.52%。然而,随之而来的城市人口激增、城乡分化严重、社会矛盾频发、产业转型升级放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城镇化叁个子系统(人口、经济及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摆脱其发展不协调的困境,对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及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充分的文献研究和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明晰了研究学者在城镇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撰写全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在界定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城镇化的发展可视为一个由人口、经济及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整体,且各子系统间具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且均影响着整体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剖析城镇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来对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华东六省一市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其区域实际,融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熵权法等分析方法提取、筛选和优化城镇化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确定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时序多指标法等分析方法,实证测度2005-2016年该区域各省市人口、经济及生态环境叁个子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综合发展水平得分。紧接着,在二元系统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叁元系统耦合模型,实证测度了该时段内各省市城镇化各子系统间的静态和动态耦合协调度,确定了其所处的协调类型和协调等级,通过对其进行拟合趋势分析和时空差异分析,并以此来综合评价该区域内各省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研究分析发现:1)2005-2016年华东六省一市城镇化系统中人口、经济及生态环境叁个子系统的静态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间的差异较大;2)2005-2016年该区域各省市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均实现了由不协调向协调的转变;3)该区域各省市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增速均有放缓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且导致区域内各省市其整体水平提升缓慢的原因各不相同。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并结合区域差异,从提升城镇化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实现其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方面提供了决策建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7)

薛锋,袁野[7](2018)在《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综合运输体系支撑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构建以塔式结构为框架的综合运输支撑力指标体系,得出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程度。结合系统间耦合协调度,明确了体系支撑力的计算办法,并对2010—2014年四川省综合运输体系支撑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综合运输系统支撑力与区域经济虽然态势可观,但支撑力对其满足程度有削减趋势,后期出现了一定的疲软倾向,应加快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各交通方式的效率,真正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运输体系。(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大本,冯石岗[8](2018)在《基于WSR方法论和熵值-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方法论(WSR)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理论体系,并运用"熵值—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对2006-2015年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和各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6-2008年增幅较大;2008-2010年增幅趋缓并有回落;2010-2014年呈上升趋势;2014-2015年有所回落。系统内3个子系统整体上也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技术管理"子系统波动较大。另外,反应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治污水平的"铅排放总量占废水排放总量比"、"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日均处理能力"、"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影响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研究方法具有实用性,可为区域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8年03期)

代碧波[9](2018)在《企业ERP实施中知识管理叁维绩效协调度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ERP实施中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对ERP实施中知识管理绩效及其协调度进行科学评价非常必要。通过样本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不仅对知识管理的素质绩效、能力绩效和产出绩效进行不同维度的评价,反映企业ERP实施中知识管理各个维度的特征,重点对知识管理叁维绩效之间的融合关系进行协调度综合评价,以反映知识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际状况,为ERP实施企业在知识管理中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凡,林凯荣,林娴,何艳虎,林友勤[10](2016)在《基于综合协调度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及水环境状况等叁方面选取了10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计算并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2010—2013年的水资源综合协调度、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以及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度。结果表明:2013年,8个省份的水资源综合协调度达到协调,基本协调的有8个省份,不协调和极不协调的15个省份均为水资源高开发利用地区。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在未来发展中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6年09期)

综合协调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市域角度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安市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叁生"国土空间综合利用进行耦合协调度评价,为市域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与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7年西安市"叁生"空间综合利用水平整体持续增长,持续增长的生活空间指数贡献率最高,生产空间指数和生态空间指数虽在动态波动变化中也得以增长,但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发展度、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显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长,"生产—生活—生态"叁生空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增强,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从严重失调型逐渐稳定在临界协调型的态势。探究西安城市"叁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变化,主要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冲击、政策调整、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因素有关。因此,提出综合考量区域发展实际,协调衔接各类规划合一形成地方国土规划"一张图",建立健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产权和制度等对策,从而实现西安城市"叁生"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与科学质量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综合协调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和,刘林精,张爽,李凤,米红甫.城市综合应灾能力的耦合协调度评估[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

[2].王映月,李朦.西安市城市“叁生”空间综合利用评价与耦合协调度分析[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3].司静波,王笑竹,黄岩,郭欣欣.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测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刘引鸽,王少雄.基于熵权P-S-R模型陕西省3E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18

[5].农殷璇,臧俊梅,许进龙.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测算及其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8

[6].李恕洲.基于耦合协调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8

[7].薛锋,袁野.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综合运输体系支撑力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8

[8].王大本,冯石岗.基于WSR方法论和熵值-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例[J].节水灌溉.2018

[9].代碧波.企业ERP实施中知识管理叁维绩效协调度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张凡,林凯荣,林娴,何艳虎,林友勤.基于综合协调度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水利.2016

标签:;  ;  ;  ;  

综合协调度论文-王文和,刘林精,张爽,李凤,米红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