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CT颈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64排CT颈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周茂荣苏宁马利军周艳丽韩玉莲

【关键词】X线计算机;短暂性脑缺血;血管造影;颈动脉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09-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TIA后脑卒中发病率及卒中致死率均明显增高。而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1~3]。本文通过对72例颈动脉性TIA患者的64层CT血管造影图像分析,来探讨64层CT在评价颈动脉性TIA患者的血管狭窄及斑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10~2010~10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动脉系统TIA患者共72例,男59例,女13例,年龄38~72岁,平均51.7岁。全部行头颅CT或常规MRI头部检查,除外脑梗死。临床症状为肢体偏瘫、麻木、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眩晕等。其中43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1.2CTA检查方法采用GELightSpeedVCT64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颅顶,连续容积扫描,探测器组合64×0.625mm,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螺距0.984:1,扫描速度0.4s/转,电压120KV,电流580mA。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碘海醇(350mg/mL),注射流率4.5~5mL/s,运用血管减影成像技术设定双扫描序列,先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TimingBolus小剂量对比剂试验确定延迟时间,对比剂总量60~70mL,将扫描后获取的图像传入AD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减影和血管重建,重建方法为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

1.3图像分析由两名影像科医生分别在轴位、MPR、MIP、CPR和VR图像上对获取的颈动脉血管图像进行分析,当图像质量良好时,判定(1)动脉管腔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的部位、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判定: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法(NASCET)确定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狭窄远端直径-最小残余直径)/狭窄远端直径]×100%。狭窄百分率分为五个等级:无狭窄、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和完全闭塞。(2)粥样硬化斑块的评定:在轴位图像上测量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4],将斑块分为:富含脂质斑块为(50±12)HU,纤维斑块为(89±31)HU,钙化斑块为(489±113)HU,及混合斑块。

2结果

72例患者,共144支血管,图像质量均良好。

2.1颈动脉狭窄情况37例(51.4%)患者51支颈动脉出现狭窄,其中轻度狭窄37支(37/51,72.5%),中度狭窄9支(17.6%),重度狭窄3支(5.9%),闭塞2支(3.9%)。

2.2颈动脉斑块情况共发现斑块58块,其中钙化斑块27块,脂质斑块17块,混合斑块14块,位于颈总动脉15块,动脉分叉24块,颈内动脉19块。斑块表面形态不规则13块。

51例颈动脉狭窄的病人中有42例行超声检查,CTA与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判定一致的有35例。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即将发生脑梗死的警告信号,起病突然,历时短暂,症状和体症出现后迅速到达高峰,持续时间不等,24h内恢复正常而无后遗症。TIA患者大多于发病间歇期就诊,依靠病史诊断,常规CT及MR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或仅见陈旧性非责任病灶,缺乏客观诊断标准。近年来由于影像学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人们对TIA的发病机制、分类及其预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的重要原因之一,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近年来,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3.1CTA重建技术的比较:64层螺旋CT具有较以往任何多层CT更快速、大范围、各向同性容积数据采集的能力,且图像后处理具有快捷、安全、方便等特点,可经强大的三维图像后处理而获得高质量颈动脉系统血管清晰的图像,因此可获取良好的颈动脉图像。

MPR可以从冠状位、矢状位及各种不同角度观察颈动脉形态和解剖关系,可以清晰地显示钙化斑和颈动脉狭窄情况。MIP是将每条射线上所遇到的最大强度像素进行重组成像,图像类似血管造影,与DSA相一致。MIP能明确显示颈动脉的大小、形态、范围及其内分支血管情况,能区分颈动脉管壁的钙化与血管内对比剂的密度,MIP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管腔狭窄的原因和狭窄的程度。VR是根据容积数据内像素的CT值不同,从观察者的方向对所有像素进行投影并以不同灰阶的形式显示出来,结合多角度旋转,可提供出一个三维立体影像,使颈动脉血管成像更加清晰,可以显示斑块的形态及其与血管的关系,还可以显示血管的比邻关系。

本研究中,MPR、MIP、VR可很好地显示出了狭窄的颈动脉,其中MPR可全部显示钙化斑块,而VR、MIP对钙化的显示要低于MPR。

3.2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DSA虽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费用较高,并且造成大约1%的卒中发生、4%的TIA发作和1%的死亡率。

而MSCTA已被证实在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本组37例(51.4%)患者51支颈动脉出现狭窄,其中轻度狭窄37支(72.5%),中度狭窄9支(17.6%),重度狭窄3支(5.9%),闭塞2支(3.9%)。MPR、MIP、VR均可很好的显示颈动脉狭窄,明确病变的性质,管腔狭窄的原因和狭窄的程度。

本组研究显示缺血性脑梗塞与颈动脉病变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是引起TIA的重要原因.

3.3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有资料表明在轴位图像上通过测量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可将斑块分为:富含脂质斑块为(50±12)HU,纤维斑块为(89±31)HU,钙化斑块为(489±113)HU,及混合斑块。本组中共发现斑块58块,其中钙化斑块27块,脂质斑块17块,混合斑块14块,位于颈总动脉15块,动脉分叉24块,颈内动脉19块。斑块表面形态不规则13块。

颈动脉MSCTA检查方法安全可靠、图像质量良好,不但可以清楚地观察颈动脉的血管形态变化,还可以全面地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及

闭塞情况,准确判定斑块的性质,立体显示病变的三维关系,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BartlettES,SymonsSP,FoxAJ.Correlationofcarotidstenosisdiameterandcross-sectionalareaswithCTangiography[J].AJNRAmJNeuroradio,l2006,27:638-642

[2]SilvennoinenHM,IkonenS,SoinneL,eta.lCTangiographicanalysisofcarotidarterystenosis:comparisonofmanualassessment,semiautomaticvesselanalysis,and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J].AJNRAmJNeuroradio,l2007,28:97-103

[3]胡伟,孙志远,葛颂,等.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547-550

[4]BoyleJJ.Macrophageactivationinatherosclerosis:Pathogenesisandpharmacologyofplaquerupture[J].CurrVascPharmaco,2005,3:63

作者单位:014040包头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标签:;  ;  ;  

64排CT颈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