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还原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旧锂电池,有价金属,回收,有机还原剂
金属还原剂论文文献综述
郭春秀[1](2018)在《基于有机还原剂的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浸出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视,逐渐完善的立法规定,废旧锂离子电池属于固体废弃物。它的不恰当管理和处置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回收废旧锂电池中的有价金属不仅可以减轻环境危害,而且回收得到的有价金属能带来经济效益。有了这样双重益处的理念,本研究以回收手机电池中的废旧锂电池作为原材料,拆解电池,用湿法冶金方法,采用硫酸与可生物降解的还原剂共同作用的工艺处理废旧电池里活性钴酸锂粉末,研究最优化条件下,金属钴和金属锂的最佳浸出效率以及浸出动力学热力学机理。研究目的是为浸出工艺提供更高效可行的方案。(1)进行有价金属浸出之前必须对废旧锂电池进行预处理,同时运用表征手段对预处理之后的得到的各种物质进行分析。本研究运用湿法冶金来探索从废旧锂离子电池(LiCoO_2)中浸出不同的有价金属。H_2SO_4作浸出剂,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分别作还原剂,形成叁个不同浸出体系。研究得出浸出最佳的条件是:H_2SO_4浓度为3 mol/L,固液比25 g/L,还原剂用量0.4 g/g,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95 ~oC。在最佳浸出条件下,H_2SO_4和纤维素浸出体系中,Co和Li浸出率分别为54%,100%;H_2SO_4和蔗糖浸出体系中,Co和Li浸出率分别为96%,100%;H_2SO_4和葡萄糖浸出体系中,Co和Li浸出率分别为98%,96%。使用不同的表征方法,包括UV–Vis,FT-IR,SEM和XRD来试探性探索在H_2SO_4浸出体系中,生物质有机物作还原剂的工艺中对金属浸出效果。所有的浸出和表征结果证实蔗糖和葡萄糖是效果很好的还原剂,然而,纤维素要实现更好的还原性则需要被降解为更小分子。(2)通过Li-Co-H_2O系E-p H分析,随着p H减小,LiCoO_2会溶解到溶液里。并为提高LiCoO_2浸出效率提供以下途径:(1)降低体系的p H值和电位,使LiCoO_2中的钴直接被还原为Co~(2+)进入溶液。(2)一方面降低体系的电位,使LiCo O_2转化为中间产物Co(OH)_2,另一方面再降低体系的p H值,使Co(OH)_2被还原为Co~(2+)进入溶液。浸出动力学研究发现,金属Co的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而金属Li的浸出则是受内扩散过程。H_2SO_4与纤维素浸出体系下Ea_((Co))=48.5 kJ/mol和Ea_((Li))=10.6 k J/mol;H_2SO_4与蔗糖浸出体系下Ea_((Co))=36.2 kJ/mol和Ea_((Li))=16.8 kJ/mol;H_2SO_4与葡萄糖浸出体系下Ea_((Co))=48.9 kJ/mol和Ea_((Li))=9.73 kJ/mol。(3)在蔗糖与硫酸浸出体系下,年总投入的总成本为168.2万元,获得总利润为112.3万元;在葡萄糖与硫酸浸出体系下,年总投入的总成本为152.2万元,获得实际利润为128.3万元。(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李大伟,岳昌盛,韩宏亮,段东平[2](2016)在《以秸秆纤维废弃物为还原剂生产金属化球团》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纤维是以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秸秆为原料,经汽曝-水洗-机械分梳提取有用物质后,通过气流粉碎和有机糖提纯后得到的产物,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还原剂。在掌握秸秆纤维特性的基础上,对秸秆纤维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生产DRI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纤维尽管其固定碳含量较低,但其氢含量较高,灰分和硫含量较低,且其纤维状结构有利于含碳球团成球。与传统还原剂相比,秸秆纤维含碳球团具有更好的还原效果和更高的抗压强度。此外,秸秆纤维含碳球团也有C/O低和还原时间短的优点,适宜的C/O和恒温时间为0.8和15 min,且选用秸秆纤维粒度小于0.15 mm时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张乃珣,郭庆启,王振宇[3](2014)在《不同金属离子和还原剂对落叶松松塔原花青素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落叶松松塔原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建立原花青素变化的动力学模型。[方法]以落叶松松塔为原料,通过添加几种食品中常见的金属离子(Mg2+、Zn2+、Fe2+)和还原剂(NaHSO3),探讨了落叶松松塔中原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和降解情况。[结果]Mg2+、Zn2+或Fe2+的存在不利于原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其降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01、27.88、21.60 kJ/mol,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744 4);NaHSO3的存在会提高原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656 3),其降解活化能为36.36 kJ/mol。并建立起几种条件下的原花青素的降解动力学模型,通过验证表明模型与实测值拟合程度好。[结论]该研究为落叶松松塔原花青素保质期和残留率的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22期)
王立英,蔡灵剑,沈頔,冯永刚,陈萌[4](2010)在《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化学性质以及各种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不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实现金属纳米粒子尺寸、形貌可控,改善粒子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产率及纯度已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不断发展和完善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目前制备金属纳米材料的几种化学方法:化学试剂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等,分类介绍了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用的无机、有机还原剂,以及含氮、磷、羧基、巯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等修饰剂并重点总结了其还原和修饰机理。(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0年04期)
狄跃忠,董维维,彭建平,王耀武,冯乃祥[5](2009)在《以硅铁为还原剂制取金属锂的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铁为还原剂,采用真空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还原温度、反应时间、制团压力、物料粒度、真空度及还原剂过量率等因素对金属锂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还原率的影响次序为: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过量率>制团压力>物料粒度.硅热真空还原制备金属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293K,还原时间180min,制团压力30MPa,物料粒度80μm,还原剂过量率50%.在该条件下金属锂的还原率可达97.85%,纯度达99.24%.(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桑丹丹[6](2009)在《金属还原剂热蒸发法合成ZnO微/纳米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ZnO是一种直接带隙和高激子束缚能半导体材料,因此ZnO微/纳米材料在微电子学、磁学、场发射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热蒸发法被认为是制备具有各种形貌和特殊性质ZnO微/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石墨是该方法中最常使用的还原剂,与ZnO粉末混合作为蒸发源制备ZnO微/纳米材料。通常情况下该方法蒸发源的加热温度高于900oC。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非碳环境或低温条件,因此非碳、低温条件下的合成实验对开展ZnO相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通过热蒸发法,使用多种金属粉包括:钛(Ti)、锰(Mn)、铁(Fe)、铝(Al)、镁(Mg),替代传统的石墨作为还原剂,与ZnO粉混合,制备出ZnO微/纳米材料。实验表明,使用以上金属还原剂,相应的加热温度比石墨作为还原剂时降低了100-500℃,我们将这种现象归因于金属元素相对于石墨具有更强的还原性。加热温度的降低导致生长温度随之降低。实验发现,各金属还原剂对应不同的加热温度,分析表明加热温度强烈依赖于相应的电离势大小。反应过程中随着生长温度的降低,ZnO饱和蒸气压逐渐减小,导致ZnO微/纳米材料逐渐从微米膜结构变化到纳米棒状结构,并且低生长温度区域氧气的含量较高,导致ZnO微/纳米材料的长度增加。工作气压的改变对ZnO微/纳米棒的形貌具有很大影响,低气压(<1atm)下进行实验ZnO微/纳米材料长径比减小,由于低压下从源材料里蒸发出来的Zn蒸气受到限制。除了将金属还原剂与ZnO粉末混合放置,我们还研究将还原剂和ZnO分开放置的实验,推断出ZnO和金属粉末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气态?气态的反应过程。使用金属还原剂和ZnO作为反应源,可以在硅基底及空气中高温环境下不稳定的金刚石膜上生长ZnO微/纳米材料。研究了纳米金刚石膜上生长ZnO微/纳米材料的场发射性能,ZnO纳米棒开启电压约为4Vμm~(-1),大大低于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开启电压(约17Vμm~(-1)),表明生长ZnO纳米棒的金刚石膜的场发射性能比多晶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场发射性能有很大改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6-01)
夏德宏,尚迎春[7](2008)在《以液态钙为还原剂的金属镁生产新工艺的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现行的硅热法炼镁工艺,从新的还原剂——液态钙着手,研究了用液态钙为还原剂的金属镁还原新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液态钙为还原剂的还原工艺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08年02期)
夏德宏,尚迎春[8](2008)在《基于钙还原剂的金属镁生产新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现行的硅热法炼镁工艺,本文从新的还原剂—液态钙着手,在研究了用液态钙为还原剂的金属镁还原新工艺的可行性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镁还原装置。该装置简单、环保并能实现连续生产。(本文来源于《轻金属》期刊2008年02期)
魏学锋,苗娟,汤红妍,姜勇,李梅[9](2007)在《一种新型还原剂与海洋锰结核还原浸出有价金属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种还原剂BR与锰结核发生反应,再用硫酸浸取有价金属离子。探讨了锰结核与还原剂之配料比,浸出液pH值,浸取温度,浸取时间等因素对锰结核中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锰结核与还原剂配料比为4∶1,浸出液pH约2.0,浸取温度达到95℃以上,浸出时间90 min,锰、铜、钴、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20%、99.88%、99.91%、99.95%、铁的浸出率为18.23%。(本文来源于《有色矿冶》期刊2007年06期)
阎文锦[10](2007)在《以绿色溶剂聚乙二醇(PEG)为还原剂和稳定模板合成的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二醇是一种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绿色溶剂,拓展这一溶剂的使用范围无论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工业应用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这篇论文主要把这一便宜,易得的化合物应用到纳米材料金属材料合成上并使用合成的金属纳米材料来进行有机化学催化反应研究。1,纳米银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金属材料应用性非常广泛,我们以PEG为模板和还原剂通过简单通入H_2的方法,合成了粒径小于10nm的纳米银,并且使用这一纳米银材料一釜高效完成了催化醛,胺和末端炔的偶联反应(A3 coupling),产率从77%-97%不等。在溶剂和催化剂的循环过程中发现纳米银发生了明显的自组装现象。2,纳米Pd催化的Suzuki反应是绿色化学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使用纳米材料催化的合成在材料应用方面有重要意义的杂环芳香化合物的报道还很少。我们以PEG为还原剂和稳定模板简单合成了纳米钯,并用这一材料在PEG中高效完成了溴代杂环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所有反应的产率都比较优秀。这一纳米材料还以让人满意的产率催化完成了2-噻吩硼酸与溴代芳环的偶联反应。3,以PEG为还原剂和稳定模板简单合成的纳米钯还被应用到了醇的需氧氧化中,在以空气为氧化源反应中,苯甲醛可以通过减压蒸馏的方法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催化剂和母液的循环使用没有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7-05-01)
金属还原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秸秆纤维是以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秸秆为原料,经汽曝-水洗-机械分梳提取有用物质后,通过气流粉碎和有机糖提纯后得到的产物,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还原剂。在掌握秸秆纤维特性的基础上,对秸秆纤维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生产DRI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纤维尽管其固定碳含量较低,但其氢含量较高,灰分和硫含量较低,且其纤维状结构有利于含碳球团成球。与传统还原剂相比,秸秆纤维含碳球团具有更好的还原效果和更高的抗压强度。此外,秸秆纤维含碳球团也有C/O低和还原时间短的优点,适宜的C/O和恒温时间为0.8和15 min,且选用秸秆纤维粒度小于0.15 mm时效果更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还原剂论文参考文献
[1].郭春秀.基于有机还原剂的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浸出行为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2].李大伟,岳昌盛,韩宏亮,段东平.以秸秆纤维废弃物为还原剂生产金属化球团[J].环境工程.2016
[3].张乃珣,郭庆启,王振宇.不同金属离子和还原剂对落叶松松塔原花青素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4].王立英,蔡灵剑,沈頔,冯永刚,陈萌.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J].化学进展.2010
[5].狄跃忠,董维维,彭建平,王耀武,冯乃祥.以硅铁为还原剂制取金属锂的工艺优化[J].过程工程学报.2009
[6].桑丹丹.金属还原剂热蒸发法合成ZnO微/纳米材料[D].吉林大学.2009
[7].夏德宏,尚迎春.以液态钙为还原剂的金属镁生产新工艺的热力学分析[J].工业加热.2008
[8].夏德宏,尚迎春.基于钙还原剂的金属镁生产新工艺[J].轻金属.2008
[9].魏学锋,苗娟,汤红妍,姜勇,李梅.一种新型还原剂与海洋锰结核还原浸出有价金属的试验[J].有色矿冶.2007
[10].阎文锦.以绿色溶剂聚乙二醇(PEG)为还原剂和稳定模板合成的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