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卞之琳30年代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吕丽波[1](2021)在《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刘正忠[2](2019)在《李广田《诗的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广田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汉园三诗人”之一,还是散文领域的行家里手。不仅如此,他在小说创作、教育理论、民间文学整理研究等方面皆有建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李广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多面手。从1941年开始,任教于西南联大的李广田一边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将文学的重心转向理论研究与批评写作。其时,针对文坛现状和作家作品创作,他写出了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为肯定他的研究实绩,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曾动情地将他与李健吾、李长之合称为1940年代文学批评界的“三李”。其中,1944年12月由重庆开明书店出版的《诗的艺术》是他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也是其一生中惟一专门评析新诗的理论及批评文章合集。在《诗的艺术》中,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中国新诗创作现场进行文艺批评,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诗的艺术》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前人“肩膀”之上,回到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深入探讨、确认与总结该着作的贡献。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4章。绪论主要概述学术界对《诗的艺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以此为基础,阐释笔者研究路径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从本体论视角出发,对《诗的艺术》的新诗本体探求进行整体关照。第二章采用细读法对《诗的艺术》的新诗文本批评进行综合考察。第三章言说与分析《诗的艺术》的论诗特色。第四章阐释并总结《诗的艺术》所作出的学术贡献。最后,对李广田《诗的艺术》与本论文主要观点及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同时简要回顾当代新诗发展及问题,从而审视《诗的艺术》的当下价值与启示。
郭紫莹[3](2018)在《2017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一月1.《"第三代诗歌"女性诗人群的影响探析》,朱国芳,《文艺评论》,2017年第1期,第84—89页。2.《"铎木式"的意象盛宴——评铎木的诗集<流言集·谎言集>》,刺客,《名作欣赏》,2017年第3期,第117—118页。3.《"金针度人"的诗人诗评家》,吴思敬,《文艺争鸣》,2017年第1期,第89—90页。4.《"诗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野草>与屈原<离
杨柳[4](2017)在《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涉及新诗合法性、新诗本体、新诗评价标准与新诗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是一个被延传的“变体链”,它不是单线的、稳定的、被动的,而是复杂多线的、变动不居的,并且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现代派诗人基于对晚唐诗歌绮丽含蓄、幽深婉美风格的喜爱,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在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体性的讨论与借鉴,为新诗学习古典传统做出了良好示范。此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为现代派的“晚唐诗热”。以往的“晚唐诗热”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十年代新诗观念的变革,新诗本质的探寻,以及古典传统、现代诗歌与西方资源三者关系等基本问题。晚唐诗歌流派众多,或承袭元白一派,描写民生疾苦;或如温李一派,表现艳情声色;或延续贾姚一派,作避世苦吟。其中,温李诗词属于中国诗歌流脉中非功利、非理性倾向的一派,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注重自由想象和内心表现,追求语言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晚唐诗风的特征主要有:一、偏离“诗教”传统,社会担当意识削弱,文学功利性降低,主体性增强,注重表现丰富的“内宇宙”。二、一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传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情韵缠绵、感伤忧郁、纵情声色、颓然自放的特征。三、在意象使用和象征手法上超越了感物吟志的比兴传统,以心灵主观化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组合诗歌意象,诗意因此晦涩朦胧,远离盛唐平易近人的诗歌传统。四、雕琢文字,锻炼音韵,注重对仗和典事的使用,语言因此典丽精工,具有密丽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追求视觉美感和感官刺激。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派诗学在三十年代中国新诗诗坛被广泛接受。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属于追求纯艺术的文学潮流;都致力于创造以意象体系为核心的、以朦胧晦涩为外形的新型诗歌表意模式;都具有颓废、唯美的审美特征;都注重诗歌的色彩、视觉化和装饰性,崇尚精致、炫丽的语言美。北平现代派群体与京派文人群多有重合、互有交流。他们都要求诗歌与现实保持距离,排斥诗歌文学的“工具性”,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滥情宣泄,强调更节制、更敏锐的诗的“感觉”,注重诗歌表现的“情趣”。他们推崇诗歌的含蓄朦胧美,强调诗歌与“谐隐”的关系,重视诗歌想象、象征和梦幻手法的运用。他们都具有“唯美”倾向,相对于意义领悟和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诗歌欣赏和批评中的美感体验更为重要。有关现代派诗歌创作与晚唐诗风的联系,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朱英诞等人都有相关的论述或自白,其中以废名诗论最有代表性。对晚唐“温李”的讨论是废名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名在晚唐温李的再阐释中发现了新诗“诗的内容”,他推崇晚唐温李诗词中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温李诗词中的诗意幻想和典事想象手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倡晚唐温李诗词中哀伤缠绵的非功利审美形态。晚唐诗风对现代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表层的意象、典故和具体诗句的化用;中层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类似;深层的内在精神、审美和诗歌观念上的相通。戴望舒被看做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能够较好地将法国象征主义诗风与民族传统相融合,表现出与晚唐诗风深刻的联系。戴诗以象征主义手法打破即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以感觉创造幻境,组织起一个相对单纯完整、精致艳丽的古典意象世界;其意象使用具有跳跃性、多重修饰、感觉敏锐和迷离惝恍的特点。戴望舒偏爱使用冷艳凄迷的自然意象、感官化强烈的女性身体意象和琐碎晦暗的人工意象。其诗歌中多表现情爱感伤中的痴情缠绵和自伤自悼,并同时有着商业化影响下从“爱情”通向“情爱”欲望化倾向。卞之琳写诗尤其注重技巧和语言,他从晚唐五代诗风中袭取的也是技巧和语言方面的资源。卞诗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工具,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的、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具有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他和晚唐诗人一样,注重诗歌语言和音韵的精雕细琢,致力于打造精美细巧、色彩斑斓的诗歌意象。他还注重诗歌典故的使用,在新诗中融入古典典事,形成了一种古今交错、情感沟通的诗语风格。何其芳身上的晚唐色彩更为浓厚。他改造古典思妇诗,直接承袭温词,在新诗中塑造了富丽多姿的古典女性形象,又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明丽忧伤的纯洁少女形象。其女性书写中充满了密丽冶艳、脂粉香泽的阴柔美。何其芳还以“梦幻”方式带动诗歌想象,以梦幻逻辑串联诗歌意象、铺陈典事,借鉴李商隐和艾略特诗歌用典的“互文性”方式,创造出了新诗用典的奇观。现代派借鉴晚唐传统可以从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和接受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晚唐与民国三十年代都属于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社会动荡不安,但仍能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的特殊时期。晚唐是古典诗歌经历高峰过后的转轨期,诸多前近代-现代性因素在此时破土而出;而三十年代新诗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精工雅丽、朦胧蕴藉的诗质的寻求,决定了新诗探索者选择晚唐诗歌作为参照。三十年代年轻诗人们获得了重新审视传统的空间,能够辩证地、平等地面对传统,以现代的眼光去发现传统。他们在关注晚唐的过程中体现出非学理、自由化、多面向的特征。现代派受晚唐传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典与西方的互动、感觉与诗质的关系、技巧与语言的探索、接受与审美的转向四个方面。现代派能够在中西诗歌中发现共同点,以东方品格为本,接纳西方影响,在融通中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们注重“诗的感觉”的书写,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敏锐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细微感情;在诗歌中多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力图从平淡中见新奇,诗歌境界由此愈加狭窄化、精致化。现代派对晚唐诗艺术的继承,是对初期白话诗观的全面反思,也是新诗试图从古典传统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诗歌梦幻想象手法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塑造和组织,含蓄晦涩的传达方式以及精致典雅、绮艳华丽的语言特征是现代派学习晚唐诗歌技巧的具体表现。现代派在学习晚唐的过程中还就诗歌语言的朦胧晦涩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读者的诗歌接受观,更新读者的审美思维定式。传统是新诗存在的必然基础,新诗却建立在反叛传统的前提之上,新诗的价值正体现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之间。新诗从其产生、存在和评价三个方面,都与古典传统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派借鉴传统有得也有失: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拟古,散发出某种陈腐、空洞、华而不实的气息;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注重词藻的锤炼雕饰、细节的刻画描绘,导致部分与整体的失衡;还有些诗作意象过于跳脱、意脉过于隐藏而使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丧失了晦涩诗美应该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诗借鉴传统之路上应该吸取的教训。
李秀荣[5](2016)在《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一月1.《20世纪80年代末诗歌精神书写的"光晕"——从西川、戈麦、多多、王家新诗歌文本解读出发》,周俊锋,《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49—55页。2.《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散文诗的审美现代性发现与建构》,张翼,《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39—145页。
许敏霏[6](2016)在《2015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一月1.《安静的"偏见"与知性的"钟摆"——读冯晏近期诗作》,霍俊明,《文艺评论》,2015年第1期,第106—108页。2.《北岛诗歌中的传统因子》,杜丽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10—113页。3.《边地风景体验与西南联大诗歌》,马绍玺,《文学评论》,2015
汤雪莹[7](2016)在《轻与悦—论卞之琳诗歌的美学气质》文中研究表明卞之琳诗歌最动人之处就在于既呈现出古典诗歌的美感,又传递出现代生存主体的生命体验,使具体意象和抽象思想融为一体,使智性与感性有机融合。他的诗歌虽然是沉思的诗,但沉思却不枯燥,以玄妙有趣的生存主题、丰富奇妙的意象组合、精致灵动的诗歌语言等实现对感官和玄思的双重追求,从而从整体蕴发出一种“轻”而“悦”的美学气质。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美学气质既浮现于诗歌文本的形式上,又内化于作品的意蕴空间中,并与诗人的人生体验、诗学观念和哲学思考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则涵括了三个维度的意义:在风格学层面上,诗歌表现出轻快灵动、俏皮活泼、崇尚智性的诗风;在思想意蕴和修辞学层面,诗歌呈现出与宏大、激情、凝重等相对的特质,突出的是“小”、“凡俗”、“精致”、“冷静”的特质;在诗歌本质层面,则意旨纯净超逸的姿态。本文就以卞之琳诗歌给人的美学感受为切入点,对其“轻”与“悦”的美学气质进行深入批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将卞之琳诗歌的美学气质作为研究内容的原因和意义,简要梳理学术界与此相关的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对卞之琳诗歌“轻”与“悦”的美学气质进行界定,并探讨卞之琳不同创作时期对其美学气质的贯穿。第三部分是从诗歌主题的角度分析其美学气质的生成。第四部分着重从意象角度分析其美学气质的表现,主要从传统意象与科学意象两个角度进行解读。第五部分则从卞之琳融欧化古的语言技艺分析其美学气质的体现。本文将主要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卞之琳诗歌的美学气质作出深度考察,更细致地挖掘其诗歌的文本内涵和审美特征。
潘蕾[8](2016)在《爱伦·坡在中国现代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文坛“另类”作家爱伦·坡于上世纪初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他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的展开经历了一些起伏变化。在二三十年代,其不同类型的小说和诗歌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部分作品被反复的重译和介绍。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中的哥特风格和心理描写成为了被借鉴的对象。除此之外,许多杂志均对爱伦·坡本人的经历和文学观点有所介绍,部分文人围绕其诗歌创作理论和诗歌形式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译介活动的开展,大众对爱伦·坡的了解日趋全面。但是到了四十年代,主流文学关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爱伦·坡也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尽管还有少量的经典作品被译介并出版,译本的形式和语言也相对更加成熟,但爱伦·坡其人和作品的影响已大不如前。本文试图理清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传播路线,其作品产生的相应影响,以及这种传播和影响背后体现出的现代文人的审美和政治诉求。本文分有四章,包括绪论和结语,总共六个部分。在绪论里,笔者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爱伦·坡在世界和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以及国内外对其人和作品的研究现状。在西方文学批评界,爱伦·坡的思想和作品价值直到20世纪初才普遍地被认可。对他的研究经历了从批判到肯定,从感性到理性,研究方法从文本到文化,研究领域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过程。在这个部分,笔者提及了法国和俄罗斯的象征主义对爱伦·坡的接受和继承。爱伦·坡的影响力也部分地通过这些流派的介绍和发展辐射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大的范围。接下来,笔者分别介绍了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两个阶段的译介和研究情况。相比而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对爱伦·坡的介绍活动较为局限,可视为其传播的初期阶段。到了当代,尤其是在新世纪,随着大量出版物的问世和受西方爱伦·坡多元化研究的影响,中国的爱伦·坡研究呈现出了丰富的局面,但也存在着研究方向和研究重心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爱伦·坡与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作家作品的相关比较研究并不多,仍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笔者试图通过对现代文学阶段爱伦·坡的传播和产生影响的分析来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现代文人的审美立场及其他们文学选择的个人和历史原因,以适当地填补当下研究的空白。本文的第一章,笔者首先从版本学的角度切入,比较了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被反复译介的三篇重要的短篇小说和两篇经典诗歌的译本。通过对三篇短篇小说(《金甲虫》、《泄密的心》和《红死魔的面具》)不同时期多个译本的细读和横纵向的比较,笔者发现现代文学阶段译者对爱伦·坡的兴趣是逐渐由通俗类侦探小说转向思想内涵更深刻的心理和哥特小说的。而对同一篇小说的译介基本上都经历了从语言上文言到白话,内容也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完善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翻译技巧上,更体现在翻译时表现出的艺术审美上。而《安娜贝·李》和《乌鸦》两首诗歌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当时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从文言到白话,从形式和内容混搭到整体和谐的过程。这种变化映射出中国现代诗人对西方诗歌的审美趣味和对现代新诗发展的态度。二三十年代是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被译介的高峰时期,根据当时的社会和文学现状,笔者将爱伦·坡和中国作家作品的关系大致从时间上划分了两个阶段:“五四运动”前后和三十年代前后。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这两个时间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的作家和流派与爱伦·坡的渊源。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在“五四运动”前后相对活跃的文人和流派与爱伦·坡的关系。笔者选取了与爱伦·坡有着直接联系的侦探小说代表人物程小青、鲁迅和周作人,以及浅草-沉钟社为对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他们代表了比前人更勇于突破传统的五四文艺知识分子群体,因为获得了更多人生可能和相对自由的氛围而开始疏离传统的文学规制与群体,寻求自我实现的道路。这使得他们从审美趣味上与极富个性且关注内心的爱伦·坡更加契合。这也是爱伦·坡的作品在这个时期被大量介绍的原因之一,他也因此在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创作。程小青对爱伦·坡侦探小说模式的模仿从形式上促进中国的此类通俗小说的发展;他借鉴爱伦·坡对英雄式主角的塑造也包含了他个人对民族、社会和自我的理想与想像。周氏兄弟二人中,如果说周作人对爱伦·坡的译介是出于个人的文学审美情趣,那么鲁迅对爱伦·坡的理解则超越了感性而更加深刻。将鲁迅早期的《狂人日记》和“五四”后期的《死后》与爱伦·坡作品作一比较,可以看出鲁迅对现实在不同层面的强烈批判。从与爱伦·坡创作手段的相似,创作风格的一致到同样另类而精准的内心刻画,从狂人充满激情的呼吁与反抗到死人极尽讽刺与挖苦而体现的内心悲凉,鲁迅将启蒙与审美两种现代性糅合到了自己的创作中。浅草-沉钟社则更多的从个人信仰与自我价值的角度接纳了爱伦·坡。他们在追寻理想的同时感受到的迷茫、空虚与烦恼在爱伦·坡及其追随者们提供的艺术空间里找到了一些感性的抚慰和对自我的肯定。二十年代中后期到抗战爆发,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投身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但仍然有一部分作家和诗人没有选择随大流,而是守在“纯艺术”的领域,坚持文学的自律。第三章中,笔者将爱伦·坡及其追随者与施蛰存和新感觉派、早期象征主义诗派和现代诗派进行了比较。这些派别与爱伦·坡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能一定程度地解释为何他们不在当时主流的现实主义文学之列,却依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施蛰存与新感觉派以小说创作为主,他们在感受到革命的暴力之后开始脱离理想与过度感性,变得理智而犀利。他们抓住了爱伦·坡以降的作家作品中的现代因素,作品用唯美的风格,大胆的以性爱为主题,以非理性和超自然的情节模式来批判都市现实对人心的异化,同时表达出对普罗的现实主义文学的抵触。早期象征主义和现代诗派则更多地从审美的立场借鉴了“为作诗而作诗”的爱伦·坡的诗歌理论。他们吸收了法国象征主义的诗学观和创作手段,重新定义了“诗情”和“诗意”,主张用画面、音乐和想象等手段含蓄地表达诗情,强调诗歌“暗示”的美,反对过度散文化的白话诗歌。早期象征主义的诗歌因为照搬法国象征主义模式而显得艰涩难懂,现代派诗歌则更好的融合了西方的创作手法和中国的传统意境,在新诗创作和诗歌本体建设上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具有现代特色的诗歌派别抓住了爱伦·坡思想和作品中的现代审美因素并加以运用,也体现了对其自身的审美反思与救赎。论文的最后一章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解释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得以传播和产生影响的主客观原因,爱伦·坡被接受的状况变化反映出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曲线。笔者首先分析了爱伦·坡的文学和文论作品中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特征和这些特征产生的现实背景。接着,通过介绍中国近代萌芽的个性化审美思想,以及西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分析了在中西哲学思想综合作用下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得以发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笔者借用了周宪对审美现代性四个层面的划分,分析了爱伦·坡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传播过程中,艺术审美所起到的线索作用和价值意义。尽管现代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并非只是体现在对爱伦·坡的接受上,但是对爱伦·坡的接受与其审美现代性特征密不可分,其根源来自于人类对自然、感性体验、精神自由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普遍人性的认可,和对传统、理性、科学和秩序等所有约束性和规定性的抵抗和反拨。最后,笔者认为中国现代作家对爱伦·坡的扬弃从根本上说是同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密切关联的。受到了爱伦·坡影响的作家们在参与现代文学的过程中将他们的审美经验融入到了现代文学的建构中,滋养了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成为汇入中国现代文学大潮中的一支涓涓细流。
沈名佼[9](2015)在《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表明一月1.《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陈丙莹,《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65—72页。2.《“80后”诗歌的精神倾向》,杨庆祥,《诗林》,2012年第1期,第8—9页。3.《把梦境和现实写成诗》,董晓燕,《黄河》,2012年第1期,第148—158页。4.《表现·悲情·荒诞·博彩·象征——浅谈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徐晓明、经宽蓉,《镇江高专学报》,2012年第1期,第15—18页。
沈名佼[10](2015)在《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月1.《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陈丙莹,《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65—72页。2.《"80后"诗歌的精神倾向》,杨庆祥,《诗林》,2012年第1期,第8—9页。3.《把梦境和现实写成诗》,董晓燕,《黄河》,2012年第1期,第148—158页。4.《表现·悲情·荒诞·博彩·象征——浅谈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徐晓明、经宽蓉,《镇江高专学报》,2012年第1期,第15—18页。
二、论卞之琳30年代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卞之琳30年代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2)李广田《诗的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诗的艺术》的现状概述 |
二、研究《诗的艺术》的路径方法 |
三、研究《诗的艺术》的创新之点 |
第一章 《诗的艺术》的本体探求 |
一、新诗本体与《诗的艺术》本体探求背景 |
二、新诗本体探求的基本质素:内容与形式 |
三、新诗本体探求的思想路径:唯物辩证法 |
四、新诗本体探求的价值诉求:圆融与和谐 |
第二章 《诗的艺术》的文本批评 |
一、精益求尽的诗艺探析:诗的艺术 |
二、沉思的诗的洞幽烛微:沉思的诗 |
三、聆听时代美妙之音:诗人的声音 |
第三章 《诗的艺术》的论诗特色 |
一、针对性与对话性 |
二、形象性与通俗性 |
三、印象性与朴实性 |
第四章 《诗的艺术》的学术贡献 |
一、研究思考当时中国新诗现状及发展 |
二、诗人艺术体认与奠基批评言说基础 |
三、丰富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批评空间 |
结语: 完成与未完成的跋涉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传统 |
第二节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群体 |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晚唐诗歌传统溯源 |
第一节 晚唐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晚唐政治历史概况 |
二、晚唐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分期 |
三、晚唐诗坛概况与诗歌流派 |
第二节 晚唐诗风的代表:李商隐与温庭筠 |
一、独辟宇宙的李商隐 |
二、开启词派的温庭筠 |
第三节 晚唐诗风的评价与特征 |
一、晚唐诗歌的历代评价 |
二、晚唐诗风的特征 |
三、晚唐诗歌传统的功能 |
第二章 现代派诗歌理论与晚唐诗风 |
第一节 接受背景:三十年代新诗理论建构 |
一、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的契合 |
二、北平诗坛理论建设的共鸣 |
第二节 共同关注: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
第三节 理论阐释:废名诗论与晚唐诗风 |
一、超越诗形的“诗的内容” |
二、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 |
三、诗意幻想与典事想象 |
四、哀伤缠绵的审美形态 |
第三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上篇) |
第一节 戴望舒:感伤爱情书写与晚唐诗情 |
一、清丽流美的古典象征 |
二、精致哀艳的意象世界 |
三、忧伤寂寥的爱情苦痛 |
第二节 卞之琳:古典语言意识与晚唐诗语 |
一、融通古今的现代诗语构建 |
二、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 |
三、典丽精工的晚唐诗语品格 |
第三节 何其芳:绮丽梦幻想象与晚唐诗美 |
一、女性塑造中的阴柔美 |
二、孤寂心灵的梦幻抒情 |
三、铺陈典事的互文写作 |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下篇)(待完成) |
第一节 废名:直觉写作中的禅意诗美与晚唐禅诗 |
一、朴讷浑然的直觉写作方式 |
二、禅悟思维中构造禅意诗美 |
三、禅理意象系统的典事想象 |
第二节 林庚:从自由到格律的“晚唐的美丽” |
一、自然静美的展现 |
二、清丽疏朗的格调 |
三、寂寞迷茫的抒情 |
第三节 朱英诞:“真诗无题”追求中的晚唐风调 |
一、沉静气质中的渊奥诗思 |
二、纤丽物象中的冲淡诗境 |
三、“天真”表达中的自然诗美 |
第五章 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借鉴与融合 |
第一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原因与机制 |
一、时代背景 |
二、主体特征 |
三、接受机制 |
第二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表现与特征 |
一、在与西方诗学的互动中选择传统 |
二、在感觉世界的书写中寻找诗质 |
三、现代性表现手法与语言艺术的探索 |
四、接受方式的转向与多元审美的提倡 |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的启示 |
一、新诗与传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
二、新诗传统观的形成与更新 |
三、现代派借鉴传统的得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7)轻与悦—论卞之琳诗歌的美学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诗人研究现状回顾 |
1 三、四十年代研究 |
2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研究 |
3 八、九十年代研究 |
4 近年研究 |
三、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轻与悦——卞之琳诗歌的美学气质 |
一、“轻”与“悦”的含意 |
二、“轻”与“悦”的美学气质在卞之琳不同诗歌时期的贯串 |
1 早期:“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 |
2 成熟期:“世界丰富了我的妆台” |
3 后期:“我捧出意义连带着感情” |
4 晚年时期:“旧时亲切的风物,距离加深了眷顾” |
第二章 玄妙有趣的存在主题 |
一、时间与空间——距离的组织 |
二、相对与绝对——生命的圆通 |
1 漂泊与归属 |
2 有情与超脱 |
第三章 奇妙雅致的意象元素 |
一、传统意象的现代复活 |
二、科学意象的诗学观照 |
第四章 精致灵动的诗歌语言 |
一、日常口语的诗性融汇 |
二、融欧化古的言说方式 |
1 化欧的词汇和句法 |
2 古意的汲取及化古的尝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爱伦·坡在中国现代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爱伦·坡在西方的传播和研究状况 |
二、爱伦·坡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爱伦·坡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译本研究 |
第一节 从讲故事到文学叙事---爱伦·坡小说翻译形式和目的的演化 |
一、传播初期:以译作启发民智---侦探小说《金甲虫》译本比较 |
二、“五四”时期:译作中文学自觉意识初现---心理小说《泄密的心》译本比较 |
三、三十年代:译作的文学价值被发掘---哥特小说《红死魔的面具》译本比较 |
第二节 从译本诗性的传达到诗歌形式的论争---爱伦·坡诗歌影响的深入 |
一、爱伦·坡诗歌文学价值的逐渐回归---《安娜贝尔·李》译本比较 |
二、爱伦·坡诗歌接受局面多元化---《乌鸦》译本比较 |
第二章 创作目的与创作手法兼收并蓄---爱伦·坡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作家作品 |
第一节 程小青与爱伦·坡 |
一、《霍桑探案》与爱伦·坡式侦探小说模式 |
二、“霍桑”与“杜宾”所代表的审美诉求异同 |
第二节 周氏兄弟与爱伦·坡 |
一、“另类”聚焦---鲁迅作品中的现代创作手法与爱伦·坡 |
二、诗性审美---周作人的“趣味”与爱伦·坡 |
第三节 浅草-沉钟社与爱伦·坡 |
一、浅草-沉钟对爱伦·坡的译介 |
二、“为艺术”抑或“为人生”?---浅草-沉钟社与爱伦·坡文学态度的比较 |
三、现代小说创作手法的运用---浅草-沉钟与爱伦·坡创作的比较 |
第三章 创作风格与创作理论接受凸显---爱伦·坡与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国文学 |
第一节 施蛰存和新感觉派与爱伦·坡 |
一、对“自由文学”的向往---施蛰存的文学审美选择与爱伦·坡的艺术观 |
二、施蛰存小说中的“幻”和“魔”与爱伦·坡小说的哥特风 |
三、精神空虚的都市人---新感觉派与爱伦·坡的共同选择 |
第二节 中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与爱伦·坡的诗论 |
一、中国现代诗歌本体建设与爱伦·坡的纯诗理论 |
二、爱伦·坡的诗论对中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歌形式的间接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派与爱伦·坡以降的象征主义 |
一、诗形与诗情---戴望舒的接受和发扬 |
二、诗思、诗风与诗形---卞之琳的扬弃 |
第四章 爱伦·坡接受状况的变化与中国审美现代性发展曲线 |
第一节 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爱伦·坡 |
一、波德莱尔对爱伦·坡的审美认同 |
二、爱伦·坡作品中的审美现代性因素 |
第二节 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爱伦·坡被接受的本质原因 |
一、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被接受的历史哲学土壤 |
二、审美现代性---爱伦·坡被接受的本质原因 |
三、爱伦·坡被接受过程中体现出的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发展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论卞之琳30年代诗歌的审美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D]. 吕丽波. 江南大学, 2021
- [2]李广田《诗的艺术》研究[D]. 刘正忠. 云南大学, 2019(03)
- [3]2017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郭紫莹.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01)
- [4]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D]. 杨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5]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1)
- [6]2015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许敏霏.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1)
- [7]轻与悦—论卞之琳诗歌的美学气质[D]. 汤雪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8]爱伦·坡在中国现代的传播与接受[D]. 潘蕾.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沈名佼.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10]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沈名佼.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