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变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仓鼠,分布,数量变动,山西省
分布变动论文文献综述
白一丹,牛偁睿,邹波,常文英,王青[1](2019)在《山西省大仓鼠的分布及其数量比例的变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是山西省分布广泛的农田主要害鼠,文章对大仓鼠的生态习性、分布和在鼠类群落中数量比例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其变动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仓鼠在山西省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从20世纪90年代至2014年的20多年间,大仓鼠在鼠群落中数量比例下降,由24.36%下降为7.89%。但2015年至2018年,该鼠在鼠群落中数量比例又上升,达到15.96%。(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任保平,吕春慧[2](2019)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动态势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SR框架构建了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并将空间因素和地理关联属性考虑在内,运用泰尔指数与Moran's I指数及其散点图,分析了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动态势、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最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从总体来看,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是趋好的,部分省份显示出波动上升趋势;从省际层面看,2016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的是浙江,最低的是宁夏。(2)从区域层面看,八大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值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差异为0.05,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大于区域内差异贡献率。(3)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效应,且高—高或低—低集聚效应明显,高—低或低—高的空间分异效应不明显。(4)对外贸易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邻近省份具有负面影响;环境管制的加强对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滞后性;能源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为正。(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吴蓓蓓,陈永福,易福金[3](2019)在《城镇家庭收入分布变动对其食物消费的影响——兼论与静态模拟结果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不同方案设定下收入分布变化对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动及其前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广东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需求分析法(Engel-QUAIDS),动态模拟城镇家庭收入分布变化对其食物消费的影响,并与静态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不同收入组的城镇家庭中,不同种类食物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显着差异。2)保持收入分布格局不变、缩小或是拉大收入差距的情景方案都会明显增加城镇家庭各类食物消费量;不同方案中增长幅度有显着差异,缩小收入差距的方案模拟最具明显优势,会促进各类食物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但乳品消费的增幅总为最低。3)相较于动态收入分布的模拟结果,传统的静态收入模拟倾向于低估蛋类、乳品和蔬果类消费总量;而在对粮食、油脂类和肉类消费量的估计中,缩小收入差距的静态模拟有着较为明显的高估倾向。因此,在对未来食物消费进行预测时,需要充分考虑收入分布的动态变化这一因素。(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波,丁金宏[4](2019)在《中国省域高端人才空间分布及变动趋势:2000-2015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大陆2000-2015年31个省份的数据,文中以高端人才占有率和高端人才密度为核心指标,对高端人才在中国各省的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高端人才重心依然在以京、沪、苏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和长江叁角洲地区,但经历了由北向南再向北变迁的发展历程,并出现向中西部流动的态势;工资水平、高等教育培养能力是影响高端人才流动决策的主要驱动要素,但同时也会考虑公共交通服务。城市化对高端人才流动呈现负作用,人才流动趋于理性。要解决地区高端人才空间不均衡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给予高的薪酬待遇,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才是根本出路。(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2期)
高文超[5](2018)在《1912-1948年北京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动及原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民国北京人口统计档案资料对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做出动态分析。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最大特点是分布不均衡、密度大及人口性别比高。北京内外城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远大于四郊,各区人口密度相差悬殊,北京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人口密度增长呈现明显的圈层式特点及差异性变化。北京内城外围各区人口密度及其增长均大于中心区域;外城内侧区域人口密度大于边缘区域,但内侧区域人口密度增长却慢于边缘区域;东郊区、南郊区的人口密度及其增长大于西郊区及北郊区。总体上北京各区人口密度增长表现为内城快于外城,外城快于四郊。北京城郊区人口分布格局并非静止不变,内城人口密度呈现出由低于到最终高于外城的变动,外城人口数量也呈现出由少于到最终多于四郊的变动。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北京城市居住格局的改变、公共机构的建立、城市商业消费中心的北移及外来人口的聚集等。民国北京男性人口一直多于女性人口,因此人口性别比一直较高。北京男女人口城郊区分布不平衡,外城人口性别比最高,内城次之,四郊最低。民国北京人口性别比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以未婚男性青壮年居多,大量过剩未婚男性人口成为婚姻市场中的被挤压对象,也是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本文来源于《人口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王应斌,张铁柱,彭永涛[6](2018)在《库水位变动下的公路边坡浸润线分布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丽香高速公路岸坡内渗流是稳定性控制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确定渗流场影响范围,即浸润线位置尤为重要。基于浸润线出渗点滞后高度现象,提出滞后高度取值假定,推导得到浸润线计算公式;建立理想岸坡渗流模型,分析渗透系数及水位下降速度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滞后高度得到的浸润线计算公式对比文献资料误差在2m范围内,使浸润线计算精确的提高。(2)水位下降快,渗透系数小的坡体稳定系数越小;反之,稳定系数增大;渗透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岸坡内外水位变化保持大体一致,对岸坡稳定性影响小。(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10期)
唐韬,孙弘,倪东泓[7](2018)在《基于财务公司客户存款变动分布的资金头寸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集团财务公司某区域分公司为例,以2014、2015年客户存款数据为样本,通过对财务公司资金头寸和主要业务及其变动情况的分析,指出存款变动是影响资金头寸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就存款变动分布这一最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测算资金头寸水平、改善资金头寸匡算方式,为财务公司加强内部日常资金头寸管理、提升资金管理效率,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期刊2018年16期)
米瑞华,茹梦丹[8](2018)在《陕北乡城迁移及人口分布变动研究(2000~2010)》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乡、镇、街道级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统计和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分析2000~2010年陕北地区所处的人口迁移阶段及其人口分布变动特点。研究发现,在此期间陕北人口迁移流动主要以乡城迁移为主,同时城城迁移已经出现,处于早期转型社会向晚期转型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迁移推力、拉力、阻力以及微观个体理性决策下,人口主要迁入了各级行政、商业中心和能源经济区。研究认为,陕北人口乡城迁移过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未来陕北乡城迁移将逐渐减少,而城城迁移将快速增加。(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晓凤[9](2018)在《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财政助推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从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总量及其内部结构——区域中央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区域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区域高等教育财政经常性支出、区域高等教育财政资本性支出两类四个方面,以省为单位,经由集中度、变差系数、Gini系数等指标,对2007-2016年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空间分布及变动特征展开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从总体上讲,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存在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状态,且维系着相对稳定的格局;就内部结构而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中,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区域高等教育财政经常性支出、区域高等教育资本性支出空间分布朝着均衡方向发展,区域中央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非均衡分布状态还在持续。(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米瑞华[10](2018)在《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人口再分布及人均耕地变动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边区各县人口规模、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为指标,采用地图可视化、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人-地资源匹配的视角,阐明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人口再分布与人均耕地变动过程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发现:随着政府有效引导人口迁移,边区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指标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在大生产运动的推动下,逐渐实现了以平均高程和纬度所代表的土地同质条件下的人均耕地等量化趋势。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解决边区粮食不足和农业人口分布等不均衡问题,提出奖励移民和大生产运动等经济政策,吸引较大规模的边区农业人口再分布,人均耕地占有量随着人口再分布而显着变化,这充分发挥了边区各县的人口承载余力,是一种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进行优化匹配的有利尝试,促进了资源匮乏时期寻求人的最大生存机会、寻求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等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分布变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PSR框架构建了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并将空间因素和地理关联属性考虑在内,运用泰尔指数与Moran's I指数及其散点图,分析了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动态势、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最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从总体来看,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是趋好的,部分省份显示出波动上升趋势;从省际层面看,2016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的是浙江,最低的是宁夏。(2)从区域层面看,八大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值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差异为0.05,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大于区域内差异贡献率。(3)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效应,且高—高或低—低集聚效应明显,高—低或低—高的空间分异效应不明显。(4)对外贸易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邻近省份具有负面影响;环境管制的加强对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滞后性;能源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为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变动论文参考文献
[1].白一丹,牛偁睿,邹波,常文英,王青.山西省大仓鼠的分布及其数量比例的变动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
[2].任保平,吕春慧.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动态势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
[3].吴蓓蓓,陈永福,易福金.城镇家庭收入分布变动对其食物消费的影响——兼论与静态模拟结果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
[4].张波,丁金宏.中国省域高端人才空间分布及变动趋势:2000-2015年[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5].高文超.1912-1948年北京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动及原因研究[J].人口学刊.2018
[6].王应斌,张铁柱,彭永涛.库水位变动下的公路边坡浸润线分布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7].唐韬,孙弘,倪东泓.基于财务公司客户存款变动分布的资金头寸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
[8].米瑞华,茹梦丹.陕北乡城迁移及人口分布变动研究(2000~2010)[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刘晓凤.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米瑞华.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人口再分布及人均耕地变动过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