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养分保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坡面,土壤养分,分析
土壤养分保持论文文献综述
余蔚青,李廷锋,张博[1](2019)在《水土保持措施下坡面土壤养分变化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量坡地被人类加以开垦利用,防止土壤污染的相关措施并没有及时执行实施,在粗放的种植过程之后,土壤中混入了大量的泥沙、农药及化肥残留污染物,再加上水土流失的情况日益严重,造成了很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地区的一些坡地、水平梯田和采取了合理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地作为研究对象,以对比的形式分析水土保持措施下坡面土壤养分变化特点。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通过GPS确定点位进行抽样,并采用传统的统计方式和Arc GIS地统计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统计分析工作。(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06期)
王凤成[2](2018)在《基于GIS的水土保持措施下坡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详细分析了小城子小流域水土保持关键性技术措施,通过构建水保措施体系,采用GPS定点法进行采样并将Arc GIS法与传统统计法相结合对各土壤养分各要素及误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探讨分析拟合模型各参数误差范围,选取了最佳空间插值拟合模型(球状模型)对研究流域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8年05期)
李海强[3](2017)在《水土保持措施下坡面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东北坡地被大量的垦殖,但没有实施行之有效的土壤退化防治措施,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以及氮、磷、农药等面源污染物汇入受纳水体,造成其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因此,应积极探索控制面源污染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减缓面源污染,保障区域水质安全。本文以桓仁满族自治县大泉眼小流域典型试验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和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综合实验基地内种植的不同宽度植物篱为研究对象。利用GPS定点采样,采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ArcGIS地统计方法相结合,选取最优拟合模型(球状模型),采用克里格(Kriging)法进行最优空间插值方法,绘制各种土壤特性含量的空间分布图,从而分析研究水保林地、水平梯田、地埂植物带和无措施对照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为了更好地建设耗资少、工程量小、见效快的植物篱,本研究在试验区通过栽培不同宽度的植物篱,设置不同采样点以及分层取样,从而研究植物篱对较短坡长坡面土壤肥力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4个指标的空间变异度对比:全磷>有效磷>全氮>有机质,其全氮、全磷、有效磷的空间变异受水土保持措施影响显着,而有机质不仅受水土保持措施影响,还受人为因素影响。运用Kriging插值制图显示,4个指标在空间上均分布不均匀。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含量显着高于无措施对照区,且水土保持措施能使坡耕地土壤养分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均匀分布;无措施坡耕地坡上、坡中和坡下部位土壤养分呈规律性斑块分布。上坡位的水保林地对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拦蓄作用最好,中坡位的水平梯田对有效磷的拦蓄作用显着;由于下坡位的无措施对照区作为土壤养分流失的必经区域,土壤养分含量有所富集,表现出地埂植物带对养分的拦蓄作用不显着。经统计分析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区0~15 cm有机质和全氮变异系数大于无措施对照区,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变异系数则小于对照区;无措施对照区15~30 cm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变异系数大于水土保持措施区。水土保持措施与不同深度土壤养分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0~15 cm与15~30 cm两层土壤全氮和有效磷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而0~15 cm与15~30 cm两层土壤其他各指标关系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深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随月份变化先增加后损失,但其变化程度因水土保持措施不同而不同。(2)植物篱宽度与坡面有机质、有效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上坡位布设较宽植物篱能更好地使土壤有效磷在坡面上均匀分布。0~15 cm有机质和有效磷变化受植物篱的影响较大,15~30 cm有机质和有效磷变化幅度较小。植物篱可以改变坡面微地形,0~15 cm有机质和有效磷在带上部位富集,含量最高,而15~30 cm层在带中含量最高。有机质在坡面呈高度耗损,而有效磷呈高度富积。因此,种植草本植物篱时,应该考虑合适宽度,选择适时适地的植物种,考虑植物篱给带下和带间部位带来的养分流失,加强植物篱带下和带间土壤的管护,从而提高整体土地生产力。(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马传功,陈建军,郭先华,何晓彤,祖艳群[4](2016)在《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云南彝良地震灾区灾后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通过对试验小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径流小区的监测,以探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及对收获期作物粒重的影响,寻求控制和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及增产的有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3次地表总径流量顺序为黄豆单作(17.0 m~3·hm~(-2))>马铃薯单作(15.9 m~3·hm~(-2))>玉米单作(13.7 m~3·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12.6 m~3·hm~(-2))>玉米∥黄豆(12.3 m~3·hm~(-2))>玉米∥马铃薯(11.7 m~3·hm~(-2));土壤总侵蚀量顺序为马铃薯单作(930.15 kg·hm~(-2))>黄豆单作(821.70 kg·hm~(-2))>玉米单作(739.05 kg·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716.70kg·hm~(-2))>玉米∥马铃薯(651.90 kg·hm~(-2))>玉米∥黄豆(620.10 kg·hm~(-2));在地表径流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马铃薯间作,比最差模式黄豆单作削减地表径流量31.2%,比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地表径流量26.4%、14.3%;在土壤侵蚀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黄豆间作,比最差模式马铃薯单作削减土壤侵蚀量33.3%,比黄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土壤侵蚀量24.5%、16.1%。在土壤养分流失方面,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总氮流失30.6%;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氨氮流失22.2%,并有显着差异。可见,在彝良地震灾区玉米∥马铃薯和玉米∥黄豆间作种植模式在减少水土养分流失方面有一定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郭玲梅,王克勤,李太兴,崔富刚[5](2014)在《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水土保持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标准径流小区法,对云南省尖山河小流域内4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次生林地、坡耕地、人工林地和灌草丛地)0—20 cm表层土壤养分特征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4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全氮含量坡耕地>灌草丛地>人工林地>次生林地,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灌草丛地>坡耕地>人工林地>次生林地,碱解氮含量坡耕地>次生林地>灌草丛地>人工林地,有机质含量次生林地>灌草丛地>人工林地>坡耕地;土壤各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影响,有一定的关联性。②次生林地和灌草丛地都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在相同的降水量下,坡耕地总产流量分别是人工林地、次生林地、灌草丛地的1.97、3.88和2.92倍,总产沙量分别是人工林地、次生林地和灌草丛地的3.67、10.22和7.09倍。因此,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采取封山育林和种植复层结构的人工林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达到水土保持的最佳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4年05期)
苏慧敏[6](2012)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流失是非点源污染发生的主要形式,而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及其氮、磷的流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凤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选取6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降雨地表径流进行定点监测,探讨降雨-径流条件下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和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类型与土壤径流、土壤侵蚀和氮、磷流失的关系。从2005年起,每年的5-8月份每场降雨都对这6个径流小区进行径流收集,同时测定每个径流样品的总氮、总可溶性氮、硝态氮、氨态氮、总磷、总可溶性磷、悬浮泥沙量。结果表明,在整个降雨—径流过程中,总氮、硝态氮、氨态氮、总磷浓度在降雨初期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趋势,降雨初期是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高峰期。从径流量变化与各养分流失特征看,各养分浓度与流量变化趋势总体上基本相似,随着流量的减少,各养分输出浓度也随之呈下降趋势。①、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和由此引起的土壤侵蚀量差异显着,无论是地表径流量还是土壤侵蚀量在降雨强度和降雨量一致时,都是裸地>5%覆盖度>10%覆盖度>30%覆盖度,耕地和石坎梯田。覆盖度越高的径流小区,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越小。单一水土保持措施下,降雨量和雨强越大,泥沙流失量越多。不同覆盖度下的径流小区,覆盖度越大,对降雨的截留作用越大,因此降雨产生的径流量越小,流失的泥沙量也就越小。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农作石坎梯田,也明显地抑制了泥沙量的流失,因为梯田可以增加降雨入渗和拦截径流的作用,因而减少了以径流形式流失的泥沙含量。②、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都是:裸地>5%覆盖度>10%覆盖度>30%覆盖度、石坎梯田、耕地。总氮、硝态氮、氨态氮的流失量则是石坎梯田>30%覆盖度>耕地=5%覆盖度>裸地>10%覆盖度。裸地、5%覆盖度、10%覆盖度氮的流失途径主要为泥沙搬运,控制水土流失是减少氮素输出的重要手段。与裸地、5%覆盖度、10%覆盖度下颗粒态氮流失对土壤总氮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作用略高于可溶性总氮流失状况相比,覆盖度较高的30%覆盖度、具有水保措施的石坎梯田和耕地条件下可溶性总氮是土壤总氮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式,而颗粒态总氮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相对较低。裸地、5%覆盖度、10%覆盖度、30%覆盖度、耕地、石坎梯田6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类型下颗粒态氮的浓度与TSS的相关性显着高于可溶性总氮与TSS的相关性。③、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都是:裸地>5%覆盖度>10%覆盖度>30%覆盖度,而磷流失量是裸地>5%覆盖度>10%覆盖度>30%覆盖度,磷的流失途径主要为泥沙搬运,控制水土流失是减少磷输出的重要手段。截获一定比例的初期径流量对初期冲刷效应突出的总磷的减控有重要意义,而截获一定比例的后期径流量则可能有利于溶解态磷物质的去除。降雨径流中流失的悬浮泥沙,总氮、硝态氮、氨态氮、总磷浓度在降雨初期达到峰值,说明降雨对于土壤侵蚀作用强。覆盖度越高的径流小区,有水保措施的径流小区,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越小。应注重加强小流域内覆盖度和保护,来减少泥沙的流火的量,在坡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水保措施,以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输出。(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5-20)
杨平,王海燕,张洪江[7](2009)在《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认识不同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保护效应,以重庆四面山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土保持林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该文对土壤养分含量先后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提起的两个养分综合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空旷地、人工林及天然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着,其中天然林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次是人工林。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为:82.61 g/kg、2.81 g/kg、8.86 mg/kg、120.91 mg/kg和59.80 g/kg、2.14 g/kg、8.43 mg/kg、98.81 mg/kg。与空旷地土壤养分含量相比,分别同比增加了231.08%,212.06%,11.77%,84.39%和139.67%,138.12%,6.32%,50.69%。10 a生与5 a生人工林土壤第一主成分养分含量差异显着,其中前者第一主成分养分含量比后者增加了127.59%。它们的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及速效K平均含量与空旷地相比,分别同比增加了202.47%,265.01%,10.06%,76.22%和125.12%,75.39%,3.46%,42.14%。10 a生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保护结果达到了天然次生林的水平。在本研究中,不同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林,对土壤养分影响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袁红[8](2009)在《西南岩溶区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和土壤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生态系统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具有环境因子的利弊兼容性、生境的多样性和严酷性、水分亏缺的异质性和派生性、环境的脆弱性和改造的艰难性。因此岩溶区土壤退化和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系统分析了岩溶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的指纹电荷特征,及其所表征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和土壤退化程度:选择叁个岩溶区域进行对比,探讨岩溶区土壤在自然生态恢复、人为生态重建、人类无规划利用等方式下的养分保持能力,得出人为生态重建能有效恢复岩溶区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同时通过对人为生态重建区一年前后的土壤进行分析,提出运用土壤指纹电荷方法对某一研究区域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进行研究,制作图谱,后期研究则只需取少量土壤测定pH值后查询前期土壤指纹电荷图谱即可得出某时段内土壤养分保持能力的变化趋势;最后对南平镇石庆村西南坡退耕樟树林坡地不同坡位处土壤的营养元素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岩溶区坡地土壤流失的双重性,即不仅存在地表流失,而且还有地下漏失。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一定区域,根据土壤pH值的变异可以评估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土壤指纹电荷特征是通过土壤pH值获得的一系列特征值,由于任何区域、类型土壤所含可变电荷特征都不一样,如同人类指纹般具有唯一的特征性,因而被称为指纹电荷。它能表征岩溶区土壤退化中的养分保持能力,且与非岩溶区土壤对比,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对岩溶区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和土壤退化能力有更明显的指示作用:通过对缙云山非岩溶区与南平岩溶区旱地、撂荒地的土壤指纹电荷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无论是旱地还是撂荒草地,非岩溶区土壤实际pH值所对应的指纹电荷都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在非岩溶区,旱地由于一定量的施肥使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撂荒草地由于少有人类活动干扰,土壤养分保持能力也处于中等水平。但岩溶区撂荒草地土壤B层实测pH值所对应的指纹电荷处于低值,表明岩溶区土壤退化后恢复较慢,指纹电荷特征更能表征岩溶区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岩溶区土壤剖面中,碱性界面处与远离基岩处土壤pH值变异较大,因此,岩溶区土壤样品的采集不同于非岩溶区土壤样品的常规采集,应具有岩溶的特殊性:本研究在岩溶区这一特定地域,通过对碱性界面处与远离基岩处土壤pH值进行变异分析,发现在同一土壤剖面中,土壤pH值变异系数竟然>2%,由此可见岩溶区碱性基岩对界面附近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尤其在碱性基岩面上20cm范围内,土壤pH值变化最大,如在退耕樟树林土壤地质剖面中,碱性基岩面上20cm范围内土壤pH值比20cm范围外土壤高出0.14个pH值单位,比土壤表层土壤高出0.24个pH值单位。在马尾松土壤地质剖面中,基岩表面20cm范围内土壤pH值与土壤表层pH值的差值更大,达到0.5个pH值单位,变异系数为5.11%。金银花种植地土壤地质剖面中,碱性基岩表明20cm范围内土壤pH值为7.15,基岩表面20cm~40cm土壤的pH值为7.05,差值为0.1个pH值单位。因此,在对岩溶区域范围内土壤的环境质量、肥力质量、健康质量进行整体性、综合性分析和评价时,其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避免碱性基岩界面对土壤理化等一系列性质的影响。而在对岩溶区小范围内土壤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时,要注意基岩、岩石裂隙对土壤发生、发育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岩溶区土壤pH值特征,对土壤指纹电荷的测定进行了参数修正,将pH值梯度范围修正为(8.0、7.2、6.4、5.6、4.8、4.0),使之更适合岩溶区土壤特征:土壤pH值与土壤发生密切相关,岩溶区发育于碱性母岩上的土壤,由于Ca~(2+)的大量存在常使土壤呈碱性反应,一般石灰土的pH值为中性到微碱性,如安徽省石灰岩风化物发育土壤的pH值在6.15~8.06之间,重庆北碚鸡公山石灰土的pH值在5.98~8.00之间,重庆巫山地区石灰土pH值在5.68~8.51之间,重庆黔江地区石灰土pH值在5.18~7.69之间,广东阳山黑色石灰土pH值在7.00~8.06之间,重庆金佛山岩溶石灰土pH值在4.25~6.95之间。因此,在对研究区岩溶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时,对pH值的上限做了扩展,pH值设定区域为4.0~8.0,具体的梯度值分别为(8.0、7.2、6.4、5.6、4.8、4.0)。得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指纹电荷特征,把金佛山土壤样品根据分析划分为无石漠化阶段、轻度石漠化阶段、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阶段,并对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和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关系分析,得出在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指纹电荷有明显变化,且呈衔接式——阶梯状发展,即:在无石漠化的山顶,土壤A、B层土壤保持养分能力最强的pH值范围与土壤实测pH值较为吻合;轻度石漠化条件下,土壤B层养分保持能力与无石漠化的土壤A层较为一致,土壤A层养分保持能力受到明显扰动;中、强度石漠化条件下,土壤A、B保持养分能力的相对平衡点的pH值明显偏酸,这在A层表现尤为明显,主要是人为施肥的结果。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指纹电荷即土壤保持能力有重要作用,其中富里酸的正相关作用较大,而胡敏酸的负相关作用较大。通过区域对比分析,得出叁种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下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并通过土壤指纹电荷特征予以验证:选择重庆北碚鸡公山槽上,重庆南川区南平镇,重庆南川区东胜镇分别作为叁种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自然生态恢复、人为生态重建、人类无规划利用区)的研究区作对比分析,从土壤结构退化、土壤水分退化、土壤微生物退化、土壤养分退化四个方面得出鸡公山自然生态恢复区基本无退化;南平镇人为生态恢复区主要处于轻度退化阶段;而东胜镇人类无规划利用区则处于退化中度阶段。这与基于土壤指纹电荷特征得到的叁区域土壤退化趋势是相一致的。通过时间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和土壤退化的变化趋势,提出运用土壤指纹电荷方法对某一研究区域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进行研究,可以减少研究区土壤的破坏程度,只要前期充分展开相关指纹电荷工作研究,制作图谱,后期研究则只需取少量土壤测定土壤pH值后查询前期土壤指纹电荷图谱即可得出某时段内土壤养分保持能力的变化趋势:通过对重庆南平镇石庆村人为生态恢复区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前后一年土壤样品的分析,得出退耕后撂荒草地土壤的各项养分保持指标含量增长最快,对恢复土壤退化程度最为有利,其次是杉树林和樟树林;而从人为生态恢复的各种利用方式来看,花椒林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最好,土壤退化恢复的程度最快,其次是金银花和桃林。结合岩溶区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岩溶贫困山区栽种花椒、金银花的措施,能够在短时期内有效改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有利于土壤的稳定培肥,同时有效改善石漠化状况,阻止水土流失。通过对南平镇石庆村西南坡退耕樟树林坡地采样分析,以坡地土壤中营养元素为媒介,对岩溶区坡体的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从Ca、Mg、Cu、zn、Mn、Mo、Si、Fe八个营养元素在岩溶区坡体中的含量分析得出,从坡顶到坡底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过程,然而在坡底却没有明显的堆积过程,这说明岩溶区坡体中由于地上和地下的双层结构,使坡体土壤的流失形式异于其他红黄壤区,不仅存在着地表土壤流失,还有地下岩溶裂缝、落水洞的土壤漏失,其中Cu、Mn、Zn、Mg、Mo五个营养元素在坡体的坡腰部位开始出现拐点,因而可以看做是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双重作用的结果,Fe、Ca、Si则是在坡麓处就出现转折点,地表土壤流失与地下土壤漏失在此处得到明显表现。(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20)
徐旭忠[9](2007)在《重庆出台标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网讯(徐旭忠)重庆市首个用于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的《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已于近日通过专家组评审,即将下发试行。《标准》规定,田面坡度超过25°时,严禁土地开发整理;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上,不宜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科学地划分了(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07-07-23)
于天富,杨红霞,杨蕊梅,王库[10](2002)在《水土保持植物——芨芨草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然植被下土壤为对照 ,通过对芨芨草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钾、土壤有机质及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了解芨芨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芨芨草对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影响不大 ,但能明显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 ,并能提高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及降低土壤 p H值(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02年03期)
土壤养分保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详细分析了小城子小流域水土保持关键性技术措施,通过构建水保措施体系,采用GPS定点法进行采样并将Arc GIS法与传统统计法相结合对各土壤养分各要素及误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探讨分析拟合模型各参数误差范围,选取了最佳空间插值拟合模型(球状模型)对研究流域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养分保持论文参考文献
[1].余蔚青,李廷锋,张博.水土保持措施下坡面土壤养分变化特点分析[J].花卉.2019
[2].王凤成.基于GIS的水土保持措施下坡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8
[3].李海强.水土保持措施下坡面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4].马传功,陈建军,郭先华,何晓彤,祖艳群.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
[5].郭玲梅,王克勤,李太兴,崔富刚.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水土保持效益[J].中国水土保持.2014
[6].苏慧敏.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7].杨平,王海燕,张洪江.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9
[8].袁红.西南岩溶区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和土壤退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9].徐旭忠.重庆出台标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
[10].于天富,杨红霞,杨蕊梅,王库.水土保持植物——芨芨草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