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麻镇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
局麻镇痛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涛,陈晓娜,王博,朱存军,李芸瑶[1](2019)在《无CTA分析镇静镇痛加局麻下西北首例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53岁男性患者,5年前出现胸闷、心慌、纳差伴双下肢浮肿,当地明确为主动脉瓣狭窄致心功能不全,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后反复出现心衰症状,并逐渐加重,多次于多家医院心外科就诊,均因心脏功能差,未能行外科手术治疗;1个月前心衰加重,四肢浮肿明显,在当地医院给予利尿等对症处理仍不见好转,并逐渐少尿,不能进食;急诊转入空军军(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宋通渠,王宪峰,李晶晶,吴从友,马超[2](2019)在《局麻联合骶管麻醉在腰椎内窥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联合骶管麻醉在经皮腰椎内窥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局麻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组为在局麻组的基础上术前10 min行骶管麻醉。记录导针刺破皮肤软组织扩开期(T1)、椎间孔成形期(T2)、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操作期(T3)、神经根松解髓核取出期(T4)各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评价患者对术中疼痛的体验。[结果]局麻组有2例术中在椎间孔成形时因疼痛临时增加静脉强化麻醉完成手术。联合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增加镇痛药物,术后有1例出现尿潴留,经导尿治疗24 h后恢复。两组患者T1期VAS、MAP及H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T2、T3和T4期VAS、MAP及HR评分均低于局麻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的局麻体验评价选择好和很好的仅占36.00%,而联合组占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联合骶管麻醉方案在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可显着改善腰椎内镜椎管内操作的疼痛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熊琼,熊青媛,涂娟,成新花[3](2019)在《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手术指征并同意进行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以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常规手术护理配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遵医嘱在穴位注射东莨菪碱与生理盐水辅助术中镇痛;术中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术中疼痛测试,并统计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呼吸不畅的患者1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且护理后的术中VAS评分为(2.1±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9)分(P<0.05)。结论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术中镇痛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帮助患者树立手术顺利的信心,促进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同时丰富了手术护理配合的中医护理内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16期)
林诗发[4](2019)在《罗哌卡因辅助局麻对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罗哌卡因辅助利多卡因在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联合组采用罗哌卡因辅助利多卡因局麻,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局麻。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的水平变化。在T0、T1、T2、T3时刻,两组MAP、HR、SaO2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及24 h,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血清PGE2、SP、β-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联合组血清PGE2、SP、β-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辅助利多卡因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能够降低术后疼痛,同时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张坤,余素英[5](2018)在《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局麻在小儿眼科斜视手术中眼心反射的预防、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局麻在小儿眼科斜视手术中及术后镇痛疗效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0例年龄阶段为4~12岁、不论性别,ASA分级Ⅰ~Ⅱ级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A组和B两组各40例,两组均为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记录两组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记录术后1 h、2 h、6 h患儿Bier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数值。结果 A组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ier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数值中A组在各观察时间点数值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眼科斜视全麻手术中,联合罗哌卡因局麻能有效减少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并能提供良好的切口镇痛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96期)
刘晓东[6](2018)在《氟比洛芬酯在局麻踝关节微骨折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在局麻踝关节微骨折术超前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诊治的踝关节微骨折术患者中选取68例作研究对象,术中予以局部麻醉;按照麻醉药物不同分组:研究组(n=34)应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处理,对照组(n=34)则采取氯诺昔康,就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以及镇痛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术后1h、4h、24h时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镇痛药物使用率是20.59%,与对照组镇痛药物使用率44.12%相比较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在局麻踝关节微骨折术超前镇痛中的临床效果肯定,且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降低医疗费用。(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8年11期)
李玉婧,郑星[7](2018)在《超前镇痛与护理干预在鼻内镜局麻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局麻鼻内镜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围术期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8-12月门诊局麻行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成年患者100例,均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步骤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前镇痛,即术前0.5 h口服乐松1片+高乌甲素1贴贴于耳后。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并探讨围术期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T1~T5各时间段VAS评分与T1~T4时间段BCS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好转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镇痛在鼻内镜局麻术中应用可达到更强的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的身体舒适度,同时需要注意围术期护理安全,加强护理安全意识,灵活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20期)
刘凌,傅炜萍,张剑青,舒敬奎,冯家钢[8](2018)在《内科胸腔镜手术局麻时辅助镇静镇痛药效果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局麻辅助镇静下开展内科胸腔镜手术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本研究分析了单纯局麻下进行内科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37例(A组)和局麻辅助镇静镇痛下进行内科胸腔镜手术的患者412例(B组)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B组术前单次静脉推注药物,给予舒芬太尼(0.15~0.2μg/kg)和咪达唑仑(0.03~0.05 mg/kg)辅助镇痛镇静,达镇静深度为OAA/SⅢ级后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心率、呼吸、Bp、Sp O2、VAS评分、不良反应。手术开始后的10 min、20 min、40 min A组患者的HR、RR、MAP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和同组术后(p<0.05)。B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时间点比较HR、R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各时间点的VAS评分,B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但仅于术后2 h VAS评分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要求镇痛人次明显多于B组(p<0.05)。整个手术过程中B组患者OAA/S评分维持在3.3±0.5,控制在OAA/S镇静Ⅲ级水平。研究表明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内科胸腔镜手术局麻时辅助镇静、镇痛效果好并且安全,确实减轻患者痛苦。我们认为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宜从小剂量开始,术中适量追加,镇静深度控制在OAA/S镇静Ⅲ级水平为宜。(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3期)
苏祥正,李众利,张浩,李冀,刘春晖[9](2018)在《局麻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的镇痛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手术结束时,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与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解放军总院骨科因骨关节炎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及氟比洛芬酯组。罗哌卡因组(n=36)在手术结束时关节腔及手术切口部位局部注射罗哌卡因5 ml,氟比洛芬酯组(n=37)在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 mg;分别在术后1 h、3 h、6 h、12 h和24 h观察统计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氟比洛芬酯组与罗哌卡因组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后1 h、3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0.96±0.84 vs 1.17±0.67,2.13±1.29 vs 87±1.29,2.47±1.38 vs 2.44±1.34,2.78±0.95 vs 3.52±1.53,1.68±1.17 vs 2.35±1.15)差异均无统计学(P均>0.05)。罗哌卡因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而氟比洛芬酯组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结论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能够较好地缓解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的关节镜术后镇痛方法。(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胡兰,林静,何伟[10](2017)在《局麻辅助镇静镇痛药物在斜视手术中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局麻联合清醒麻醉及单纯局部麻醉下斜视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单纯局部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178例及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局麻联合清醒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283例,观察术中疼痛(VRS)、手术时间、术中不适及一次性临床治愈率。结果清醒麻醉组患者的VRS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局麻组(P<0.05);单纯局麻组手术时间单条肌肉为(27.13±3.93)min,清醒麻醉组为(21.33±3.67)min,清醒麻醉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单纯局麻组有25例术中呕吐,清醒麻醉组有11例;单纯局麻组术后3个月眼位临床治愈达169例,二次手术矫正9例;清醒麻醉组术后3个月眼位临床治愈达280例,3例行二次手术,两组短期内临床治愈率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局部麻醉联合清醒麻醉,能达到较好的术中镇静镇痛,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痛苦,提升一次性手术治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局麻镇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联合骶管麻醉在经皮腰椎内窥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局麻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组为在局麻组的基础上术前10 min行骶管麻醉。记录导针刺破皮肤软组织扩开期(T1)、椎间孔成形期(T2)、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操作期(T3)、神经根松解髓核取出期(T4)各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评价患者对术中疼痛的体验。[结果]局麻组有2例术中在椎间孔成形时因疼痛临时增加静脉强化麻醉完成手术。联合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增加镇痛药物,术后有1例出现尿潴留,经导尿治疗24 h后恢复。两组患者T1期VAS、MAP及H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T2、T3和T4期VAS、MAP及HR评分均低于局麻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的局麻体验评价选择好和很好的仅占36.00%,而联合组占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联合骶管麻醉方案在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可显着改善腰椎内镜椎管内操作的疼痛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麻镇痛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涛,陈晓娜,王博,朱存军,李芸瑶.无CTA分析镇静镇痛加局麻下西北首例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J].心脏杂志.2019
[2].宋通渠,王宪峰,李晶晶,吴从友,马超.局麻联合骶管麻醉在腰椎内窥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3].熊琼,熊青媛,涂娟,成新花.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4].林诗发.罗哌卡因辅助局麻对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
[5].张坤,余素英.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局麻在小儿眼科斜视手术中眼心反射的预防、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6].刘晓东.氟比洛芬酯在局麻踝关节微骨折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8
[7].李玉婧,郑星.超前镇痛与护理干预在鼻内镜局麻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
[8].刘凌,傅炜萍,张剑青,舒敬奎,冯家钢.内科胸腔镜手术局麻时辅助镇静镇痛药效果的评估[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9].苏祥正,李众利,张浩,李冀,刘春晖.局麻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的镇痛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
[10].胡兰,林静,何伟.局麻辅助镇静镇痛药物在斜视手术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7
标签:急诊;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