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炭疽病论文-秦绍钊,洪之国,王建伟

油茶炭疽病论文-秦绍钊,洪之国,王建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茶炭疽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茶炭疽病,松针刺盘孢菌,多基因,同源性分析

油茶炭疽病论文文献综述

秦绍钊,洪之国,王建伟[1](2019)在《贵州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fioriniae病原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茶产业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油茶炭疽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加。本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及多基因分子鉴定的方法 ,对分离的炭疽病病原菌进行系统鉴定。在ACT-GADPH 2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KLXYL-1-4病原菌与KY986902.1、KF944354.1菌株聚为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且置信度为99%。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为松针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这是松针刺盘孢菌为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首次报道,可为明确贵州油茶炭疽病病原发生规律及预防时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8期)

余傲涛[2](2019)在《油茶炭疽病林间防治药剂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表明,油茶炭疽病防治,以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腈菌唑(25%乳油)1000~1300倍液、苯甲·嘧菌酯(嘧菌酯25%(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0%(微乳剂))1000~12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此外,在5月上旬初发时的防治关键期进行防治,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4期)

刘道胜[3](2019)在《25%腈菌唑乳油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林间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及数据分析表明,25%腈菌唑乳油防治油茶炭疽病,对于预防性防治而言,以1200~1400倍液喷雾较好;对于治疗性防治,以不低于1000倍液才能达到防治效果。对于不同的防治时期,预防性防治远远优于治疗性防治。结合防治实践,对于油茶炭疽病防治,除了加强油茶园管理之外,还应该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防治,特别要重视预防性防治。(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3期)

吴鹏飞,姚小华[4](2019)在《种植密度对普通油茶炭疽病病害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密度对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炭疽病发病程度的影响,基于金华东方红林场的普通油茶资源收集圃的3个重复小区,对105个普通油茶品种进行炭疽病病情调查,采用病情指数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密度调整及品种差异对病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密度调整为3m×4m(2017年和2018年调查)后大部分无性系的病情指数都有相应减小,88个无性系的炭疽病发生程度与密度调整前差异显着,其中高抗无性系增加4个,抗病无性系增加58个;密度调整对不同品种影响不同,15号、17号、21号等41个无性系在密度调整前后病情指数存在显着差异(P <0. 05); 10号、20号、24号等47个无性系在密度调整前后病情指数存在极显着差异(P <0. 01),有17个普通油茶无性系在密度调整前后病情指数无显着性差异(P> 0. 05)。密度调整对炭疽病害发生有显着改善作用,且对不同普通油茶品种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可为普通油茶抗病品种选育和郁闭林改造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义勋[5](2019)在《油茶炭疽病病原学、病菌遗传多样性及CaCUT1基因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炭疽病是我国油茶产区油茶上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关于油茶炭疽病的系统性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我国油茶主产区油茶炭疽病的病原,根据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种级鉴定,比较了不同种间炭疽病菌的致病力、药剂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差异;以优势种山茶炭疽菌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山茶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ATMT介导转化进行了角质酶CaCUT1基因的敲除和互补,研究了该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湖北、安徽、湖南、浙江、福建、江西、广西和广东8个省(自治区)20个油茶园发病的油茶果实和叶片上分离获得232个菌株。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根据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和附着胞形态等特征的差异,从232个菌株中鉴定出山茶炭疽菌(C.camelliae)、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暹罗炭疽菌(C.siamense)、隐秘炭疽菌(C.aenigma)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5种病原菌。采用ITS、ACT、TUB2、CAL、CHS1和GAPDH基因序列联合分析进行分子鉴定,232个菌株被聚类成5个组,即C.camelliae聚类组、C.fructicola聚类组、C.siamense聚类组、C.aenigma聚类组和C.gloeosporioides聚类组,进一步佐证了形态学鉴定结果。232个炭疽菌中,山茶炭疽菌有170个菌株,占73.3%,属于优势种群,在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广东、江西、福建和广西等8省(自治区)油茶上广泛分布;该病菌以危害果实为主。果生炭疽菌有54株,占总菌株数的23.3%,在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广东、江西和广西等7省(自治区)广泛分布,属于叶片上炭疽菌优势种群,以危害叶片为主。暹罗炭疽菌、隐秘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的菌株数出现频率较低。此外,还发现在同一田块或同一棵油茶树叶片和果实的炭疽病可以由相同种或不同种的炭疽菌引起。5个种的38个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炭疽菌种间致病力差异显着,其中,山茶炭疽菌对油茶叶片和果实的致病力最强。不同种的炭疽菌对杀菌剂敏感性也存在显着差异,对咪鲜胺表现最为敏感,而对多菌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通过β-tubulin基因分析,山茶炭疽菌高抗菌株和抗性菌株的基因密码子第198位由GAG变为GCG,相应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丙氨酸(Ala);中等抗性菌株的基因密码子第200位由TTC变为TAC,相应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2)应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茶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7个省16个地理种群的山茶炭疽菌的多态性条带的百分比(PPB)为9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山茶炭疽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山茶炭疽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的遗传变异。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山茶炭疽菌在湖北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种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5个省之间的种群间多样性高于种群内多样性;在同一个省内,湖北地理种群间多样性高于种群内多样性,而浙江、江西、湖南和广西的地理种群内多样性高于种群间多样性。从菌株的群体和个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且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3)用特异性引物cutF和cutR扩增山茶炭疽菌基因组DNA获得角质酶基因CaCUT1,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727bp,含有52bp内含子,与其它子囊菌门真菌的角质酶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CaCUT1基因蛋白分子量为23.4 kDa;等电位点(pI)为6.58;蛋白序列的结构域为从44个氨基酸到223个氨基酸。CaCUT1基因含有角质酶基因所含有的-GYSQG-保守序列模块,并且存在一个肽信号,剪切位点位于第16个氨基酸与第17个氨基酸之间;含有α-螺旋和β-折迭片,且β-折迭片被α-螺旋包围。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基因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山茶炭疽菌CaCUT1基因敲除转化子和互补转化子,敲除转化子的角质酶活性和致病力都有显着降低;而互补转化子的产酶活性和致病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显着差异,表明角质酶基因CaCUT1在致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希,陈振华,舒宽义,黄向阳,赖伍生[6](2019)在《两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及造林树种之一,经济价值极高。炭疽病是危害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但目前尚未有登记的农药用于油茶炭疽病的防治。为筛选出安全、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杀菌剂,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茶饼病》,设计并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12. 5%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41. 67、62. 5mg/kg、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50mg/kg对油茶炭疽病均有较好防效,第2次药后20d的防效均高于70%。(本文来源于《农药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喻锦秀,何振,李密,邬颖,彭邵锋[7](2019)在《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P-14的拮抗物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解淀粉芽孢杆菌P-14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拮抗物质,以期为油茶炭疽病的生物农药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酸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解淀粉芽孢杆菌P-14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P-14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后的组分a对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成分为C15 bacillomycin D(杆菌霉素D)。此外,共分离得到3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相对抑菌率为(26.19±3.82)%,其中包含苯类物质(benzenes)10种、烷基类物质(alkyls)8种、醇类物质(alcohols)2种、酮类物质(ketones)11种、醛类物质(aldehydes)3种和1种酯类物质(ester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P-14能产生对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的物质,并确定了其拮抗物质种类,为油茶炭疽病的生物农药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内容。(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杨婷,李仟仟,史红安,吴梅风,张志林[8](2018)在《3种酚类物质对油茶炭疽病病菌的抑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酚类物质对油茶炭疽病的多重作用方式及活性机制,从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对油茶炭疽菌菌丝的细胞膜通透性、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油茶炭疽菌菌丝畸变,粗细不均,分支增多,局部膨大;油茶炭疽菌菌丝处理液的电导率随处理时间和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而増大;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在浓度为400μg/mL时,处理12 h后病原菌菌丝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7. 55、7. 69、8. 01 mg/g,还原糖含量分别为4. 95、6. 18、5. 71 mg/g。试验结果为将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开发成天然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帅小春,阮成江,熊朝伟,安启明,杨明[9](2019)在《油茶炭疽病新致病菌Colletotrichum kahawae的多基因序列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林间病情观察,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健交界处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检测其致病性,采用形态学方法初步鉴定了7株典型炭疽属真菌,分别为MYGD1、MYGD2、MYGD3、MYGD4、MYGD5、MYGD6和MYGD7,结合形态学及分子鉴定对该7株病原菌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在ITS-CAL-GAPDH-ACT-TUB 5个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MYGD7与卡哈瓦炭疽菌(Colletotrichum kahawae)以99%的置信度聚为一个独立进化分支;MYGD1与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权威菌株ICMP18613以99%的置信度聚为一个独立进化支;MYGD2、MYGD3、MYGD4、MYGD5、MYGD6与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权威菌株ICMP 10643和ICMP 18542以99%的置信度聚为一个独立进化分支。根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树,鉴定MYGD7为卡哈瓦炭疽菌,MYGD1为果生炭疽菌,MYGD2、MYGD3、MYGD4、MYGD5和MYGD6为山茶炭疽菌。这是卡哈瓦炭疽菌为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首次报道。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明确贵州省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对该病害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8期)

刘小玉,余凤玉,付登强,杨伟波,贾效成[10](2018)在《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真菌性病害。为有效开展该病害的防治工作,降低其危害,本研究对海南文昌发病的油茶植株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的观察及r DNA的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与Gen 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序列对比,最后将菌株7-2确定为胶孢炭疽菌。(本文来源于《中国果菜》期刊2018年11期)

油茶炭疽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表明,油茶炭疽病防治,以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腈菌唑(25%乳油)1000~1300倍液、苯甲·嘧菌酯(嘧菌酯25%(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0%(微乳剂))1000~12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此外,在5月上旬初发时的防治关键期进行防治,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茶炭疽病论文参考文献

[1].秦绍钊,洪之国,王建伟.贵州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fioriniae病原鉴定研究[J].福建茶叶.2019

[2].余傲涛.油茶炭疽病林间防治药剂的筛选[J].吉林农业.2019

[3].刘道胜.25%腈菌唑乳油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林间试验[J].吉林农业.2019

[4].吴鹏飞,姚小华.种植密度对普通油茶炭疽病病害发生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5].王义勋.油茶炭疽病病原学、病菌遗传多样性及CaCUT1基因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9

[6].王希,陈振华,舒宽义,黄向阳,赖伍生.两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初探[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

[7].喻锦秀,何振,李密,邬颖,彭邵锋.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P-14的拮抗物质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9

[8].杨婷,李仟仟,史红安,吴梅风,张志林.3种酚类物质对油茶炭疽病病菌的抑菌机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8

[9].帅小春,阮成江,熊朝伟,安启明,杨明.油茶炭疽病新致病菌Colletotrichumkahawae的多基因序列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19

[10].刘小玉,余凤玉,付登强,杨伟波,贾效成.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果菜.2018

标签:;  ;  ;  ;  

油茶炭疽病论文-秦绍钊,洪之国,王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