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翅雏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僵菌,小翅雏蝗,致病力测定
小翅雏蝗论文文献综述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王宁[1](2009)在《3种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确定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室内致病力,为在田间利用绿僵菌防治小翅雏蝗奠定基础。在室内用药液浸虫法测定了3株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致病力。绿僵菌的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种类和接种剂量有密切关系。菌株对小翅雏蝗的致病力由强到弱顺序为IPPCAAS2029>M09>M1245。菌株IPPCAAS2029的孢子浓度在1.94×10~9个/mL情况下,对蝗蝻的LT_(50)为4.26d。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种群显着的毒力作用,在防治蝗虫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09年S2期)
刘长仲,王刚,王万雄[2](2002)在《小翅雏蝗种群动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甘肃省夏河县对小翅雏蝗的种群结构、数量变动、空间格局及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虫每年 6月上、中旬蝗蝻开始孵化 ,6月下旬达到高峰 ;7月是 1~ 4龄蝗蝻混合发生时期 ;8月为蝗蝻与成虫的过渡时期 ,此期蝗蝻占总量的 5 4 .6 1% ,成虫占 4 5 .39% ;9月中旬后全部羽化为成虫 .小翅雏蝗在草地是以个体群为基本分布成分 ,个体群间的分布属聚集分布 ,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聚集表现主要是由草地的环境因素作用所致(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刘长仲,周淑荣,王刚,王万雄[3](2002)在《模糊聚类法在小翅雏蝗种群动态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population dynamics includes quantity dynamics,space dynamics and temporal dynamics. They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influential.Fuzzy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data of mean densities,indices of patchiness and occupied plot rates of Chorthippus fallax (Zubovsky)on Ganjia High Mountain Grassland in Xiahe County,Gan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is grasshopper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distinct periods,i.e.,the initial stage of hatching and the last stage of adult,the peak stage of nymph,the initial stage of adult,and the peak stage of first nymph and the adult. The peak period of nymph was in the middle ten days to the last ten days of July. In this period,the eggs were completely hatched,the population was mainly composed of nymphs of 2 and 3 instars,and the population size was related to the numbers and harmful levels of this grasshopper in the same year.Therefore,this period was the key time for population prediction and chemical control.(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2年08期)
刘长仲,王保梅,吴栋国,马隆喜,智华[4](1997)在《小翅雏蝗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9-1994年在甘肃省夏河县甘加高山草原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翅雏蝗1年发生1代,其卵在地下1.5-3cm土层中越冬,翌年6月上、中旬当5cm土层平均土温达14.3℃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下旬始见成虫,8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产卵,9月上旬至中旬末为产卵盛期。整个蝗蝻期为55.28±9.86天,成虫寿命为43.90±12.16天。在自然条件下蝗蝻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641±0.3948℃,有效积温为230.2790±20.8193日度。应用历年5月中旬5cm土层平均土温和6月上旬平均气温,建立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模型。此外,根据历年5月上旬降水量,建立发生量的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小翅雏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甘肃省夏河县对小翅雏蝗的种群结构、数量变动、空间格局及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虫每年 6月上、中旬蝗蝻开始孵化 ,6月下旬达到高峰 ;7月是 1~ 4龄蝗蝻混合发生时期 ;8月为蝗蝻与成虫的过渡时期 ,此期蝗蝻占总量的 5 4 .6 1% ,成虫占 4 5 .39% ;9月中旬后全部羽化为成虫 .小翅雏蝗在草地是以个体群为基本分布成分 ,个体群间的分布属聚集分布 ,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聚集表现主要是由草地的环境因素作用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翅雏蝗论文参考文献
[1].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王宁.3种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J].世界农药.2009
[2].刘长仲,王刚,王万雄.小翅雏蝗种群动态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2
[3].刘长仲,周淑荣,王刚,王万雄.模糊聚类法在小翅雏蝗种群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2
[4].刘长仲,王保梅,吴栋国,马隆喜,智华.小翅雏蝗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