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科信息门户论文-王鸑飞

农业学科信息门户论文-王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学科信息门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网络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信息服务发展

农业学科信息门户论文文献综述

王鸑飞[1](2008)在《国家农业图书馆学科信息门户的服务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信息门户是为专门领域用户群体集中提供相关网上信息资源的有效信息导航方式。它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集中在一个页面上,帮助用户通过统一的入口检索不同网站的信息。这种信息组织与个性化服务,以及各种附加服务的集成,已逐渐成为网络信息开发利用的又一高质量工具。农业学科信息门户顺应本领域科技信息用户的需要,实现了对无序的专题农业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整合,向社会提供更加富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是网络时代多元信息获取的有效方法,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研、信息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对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服务和发展,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用户需求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服务的对比,探讨了国家农业图书馆学科信息门户的服务创新与发展,学科信息门户的服务模式等;根据学科信息门户服务存在的特点与问题,提出了本馆学科信息门户服务的若干建议并对参与建设的农业信息门户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本馆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注重对用户的友好性和个性化服务,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服务内容丰富,服务范围广泛,服务质量上乘。2.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用户需求多元,门户信息资源利用率逐年增加,门户建设应突出以用户为本,加强定期用户调查,搞好资源维护与更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3.提出了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服务创新的模式与内容,包括农业信息门户与e-Science科研平台的结合;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学科信息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学科信息门户深层次服务内容创新,拓展网络参考咨询、远程教育,以及服务机制创新等。4.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主要问题与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为更好地实施本馆农业领域学科信息门户的“个性化服务”具有参考价值。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将为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对促进国家农业图书馆学科信息门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8-12-01)

喻浩,潘薇,王鸑飞[2](2008)在《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特点及其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和建设模式研究,探讨了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运行情况,对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国内外不同门户系统运做模式的功能与成效,提出了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网络信息》期刊2008年08期)

李黎黎[3](2007)在《国内外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信息门户是在网络学术资源飞速增长,用户信息获取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有效的信息资源导航工具,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学科信息门户的出现,有效弥补了网络资源指南和搜索引擎的不足,在开放式数字信息服务环境下,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和服务集成为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方便和统一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国内外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比较研究对集成整合农业专题网络信息资源,为特定用户群体便捷获取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营造有利环境,及提高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参与建设的叁个农业热点门户(食物与营养、节水农业和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科技热点门户)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揭示,包括门户系统、资源选择政策、元数据规范、资源加工和门户的利用情况等;应用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若干农业学科信息门户从信息资源、系统功能、建设模式和安全性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一、我国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比较重视门户资源的建设,所建成的农业学科信息门户专题性比较强,资源收录范围广阔,资源选择标准详细,资源揭示深入。二、国外农业学科信息门户以本国的特色资源为主,门户建设突出以用户为本,门户的各项功能和栏目的设置均以方便用户利用为基点,门户系统安全性较高。叁、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四个模式:自愿联合资源共享模式、组织内部资源共享模式、图书馆功能扩展动态发展模式和政府资助项目运作模式,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模式的建设特点。四、分析指出了我国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领域学科信息门户的“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充分借鉴国外农业门户信息资源建设的先进经验提供重要参考,对促进我国农业学科信息门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7-06-01)

赵鹏举[4](2006)在《国家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平台设计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平台(SPT-NAIS)以由中科院开发的SPT-CSDL软件包为参考蓝本,对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学科门户开源建设工具SPT1.4.0进行重新汉化改造,旨在为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组织与导航。 本文介绍了开发SPT-NAIS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元数据、互操作技术、信息推送与个性化定制等技术,并针对每项内容介绍了该领域内的成熟技术案例,如DC元数据、OAI互操作协议、RSS信息聚合协议。参照情报学、图书分类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本文提出了国家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平台的总体设计目标,多角度多层次揭示了该平台的内部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功能以及权限划分。SPT-NAIS的开发工作基于对SPT每个页面、类的功能及在系统中的活动范围、生命周期的详细考察,共包括“新增平台界面”、“汉化”、“语言切换”以及“搜索引擎改造”四个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工作的内容,并通过UML的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类图等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平台关键业务逻辑的工作原理。 本文最后讨论了SPT-NAIS的相关设计开发工作,认为应当加强该系统特别是搜索引擎对中文的支持,并认为原SPT的页面的处理逻辑同按钮的标签值高度耦合,不利于界面的完全汉化。最后,文章对学科信息门户平台在多语言协作、社区建设以及移动设备支持等方面做了简单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6-05-01)

农业学科信息门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和建设模式研究,探讨了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运行情况,对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国内外不同门户系统运做模式的功能与成效,提出了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学科信息门户论文参考文献

[1].王鸑飞.国家农业图书馆学科信息门户的服务与发展[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喻浩,潘薇,王鸑飞.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特点及其模式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8

[3].李黎黎.国内外农业学科信息门户的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4].赵鹏举.国家农业学科信息门户平台设计实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标签:;  ;  ;  ;  

农业学科信息门户论文-王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