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壳流动论文-林少泽,向必伟,赵田,谢成龙

下地壳流动论文-林少泽,向必伟,赵田,谢成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地壳流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造山后伸展,大别造山带,变形组构,中-下地壳流动

下地壳流动论文文献综述

林少泽,向必伟,赵田,谢成龙[1](2019)在《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动形式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造山后伸展过程中,深部地壳的变形形式反映深部岩石圈的构造活动方式,是造山后伸展深部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工作以大别造山带造山后伸展变形构造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构造观察和组构分析基础上,以实际变形组构为约束开展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伸展变形构造在垂向剖面上岩石变形机制的空间分布,进而揭示大别造山带造山后伸展过程中深部地壳的变形形式。野外观察表明,北大别穹隆边缘区域拉伸线理优选方位显着,而到穹隆中部拉伸线理定向性减弱,再到穹隆核部线理定向性有所增强。运动学上,北大别穹隆内呈现了一致的上盘向NW的剪切指向。以此为约束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动方式总体上是介于透入性简单剪切形式与纯剪切形式之间的组合形式;垂直剖面上呈现为由上、下边界向中心简单剪切分量显着降低,中-下地壳流变带中部以纯剪切变形为主。我们用造山带加厚地壳的韧性垮塌和深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后撤"来解释其动力学来源。(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余顶杰,王勇生,杨秉飞,王海峰[2](2016)在《郯庐断裂带南段两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大别造山带中-下地壳流动的限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别造山带形成于印支期华南、华北板块陆-陆碰撞过程中。大别造山带造山后发生了山根减薄,其可能的动力学机制为岩石圈拆沉或中-下地壳的塑性流动。为了检验大别造山带是否在造山后发生过中-下地壳流动,本次工作从对比郯庐断裂带南段两侧大别造山带及洪镇、月山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同样位于郯庐断裂带南段东侧的徐桥岩体开展地球化学研究,为大别造山带造山后是否经历过中-下地壳流动提供证据。本次工作对徐桥岩体的研究表明,该岩体侵位时间为127Ma左右;具有较高的Si O_2和全碱含量;明显富集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中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亏损的右倾配分模式,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徐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带东侧的月山岩体类似,且与下扬子地区沿江地区侵入岩基本一致。但同样位于造山带东侧的洪镇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月山、徐桥岩体明显不同,而与大别造山带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推断洪镇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可能为大别造山带加厚的地壳。而大别造山带东侧出现造山带地壳物质的现象表明造山带在造山后发生过地壳的塑形流动。由于大别造山带中-下地壳物质穿过郯庐断裂带南段,表明郯庐断裂带造山后大规模左行平移事件应发生于大别造山带地壳流动变形之前。(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高成[3](2014)在《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向北流动的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流动成为当代地学研究的热点甚至前沿课题,其流动方向一直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埃达克质含矿斑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全岩Sr-Nd-Pb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合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指示其下地壳由南向北的流动。本文进而厘定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提出了含矿斑岩的成因模式以及岩浆侵位过程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同时,通过对青藏高原南部卓奥友峰主峰西侧5个锆石和4个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的研究,获得了卓奥友峰地区在中新世不同时段的隆升速率,约束了藏南拆离系(STDS)在中新世的活动历史,指示了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热隆伸展对下地壳流动过程的响应。大量的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广泛发育壳内低速层、低阻层,其分布与下地壳高热流值、地震发生的多震层范围较为一致,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存在壳内部分熔融层,并且是广泛发育。青藏高原南部和其南部恒河盆地的moho面表现出与高原高海拔的镜像对称关系,恒河盆地下地壳特别薄、上地壳相对较厚,而青藏高原的地壳加厚,特别是下地壳增厚,表现出物质的循环过程:在地表,青藏高原的风化剥蚀物进入恒河盆地沉积,使得青藏高原南部剥露出中、下地壳物质,而恒河盆地上地壳加厚;在地壳内,恒河盆地下地壳物质受热熔融发生韧性流动进入青藏高原,使得恒河盆地下地壳减薄,而青藏高原下地壳不断增厚。青藏高原南部地表南北向正断层的分布,约束了温泉的出露,表现出与广泛发育的壳内低速、低阻层很好的一致性,暗示了在青藏高原南部南北向正断层之下,存在壳内部分熔融层,形成不同的流动通道,控制着青藏高原浅源地震和地表温泉的分布。下地壳麻粒岩或麻粒岩相包体主要出露于喜马拉雅核部,大多数麻粒岩呈透镜状、团块状、似层状产于片麻岩和石英岩中,由糜棱面理和构造片理构成局部强应变带。麻粒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和石榴石,他们都显示出强烈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特征,整体表现出固态流变特征。喜马拉雅高压麻粒岩年龄存在17Ma左右的峰期年龄,与喜马拉雅造山带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作用、伸展拆离作用和淡色花岗岩侵位同步。强应变带中岩石塑性流变强烈,应变量大,发生应变局部化,形成顺层伸展性韧性剪切带,发育透入性拉伸线理,矿物颗粒细粒化,显示稳态流动特征。喜马拉雅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火山作用是同构造过程,与地壳伸展和韧性流动有关。以冈底斯南缘冲江和朱诺两个矿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含矿斑岩体地表呈不规则岩株或岩脉陡立产出。矿区构造以形成于中新世的高角度正断层系统为主,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为E-W向的高角度正断层,一般沿河谷两侧分布而构成典型的地堑构造,如者拉普曲、康莎普曲两侧即发育相向的高角度正断层而构成地堑;晚期阶段为S-N向、NNW向高角度正断层,沿河谷展布而形成地堑,如美曲藏布、木普曲两侧亦即发育相向的高角度正断层而构成地堑。测区S-N向、NNW向的地堑规模更大。且在E-W向与S-N向、NNW向断层交汇处往往是成矿的有利地段。含矿斑岩新鲜面为灰~灰白色,具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体主要赋存在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斑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中。由斑岩体向外,蚀变类型有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青盘岩化、硅化、泥化及铁碳酸岩化等,黄铁绢英岩化、硅化与矿化密切相关。本文对冲江矿区2个样品和朱诺矿区的3个样品的锆石进行U-Pb年龄测试。获得其侵位年龄为14.8-15.3Ma,均显示岩体成岩时代为中新世。这与前人研究获得的冈底斯含矿斑岩的成岩年龄(20-11Ma)成果基本一致。大多数锆石无色透明至浅灰色,并具很好的棱柱状晶形,锆石颗粒大多为50~400μm,长宽比例为1.5:1~4:1。通过CL图像可见锆石发育清晰的韵律振荡环带,且环带较窄,指示其为低温环境结晶较慢的岩浆锆石。冈底斯南缘含矿斑岩样品主、微量数据,表现出Si02(63-37%-74.59%),A1203(12.80%-16.27%),CaO(0.63%-4.13%),Na2O(0.03%-5.34%),K2O(2.84%-5.98%),和高Sr/Y比值(11~166),高(La/Yb)N比值(22~83),以及Eu/Eu*比值(0.6-1.0)的特征。暗示其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同时,冈底斯埃达克质花岗斑岩具有较大范围的Mg#(31.70~57.91)值,较高的Mg#可能指示存在地幔物质的混染,对于不同矿区埃达克质岩的横向对比,推测不同矿体,由于源岩中地幔物质参与量的不同,导致Mg#含量的变化。另外,冈底斯含矿埃达克质斑岩的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K、U、Th和Pb高度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Yb强烈亏损,缺少Eu负异常,说明石榴子石在岩浆源区大量残留。冲江岩体锆石εHf(t)值为+0.5~+5.1,朱诺岩体锆石εHf(t)值为-6.9~-0.1,他们与徐旺春等(2010)报道的镁铁质麻粒岩的锆石Hf值(-2.5~+4.8)具有很好的迭合性,暗示镁铁质麻粒岩(印度镁铁质下地壳)可以作为他们的岩浆源区。此外,Sr-Nd同位素表现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拉萨地块两个端元混合的特征,Pb同位素表现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喜马拉雅富集陆壳端元的特征。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冈底斯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的岩浆源区物质组成包括:拉萨陆壳、印度陆壳、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地幔成分)。笔者通过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卓奥友峰5个锆石和4个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实验,分别获得年龄范围为:12.4-14.3Ma。笔者通过年龄温度法计算,得到中新世洛子峰拆离断层在卓奥友峰地区在中新世时期剥蚀作用逐渐增强:17-15.2Ma地壳冷却速率较慢-37.8℃/Ma;15.2-13.5Ma地壳冷却速率为82.4℃/Ma,并且在14.3Ma左右构造活动最强烈,达到峰值;13.5-12.4Ma地壳冷却速率可达100℃/Ma。这些构造作用的地壳冷却历史,暗示了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快速隆升对下地壳流动过程的响应。因此,根据我们对西藏冈底斯南缘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本文认为这些埃达克质斑岩的成因模式为冈底斯之下加厚的地壳的部分熔融,其成岩成矿物质源区来自拉萨陆壳、印度陆壳、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地幔成分),而这些物质汇聚于冈底斯之下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由南向北流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4-05-01)

曹建玲,王辉,张晶[4](2013)在《青藏高原下地壳流动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存在柔性下地壳流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但是关于下地壳流动方式及速度存在争议。地表运动有GPS等直接测量,上地幔运动有S波分裂间接反映,下地壳运动目前没有直接观测手段,使得开展数值分析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叁维球壳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下地壳柔性流动方式和流动速度。本文通过对地表GPS观测资料的拟合与不同数值模型的对比分析,认为青藏高原柔性下地壳东向流动遇到四川盆地的抵阻,下地壳物质可能仅在高原东南方向存在物质外溢通道,而在高原东北方向不存在类似的物质通道;下地壳的流动速度比地表运动速率每年快几毫米至十几毫米,对应的黏滞系数为1018~1019 Pa·s。(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3年04期)

滕吉文,司芗[5](2013)在《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在流动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即两陆-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促使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和运移,不仅导致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隆升,地壳短缩增厚、上地幔物质以深大断裂为通道向岩石圈介质中注入,而且促使高原地壳变形和整体隆升,并组构了东亚地域的"世界屋脊"。因此对青藏高原壳、幔精细结构和大陆动力学的研究对东亚、乃至全球地球动力学研究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3——大会报告》期刊2013-10-13)

王晓芳,何建坤[6](2012)在《下地壳管道流动与青藏高原东缘大尺度构造地貌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板块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型构造地貌单元.通常认为印度-欧亚板块汇聚导致增厚的岩石圈发生下部剥离或下地壳内发生粘性管道流动对高原隆升和大尺度构造地貌的形成有重要的动力学联系.就下地壳粘性管道流模型,目前虽然有一些间接观测证据,但就管道的厚度、管道内下地壳物质的粘度及其横向不均一等如何约束管道流的发生,并由此导致地表隆升的时空变化等仍然不清.本文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下地壳不同流动方式与大尺度地表构造地貌关系的控制方程.通过大量模拟发现,发生管道流动的下地壳物质粘度在青藏高原东部区可能在(1~5)×1018到(1~4)×1020Pa s间,而到四川盆地和云南南部地区增大到1022Pa s.其次,当下地壳发生管道粘性流动时,青藏高原向外扩展的地表隆升速度在时间序列上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些结果对深入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的流变学,解释青藏高原大致在8 Ma发生快速隆升的动力学等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7](2011)在《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流动的充分及必要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Morgan(1987)等人提出通道流(Channel flow)的概念以后,近年来诸多的有关青藏高原下地壳通道流的文章不断发表,在他们的模型中主要是设定上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结构近似于刚性,而之间的中地壳或下地壳为强度明显低的塑性流变层,且可以流动。这个模型在解释一些地区的构造应力及变形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在一些工作中,根据地壳流的空间分布和深部探测资料(如电阻率,Rippe and Unsworth,2010)计算得到的岩石圈变形速率随深部分布的结果看,往往在深部物质层圈分界处,特别是Moho界面处的流动速率最大。但是青藏高原地壳的底界反射波能量很强,属于高速的物性,因而这种现象很难从介质属性和层圈分层机理上给予合适的解释。已开展的相关数值模拟工作(Beaumont et al,2004;Royden et al,1997)中,均将下地壳设置为黏度系数很低的物质组构,则下地壳便可以产生通道流的效应。同样,通道流的存在必须是低黏度物质被高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7)

王安国,张训华,宋维宇[8](2011)在《Westaway下地壳韧性流动耦合模式:以莺歌海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McKenzie在1978年建立的断坳盆地岩石圈模型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上地壳的伸展系数B要小于对盆地裂后期反演所得的数值。对该问题的解释一般认为是由于岩石圈不均匀伸展和减薄或是低估了上地壳的伸展系数所致。一些学者认为初始裂陷变形引起了被动边缘与深度相关的伸展,伸展表明了大洋中心的扩张和地幔柱活动。然而,莺歌海盆地出始于大陆地壳的伸展,处于陆内背景下并充填了陆源沉积。因此,这种与深度相关的伸展解释方案是不可行的,因为没有相关资料显示这里曾有过玄武质岩浆活动或地幔柱引起的区域性穹窿式隆起。McKenzie回剥法不包含裂后期的下地壳流动,此方法高估了盆地的伸展量,因为没有考虑到盆地(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7)

刘静,曾令森,丁林,Tapponnier,P,Gaudemer,Y[9](2009)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和下地壳流动假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精度的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定量勾画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尺度地形地貌的特征。分析表明,高原东南缘地貌特征为"负地形",即海拔高程与地形坡度,与地形起伏度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与高原中部的"正地形"——海拔高程或地形坡度与地形起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在高原东南缘,在河谷之间保留有高海拔、低起伏的残留面。这些残留面与高原内部的平坦面具相似的渐变地貌特征,从腹地的正地形逐渐变为川西的高海拔平坦面与深切河谷相间的负地形。虽然随着河流下切深度往南逐渐增加,残留面虽越来越少,但仍然可以识别,最终终止在雅砻江逆冲断裂带附近,该断裂带以南地区没有明显负地形特征。北东向展布的雅砻江逆冲断裂带对应着50~200 km宽的地形相对陡变带。综合区域新构造和构造地貌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1)雅砻江逆冲断裂带可能代表着现今正经受侵蚀改造和弱化的高原老边界,该边界以北和以南地区抬升历史不同;2)叁江地区的峰值抬升期已过,目前以侵蚀为主。虽然不能排除与河流侵蚀对应的均衡反弹抬升作用,但具有真正意义的地壳增厚型的构造抬升较弱。国际上流行的高原东缘下地壳流动模式的依据之一是从高原内外流分界线到南中国海,存在一个区域上延伸数千公里的抬升前低海拔"类夷平面"的残留面。地貌特征,构造和地质综合分析都表明高原东缘不存在这样的类夷平面,不支持解释高原东缘地形演化和相应构造变形的下地壳流动模式。(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李德威[10](2008)在《大陆下地壳流动:渠流还是层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和模拟资料证明大陆岩石圈存在壳内流层,目前创建了渠流和层流两种假说来解释大陆下地壳的流动规律和流动机理。渠流模式是指厚地壳、高地势的造山带或高原中、下地壳低粘度物质在地貌负荷的侧向压力梯度或剥蚀作用驱动下从山根向外侧向扩张。笔者在研究青藏高原的基础上于1992年提出的层流模式是指在大陆边缘俯冲板片脱水熔融和大陆内部地幔柱(枝)底辟上隆的热动力及其相关的重力驱动下的盆山地壳物质循环系统,盆地热软化下地壳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层流向相邻的山根,盆地地壳减薄,造山带地壳加厚,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物质带动深层变质岩向上运动,热-重力派生的垂直主应力形成热隆伸展的变质核杂岩和低角度拆离断层,隆升的山体在重力势能作用下侧向扩张,盆山边界形成逆冲推覆和滑覆构造,同时遭受强烈的剥蚀作用,造山带源粗碎屑沉积物快速堆积在盆缘受下地壳拖曳的壳内有限俯冲坳陷带内。渠流构造和层流构造在大陆板内变形、中下地壳韧性挤出、造山带的挤压和伸展同步转换、中深变质岩的韧性变形及剥露过程、部分熔融及岩浆活动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在发育背景、产出部位、流层边界、流层规模、流动型式、流动体制、流动方向、流动物质、流动效应、流动时间、驱动力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差异。渠流构造基本上可作为层流构造时空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层流的驱动力是热能和重力,而不是地表剥蚀作用和山体负荷作用。从全球角度来看,层流只是地球多级物质循环流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08年03期)

下地壳流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别造山带形成于印支期华南、华北板块陆-陆碰撞过程中。大别造山带造山后发生了山根减薄,其可能的动力学机制为岩石圈拆沉或中-下地壳的塑性流动。为了检验大别造山带是否在造山后发生过中-下地壳流动,本次工作从对比郯庐断裂带南段两侧大别造山带及洪镇、月山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同样位于郯庐断裂带南段东侧的徐桥岩体开展地球化学研究,为大别造山带造山后是否经历过中-下地壳流动提供证据。本次工作对徐桥岩体的研究表明,该岩体侵位时间为127Ma左右;具有较高的Si O_2和全碱含量;明显富集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中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亏损的右倾配分模式,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徐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带东侧的月山岩体类似,且与下扬子地区沿江地区侵入岩基本一致。但同样位于造山带东侧的洪镇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月山、徐桥岩体明显不同,而与大别造山带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推断洪镇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可能为大别造山带加厚的地壳。而大别造山带东侧出现造山带地壳物质的现象表明造山带在造山后发生过地壳的塑形流动。由于大别造山带中-下地壳物质穿过郯庐断裂带南段,表明郯庐断裂带造山后大规模左行平移事件应发生于大别造山带地壳流动变形之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地壳流动论文参考文献

[1].林少泽,向必伟,赵田,谢成龙.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动形式数值模拟研究[J].地质学报.2019

[2].余顶杰,王勇生,杨秉飞,王海峰.郯庐断裂带南段两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大别造山带中-下地壳流动的限定[J].岩石学报.2016

[3].高成.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向北流动的依据[D].中国地质大学.2014

[4].曹建玲,王辉,张晶.青藏高原下地壳流动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震.2013

[5].滕吉文,司芗.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在流动吗?[C].中国地球物理2013——大会报告.2013

[6].王晓芳,何建坤.下地壳管道流动与青藏高原东缘大尺度构造地貌关系[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

[7].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流动的充分及必要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

[8].王安国,张训华,宋维宇.Westaway下地壳韧性流动耦合模式:以莺歌海盆地为例[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

[9].刘静,曾令森,丁林,Tapponnier,P,Gaudemer,Y.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和下地壳流动假说[J].地质科学.2009

[10].李德威.大陆下地壳流动:渠流还是层流?[J].地学前缘.2008

标签:;  ;  ;  ;  

下地壳流动论文-林少泽,向必伟,赵田,谢成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