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层视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治理,多层治理
多层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章文光,宋斌斌,秦黎[1](2019)在《多层治理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治理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层治理理论是研究多中心、多部门、多行动者政策环境中治理行动如何开展的重要解释框架,创新型城市是中国政府探索实验主义创新治理的实践模式之一,在现实中这种创新治理模式面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藩篱和创新主体关系建构的双重挑战。通过对中国创新型城市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发展模式、布局特点以及政策阶段性特征进行总结,有助于分析"中央—地方"政府间围绕创新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和治理框架开展的复杂互动过程和暴露出的问题。基于此,运用多层治理理论框架能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治理的优化方向提供建议:通过统筹协调形成开放兼容的创新型城市政策目标;通过基层赋权协调多层政府间创新型城市政策工具;通过多层治理构建完善协调的创新型城市治理框架。(本文来源于《行政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曹建巍,吴慈生,张立刚[2](2019)在《基于多层视角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指导增量配电业务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改革正处于攻坚期,理论研究亟待回应现实关切,推动改革落地。从宏观层面分析,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旨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行业层面分析,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后,配电网由电网企业垄断的格局将逐步被打破,电网企业、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增量配电网的格局将逐步形成;从企业层面分析,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对电网企业是一把双刃剑,电网企业要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在推动改革落地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革新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宏观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李庆[3](2019)在《领导力类型视角下的欧盟多层气候治理体系研究——以德国和英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政治/政策新近研究表明,国家不再被视为唯一能够充当气候领导者的行为体,众多的次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例如城市、社区和企业)作为推定的变革推动者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质性的气候领导者通常必须(在气候治理的不同层面同时或有序地)采取行动,以实现其内部和外部意愿;同时,它们还会主动吸引追随者。本文尝试以领导力类型学作为分析框架,梳理欧盟两个最大经济体内部不同层面的气候政策行为体展现的不同类型领导力;进而指出原有的国家中心研究路径会因特别关注结构型领导力而对欧盟多层气候治理体系中不同行为体展现的领导力的另外叁种类型着力不够,而这正是未来该议题研究需要继续挖掘的方向所在。(本文来源于《德国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朱桂龙,朱明晶,尹潇[4](2019)在《知识扩散视角下共性技术的商业化评价——基于多层网络的反向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性技术筛选,尤其是商业化评价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沿树状结构自下往上的共性技术分类视角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整合专利引证与摘要文本分析的多层复杂网络方法,通过观测技术树顶端专有技术对底层共性技术的共享性来反向识别产业共性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其商业化潜力评价为高中低3个层次,确定具备市场化条件的共性技术以及尚需二次研发的共性技术,为政府干预共性技术扩散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最后,以生物技术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杜梦渊[5](2019)在《多层治理视角下的欧盟北极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极是世界上重要的公域之一,潜藏着巨大的资源及地缘价值。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在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时,也显示出前景日趋明朗的经济机遇。欧盟作为身份特殊的北极域外行为体,在该地区拥有广泛利益,因此表现出对北极事务的浓厚兴趣。自2007年以来,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盟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四大欧盟政治机构接连发布与北极相关的政策文件,确立欧盟的北极利益,并力推欧盟的北极政策。而在欧盟内部,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瑞典、丹麦、西班牙、荷兰、波兰等主要成员国不仅先于欧盟加入了北极理事会,部分国家还先后出台了国家层面的北极战略。由于一方面欧盟制定了统一的北极政策,另一方面成员国也独立涉足北极事务,这使得欧盟的北极政策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重性。本文将从多层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行为体在欧盟北极决策中扮演的角色,及它们的多层次互动模式。通过对多层治理体系下欧盟北极政策的形成、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相关政策是欧盟机构和成员国在国家、超国家、次地区叁个层面多方协调的结果。由于这一过程处于动态发展中,欧盟维护北极利益的动力、方式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完善。鉴于当前欧盟已经成为北极事务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因此研究欧盟北极政策的发展,可以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北极域外行为体参与北极治理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2-01)
张延吉,秦波,马天航[6](2019)在《同期群视角下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模式与变迁——基于9期CGSS数据的多层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演进规律游离于"开放派"、"固化派"、"稳定派"等多元观点之间。为揭示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代际流动的模式与变迁,本文以改良后的社会经济指数相对值评价社会地位,进而通过多层模型探究先赋性、后致性、结构性叁大因素对子代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及其在出生同期群之间的差异。考虑到先赋性因素的间接效应,采用路径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自身受教育水平是个体取得社会地位的首要途径,这一后致性因素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后大幅上升,同期党员身份的作用则持续减弱;但在市场化进程中,父代社会地位和父代受教育水平经由子代教育产生的间接效应逐步扩大,非农户籍身份的正面作用也由降转升。可见市场化造就了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两面性模式,它既促使社会机会结构愈加开放,又同时带来社会固化封闭的隐忧。总的来看,改革开放至2000年左右社会机会结构开放居于主导,新世纪以来社会固化封闭的趋势日益明显。(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守伟,文世航,王磊[7](2018)在《基于多层网络视角的企业担保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企业担保结构特征,基于多层网络理论构建了包含短期和长期担保关系的两层网络模型,并以2014~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担保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多层网络总度服从幂律分布;多层网络度相关性为正向相关;不同年份的短期担保网络和长期担保网络均具有无标度特征;同一年度的短期担保网络和长期担保网络之间的相似度都比较低;相邻两年的同层担保网络结构相对稳定,但网络间相似度随着时间滞后期增加而在减少;不同层网络的中介中心度呈现较弱的正相关关系,但一个单层网络的最高中心度节点并不是另外一个单层网络的最高中心度节点;同一层网络的最高中介中心度节点随着时间是在变化的。(本文来源于《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宋立丰,祁大伟,宋远方[8](2018)在《因人设岗视角下的实践驱动型组织无边界变革路径——基于东颐的多层嵌入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源部门主导实践驱动的组织无边界化变革相对于过去组织领导主导的环境、制度驱动的变革方式具有合法性、可控性、普适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因人设岗理念为这种变革方式提供了切实的操作路径。本文通过对东颐公司的扎根研究,聚焦于其实践驱动的组织无边界化变革的过程,分析过去因人设岗理念的困境,重新定义了因人设岗构念,总结出组织无边界化变革的四维评价系统,以此提出了实践驱动型组织无边界化的因人设岗理论路径,结合东颐公司的实践过程,提出了人力资源部门主导的因人设岗路径的六步变革过程,切实摸索出一条可行的实践驱动型组织无边界化变革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8年09期)
杨曦,余翔,刘鑫[9](2018)在《基于多层视角模型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研究——以石墨烯技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多层视角模型的专利情报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新兴技术专利情报的系统研究,对于全面展现专利技术演化具有良好效果。[方法/过程]该方法将专利情报中零散的专利竞争分析维度及专利合作分析维度纳入到系统的分析框架中,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将专利情报分析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动态展现了特定技术领域在宏观社会技术远景、中观社会技术系统、微观社会技术利基层的专利技术演化全过程。[结果/结论]以石墨烯技术为例,利用基于多层视角模型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全球石墨烯领域专利竞争及专利合作情况。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对我国石墨烯产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刘文杰[10](2018)在《多层知识网络视角下合成生物技术演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情境下,“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之间的界限出现融合,科学与技术作为知识资源在创新过程中呈现复杂的联系,尤其是在横跨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其标准化、退耦化与模块化的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而非简单地跨越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社会建制。合成生物技术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与系统生物学的兴起,从21世纪之初以两所美国大学为代表的实验室研究到如今以中英美叁国为中心向全球辐射的国际战略格局,合成生物技术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叁个发展阶段,其十余年来取得的颠覆性创新以及对医疗、粮食等全球问题的深远影响是由大量科学上的新成果与技术上的新进步所共同推动的。基于多层网络视角解构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对合成生物技术演进的影响对于我国获取技术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该问题需要一个整合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的分析框架。本文首先采用关键词检索策略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2000-2014年合成生物技术基础专利1385条及其后引文献43804篇、后引专利36943条,采用网络结构指标(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网络直径、网络凝聚子群)与网络节点指标(TF-IDF)对合成生物技术演进的知识网络特征进行科学计量分析,为构建理论与实证模型提供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基于专利引证关系与文本挖掘技术的结构化方法,以多层网络桥接专利引证系统的知识流动路径,以文本挖掘工具测度基础专利关键词共现网络与其前引文献、前引专利关键词共现网络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构建科学知识关联度、技术知识关联度等指标。多层网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基于优先权的文献指标与基于独占权的专利指标代理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内生噪音,提升了其对于知识流动的解释能力。本文基于该方法对上述专利与文献数据进行指标测算得到由41个技术组合所构成的非平衡面板,进而对合成生物技术萌芽期(2000-2003)、探索期(2004-2007)与成长期(2008-2014)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不同阶段下科学知识关联度、技术知识关联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技术位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网络视角下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对合成生物技术演进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特征,从萌芽期非平衡的独立演化到探索期共同演化再到成长期平衡的独立演化。萌芽期,仅技术知识关联度与技术位势正相关,科学知识关联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技术位势的影响较弱,这一阶段合成生物技术发展由工程技术主导,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呈现非平衡的独立演化。探索期,科学知识关联度、技术知识关联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与技术位势正相关,这一阶段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开始融合、合力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发展,两者呈现共同演化的态势;成长期,科学知识关联度和技术知识关联度均与技术位势正相关,但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技术位势的影响较弱,说明这一阶段掣肘产业创新的主要科学与技术问题得到解决,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转变为平衡的独立演化。上述结论为我国发展合成生物技术、赶超发达国家同行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0)
多层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指导增量配电业务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改革正处于攻坚期,理论研究亟待回应现实关切,推动改革落地。从宏观层面分析,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旨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行业层面分析,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后,配电网由电网企业垄断的格局将逐步被打破,电网企业、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增量配电网的格局将逐步形成;从企业层面分析,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对电网企业是一把双刃剑,电网企业要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在推动改革落地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革新与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层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1].章文光,宋斌斌,秦黎.多层治理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治理优化[J].行政论坛.2019
[2].曹建巍,吴慈生,张立刚.基于多层视角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9
[3].李庆.领导力类型视角下的欧盟多层气候治理体系研究——以德国和英国为例[J].德国研究.2019
[4].朱桂龙,朱明晶,尹潇.知识扩散视角下共性技术的商业化评价——基于多层网络的反向识别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
[5].杜梦渊.多层治理视角下的欧盟北极政策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6].张延吉,秦波,马天航.同期群视角下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模式与变迁——基于9期CGSS数据的多层模型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9
[7].李守伟,文世航,王磊.基于多层网络视角的企业担保结构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8
[8].宋立丰,祁大伟,宋远方.因人设岗视角下的实践驱动型组织无边界变革路径——基于东颐的多层嵌入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
[9].杨曦,余翔,刘鑫.基于多层视角模型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研究——以石墨烯技术为例[J].情报杂志.2018
[10].刘文杰.多层知识网络视角下合成生物技术演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