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代服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代,服饰,审美文化
汉代服饰论文文献综述
韩如月[1](2019)在《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服饰审美文化是在继承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汉代特有的时代背景,形成的独特的服饰审美文化,深刻影响了魏晋南北朝及其后中国服饰审美文化乃至国外服饰审美文化的发展,至今仍有重要影响。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有诸多薄弱之处。本文采用审美文化的视角,置汉代服饰于特定的审美文化生态中予以考察,论析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及其审美意蕴,揭示汉代服饰审美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指明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包括六章主体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梳理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研究现状,界定主要概念,交代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生态。本章把汉代服饰审美文化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主要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四大方面对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生态进行分析,阐述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审美文化特色。力求把握汉代服饰审美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联系,为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本章从审美的角度对文吏服饰、军戎服饰、商人服饰、庶民服饰的生活形态进行分析。汉代服饰的生活形态以“丽”为主要的审美风格,同时也表现出质朴自然的审美特质,注重服饰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文吏服饰的审美生活形态是雄浑壮丽,东汉晚期逐渐向清丽俊逸方向发展,这一服饰审美文化意蕴更指向魏晋南北朝时代;军戎服饰的审美生活形态是恢弘雄丽;商人服饰的审美生活形态是豪奢富丽;庶民服饰的审美生活形态是朴拙自然。第叁章: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本章主要论述汉代服饰襃衣大袖与峨冠博带、轻盈飞动与雄浑稳健、繁富华丽与单纯稚朴叁种艺术形态。这里的服饰艺术形态指的是服饰艺术风格,本章从汉代具有代表性的礼服、舞服、头饰、发髻等几种服饰艺术类型入手,分析出汉代服饰的艺术形态具有襃衣大袖与峨冠博带、繁富华丽与单纯稚朴、轻盈飞动与雄浑稳健的审美特点,展现出汉代服饰特有的壮丽之美。第四章: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本章主要从理论形态的角度对汉代服饰审美文化进行分析。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包括文质观、自然观、形神观、气化观。汉代服饰的文质观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的结果,儒家和道家都强调服饰应该先“质”后“文”,注重在服饰之“质”的基础上,肯定服饰之“文”。不同的是儒家注重通过服饰的“文”体现人的社会地位和美好品德,而道家更注重服饰的适宜性,从广大的社会生活去谈服饰之“质”,这是服饰美学思想的新发展。汉代服饰的自然观强调穿在人身上的服饰应该融入自然社会中,服饰是连接天与人的中介,最终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汉代服饰的形神观更多的是从道家思想出发,通过服饰本身来传达人内在的神韵,汉代服饰的宽衣大袖、峨冠博带正是这种神韵的完美展现。汉代服饰的气化观注重服饰的气韵,尤其是服饰的纹样和色彩。第五章: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总体特征。本章主要论述汉代不同时期服饰审美文化的总体特征。根据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变化分为西汉初期和西汉中晚期、东汉时期两个阶段,西汉初期服饰审美文化的特征是质朴雄浑,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时期服饰审美文化的特征是壮丽崇实。第六章: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地位、影响和现实意义。本章论述汉代服饰审美文化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对同时代朝鲜半岛地区、日本、罗马等国家服饰审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汉代服饰审美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一方面继承了先秦服饰审美文化,表现出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兼容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发扬了先秦服饰审美文化,体现出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汉代服饰审美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历代服饰审美文化,而且影响着同时代朝鲜半岛地区、日本、罗马等地的服饰审美文化。即使在当今时代,汉代服饰审美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汉代服饰审美文化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汉代服饰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的美学知识,提高人们的审美认知水平,促进我国服饰审美文化的发展。其次,汉代服饰审美文化对挖掘古代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汉代服饰审美文化为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民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进行系统总结。(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1)
徐蕊[2](2019)在《汉代服饰基本形式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系统整理汉代服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利用考古类型学和历史考据研究方法,通过对汉墓遣策中的服装类型记录和形象服饰考古资料的分析,观察总结出汉代服装的基本形式、风格、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博物院》期刊2019年01期)
王加政[3](2019)在《浅析汉代服饰文化及在影视作品中的合理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盛世,传统礼乐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延续和发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汉代服饰所具有的时代风格也随着当时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完善。本文通过对汉代服饰具体形制、色彩及艺术特征的分析,讨论其文化内涵,并通过案例进一步分析汉代服饰在影视作品中合理应用的作用与意义。(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03期)
王艺璇[4](2018)在《儒家“礼”文化影响下的汉代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服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它不仅能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同时也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服饰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也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远远大于服饰本身,中华五千年的服饰文化历史,是对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汉代是服饰制度趋于完善并正式确立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汉服的历史,发掘汉服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有益的启示,提升现代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儒家“礼”教思想为载体,汉代服饰研究为主线,采用理论建构法、概念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历史文献中关于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汉代服饰风貌的描述及历代文学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礼”文化下的汉代服饰风貌。论文摆脱了单一的学科研究,将“礼”与汉代服饰文化相结合,以汉代服装形制、造型、色彩等方面作为线索进行展开,分析汉代服饰的艺术形式及其服饰内涵,再结合此时期审美特质形成的文化成因,论述汉代服饰所具的时代与文化意义,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思想及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雪芹[5](2018)在《文创产业背景下的汉代服饰文化语义分析与设计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也随之崛起。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针对于文化、知识形成完整的产业,是一种“创意经济”,它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就制定了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在国家下发的文件当中,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与目标,标志着文化产业也成为了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同时证明,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的价值需求持续增加,更加注重文化发展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挖掘开发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素材来源之一,而传统文化也需要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来发扬光大。汉代文化“博大兼容”,成为我国文化得以承先启后、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汉代文化体系完善,内容丰富。汉代属于中国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宏盛朝代,其服饰是大家熟知的汉代文化的代表性事物,在汉代文化特色中极具民族性与地域性,可承载彼时的思想文化,价值丰富。本文与其他对汉代服饰文化研究的不同之处是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总结、创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汉代服饰文化语义体系应用方法,并进行实践验证。在于对其进行语义分析与文化内涵的提取与运用,并将独特的服饰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对汉代服饰文化进行语义分析与设计传承研究,同区域文化进步的大潮相符,具备十分积极的实践作用,还能给文化创意产业进步带来支持。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进步大环境,来研究汉代服饰文化的语义分析与设计传承问题,使研究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深度解析汉代服饰文化,把语意的维度具备的外显性及隐性的语义涵义由形态、色彩和装饰的纹样和象征意义的语义等数方面做深化探析,并基于此探究了此文化特性于设计内适用的路径及流程,最终经设计和实践证实理论。(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王欢[6](2018)在《汉代服饰图案纹样在现代服饰中的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服的图案纹样有着繁杂的种类,从天文现象纹样到动植物纹样,再到生活中的几何纹样,元素众多且涉及面较广,在服饰图案的应用中也注重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汉代浮世绘图案纹样在现代服饰中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4期)
王旭贤[7](2018)在《汉代服饰元素在“茶人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汉代服饰为设计元素,以"茶人服"款式为设计对象,就"茶人服"的发展意义和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对当代"茶人服"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并将汉代服饰做为设计元素,在"茶人服"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茶人服的设计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8年01期)
张铁蕊,许艳艳,李丹丹[8](2017)在《汉代服饰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汉代服饰体系的分析及研究,发现汉代服饰既端庄秀丽,又不失活泼生气;既美观大方,又实用方便,通过对汉代服饰的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研究,为现代服装的民族化设计注入灵感。(本文来源于《纺织报告》期刊2017年11期)
王欢[9](2017)在《汉代服饰图案蕴含的美学符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服饰图案有着多样的组合形式,反应了当时大众的审美观和生活意愿,也是劳动人民艺术水平和创造力的体现,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和艺术价值。本文主要是从汉代服饰图案的分类出发,探讨其中蕴含的美学符号。(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11期)
杨恩慈[10](2016)在《从《释名·释衣服》看汉代服饰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汉代服饰文化更是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发展期。《释名》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词典,而其中的《释名·释衣服》较细致地描述了汉代服饰类词语,是研究我国上古服饰文化进程的重要来源。本文对其中服饰类词语进行归类,并依据实际情况考证名物称谓,以期揭示汉代服饰文化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汉代服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系统整理汉代服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利用考古类型学和历史考据研究方法,通过对汉墓遣策中的服装类型记录和形象服饰考古资料的分析,观察总结出汉代服装的基本形式、风格、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代服饰论文参考文献
[1].韩如月.汉代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徐蕊.汉代服饰基本形式的考古学观察[J].博物院.2019
[3].王加政.浅析汉代服饰文化及在影视作品中的合理应用[J].汉字文化.2019
[4].王艺璇.儒家“礼”文化影响下的汉代服饰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
[5].李雪芹.文创产业背景下的汉代服饰文化语义分析与设计传承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6].王欢.汉代服饰图案纹样在现代服饰中的借鉴[J].戏剧之家.2018
[7].王旭贤.汉代服饰元素在“茶人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8
[8].张铁蕊,许艳艳,李丹丹.汉代服饰研究与应用[J].纺织报告.2017
[9].王欢.汉代服饰图案蕴含的美学符号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7
[10].杨恩慈.从《释名·释衣服》看汉代服饰文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