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论文-魏雪晴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论文-魏雪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节目评估,收视率,受众满意度,节目成本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魏雪晴[1](2019)在《试析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是电视节目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又会根据时代发展、技术变革和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被赋予与其相适应的内涵和意义。本文即是从全新语境下的收视率指标、以受众为中心的满意度指标和以节目成本为中心的效益指标叁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当前背景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并以期能够为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5期)

刘燕南,张雪静[2](2019)在《内容力、传播力、互动力——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是目前学界和业界联合攻关的一项课题。研究梳理了该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难点,并在综合考察评估维度、指标设置、数据来源、权重分配等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指标、多数据源组成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该体系可概括为"叁项指标、一把尺子",一级指标由内容力、传播力和互动力构成,各指标分别乘以权重,相加后得出节目的综合传播效果得分。(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冯莹斐[3](2016)在《基于KPI的电视节目多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也伴随着市场化的步伐,逐步向精细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为适应市场化需求,提升节目质量,增强观众忠诚度,各级电视台逐渐引入了各种节目评估体系。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快速发展,IPTV、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收视设备的诞生和普及,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日渐成熟,传统的媒介生态和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正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传统的电视节目也面临着新的传播环境和新的挑战,为此,这些传统的电视节目也在努力地进行着新的尝试和探索。正因如此,以往的仅仅局限于电视端的节目评估,或是仅仅局限于收视率数据、满意度调查的节目评估,都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媒介市场和节目创新与改革的需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开展了关于基于KPI的电视节目多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研究,试图能够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当前的各级电视媒体正在使用的节目评估体系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对多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的传播路径的分析,并引入管理学的关键绩效指标法的理念,最终得出针对当前全新的媒体传播环境的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KPI评估指标,并构建相应的评估体系,最终通过结合《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的相关数据结果分析现有体系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12-26)

张亚菲[4](2016)在《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下舆论环境、媒介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断激增的网民数字的背后,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在高新技术的影响下,通过网络传输到PC端、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IPTV等网络终端,使得受众不受地域空间限制随时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不同大小的屏块就形成了多屏传播的媒介生态格局。在高新技术及多屏传播的媒介生态格局的影响下,电视节目在网络渠道中茁壮成长,海量的节目不断充斥着各个不同屏幕的终端。尤其以各大热播的电视综艺节目为主,多屏传播下的网络传播问题异常突出,节目繁多但受众目标缺乏针对性,各个网络终端自主制作节目不成熟,内容丰富灵活受众视听效果不佳,注重搜集受众视听数据但忽视数据分析等等。文章研究由多屏背景入手,全方位地研究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的问题,以建立科学、全面、具有可操作性的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估体系,更好的提升电视节目的网络影响力,拓展电视节目网络传播途径。论述从多屏角度入手,通过研究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弊病为开端,建构新型的电视网络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提出了六大综合指标,包括视听指数、关注指数、评议指数、集中指数、推荐指数、吸引指数,评估指标从社会效益及市场效益两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估。在评估模式上注重全方位精准的数据获取,在媒介生态环境大环境的指引的下,挖掘、分析、梳理数据参数。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多渠道多终端融合发展,应优化受众视听感受,全面升级节目内涵,结合电视节目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新媒体数据抓取及分析能力,对提高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韩瑞娜,周小普[5](2015)在《多屏发展背景下电视节目评估指标体系创新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梳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节目评估经历的叁个历史阶段,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电视节目评估指标的讨论,并指出电视行业已进入多屏发展时代,在评估体系中引入多屏指标势在必行,最后本文构建了引入多屏评价指标后的新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新指标引入后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程孝平,次仁央吉[6](2014)在《构建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在西藏卫视藏、汉语频道的热播,西藏电视台的收视率又创新高。对于我区电视媒体来说,通过节目评估可以直接反映一个电视台的整体水平、形象和素质,事关全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科学构建节目评估体系,有助于促进我区电视媒体(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4-12-20)

徐琦[7](2014)在《构建全媒体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既是一种效果评价机制,也是一种激励和管理机制,更是一种导向机制。但评估体系要落到实处,离不开对传媒格局变化的准确洞察与积极回应。新媒体格局下,跨媒体、跨屏幕、社交化、互动化视频新业态发展迅猛,现行电视节目评估体系面临底层挑战。构建符合时代主潮的新型节目评估体系,既是一个世界性命题,也是国内主流电视传媒着力探索的重点。文章从评述国内主流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基本范式与现实局限入手,同时横比参考视频新业态内容评估实践,进而阐发电视节目评估纳入新媒体因素的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编辑》期刊2014年06期)

刘帅军,何皑莹[8](2014)在《媒介生态学下构建的电视节目综合评估体系——以广东电视台综合评估体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广电总局下发的【2012】76号文《广电总局关于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试行)》,广东电视台制定了电视节目综合评估体系,通过观众调查、网络监测等手段围绕电视节目的思想性、专业性、创新性等进行评估和考核。本文透过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视角,重点从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指标的构建、观众满意度、关注媒体融合力叁大方面,论述了电视节目综合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以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评估管理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南方电视学刊》期刊2014年05期)

邹彦萍[9](2014)在《浅析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播电视节目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受到了以网络媒体为主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因此必须要对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加大应用,以此对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为广播电视抢占一定市场。本文则就对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24期)

李阳[10](2014)在《浅析地市台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全媒体时代,对于地市广播电视台,市场空间受到省级卫视、央视的挤压,用户量又被灵活多样的网络新媒体蚕食。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广播电视台只有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才能走出这种被动的局面,提高竞争力。提高节目整体质量有两种方式:淘汰质量低的节目和提高现有节目的质量,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台建立起适合自身的节目评估体系,以促进提升节目质量以及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但是如何评估节目质量、评估的是否准确是应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以期找到系统、科学、合理的节目评估方法。(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4年09期)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是目前学界和业界联合攻关的一项课题。研究梳理了该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难点,并在综合考察评估维度、指标设置、数据来源、权重分配等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指标、多数据源组成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该体系可概括为"叁项指标、一把尺子",一级指标由内容力、传播力和互动力构成,各指标分别乘以权重,相加后得出节目的综合传播效果得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魏雪晴.试析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J].戏剧之家.2019

[2].刘燕南,张雪静.内容力、传播力、互动力——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3].冯莹斐.基于KPI的电视节目多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D].暨南大学.2016

[4].张亚菲.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6

[5].韩瑞娜,周小普.多屏发展背景下电视节目评估指标体系创新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

[6].程孝平,次仁央吉.构建电视节目评估体系[N].西藏日报(汉).2014

[7].徐琦.构建全媒体电视节目评估体系[J].中国编辑.2014

[8].刘帅军,何皑莹.媒介生态学下构建的电视节目综合评估体系——以广东电视台综合评估体系为例[J].南方电视学刊.2014

[9].邹彦萍.浅析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应用[J].才智.2014

[10].李阳.浅析地市台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4

标签:;  ;  ;  ;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论文-魏雪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