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社区警务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卢国显,熊瀚林,崔竣[1](2021)在《共同体治安:当前我国社区警务理论研究趋势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将社区警务理论的研究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2000年,此阶段为社区警务理论研究的发轫期。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以引介西方社区警务理论为主。第二阶段为2000-2012年,此阶段为社区警务理论研究的爆发期。第三阶段为2012至今的反思和提升期。第三阶段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本土化和不断深化的趋势。经过比较研究,在地性、人本性、交往沟通性、共同参与性、治本性、自治性等社区警务特征逐渐浮现。社区公众治安参与理论、在地化理论、以人为本思想、交往沟通理论、警务共同体营造理论、社区安全自治理论将成为中国式社区警务的特色理论。
赖晶晶[2](2021)在《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警务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条件下智慧警务的崛起,为社区警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成为必然,并已显示出特定的优势。从宏观上看,警务的“智慧化”不仅会给基层警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更为解决新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法和策略。随着智慧警务作为推动警务工作创新样态被顺利推出,智慧社区警务也成为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条件下的警务新选择,成熟又行之有效的社区警务理论为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在智慧警务引领下,多地公安机关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不断实践探索,成为警务运行模式构建中实现社区警务新效能弯道超车的“加速器”。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驱动,公安机关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经过不懈努力,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与运作方式也越来越清晰。基于各地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从目标、导向、机制、体系四个方面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求,明确了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目标是推动基层治安治理智慧化;预测性警务是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导向;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机制则必须满足建立健全智能防范研判机制、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精准打击防控机制、科学考评管理机制等要素。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构建的体系架构需要以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为条件。通过智慧社区警务实践模式的常态化与非常态化的两种样态,分别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效果进行了验证。其常态化样态,选取了F分局智慧化的实践操作与运行状态;非常态化样态则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区警务运行状态进行了应急状态与防控常态化下的操作为实证。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及其在运行中的检验,不仅证明了社区警务的智慧化手段行之有效,且充满后劲,未来将大有发展之必要。如同任何一项警务创新的逻辑发展顺序一致,智慧社区警务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扰与困难。在实践探索中,智慧社区警务的发展如何直面问题并适应信息化时代条件的新要求,本文也提出了对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样态的完备与优化路径的个人意见。智慧社区警务是智慧警务的一个侧面,也是新时代条件下基层公安机关对公众的新需求、新期待积极回应。智慧社区警务模式建设已是新时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更多期待,满足广大民众新需求的大势所趋,也是构建平安中国建设的需要。智慧社区警务作为一种基层社区治理方式与治理形态,不仅推动着基层警务改革,更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伏佩宣[3](2021)在《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文中指出现代警务模式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开展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警务治理领域发展的普遍共识。起初,公安机关沉浸于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却发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陷入“中等信息化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迅速变化的新兴领域,客观冷静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究其本质而言警务体系能力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较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有学者以警务体系能力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现实警务运行困境展开深入分析。警务体系能力是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创新型表述,它是各警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各警种单项效能的简单相加,其核心聚焦于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警务体系能力早在警务组织成立之初就已初具雏形,并随着警务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按照警务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规律,警务体系能力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基于科层制背景下的警务体系能力(也可称之为“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两个阶段。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是在尝试消除科层制“反攻能”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并随着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时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单位,N市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警务大脑”建设的先行试点,在这长达三年的“先行先试”过程,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得非常充分,为分析者更好地洞察警务体系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分析“窗口”。有基于此,笔者以“技术—制度”为理论视角,基于技术执行的分析框架对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建设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旨在探讨“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命题。既有警务体系能力是基于科层制背景下产生的,其容易受到科层制背景下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及共识机制的缺失、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封闭和内敛趋向等“反功能”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作为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被技术执行者们赋予“美好想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陷入了警务治理“困境”。技术执行者们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警务大脑”中的简单嫁接只是单纯地构建了一种基于技术理念的警务体系能力,其仍处于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从N市“警务大脑”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和再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本。有基于此,N市公安局在“警务大脑”建设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合成警务机制,通过相应的制度匹配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和警务要素的整合及警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最终,在信息技术与合成警务机制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总之,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是技术与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暗含着一种网络化逻辑,其在被运用于特定的组织时,提供了一种解决组织联结问题的空前弹性,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通过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生产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合成警务机制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体化的警务模式;从中观层面上推动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从微观层面上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其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形塑空间。最终,在“技术—制度”的互构作用下,各警种作战能力达到了有机融合,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释放。
田玺[4](2021)在《社区警务中居民组织化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十余年的改革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的变革了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社区制逐渐替代了街居制、单位制等传统管理模式,作为城市基础架构的社区由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社区居民互动的减少,导致社区社会资本下降,滋生出愈发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问题,公安机关在维护社区安定有序、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一背景下,单靠警察单一治理主体已无法适应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深入广泛动员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机关在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下做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举措。本文首先基于法律规定和大量文献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依据治理与善治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社区警务相关理论,明确了文章研究的主题与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梳理出当前社区警务中居民组织化参与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详细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本文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从深化治理模式创新、探索社区警务优化路径、完善社区居民组织化参与网络质量和培育共治意识与能力等层面,提出改善社区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运作的策略方法。本文认为,社区内活跃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参与社区警务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透过组织载体警民之间的治理需求和资源得以传递,打破了街区制下社区治理资源离散化的束缚,推动社区治理资源的流动与整合。同时,借由组织化的集体行动网络,居民参与社区警务决策、执行和监督各个环节行动的影响力和持续性大为上升,组织化参与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治理需求的居民有序参与方式。本文认为,组织化参与可以推动社区警务精细化发展,优化社区治理集体行动网络的结构和质量,推动社区资源整合和培育共治意识,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江冬冬[5](2020)在《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随之改变,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发展,即使得社区警务——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从职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也正因为这种变化,对基层社区警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警务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这一新变化。如此才能在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蚌埠市作为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社区警务建设方面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在投入方面、重视程度、信息化水平、群众参与等层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立足于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该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经验,进而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务实的政策建议。论文从六部分展开论述。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了与社区警务建设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铺陈。第一章,介绍了信息化社区警务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后文的分析找到切入点。第二章,主要对蚌埠市社区警务的建设现状进行描述,并将其建设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不同阶段的各自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研究认为蚌埠市社区警务的硬件设施仍待完善,社区警务室分布不均衡,社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也不佳。接着,又仔细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认为思想观念的滞后,组织管理模式与制度设计不科学,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不充分,社区民警信息素养不高,社会合力尚未形成共同阻滞了蚌埠市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建设。第四章,总结提炼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和经验,以期为推进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的信息化提供经验参考。第五章,在前面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的可行路径。认为,唯有提升各方思想认识,重塑社区警务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警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打造社会参与合理,才有可能推进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提升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胡伟[6](2020)在《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互联网和云计算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随之引领了大数据时代的大潮,而大数据技术中的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的特征又恰恰迎合了智慧警务发展的需要,推动着智慧警务建设不断发展。作为国内中小城市,公安机关如何顺应这一流行发展趋势,推进大数据技术与警务业务的统合,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型升级,实现警务智能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深入研究大数据和智慧警务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宿迁智慧警务建设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剖析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深层诱因,针对性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研究智能警务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历史发展和取得成效,了解国内外个别城市智慧警务建设的研究进展。并从大数据、智慧警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所采取的举措与取得的成效,分析探讨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问题,再通过学习借鉴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的先进经验,研究分析出进一步加强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的相关研究,结合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应用实际探索宿迁公安警务智能化建设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希望能对智慧警务建设应用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沈忱[7](2021)在《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后,社会发展迈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爆炸为特征的大数据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开始引领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新业态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化。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竞争资源之一,在此背景下,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有效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丰富社会治理内容显得刻不容缓。公安智慧中心作为公安机关的科技大脑,具有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指挥警务的优势,也是公安机关在新时代更好的履行职责、丰富科技强警的重要部门。因此,本文选取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角度展开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以作者所在的合肥市公安局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三种研究方法与大数据理论和治理理论,在对我国智慧警务的总体状况与合肥市公安局智慧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目前存在对“大数据”认识不足,信息更新能力不强,实战水平不高,数据壁垒严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比较分析贵阳、上海、广州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经验,得出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突破传统公安工作模式,建立分局直达基层的智慧中心,打破传统工作手段,使提前预警成为可能等经验。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民警信息化技能培训与考核监督;加快破除数据壁垒;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拓展应用范围。希望对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有所裨益。
邱骅[8](2020)在《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加密切,人口的流动性更加频繁,我们在经济建设获得一定喜人成绩的同时,也滋生出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冲突日益显现,新型犯罪等治安问题逐步凸显,流窜作案、结伙作案、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导致破案难度增加,重点部位安防缺失、老旧(拆迁)小区技防问题逐步浮现,社区警务管理难度明显增大。加之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型,效率效能提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民本位”观念的不断推广和强化,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与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社区警务管理方法与社会整体发展已严重脱节,无法解决现有的社会矛盾,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这一具有时代特性公安特色的新型社区管理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以无缝隙政府、破窗理论、精细化管理作为理论基础,以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框架和思路、创新点作出简要概述,在明确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内容、特点和意义作阐述,以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高新区进行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实践探索及管理成效;分析了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公众理解支持度不高、数据量庞大一体化平台后台严重不稳定、平台信息单一缺乏融合共享以及网格管理工作效能受限、网格化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网格化管理制度保障性不强等。针对实践探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的原因,从实际出发,对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所遇难题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夯实社区警务网格化的基础、大力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建立双网融合长效机制,对下一步的管理优化提出规划展望。
朱昌桦[9](2020)在《苏州市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各种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加剧、风险隐患、公共安全等问题也逐渐增多,新型犯罪等治安问题逐步凸显,并且呈现出发现难、管控难、治理难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传统的社会治安防控方法与社会整体发展已严重脱节,无法解决现有的社会矛盾。而苏州市吴中区作为苏州市区辖区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区域,并且绝大部分为城乡结合部,情况复杂,外来人口流动频繁,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因此,根据吴中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优化升级现有的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系统论、环境防范理论、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作了梳理;从社会治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概念界定切入,阐释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要性、建设的目标和运行机制,然后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个案,对现有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践和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系统提炼,分析了其社会治安防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目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整体性不足、公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力量未充分发挥作用、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在于部分单位和群众思想认识不够、管理体制和理念需要完善以及保障措施比较欠缺。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在原有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础上,依据社会发展最新趋势下的各种社会治安因素,提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法治化水平、智能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水平。
邹宇璇[10](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在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社会治安形势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只依靠警力运转的基层警务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警务发展需求,公安机关综合治理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回应群众期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此大背景下,恰逢以“互联网+”等新科技为代表的新时代浪潮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如何将“互联网+”技术手段融入基层警务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越来越高的需求以及缓解基层民警越来越大的压力,已成为近年来公安机关的新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运用互联网手段深化公安改革效果方面的文献研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从理论上对“互联网+”背景下基层警务改革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文所使用的麦肯锡7S模型适用性进行分析。本文以麦肯锡7S模型为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运用了案例分析、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其次,以东城公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基层警务改革举措为基础,运用麦肯锡7S模型,从七个方面综合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认为东城公安分局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调整部分组织架构,着重基层科技发展,试点各类“科技警务”的亮点工程,实现了执法办案智能化、社会管理精细化的发展。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发现其顶层设计滞后,缺乏统筹意识、互联网思维及创新文化未形成;协同机制缺乏,数据交流不通畅;制度建设落后,缺乏对基层民警的考核激励制度、培训制度,以及专业团队建设制度。最后,总结借鉴国内其他省市的做法,并基于7S视角提出完善东城公安“互联网+”背景下警务改革的对策。认为东城公安在推进基层警务改革过程中需要强化统筹规划,推进互联网思维的变革,形成全警创新的文化氛围;搭建组织架构,构建警务大数据共享平台,深化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加强对基层民警的考核激励及互联网应用培训,建设专业的运维团队以保障互联网技术的良好运转。文章试图紧扣新时期警务发展的需求,运用麦肯锡7S模型,突出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具体性,力求使研究结果可靠、实用,凸显研究对策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旨在一定程度上为东城公安完善“互联网+”背景下基层警务改革的长效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决策参考。
二、关于社区警务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社区警务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共同体治安:当前我国社区警务理论研究趋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区警务思想研究的阶段划分 |
二、第一阶段:1993-2000———社区警务理论发轫期 |
三、第二阶段:2000-2012年———社区警务思想研究爆发期 |
(一)深化社区警务理论研究 |
(二)地方经验总结 |
(三)介绍西方社区警务思想 |
(四)中西方社区警务比较研究 |
四、第三阶段:2012至今———反思与提升期 |
(一)社区警务理论深化和本土化研究 |
(二)社区警务职业化研究 |
(三)枫桥式社区警务研究 |
(四)社区警务网格化研究 |
(五)反恐社区警务研究 |
五、结论 |
(2)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智慧社区警务的理论选择与实践选择 |
2.1 智慧社区警务的理论选择 |
2.1.1 治理理论 |
2.1.2 流程再造理论 |
2.1.3 大数据理论 |
2.2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选择 |
2.2.1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
2.2.2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发展创新 |
3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构建 |
3.1 构建目标:推动基层治安治理智慧化 |
3.1.1 工作主体智慧化发展 |
3.1.2 运行流程智慧化发展 |
3.1.3 服务内容智慧化发展 |
3.2 构建导向:预测性警务 |
3.2.1 违法犯罪预测导向 |
3.2.2 民意诉求预测导向 |
3.3 构建机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
3.3.1 智能防范研判机制 |
3.3.2 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
3.3.3 精准打击预防机制 |
3.3.4 科学考评管理机制 |
3.4 构建体系:完备智慧社区警务架构 |
4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与实践检验 |
4.1 常态化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以S市F分局为例 |
4.1.1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现状 |
4.1.2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建设的特点 |
4.1.3 S市F分局智慧社区警务运行的困扰 |
4.2 非常态化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样态——以疫情防控为例 |
4.2.1 智慧社区警务助力疫情防控 |
4.2.2 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借鉴 |
5 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的现实优化路径 |
5.1 推进智慧水平适应能力:强化技术机制建设 |
5.2 提升运用科技手段能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
5.3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保障 |
5.4 提升智慧警务建设效能:加强智慧警务宣传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20 法治日报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之智慧警务汇总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 |
1.2.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
1.2.3 警务效能研究 |
1.2.4 已有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取 |
1.3.1 个案研究 |
1.3.2 N市公安局图景 |
1.3.3 个案进入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难点 |
2 理解警务体系能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警务体系能力的概念解读 |
2.1.1 体系 |
2.1.2 警务体系 |
2.1.3 体系能力 |
2.1.4 “警务体系能力”的释义 |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2.1 理论基础:“技术—制度”的互构论 |
2.2.2 分析框架:技术执行 |
3 既有警务体系能力的“反功能” |
3.1 在分割中协同:动力不足与共识机制的缺失 |
3.1.1 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 |
3.1.2 警种分工过细导致共识机制的缺失 |
3.2 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两面性:在开放与封闭间徘徊 |
3.2.1 社会安全形势变化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取向 |
3.2.2 警务在综合治理的显性取向:开放与整合 |
3.2.3 一种“暗存”的反向运动:封闭和内敛趋向 |
3.3 小结:“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
4 “警务大脑”: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 |
4.1 “警务大脑”初期架构及新技术之期望 |
4.1.1 “警务大脑”的初期架构 |
4.1.2 新技术之“美好想象” |
4.2 治理“乌托邦”:基于技术实体警务体系能力的现实困境 |
4.2.1 工作增负:技术的有效性困境 |
4.2.2 孤岛现象:警务治理的内卷化困境 |
4.2.3 虚拟的美丽:警务治理的“唯技术主义”困境 |
4.3 小结:组织表面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 |
5 制度匹配与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
5.1 制度匹配:合成警务机制的确立 |
5.1.1 信息资源整合:从分散走向共享 |
5.1.2 组织结构整合:综治警务一体化 |
5.1.3 警务要素整合:“情指行”一体化 |
5.2 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
5.2.1 技术制度调适:警务流程再造 |
5.2.2 新技术的“刚性外显”与组织运行 |
5.3 小结:技术扎根的深层基础 |
6 技术与制度的互构: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 |
6.1 信息技术: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
6.1.1 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
6.1.2 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
6.2 合成警务机制: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形塑 |
6.2.1 宏观层面:构建一体化警务模式 |
6.2.2 中观层面: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
6.2.3 微观层面: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 |
6.3 小结:技术与制度的互构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社区警务中居民组织化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2.1 社区与社区警务 |
2.1.1 社区 |
2.1.2 社区警务 |
2.1.3 社区社会组织 |
2.1.4 社区公众参与 |
2.2 组织化参与与社区警务的关系 |
2.2.1 组织化参与的内涵 |
2.2.2 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的具体内容 |
2.2.3 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的实践路径 |
2.2.4 居民组织化参与是社区警务工作现实需要 |
2.2.5 居民组织化参与将促进社区警务提质增效 |
2.3 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的理论支撑 |
2.3.1 治理与善治理论 |
2.3.2 社会资本理论 |
2.3.3 社区警务相关理论 |
3 我国社区警务中居民组织化参与的现状 |
3.1 调研概况 |
3.1.1 调研社区的基本情况 |
3.1.2 调研方法与样本 |
3.2 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工作的特点 |
3.2.1 组织化参与保障体系日渐完善 |
3.2.2 警民沟通联系机制创新发展 |
3.2.3 居民参与社区警务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
3.2.4 网络参与成为居民组织化参与新途径 |
3.3 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
3.3.1 居民组织化参与效能有限 |
3.3.2 社区信息流阻滞降低居民组织化参与积极性 |
3.3.3 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滞后 |
3.3.4 居民组织化参与形式化倾向突出 |
3.3.5 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工作制度保障不足 |
4 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工作的问题成因 |
4.1 历史传统与现实壁垒的制约 |
4.1.1 行政全能主义束缚自组织功能表达 |
4.1.2 双轨制管理模式制约自组织功能发挥 |
4.2 社区警务实践偏差影响居民组织化参与程度 |
4.2.1 考评机制不合理挫伤民警工作积极性 |
4.2.2 社区民警与社区自组织协调沟通机制模糊 |
4.3 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不足 |
4.3.1 社区社会组织定位模糊权威性不足 |
4.3.2 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缓慢 |
4.4 居民自身的参与能力存在不足 |
4.4.1 居民组织化参与的主客体构成显着失衡 |
4.4.2 社区治理共同体意识缺位 |
5 完善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警务的建议 |
5.1 夯实社区治理多元协同制度建构 |
5.1.1 强化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指导 |
5.1.2 优化革新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办法 |
5.1.3 以基层党建带动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
5.2 深化社区警务改革创新 |
5.2.1 明确权责边界形成制度保障 |
5.2.2 合理配置警务区 |
5.2.3 优化社区民警引才育才机制 |
5.2.4 构建科学顺畅的协调联动机制 |
5.2.5 提升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
5.3 完善社区居民组织化参与网络的结构和质量 |
5.3.1 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履职服务能力 |
5.3.2 完善社工人员招录机制 |
5.3.3 建立健全沟通合作机制提升网络黏性 |
5.4 强化宣传引导涵养共治氛围 |
5.4.1 创新社区警务群众工作方法 |
5.4.2 培育积极主动的社区参与氛围 |
5.4.3 做实做优社区内治安防范业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附录 C 访谈对象列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信息化 |
二、社区警务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问题导向警务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二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的实践 |
第一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探索阶段 |
三、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成效 |
一、社区警务设施设备升级 |
二、社区警务管理网络化 |
三、社区民警队伍建设有成效 |
四、社区警务制度日益完善 |
五、社区警务信息化创新成效显着 |
第三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社区警务设施设备仍待完善 |
二、社区警务室布局不均衡 |
三、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 |
四、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欠佳 |
第二节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思想观念滞后 |
二、管理模式与制度设计不科学 |
三、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不充分 |
四、社区民警信息素养较低 |
五、社会参与合力尚未形成 |
第四章 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
一、美国的“片儿警”制度 |
二、日本的“交番所”制度 |
三、新加坡警察的“邻里”特色 |
四、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国内社区警务建设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
一、北京顺义区的社区警务建设 |
二、上海普陀区的社区警务建设 |
三、广东广州市的社区警务建设 |
四、国内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提高各方思想认识 |
一、强化领导责任意识 |
二、转变社区民警思想观念 |
三、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
第二节 重构社区警务管理的目标与理念 |
一、完善目标管理体系 |
二、树立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三节 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 |
一、保障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
二、加强社区警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
三、重构社区警务人员培训机制 |
四、完善社区警务人员的考评机制 |
第四节 全面提升社区警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
一、创新信息收集与应用方式 |
二、建设社区警务信息化平台 |
三、完善社区警务的信息质量体系 |
第五节 打造社会参与合力 |
一、落实群防群治制度 |
二、实现社区警务信息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大数据 |
2.1.2 智慧警务 |
2.1.3 智慧警务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治理理论 |
2.2.2 犯罪预测理论 |
2.2.3 情报主导警务理论 |
3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现状分析 |
3.1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建设目标规划可持续性不强 |
3.2.2 数据汇聚共享仍然存在不足 |
3.2.3 数据应用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 |
3.2.4 专业人才和组织机构相对欠缺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顶层设计及保障机制的缺乏制约了目标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
3.3.2 数据汇聚共享意识的欠缺导致了数据共享不足 |
3.3.3 平台建设与基层实践存在偏差或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导致了应用程度不高 |
3.3.4 晋升渠道不畅和培养体制不健全导致了人才和机构的缺失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智慧警务建设概况 |
4.1.1 美国——基于大数据的犯罪预测 |
4.1.2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支持警察执法的智能交通系统 |
4.1.3 阿联酋阿布扎比市——精确调度巡逻车的大数据驱动系统 |
4.1.4 印度——智能警察系统(IPS)框架搭建 |
4.2 国内其它地区智慧警务建设概况 |
4.2.1 浙江——“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大数据战略规划 |
4.2.2 贵州——“贵州公安多彩警务云”建设 |
4.2.3 中山——公安大数据建设应用的“中山模式” |
4.2.4 盐城——深化公安大数据战略 |
4.3 经验借鉴 |
4.3.1 重视大数据的支撑作用 |
4.3.2 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智慧建设 |
4.3.3 加强综合智能平台建设应用 |
4.3.4 科学规划服务体系 |
5 进一步加强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强化全市智慧警务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保障能力 |
5.1.1 对全市智慧警务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
5.1.2 加强组织、机构、人员保障 |
5.1.3 完善智慧警务基础设施建设 |
5.2 吸收市局内部警种和全市社会单位数据资源汇入平台建设 |
5.2.1 确保全局各类警务数据资源纳入平台建设 |
5.2.2 吸收全市各类社会单位数据接入平台建设 |
5.3 高度重视针对全局民警的需求调研和“客户体验” |
5.3.1 主动开展待建项目的需求调研 |
5.3.2 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体验” |
5.4 加强智慧警务实战应用 |
5.4.1 推动智慧警务全警应用提质增效 |
5.4.2 通过平台深度应用反哺全市智慧警务建设进一步优化升级 |
5.5 打造专业的智慧警务建设和服务团队 |
5.5.1 积极引进外部高素质专业人才 |
5.5.2 优化调整内部人才结构 |
5.5.3 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与评析 |
1.3.1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析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大数据及公安智慧中心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大数据有关概念 |
2.1.1 大数据 |
2.1.2 公安大数据 |
2.1.3 公安信息化 |
2.1.4 智慧警务 |
2.1.5 公安智慧中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数据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3 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公安智慧警务的总体状况 |
3.1.1 我国公安智慧警务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现状 |
3.2 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的总体状况 |
3.2.1 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发展历程 |
3.2.2 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3 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机构设置情况 |
3.2.4 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实战应用情况 |
3.3 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
3.3.1 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问卷调查分析 |
3.3.2 对大数据的认识存在误区 |
3.3.3 采集录入数据质量不高 |
3.3.4 数据壁垒严重存在 |
3.3.5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
3.3.6 服务实战水平不高 |
4 大数据环境下国内有关城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经验 |
4.1 大数据环境下贵阳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经验 |
4.1.1 依托智慧中心合成作战打击 |
4.1.2 拓宽智慧中心便民利民渠道 |
4.1.3 强化智慧中心执法监督管理 |
4.2 大数据环境下上海市宝山区公安数据中心建设经验 |
4.2.1 依托数据中心实时量化考核 |
4.2.2 围绕数据中心提升实战效能 |
4.2.3 建设基层智慧警务室 |
4.2.4 围绕数据中心共建共治 |
4.3 大数据环境下广州市公安信息中心建设经验 |
4.3.1 强化信息中心数据整合功能 |
4.3.2 拓宽信息中心运用领域 |
4.3.3 公安信息中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
4.3.4 地理信息系统的实战运用 |
4.4 国内相关地区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经验对合肥公安的启示 |
4.4.1 利用智慧中心分析研判,强化指挥管控效果 |
4.4.2 利用智慧中心合成作战,提升公安实战效能 |
4.4.3 利用智慧中心整合资源,强化科学共治能力 |
5 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顶层设计 |
5.1.1 加快推进“智慧”大脑建设 |
5.1.2 健全公安大数据制度 |
5.2 加强民警信息化技能培训与考核监督 |
5.2.1 利用手机软件拓宽信息考核途径 |
5.2.2 分类分级进行信息化培训 |
5.2.3 创新培训考核方式 |
5.3 加快破除数据壁垒 |
5.3.1 破除数据内部壁垒 |
5.3.2 破除数据外部壁垒 |
5.3.3 搭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安全性 |
5.4 注重人才培养 |
5.4.1 加强内部人才培养 |
5.4.2 吸收外部人才加入 |
5.5 加强拓展应用范围 |
5.5.1 优化数据算法 |
5.5.2 强化大数据模型构建 |
5.5.3 建立整体联动的信息化治理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8)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 简要评述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访谈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 |
(一) 社区警务 |
(二) 网格化管理 |
(三)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 |
二、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
(一)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内容 |
(二)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特点 |
(三) 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一) 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 “破窗”理论 |
(三) 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二章 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
一、苏州市高新区辖区概况 |
二、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前提 |
(一) 理顺警格与网格的关系 |
(二) 理顺公安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 |
(三) 理顺公安智慧警务建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建设的关系 |
(四) 理顺公安对内与对外业务同步顺畅承接的关系 |
三、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成效 |
(一) 创新顶层设计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 |
(二) 依托科技提升网格化联动机制效能 |
(三) 依靠网格建立隐患信息联动处理机制 |
(四) 丰富内涵打造网格员志愿者团队 |
第三章 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面临的挑战 |
(一) 基层组织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
(二) 后台严重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 |
(三) 各部门平台壁垒缺乏信息共享 |
二、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网格管理工作效能受限 |
(二) 网格化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
(三) 网格化管理制度保障性不强 |
三、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缺失 |
(二) 网格管理人员缺乏学习培训 |
(三) 信息化应用运行流转不畅 |
第四章 苏州市高新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优化路径 |
一、夯实社区警务网格化的基础 |
(一) 转变理念提升站位 |
(二) 科学设置警务网格 |
(三) 合理配置网格管理力量 |
二、大力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
(一) 找准社区警务的职能定位 |
(二) 做强社区警务的支撑保障 |
(三) 提升社区警务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 |
三、建立双网融合长效机制 |
(一) 创造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的制度环境 |
(二) 建立健全网格化联动工作相关机制 |
(三) 完善警务网格平台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访谈记录 |
(9)苏州市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简要评述 |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思路 |
(一) 结构安排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系统分析法 |
(四) 访谈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社会治安 |
(二)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三)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
二、基本理论 |
(一) 系统论 |
(二) 空间防范理论 |
(三) 治理理论 |
第二章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运行机制 |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
(一)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 |
(二)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路 |
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
(一)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具备战略性 |
(二)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体现超前性 |
(三) 社会治安防控部门与职能要发挥协作性 |
三、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一) 是适应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程度加剧的需要 |
(二) 是社会控制和管理方式变化的需要 |
(三) 是应对新型违法犯罪的需要 |
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机制 |
(一)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的要求 |
(二)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的要素 |
(三)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必备的条件 |
第三章 苏州市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践 |
一、吴中区概况 |
二、近年来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状况 |
(一) 完善防控组织体系 |
(二) 健全基础防控机制 |
(三) 建立动态巡防体系 |
(四) 推进智能设备建设 |
三、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运行成效 |
(一) 违法犯罪警情有所下降 |
(二) 危机处理能力逐步提高 |
(三) 群众满意度提高 |
第四章 苏州市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当前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一) 社会治安局势日益复杂 |
(二) 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 |
(三) 公安机关警力资源不足 |
二、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
(一) 防控体系建设整体性设计不够完善 |
(二) 公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三) 社会力量未充分发挥作用 |
(四) 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部分单位和群众思想认识不够 |
(二) 管理体制和理念需要完善 |
(三) 保障措施比较欠缺 |
第五章 苏州市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优化路径 |
一、提升治安防控法治化水平 |
(一) 用法律法规来保障防控体系建设 |
(二) 加强法治教育和法治宣传 |
二、提升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 |
(一) 完善社会动态智能感知体系 |
(二) 深化智慧警务基础支撑体系 |
(三) 构建警务大脑智能应用体系 |
三、提升治安防控专业化水平 |
(一) 加快推进合成作战打击模式 |
(二) 加快推进数据指挥服务体系建设 |
(三) 大力实施全警情报战略 |
四、提升治安防控社会化水平 |
(一) 完善群众“意识防”工作 |
(二) 开展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 |
(三) 全力推进社区网格配套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访谈记录 |
(10)“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结论与思考 |
1.4 研究方法、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图 |
1.4.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的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
2.1.2 “互联网+”基层警务改革的概念 |
2.1.3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改革面临时代的挑战 |
2.2 理论基础 |
2.2.1 麦肯锡7S管理模型的概念 |
2.2.2 麦肯锡7S管理模型适用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警务改革实践研究 |
3.1 北京市东城区警务系统概况 |
3.1.1 推进基层改革夯实安全稳定根基 |
3.1.2 紧扣“互联网+”背景促进改革深化 |
3.2 北京市东城区“互联网+”警务改革现状 |
3.2.1 强调以民为本的共同价值观 |
3.2.2 着重基层大数据建设的改革战略 |
3.2.3 推进扁平化的办案结构 |
3.2.4 鼓励创新发展科技化的技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改革统筹意识 |
4.1.2 未转换互联网思维 |
4.1.3 未形成创新驱动的文化 |
4.1.4 缺乏数据交流平台 |
4.1.5 基层民警缺乏考核激励制度 |
4.1.6 基层民警缺乏大数据平台应用培训 |
4.1.7 未充分利用科技技能 |
4.2 “互联网+”警务改革问题成因分析 |
4.2.1 顶层设计滞后,整体规划不明确 |
4.2.2 协同机制缺乏,数据共享不通畅 |
4.2.3 体制建设落后,效能发挥不充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部分省市公安机关的做法 |
5.1 吉林公安机关的做法 |
5.2 浙江公安机关的做法 |
5.3 南京市公安机关的做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7S视角完善东城公安“互联网+”基层警务改革的对策 |
6.1 强化统筹规划 |
6.2 推进理念变革 |
6.3 形成创新驱动的文化 |
6.4 完善警务大数据体系 |
6.5 完善基层民警考核机制 |
6.6 提高民警应用“大数据”水平 |
6.7 强化运维团队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社区警务战略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同体治安:当前我国社区警务理论研究趋势与创新[J]. 卢国显,熊瀚林,崔竣.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1
- [2]智慧社区警务模式研究[D]. 赖晶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3]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D]. 伏佩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4]社区警务中居民组织化参与研究[D]. 田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5]信息化背景下蚌埠市社区警务建设研究[D]. 江冬冬.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6]宿迁公安智慧警务建设研究[D]. 胡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7]大数据环境下合肥市公安智慧中心建设研究[D]. 沈忱. 东华大学, 2021(12)
- [8]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研究 ——以苏州市高新区为例[D]. 邱骅. 苏州大学, 2020(03)
- [9]苏州市吴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D]. 朱昌桦. 苏州大学, 2020(03)
- [10]“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安警务改革研究[D]. 邹宇璇.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