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止痒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火针,瘙痒,皮肤病
止痒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甘宗容,万娟,阳君,黄蜀[1](2019)在《火针治疗常见瘙痒性皮肤病的应用概况与止痒机理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火针疗法是将针灸烧红,迅速刺入穴位或者皮损处的一种治疗方式,由于其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近年来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渗透到临床各个科室,本文重点概括分析火针治疗常见瘙痒性皮肤疾病的临床应用情况与火针止痒现代机理剖析,为临床运用此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思路。(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06期)
贾苑凝[2](2017)在《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1.观察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2.采用小鼠湿疹模型皮损,分别从皮损肿胀度及厚度差,IL-2、IL-4及LTB4水平,AQP3mRNA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方面探究凉血祛湿止痒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两部分进行:1.凉血祛湿止痒汤的临床疗效观察。严格遵照制定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诊断标准,设计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实验,以氯雷他定片为对照药物,观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靶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评估临床总体疗效,并观察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2.探究凉血祛湿止痒汤的作用机理。(1)观察小鼠湿疹模型皮损的形态学变化。采用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诱导建立湿疹模型,进行凉血祛湿止痒汤药物干预,并设立阳性对照氯雷他定组及阴性对照模型组(生理盐水)、空白组,根据赵辨的EASI评分方法对皮损进行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红斑、水肿、渗出、表皮剥脱等皮损变化。(2)将药物干预后的小鼠进行皮损取材,测定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皮损厚度差及肿胀度。(3)采用ELISA方法,检测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湿疹模型皮损的IL-2、IL-4及LTB4的含量。(4)采用RT-PCR方法,检测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湿疹模型皮损AQP3mRNA的含量。(5)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和空白组AQP3的蛋白表达。结果 1.临床疗效: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在渗出、水疱方面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斑、丘疹方面与氯雷他定组疗效相当(P>0.05);在靶皮损面积方面与氯雷他定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瘙痒程度方面,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对于两组总体疗效评价中,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总有效率为86.49%,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为80.56%,经统计分析,P<0.05,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总体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组。2.基础实验研究(1)形态学观察:凉血祛湿止痒汤干预药物诱导小鼠湿疹模型,与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对照,在红斑、丘疹、渗出、表皮剥脱方面,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进行组间比较,凉血祛湿止痒汤组与氯雷他定组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极其显着(P<0.01),并且凉血祛湿止痒汤组各指标疗效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在总体疗效评价方面,凉血祛湿止痒汤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氯雷他定组为77.78%,模型组为27.78%,凉血祛湿止痒汤总体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组及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厚度差、肿胀度方面:本实验在小鼠模型皮损厚度差、肿胀度方面,四组小鼠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叁组的皮损厚度与皮损重量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凉血祛湿止痒组与氯雷他定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凉血祛湿止痒汤在厚度差、肿胀度两方面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IL-2、IL-4和LTB4 水平: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及空白组在IL-2、IL-4和LTB4水平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的IL-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空白组(P<0.05),凉血祛湿止痒汤组较氯雷他定组明显升高(P<0.05)。在IL-4、LTB4水平,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空白组(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AQP3mRNA基因水平:四组在AQP3mRNA的2-△△CT值具有显着差异,(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进行组间比较,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与氯雷他定组比较,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显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AQP3蛋白表达水平:四组条带清晰可辨,灰度差可见,模型组最强,依次是氯雷他定组、凉血祛湿止痒汤组、空白组,其中空白组灰度最低。对AQP3/β-actin值进行统计分析,与空白组对照,叁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凉血祛湿止痒汤组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血祛湿止痒汤临床疗效显着,具有明显的消除红斑、水疱、丘疹及减少渗出的作用,基础实验表明本药可以减轻小鼠皮损肿胀程度,减轻皮损红斑、渗出、表皮剥脱等炎症反应,有效的调节皮损中IL-2上升,下调IL-4的含量,抑制皮损中LTB4释放,有效抑制模型皮损中AQP3的代偿性增殖。考虑凉血祛湿止痒汤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及修复屏障功能的作用。由此可见,凉血祛湿止痒汤可以调节Th1/Th2的平衡,抗变态反应,抑制LTBs释放,减轻炎性症状。初步表明凉血祛湿止痒汤具有抗炎作用机制。本实验发现凉血祛湿止痒汤可以明显抑制AQP3的在急性湿疹中的高表达,从而达到修复屏障功能,减少渗出的作用,初步表明凉血祛湿止痒汤的作用靶点可能为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龚丽萍,谢敏,梁育,黄港[3](2016)在《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中医止痒机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瘙痒是皮肤病常见的特有症状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如以抗过敏药口服、局部外用激素及中药内服、外用等,但火针的迅速止痒效果是任何一种疗法所不及的。本文拟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讨火针止痒的机理,从而突出火针疗法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痒的作用,为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闫小宁[4](2015)在《针灸止痒的机理及辨证选穴》一文中研究指出瘙痒是很多皮肤病及系统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复杂,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瘙痒与风、湿、热、瘀、虚等有关,随着针灸治疗在皮肤科的广泛应用,通过辨证取穴及针灸治疗的衍生疗法,使瘙痒有了新的治疗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骆伟雄[5](2014)在《双白止痒洗剂外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双白止痒洗剂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60例慢性手湿疹患者纳入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症状转归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复发的时间。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结果:(1)经治疗,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53.3%,经Ridit分析,P=0.0075,P<0.01,提示观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检测四种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可见,治疗组的CD3+、CD4+均值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但对照组的CD3+、CD4+升高不明显,治疗后两组CD3+、CD4+相比其差异有显着性。结论:双白止痒洗剂能能迅速消除患者的症状,并能明显延长或阻止湿疹的复发,远期效果好,其作用机理与调节免疫功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本文来源于《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4-10)
孙倩倩[6](2012)在《益阴活血止痒方治疗阴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阴活血止痒方治疗阴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益阴活血止痒方治疗阴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将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益阴活血止痒方)及对照组(润燥止痒胶囊组),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斑、丘疹、苔藓样变等积分的变化。实验研究:建立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分别随机分组,给予生理盐水、润燥止痒胶囊、益阴活血止痒方灌胃,观察小鼠耳重量之差;建立小鼠右旋糖酐致痒模型,分别随机分组,给予生理盐水、润燥止痒胶囊、益阴活血止痒方灌胃,观察瘙痒次数。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6.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43.33%,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实验研究显示,益阴活血止痒方有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及止痒作用。结论:益阴活血止痒方治疗阴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抗病原微生物、抗变态反应、止痒、改善血液流变等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20)
骆伟雄[7](2012)在《双白止痒洗剂外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双白止痒洗剂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60例慢性手湿疹患者纳入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症状转归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复发的时间。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结果 (1)经治疗,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53.3%,经Ridit分析,P=0.0075,P<0.01,提示观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检测四种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可见,治疗组的CD3~+、CD4~+均值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但对照组的CD3~+、CD4~+升高不明显,治疗后两组CD3~+、CD4~+相比其差异有显着性。结论双白止痒洗剂能能迅速消除患者的症状,并能明显延长或阻止湿疹的复发,远期效果好,其作用机理与调节免疫功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本文来源于《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4-12)
陈琳[8](2009)在《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愈合作用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愈合作用的相关机理。[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分别外用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以凡士林为阴性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为阳性对照组。通过伤后不同时间点取创面取材,检测烫伤创面羟脯氨酸(HOP)、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经生化检测HOP、MDA含量及SOD活性,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组及磺胺嘧啶银组与凡士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磺胺嘧啶银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具有促进烧烫伤创面愈合作用,其主要机理为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上调创面抗氧化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09年18期)
李国香[9](2009)在《除癣止痒洗药治疗湿热浸淫型足癣的疗效及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除癣止痒洗药治疗湿热浸淫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共分两部分。临床研究将62例湿热浸淫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除癣止痒洗药,水煎外洗,每日2次,对照组用环利软膏外涂,每日2次,二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及真菌学相关指标等;实验研究采用药基法测定除癣止痒洗药对湿热浸淫型足癣常见真菌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治愈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87.50%,真菌学清除率为84.38%,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浸渍糜烂型足癣治疗组愈显率为88.2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表明除癣止痒洗药对湿热浸淫型足癣常见皮肤癣菌的MIC值为7.5~15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60mg/ml。结论:除癣止痒洗药治疗湿热浸淫型足癣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尤其适用于浸渍糜烂型足癣。(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20)
止痒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1.观察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2.采用小鼠湿疹模型皮损,分别从皮损肿胀度及厚度差,IL-2、IL-4及LTB4水平,AQP3mRNA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方面探究凉血祛湿止痒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两部分进行:1.凉血祛湿止痒汤的临床疗效观察。严格遵照制定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诊断标准,设计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实验,以氯雷他定片为对照药物,观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靶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评估临床总体疗效,并观察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2.探究凉血祛湿止痒汤的作用机理。(1)观察小鼠湿疹模型皮损的形态学变化。采用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诱导建立湿疹模型,进行凉血祛湿止痒汤药物干预,并设立阳性对照氯雷他定组及阴性对照模型组(生理盐水)、空白组,根据赵辨的EASI评分方法对皮损进行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红斑、水肿、渗出、表皮剥脱等皮损变化。(2)将药物干预后的小鼠进行皮损取材,测定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皮损厚度差及肿胀度。(3)采用ELISA方法,检测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湿疹模型皮损的IL-2、IL-4及LTB4的含量。(4)采用RT-PCR方法,检测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湿疹模型皮损AQP3mRNA的含量。(5)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和空白组AQP3的蛋白表达。结果 1.临床疗效: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湿热内蕴证),在渗出、水疱方面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斑、丘疹方面与氯雷他定组疗效相当(P>0.05);在靶皮损面积方面与氯雷他定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瘙痒程度方面,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对于两组总体疗效评价中,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总有效率为86.49%,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为80.56%,经统计分析,P<0.05,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总体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组。2.基础实验研究(1)形态学观察:凉血祛湿止痒汤干预药物诱导小鼠湿疹模型,与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对照,在红斑、丘疹、渗出、表皮剥脱方面,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进行组间比较,凉血祛湿止痒汤组与氯雷他定组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极其显着(P<0.01),并且凉血祛湿止痒汤组各指标疗效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在总体疗效评价方面,凉血祛湿止痒汤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氯雷他定组为77.78%,模型组为27.78%,凉血祛湿止痒汤总体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组及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厚度差、肿胀度方面:本实验在小鼠模型皮损厚度差、肿胀度方面,四组小鼠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叁组的皮损厚度与皮损重量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凉血祛湿止痒组与氯雷他定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凉血祛湿止痒汤在厚度差、肿胀度两方面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IL-2、IL-4和LTB4 水平: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模型组及空白组在IL-2、IL-4和LTB4水平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的IL-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空白组(P<0.05),凉血祛湿止痒汤组较氯雷他定组明显升高(P<0.05)。在IL-4、LTB4水平,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空白组(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AQP3mRNA基因水平:四组在AQP3mRNA的2-△△CT值具有显着差异,(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进行组间比较,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与氯雷他定组比较,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显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AQP3蛋白表达水平:四组条带清晰可辨,灰度差可见,模型组最强,依次是氯雷他定组、凉血祛湿止痒汤组、空白组,其中空白组灰度最低。对AQP3/β-actin值进行统计分析,与空白组对照,叁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凉血祛湿止痒汤组、氯雷他定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凉血祛湿止痒汤组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血祛湿止痒汤临床疗效显着,具有明显的消除红斑、水疱、丘疹及减少渗出的作用,基础实验表明本药可以减轻小鼠皮损肿胀程度,减轻皮损红斑、渗出、表皮剥脱等炎症反应,有效的调节皮损中IL-2上升,下调IL-4的含量,抑制皮损中LTB4释放,有效抑制模型皮损中AQP3的代偿性增殖。考虑凉血祛湿止痒汤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及修复屏障功能的作用。由此可见,凉血祛湿止痒汤可以调节Th1/Th2的平衡,抗变态反应,抑制LTBs释放,减轻炎性症状。初步表明凉血祛湿止痒汤具有抗炎作用机制。本实验发现凉血祛湿止痒汤可以明显抑制AQP3的在急性湿疹中的高表达,从而达到修复屏障功能,减少渗出的作用,初步表明凉血祛湿止痒汤的作用靶点可能为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止痒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甘宗容,万娟,阳君,黄蜀.火针治疗常见瘙痒性皮肤病的应用概况与止痒机理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贾苑凝.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龚丽萍,谢敏,梁育,黄港.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中医止痒机理探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4].闫小宁.针灸止痒的机理及辨证选穴[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
[5].骆伟雄.双白止痒洗剂外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及机理研究[C].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6].孙倩倩.益阴活血止痒方治疗阴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7].骆伟雄.双白止痒洗剂外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及机理研究[C].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8].陈琳.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愈合作用的机理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
[9].李国香.除癣止痒洗药治疗湿热浸淫型足癣的疗效及机理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