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手法论文-梁国祥

互文手法论文-梁国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互文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房宫赋》,人性,互文,主旨

互文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梁国祥[1](2017)在《《阿房宫赋》:被忽略了的深刻——兼谈古诗文中互文手法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房宫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经典篇目。一直以来,所有的语文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用书)基本都采用(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解读文本、概括主旨,而忽略了课文从人性角度总结秦朝覆灭历史教训的深刻性。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人们忽略了《阿房宫赋》中互文修辞格的使用,误读了文中的关键句,从而"矮化"了文章的主旨。(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17年25期)

俞兆兵[2](2016)在《浅谈文言文中的互文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文是文言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依《现代汉语》说,互文就是互补、贯通。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本应合在一起构成独立完整的一句话,但由于表达的需要,或受字数、对偶、音节等因素的限制,作者便将其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叁,甚至分的更多,分析时又将其"参互"形成互补、联队的形式。浅而言之,所谓互文,就是诗文中前后词语或句子相互为文,互文见义。如王昌龄《出塞》(本文来源于《读天下》期刊2016年23期)

李弗不[3](2014)在《透知互文法,彻解古文义——再谈文言修辞“互文”手法之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何为互文?简言之,互文就是把本应合在一起的词语,临时拆开,让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必须合在一起理解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主人下马客在船",这是同句互文,即主人、客人一同下马,主人、客人一同上船,因为"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也就是说,将本应在上下文中都出现的两个词语,在上下文中各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二者各举一边,以省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本文来源于《高中生之友》期刊2014年23期)

唐锋卢,尚延联[4](2013)在《试论古典诗文中“互文”手法的甄别与译解——以“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今多种《孟子》注本、译本注译"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这句话皆有不合情理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判明这句话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译解古代诗文中的"对文"语句而出现语义乖谬现象,如首先甄别其为互文则可顺利进行正确译解。一、与常情常理乖谬的译解现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出自《孟子·滕(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期刊2013年02期)

郑庆君[5](2011)在《引用:互文手法的时代“风情画”——新媒体语篇中的引用类型与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传统的写作手法与修辞格式,引用有过不少论述,但从互文性的视角来探讨引用及其表现模式,还不多见。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汉语的传统"引用"手法在当今科技时代得到了极大的翻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斑斓色彩。文章集中解剖了新媒体的语篇中,作为具有典型性互文特征的引用修辞格的表现类型与结构模式。(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1年12期)

徐文贵[6](2010)在《略论《荒原》的互文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艾略特虽然没有使用过"互文性"这一术语,但其非个人化理论中蕴含了丰富的互文性思想。他在创作《荒原》时自觉贯彻了非个性化理论,将文本而非个性视为创作的核心。《荒原》中具体运用了引用、用典、戏拟、反讽、拼贴等五种互文手法,在20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本文来源于《钦州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李明[7](2007)在《拼贴、戏仿与互文手法在汤亭亭作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将后现代派的基本表现手法融入自己关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与中国人民的作品之中。其中,拼贴、戏仿与互文之运用独具特色,成为其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王洪清,黄长青[8](2004)在《文言文中的互文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木兰诗》中有两句诗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悲壮激烈,即“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从字面上解释,意思是“将军身经百战为国捐躯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这样理解对不对呢?显然不对,因为这既不合乎事实,又有悖于情理。那么究竟应当如何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呢?(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4年12期)

李显根[9](2003)在《试论中国古典诗文中“互文”手法的判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互文手法在实践中的识别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判定互文有叁个条件:(一)必须是对文;(二)必须是顺文解时不合情理或文意不足;(叁)必须是对举的词意思互为补充。并指出“避复”、“虚词互训”、所谓“倒文”叁种手法都不是互文。(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03年02期)

于全陆[10](2002)在《互文手法在古诗文中的理解与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文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平行并列的两个相邻的句子之间具有交错呼应 ,补充说明的关系。在古诗文阅读中 ,只有掌握其规律特点 ,才能正确地理解诗文意义 ,并能化难为易 ,触类旁通(本文来源于《许昌师专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互文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互文是文言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依《现代汉语》说,互文就是互补、贯通。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本应合在一起构成独立完整的一句话,但由于表达的需要,或受字数、对偶、音节等因素的限制,作者便将其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叁,甚至分的更多,分析时又将其"参互"形成互补、联队的形式。浅而言之,所谓互文,就是诗文中前后词语或句子相互为文,互文见义。如王昌龄《出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文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1].梁国祥.《阿房宫赋》:被忽略了的深刻——兼谈古诗文中互文手法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7

[2].俞兆兵.浅谈文言文中的互文手法[J].读天下.2016

[3].李弗不.透知互文法,彻解古文义——再谈文言修辞“互文”手法之运用[J].高中生之友.2014

[4].唐锋卢,尚延联.试论古典诗文中“互文”手法的甄别与译解——以“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

[5].郑庆君.引用:互文手法的时代“风情画”——新媒体语篇中的引用类型与模式[J].求索.2011

[6].徐文贵.略论《荒原》的互文手法[J].钦州学院学报.2010

[7].李明.拼贴、戏仿与互文手法在汤亭亭作品中的应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8].王洪清,黄长青.文言文中的互文手法[J].语文学刊.2004

[9].李显根.试论中国古典诗文中“互文”手法的判别[J].浙江学刊.2003

[10].于全陆.互文手法在古诗文中的理解与运用[J].许昌师专学报.2002

标签:;  ;  ;  ;  

互文手法论文-梁国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