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恢复论文-骆英旋

容灾恢复论文-骆英旋

导读:本文包含了容灾恢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ME,SGW,POOL,NTSR

容灾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骆英旋[1](2018)在《VoLTE网络MME容灾恢复方案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Vo LTE网络中EPC核心网域信令节点MME设备故障时存在Vo LTE业务无法自动恢复的问题,本文分析MME故障对网元和对业务的影响,从网络部署角度研究与分析MME故障的容灾恢复方案,从而保障MME故障时Vo LTE业务实时快速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13期)

费晨阳,顾宁[2](2017)在《与结构无关的网络存储系统快速容灾恢复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结构无关的快速容灾恢复理论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备份整个网络存储系统而不仅是数据,达到了容灾方法与具体设备或应用结构无关的目的,并以一种并行恢复模型取代传统串行恢复模型,采用虚拟化技术使数据以所需方式重建,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容灾恢复的时间。实验证明该理论和方法能够达到服务即时恢复的目的,容灾恢复时间明显小于传统方法,且恢复后的服务质量接近于传统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31期)

苏一峰,何恩南[3](2016)在《浅谈服务器虚拟化的几种容灾恢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务器虚拟化在改善资源分配状况,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方面效果显着,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网络技术中。实际应用中为保证服务器数据完整性,需构建容灾恢复机制,降低意外给服务器数据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对服务器虚拟化的容灾恢复机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6年19期)

魏江来[4](2015)在《浅谈服务器虚拟化的几种容灾恢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能够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改善资源分配,从而降低企业单位的投入成本。文章介绍了Symantec Backup Exec、镜像和快照等多种数据备份方式,结合自身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能有效增强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能力。(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5年09期)

王科利[5](2015)在《黑龙江智能网VPMN业务容灾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IT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证券、银行、政府、电力等各行业中;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会直接影响到所承载业务的可用性。同样,在电信行业其作用尤为明显,由于电信行业承载的业务大部分都是与用户息息相关的实时性业务,对于业务的连续性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可用性,将会对整个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智能网作为通信行业这些年发展最为迅速的业务,其承载的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更是电信行业中的翘楚,虽然设备本身采用了HA(High Availability)技术,能够保障出现单点故障的情况下业务正常运行。但若出现火灾、洪水等灾难性事件,如何保证智能网业务的连续可用性将是论文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论文依据黑龙江智能网的组网结构、业务承载情况和话务模型等实际情况,结合容灾系统的实现原理、同步技术以及主要指标等相关技术,对黑龙江智能网以及其增值业务的容灾建设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设计出可靠性高、性能优异、低成本的适合大规模智能网业务应用的容灾体系架构和具体实现方法,最终达到智能网业务的快速切换、减少对使用业务用户影响的目的。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取得多项成果;其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网业务及物理模块的风险评估模型针对智能网业务的特点,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建立了智能网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此模型分别从业务层面和物理组成模块层面上对智能网进行进行分析风险评估,并整理出评估算法。后期通过定量分析法,找出智能网业务、物理模块与标准容灾级别的映射关系,为容灾系统建立提供衡量标准。(2)标准化数据制作体系的建立针对容灾系统数据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复杂、配置数据众多等问题,通过分层法将数据分层分类,并以流程图的方式将数据配置流程标准化,从而形成标准的数据制作体系。(3)一键式智能化容灾切换系统通过对实际操作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影响业务连续性的主要因素。借鉴正交实验法、QMS、直方图等方法,构建一键式智能切换系统。从而实现切换自动化、呈现实时化以及双重安全保障等功能。达到缩减切换时间,提高系统连续性和摆脱专业人员束缚的目的,使得系统切换真正实现“无缝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5-05-10)

骆利强[6](2015)在《浅谈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容灾恢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渐渐的深入,医院正常运营高度依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系统容灾与数据备份问题,也愈加受到重视。为此,业务系统和数据安全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时间成为了信息系统的运维准则。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是医院正常运行的相关,甚至与医院的生存相关,因此,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医院系统是绝对安全的,确保在信息系统崩溃时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复原,把损失降到最低。以这样的高标准要求情况下,信息系统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容量都会面临着严竣的挑衅。(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5年03期)

洪晓龙[7](2014)在《面向低带宽网络的数据容灾恢复系统及其优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作为维系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之间信息传输的重要桥梁,无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还是广域网(WAN),其作用均无可替代。它将容灾系统架构组成元素关联在一起,其中任意一方的瓶颈均会对方案整体性能造成巨大影响。当传输距离较远时,WAN的带宽瓶颈超越了其它元素,跃升成为整个容灾方案性能上最大的限制因子。即使折衷采用LAN等本地备份方案,随着大数据、海量数据的爆发式发展,现有的传输效率也已渐渐无法满足数据量指数级的增涨。重复数据删除、压缩等技术能够利用容灾系统本身的时间、空间特性或删除重复数据或实现唯一块存储,可以有效优化存储和负载性能。隐马尔科夫模型能够根据可观察状态序列推测隐藏状态序列,从而建立有效的统计、预测模型。本文针对主流数据容灾恢复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在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之上,研究了上述优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设计并实现了面向低带宽网络的数据容灾恢复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研究及优化容灾恢复系统架构。其中,对容灾模式及数据存储方式作了深入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如何优化架构层模块及其功能、如何保证数据安全。(2)设计并实现一个面向低带宽网络的数据容灾恢复系统InfoDr system,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数据删除、压缩算法的工作流处理机制,可以实现工作流预处理、数据切分、指纹提取及碰撞检测等功能,并可有效优化生产中心网络负载。实验证明,InfoDr system所阐述的系统架构及其优化技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可有效优化工作流负载,且其性能仍能较好地满足业务系统需求。(3)通过观察分析InfoDr system QoS,利用包间隔模型估计可用带宽作为可观察值序列,对网络状态的隐藏值序列进行预测和估计,建立了面向低带宽网络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实验证明,InfoDr system可保证多应用系统可用性,减轻网络拥塞。(4)对在研究与开发InfoDr system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优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InfoDr system未来工作的几点展望。(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8](2012)在《EMC助广东农信容灾恢复数据提速》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广州有两个数据中心:一个生产中心,一个容灾中心。两个中心相隔几十公里,用一条带宽为1000Mb/s的链路做容灾。生产中心有4个DB2数据库,数据量约4TB;一个OA数据库,数据量约(本文来源于《金融电子化》期刊2012年01期)

韦中伟[9](2009)在《基于检查点的容灾恢复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信息系统容灾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容灾技术成为保持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支撑技术。特别是在信息化战争中,军事业务信息系统面临着次数更多,强度更高的空袭、破坏等威胁,如何保障军事业务系统在恶劣战场环境中的业务连续性是当前容灾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本文对容灾恢复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总结了容灾恢复的关键要素,对应用进行了分类,重点研究了长时间应用的容灾恢复问题,主要工作如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查点的容灾恢复框架,大幅度降低了长时间应用的RTO容灾恢复指标,提出了应用进程检查点实现容灾恢复时,保证进程检查点上的进程状态与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状态一致性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面向容灾的自适应检查点间隔设定算法。针对含有数据库访问的长时间应用程序,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进程检查点的容灾恢复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进程检查点技术面临的两大难题:(1)数据库连接的自动恢复问题(2)进程检查点的进程状态和数据库状态的一致性问题。这个方法具有用户透明、适应多种数据库等特点。针对进程检查点技术应用于含有文件系统访问的长时间应用程序时所面临的进程状态和文件状态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解决容灾环境下进程检查点的进程状态和文件状态不一致的低开销文件恢复算法-ODUC算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设计和实现了容灾恢复原型系统,在N+M容灾结构下,实现了基于进程检查点技术的容灾恢复模块,验证了基于进程检查点的容灾恢复方法对业务连续性的支持,验证了基于检查点的含有数据库访问的长时间应用程序容灾恢复方法的正确性和性能。(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9-11-01)

郑晨阳,洪海丽[10](2009)在《军队信息系统安全容灾恢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使指挥控制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主导着战场的一举一动,该系统安全与否已成为关系战争胜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在对军队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容灾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容灾恢复机制,对实现军队信息系统安全容灾恢复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容灾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提出了一种结构无关的快速容灾恢复理论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备份整个网络存储系统而不仅是数据,达到了容灾方法与具体设备或应用结构无关的目的,并以一种并行恢复模型取代传统串行恢复模型,采用虚拟化技术使数据以所需方式重建,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容灾恢复的时间。实验证明该理论和方法能够达到服务即时恢复的目的,容灾恢复时间明显小于传统方法,且恢复后的服务质量接近于传统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容灾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1].骆英旋.VoLTE网络MME容灾恢复方案解析[J].中国新通信.2018

[2].费晨阳,顾宁.与结构无关的网络存储系统快速容灾恢复方法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

[3].苏一峰,何恩南.浅谈服务器虚拟化的几种容灾恢复机制[J].珠江水运.2016

[4].魏江来.浅谈服务器虚拟化的几种容灾恢复机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

[5].王科利.黑龙江智能网VPMN业务容灾恢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6].骆利强.浅谈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容灾恢复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

[7].洪晓龙.面向低带宽网络的数据容灾恢复系统及其优化技术[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

[8]..EMC助广东农信容灾恢复数据提速[J].金融电子化.2012

[9].韦中伟.基于检查点的容灾恢复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10].郑晨阳,洪海丽.军队信息系统安全容灾恢复机制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9

标签:;  ;  ;  ;  

容灾恢复论文-骆英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