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急诊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诊科医生,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主治医师,盐源县,教学培训,医疗水平,医务人员,迎春,运动平板
急诊科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19)在《一名急诊科医生的援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胡迎春的医疗帮扶之旅就要画上句号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作为支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人民医院的医疗队小组长,和其他4位同伴一起传技能、教本领、带团队,全力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用他的话讲:“只有培养好当地医务人员,(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12-26)
冯霞,张新丽,官春燕,邓先锋[2](2019)在《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现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为减少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急诊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调查问卷对武汉市6所叁级甲等医院的29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定义的了解、发生后的不良影响及学习其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得分分别为3.59±0.93、3.65±0.89、4.42±0.73。94.30%认为护理中断事件对正常工作有影响;90.61%同意护理中断事件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常态;62.42%认为急诊科中断事件发生在夜间;90.60%认为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来源主要是患者和家属;89.93%经常在给患者做治疗时被打断,87.92%经常被"催促实施治疗"、"问路及各种咨询"打断。结论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件相关知识的了解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急诊科是护理中断事件的高发场所且夜间发生较多;护士经常在做治疗时被患者或家属打断。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加强针对性管理,以减少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鲁锦胜,李淑芳,周建仪,曾奕云,陈洁莹[3](2019)在《PDCA循环对急诊科新毕业护士培训的成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急诊科新毕业护士进行培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新毕业的护士共90名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式,试验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培训,分析两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工作能力、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以及试验组对PDCA管理模式的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临床工作能力、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显着升高(P<0.05);试验组对PDCA管理模式满意度大于90%。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新毕业护士的培训效果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4期)
马海静[4](2019)在《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来本院急诊科就诊的酒精中毒患者64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诊科护理模式进行处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8%,高于于对照组的78.13%(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依从性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提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2期)
杨玲[5](2019)在《非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价值。方法:选择5名成员,均为非急诊可护士,1名为学术指导,负责问卷的审核工作;2名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是联系专家;2名研究生,主要针对问卷的编制、分析、发放与整理。询问专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结果:通过专家的意见协调程度根据肯德尔与谐系数、显着性检验显示表明专家意见统一,协调程度比较高。通过专家的建议进行相对应修改,临床护理更改为护士专科护理,咨询服务更改为教育指导能力。结论:对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专家对各个指标不仅一致性高,还有一定权威性与科学性,这对护士的培养与个人能力体现均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秦静,张婧[6](2019)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价值,为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奠定基础。方法按照医院实验的纳入标准,由电脑随机机选出2018年上半年来院接受急诊治疗的120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以患者挂号时的单双号为基准,将120名患者等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以常规护理的方式展开工作,称之为常规护理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针对性的优质服务,称之为优质护理组,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优质护理组中组员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强调优质护理模式,从病人的病情出发,实现针对性护理。(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李伟,种艳秋,李智海[7](2019)在《思维导图在急诊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一个必经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实习生教学任务的护士同时兼有护理服务的职能,工作量非常繁重,使护士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对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急诊科教学过程中采取思维导图的方法对教学方法加以优化,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1 研究资料1.1 基本资料2018年3月—2019(本文来源于《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美榕,高静[8](2019)在《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hinese nurses sources scale, CNS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对福州市5所叁甲医院急诊科的70名二胎妊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名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总均分为(2.48±0.43)分,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上感受职业压力最大(2.75±0.4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一孩年龄及护龄是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与应对方式呈显着相关(P<0.001)。结论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呈中度水平,护理管理者应促进其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护理》期刊2019年06期)
肖莉,谢志芬,王婧[9](2019)在《急诊科医务人员人格特质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赣州市叁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赣州市2所综合性叁级甲等医院的127名急诊科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五人格特质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医务人员的人格特质总得分为(68.99±10.76)分,其中神经质(59.74±16.62)、利他性(18.91±3.90)、社交性(17.61±3.70)、开放性(13.98±3.33)得分均高于常模,而道德性(18.49±3.60)得分低于常模,与国内常模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倦怠得分为(59.57±16.62)分,不同工作年限、学历的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格特质与职业倦怠整体呈负相关(r=-0.204,P<0.05)其中神经质维度与职业倦怠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465-1.000,P<0.01),而社交性和道德性与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呈负相关,利他性与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呈负相关。结论急诊科医务人员表现出高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人格特质与职业倦怠存在相关性。建议医院管理人员根据急诊医务人员的人格特质从多方面入手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孙丹,孙皎,万真真,李焕焕,邢庄婕[10](2019)在《急诊科排班模式对护士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化急诊护士排班是缓解急诊护士工作压力、促进急诊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国内外急诊护士排班现状、排班对急诊护士身心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管理者对急诊护士进行合理化排班、高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促进急诊科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32期)
急诊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为减少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急诊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调查问卷对武汉市6所叁级甲等医院的29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定义的了解、发生后的不良影响及学习其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得分分别为3.59±0.93、3.65±0.89、4.42±0.73。94.30%认为护理中断事件对正常工作有影响;90.61%同意护理中断事件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常态;62.42%认为急诊科中断事件发生在夜间;90.60%认为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来源主要是患者和家属;89.93%经常在给患者做治疗时被打断,87.92%经常被"催促实施治疗"、"问路及各种咨询"打断。结论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件相关知识的了解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急诊科是护理中断事件的高发场所且夜间发生较多;护士经常在做治疗时被患者或家属打断。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加强针对性管理,以减少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诊科论文参考文献
[1].王倩.一名急诊科医生的援彝路[N].健康报.2019
[2].冯霞,张新丽,官春燕,邓先锋.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现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9
[3].鲁锦胜,李淑芳,周建仪,曾奕云,陈洁莹.PDCA循环对急诊科新毕业护士培训的成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4].马海静.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
[5].杨玲.非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名医.2019
[6].秦静,张婧.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7].李伟,种艳秋,李智海.思维导图在急诊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
[8].陈美榕,高静.急诊科二胎妊娠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9
[9].肖莉,谢志芬,王婧.急诊科医务人员人格特质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医药.2019
[10].孙丹,孙皎,万真真,李焕焕,邢庄婕.急诊科排班模式对护士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
标签:急诊科医生; 心肺复苏; 急救技能; 主治医师; 盐源县; 教学培训; 医疗水平; 医务人员; 迎春; 运动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