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军纪义芳(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308-02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镜EMSⅢ碎石清石术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30例经皮肾镜EMSⅢ碎石清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总结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取石成功,效果满意。结论经皮肾镜EMSⅢ碎石清石术针对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经皮肾镜结石护理
各种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都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适应症。2010年10月至今,我院开展经皮肾镜EMSⅢ碎石清石术30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2岁。术前行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等检查,其中肾结石2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结石直径1.8~4.6cm。
1.2手术器械Wolf经皮肾镜(F20.8)、膀胱镜(F20.8)、第三代EMS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
1.3手术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截石位,膀胱镜患侧输尿管插管(F6输尿管导管)并固定于导尿管上,注水增加肾盂内压力。超声定位后,G18穿刺针穿刺目标肾盏,见有尿液溢出,置入导丝,筋膜扩张器8F始,以2F递增扩张至16F,再改用金属扩张器扩至20F,留置20F的经皮肾镜鞘,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经皮肾镜联合第三代EMS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碎石取石后,顺行置入6F双J管,退镜并留置18F肾造瘘管。
1.4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取石成功,术后无大出血。8例术后发热,经抗感染、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术后1周拔除肾造瘘管,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
2护理配合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疏导,讲解手术的优越性,并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法,增加其信心;手术前夜服用安定。
2.1.2体位训练术中患者要采取截石位及俯卧位,患侧抬高30cm。因此术前即指导患者练习两种体位,并且指导患者练习穿刺时屏住呼吸,提高穿刺成功率。
2.1.3术前准备除肝、肾、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术前准备外,行彩超、静脉肾盂造影,必要时CT检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压及血糖。
2.2术中配合
2.2.1麻醉生效后,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协助术者膀胱镜下插入F6输尿管导管,固定于导尿管上,输尿管导管与冲洗管相连,开放冲洗管和尿袋。
2.2.2协助患者改俯卧位,胸部垫软垫,术侧腰部垫加厚软垫。常规消毒铺巾并在术侧贴一脑科手术薄膜,其长带下端垂于污物桶内。套好无菌保护套的B超探头定位,选择和确定穿刺点。
2.2.3连接各种导管、摄像头、光纤、手柄、超声及气压弹道探针、泵管等。真空吸引泵工作压力设为-0.2~-0.4bar,气压弹道能量设为100%,频率设定为10~12Hz,超声能量设置为70%~90%。
2.2.4术中密切配合麻醉师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尿液颜色等变化。
2.2.5手术结束后及返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护肾造瘘管及静脉通路,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2.3术后回访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指导患者或家属需要密切观察的指标,遇有问题及时告知病房护士;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
3讨论
3.1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
3.2巡回护士须于手术前一天检查手术器械的完好性,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熟知各种仪器性能、连接与应用,做好录像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反应,保持尿管通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3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态度要和蔼,视病人如亲人,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3.4巡回护士摆放体位时,注意应顺应呼吸和循环功能,无副损伤,尤其是受压部位垫软垫保护(男性注意保护好阴囊),约束带固定松紧适宜,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
3.5手术中灌注液的冲洗是保证手术视野清晰的必要条件,注意灌注液的温度要接近人体正常体温,冬天水温为23~28℃[1]。
3.6弹道与超声功率的设置弹道的能量输出为100%,使用连续冲击波模式;超声的能量输出为70%~90%[2]。
3.7使用超声吸引时,一定要吸引有效,以确保超声碎石的效果与超声探针的保护。
3.8手术结束应妥善保护肾造瘘管;如肾造瘘管内引流液颜色较红,应暂夹管,使肾内压升高压迫止血,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3.9术后器械清洗前一定要打开各轴节和螺丝,难以清洗的血渍浸泡适酶溶液中5分钟,取出后,用流动水冲洗再擦干,正确安装,并上润滑剂润滑,以提高器械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赵燕,许兵,唐正利.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21):1811.
[2]高新,周祥福.微创泌尿外科手术与图谱.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