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带性论文-袁晓蝶,杨宇亮

地带性论文-袁晓蝶,杨宇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带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住区,传统聚落,垂直地带性,生计方式

地带性论文文献综述

袁晓蝶,杨宇亮[1](2019)在《传统聚落对垂直地带性的空间适应策略——以傈僳族的立体人居模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主位"空间视角,从垂直地带性对生计方式的限定为切入点,以傈僳族聚落的立体人居模式为例,选取典型聚落同乐村,探讨立体人居模式对傈僳族聚落、民居空间特征的影响及其成因。基本结论如下:垂直地带性通过生计方式为中介深刻影响了聚落空间;傈僳族的垂直生计方式形成典型的立体人居模式,垂直地带性为该模式提供了可能性、限制性与选择性;聚落空间的垂直地带性是复杂地理环境中的普遍人居模式。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学思维对于完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住区》期刊2019年05期)

张鹏,谢修鸿,李翠兰,孙元宏,张晋京[2](2019)在《我国几种地带性土壤中磷素形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明土壤磷素的存在形态,有助于揭示其在环境中的累积、迁移和转化过程及生物有效性。目前,在大尺度样带上开展土壤磷素形态空间变异规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沿纬度方向采集了我国东部不同气候带分布的7种地带性林地土壤(包括寒温带的棕色针叶林土、中温带的暗棕壤、暖温带的棕壤、北亚热带的黄棕壤、中亚热带的黄壤、南亚热带的赤红壤和热带的砖红壤),将化学浸提法与溶液磷-31核磁共振(~(31)P NMR)波谱法相结合,分析了土壤中磷素形态以及与其他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阐明土壤磷素形态的空间变异性及其驱动因素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79.8~825.2, 2.41~15.3, 92.6~351.2和14.7~474.4 mg·kg~(-1),其中活性、中等活性、中等稳定性和高稳定性有机磷组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38~30.9, 8.63~213.7, 3.01~32.2和1.73~199.2 mg·kg~(-1)。根据溶液~(31)P NMR波谱,鉴定出供试土壤中含有无机形态的磷素即正磷酸盐和焦磷酸盐,同时也鉴定出了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和膦酸盐等有机形态磷素的存在,其中磷酸单酯中又鉴定出了新-肌醇六磷酸、 D-手性-肌醇六磷酸、 RNA单核苷酸、α-磷酸甘油、肌-肌醇六磷酸、β-磷酸甘油和鲨-肌醇六磷酸,磷酸二酯中又鉴定出了DNA的存在;所有土壤中均未检测出多聚磷酸盐的存在,除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壤外的其他土壤中未检测出膦酸盐的存在,而赤红壤中未检测出DNA的存在;无机形态的磷素以正磷酸盐为主,而有机形态的磷素则以磷酸单酯为主。总体来看,无论化学浸提法还是溶液~(31)P NMR波谱法,从寒温带的棕色针叶林土到热带的砖红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有机磷及其组分的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溶液~(31)P NMR波谱与化学浸提法鉴定的磷素形态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正磷酸盐与活性有机磷的关系最为密切,磷酸单酯和膦酸盐与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关系最为密切,而焦磷酸盐和磷酸二酯与中等稳定性有机磷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化学浸提法相比,溶液~(31)P NMR波谱法能从详细的分子水平上揭示土壤磷素形态的空间变异规律。(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0期)

韩琴,李育,李鹏程[3](2019)在《石羊河流域表层沉积物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基于粒度与矿物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在气候重建中,只考虑纬度地带性会使重建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现代表层沉积物粒度与矿物指标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流域全新世沉积剖面的粒度与矿物数据,对比石羊河流域的现代表层沉积物与全新世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特征,进而探索石羊河流域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全新世与现代具有相同的驱动力,石羊河流域上游在亚洲冬季风与西风的影响下,呈现山前风成沉积特征;中游地区在河湖水动力的影响下,呈现冲积、洪积特征;石羊河流域下游终端湖区,呈现湖相沉积特征,且现代气候较全新世时期更为干旱。(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依力亚斯江·努尔麦麦提,普拉提·莫合塔尔,白克拉木·孜克利亚[4](2019)在《克里雅河流域植被覆盖垂直地带性分布与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和环境组分,能够反应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时空特征变化,因此在探讨地表过程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SRTM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干旱区内陆河——克里雅河流域2002-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分析了该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克里雅河流域植被覆盖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空间差异,其海拔3 000~3 500 m范围的丘陵带平均植被覆盖度最大;过去12 a来该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上游高山带、中游冲积扇平原带和下游沙漠带植被覆盖逐渐退化,而低山丘陵带植被覆盖变化有上升趋势并逐渐改善;总体上,流域植被覆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降水变化表现出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7期)

陈进[5](2019)在《对非地带性地域分布规律中影响因素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从地形阻挡和地势抬升、海陆分布和海岸轮廓、局地环流和洋流性质、局部水分和岩石性质和地质灾害和人为作用五个方面,分析非地带性地域分布规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学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杜军凯[6](2019)在《考虑垂直地带性的山区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地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山地水循环过程演变不但直接决定了自身生态系统的质量与稳定性,同时也会将这种影响传递到下游平原区和城市群。由于山地具有空间异质性和垂直地带性特征,且以垂直地带性占主导,如何量化因此而伴生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并对水资源时空格局作出科学评估与预测,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要素的空间异质性与垂直地带性对山区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机理问题,重点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遥感技术、气候模式相结合,以太行山区为例开展研究,系统解析了太行山区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特征,构建了考虑垂直地带性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WEP-L,定量评估了山区水资源时空格局和演变规律。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总结了太行山区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特征。太行山区月降水量沿高程变化梯度介于-5.20~6.72mm/hm;月平均气温沿高程变化梯度介于-0.66~-0.48℃/hm,各坡向不一。山区5~9月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8月份最高,在空间上的变化范围为14%~100%,2月份最低,变化范围为0.8%~97.8%。各月叶面积指数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变化范围为0.1~7.0。土壤饱和含水率介于40%~46%,田间持水率介于17.4%~29.3%,凋萎含水率介于7.7%~15.5%,单分子含水率介于3.5%~6.6%,饱和水力传导系数介于0.0007~0.0025cm/s,湿润锋吸力介于6.1~11.24cm。(2)提出了考虑垂直地带性的山区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方案。以月降水沿高程的变化梯度反映山地降水的垂直地带性;以分月、分坡向气温沿高程直减率以反映山地气温的垂直地带性;以子流域套等高带对500m分辨率的逐月植被盖度和叶面积指数的空间统计结果反映山地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根据土壤质地百分比含量,采用线性加权法生成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残留含水率、饱和导水系数、单分子土壤含水率和湿润锋土壤吸力值栅格,以子流域套等高带对栅格的空间统计结果反映土壤水文参数的垂直地带性。根据崇陵小流域实验所得的土壤厚度与坡度的关系,结合山区地形坡度空间分布将土壤厚度概化为30~80cm。对改进的WEP-L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控制站河川径流量的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对山区宏观水循环过程的刻画能力较好;改进模型对沁河干流上、下游的站点径流过程模拟效果的同步性得到了提升,且输出蒸散发量与遥感反演蒸散发产品在垂直带上的相关性更好,表明改进模型对山区垂向水循环过程的模拟效率得到了提升。(3)基于改进WEP-L模型的山区历史系列蓝水和绿水评价和时空格局分析。太行山区1956~2015年平均降水量702.2亿m3,蓝水118.2亿m3,绿水流578.1亿m3,高效绿水374.9亿m3。降水、蓝水与绿水流的季节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高效绿水的季节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山区蓝水和绿水的年际变化与降水具有同步效应,蓝水在年际间的波动性最强,绿水流最弱,降水系列的波动性略强于高效绿水。山区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1.78亿m3/年,蓝水变化速率为-0.92亿m3/年,高效绿水变化速率为1.90亿m3/年。蓝水系列的突变点发生在1979~1985年,高效绿水系列的突变点发生在2000年前后。山区降水、蓝水和高效绿水的Hurst指数分别为0.61、0.73和0.82,降水随机性最高,高效绿水随机性最弱。蓝水和高效绿水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蓝水衰减、高效绿水增加的历史态势在未来延续的概率较大。山区蓝水比高效绿水更活跃,且海河片区蓝水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高于黄河片区。(4)定量预估了气候变化对太行山区水资源时空格局的影响。RCP4.5、RCP6.0和RCP8.5气候情景对太行山区2016~205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的预估值相比历史(1956~2015年)均值的增幅分别为-1%、3%和11%,预估年降水量年际梯度值在空间上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1~0.38mm/年、0.21~0.40mm/年和0.23~0.42mm/年,高海拔地区年降水增加速率较高。预估的年平均气温比历史均值分别高出0.78、0.51和0.79℃;梯度值在空间上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028~0.0075℃/年、0.0027~0.0074℃/年和0.0028~0.0076℃/年,低海拔地区升温速率较高。叁种情景下,预估蓝水均呈衰减趋势,较历史均值的相对变幅分别为-27.4%、-17.1%和-2.6%;高效绿水呈增长趋势,较历史均值的相对增幅分别为3 6.6%、40.7%和48.8%。垂直带的分析结果表明低海拔区域蓝水衰减现象更加突出,高海拔区域高效绿水的增长效应愈加明显。RCP8.5气候情景的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当预估降水比历史均值高出11%时,山区蓝水接近历史平均水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天-地”融合数据的卫星降水降尺度校正方法,丰富了面向山区分布式模拟的降水数据展布技术;(2)提出了考虑垂直地带性的山区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方案,有针对性地改进了模型原有相关模块和参数化方案,提升了对山区垂向水循环过程的模拟能力;(3)基于分布式水循环模型解析了太行山区绿水和蓝水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规律,并定量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山区未来水资源情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惠岑怿,石莎,冯金朝,鲜一丹[7](2019)在《内蒙古地带性针茅植物15种营养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植物体内矿质平衡离子成分及含量特征研究,认识植物体内养分间交互作用,对研究草原植物各种逆境适应、矿质离子平衡及相关调控基因控制网络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以针茅属(Stipa Linn.)植物为禾本科类的代表,研究地带性针茅植物叶片15种营养元素(7种大量元素C、N、P、K、Mg、Ca、S和8种微量元素B、Mn、Fe、Na、Zn、Cu、Ni、Mo)含量特征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西北针茅、大针茅、短花针茅和石生针茅等植物叶片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值分布格局基本相似,总体表现为C>N>K>S>Mg>P>Ca>Na>Mn>Fe>Zn>Ni>Cu>B>Mo. 4种针茅植物中大量元素P、K、Ca和微量元素Mn、Fe、Mo含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它元素如N、Mg、Cu、Ni等无显着差异(P>0.05);4种针茅植物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较大范围内波动,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由15种营养元素组成的105对元素对中,有25对元素有显着相关(P<0.05),占总数的20%;以主成分分析(PCA)对叶片多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分析,提取了变异较大且解释率高的4个主成分轴,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主成分图中呈现出分布的差异性聚类;而对多种元素的聚类分析,可以将营养元素归为两大类,第1大类包括C、N、P、K、S等,共同决定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等生理生态过程,第2大类包括大量元素Mg、Ca和微量元素B、Mn、Na、Fe、Cu、Ni、Mo,这类元素作为辅基参与电子传递和生化反应,与植物生长和生境适应有关.(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莫畏,滕爱萍[8](2018)在《吉林省地带性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生态绿色城市的同时,对其文化内涵的要求也普遍提高。植物景观营造如果与本地区的文化相互脱节,既不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又起不到体现与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植物景观设计千篇一律的现象愈演愈烈,使地带性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8年06期)

姜霞,吴鹏,谢涛,崔迎春[9](2018)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和不同层次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测定分析,研究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全磷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土壤N∶P、C∶P随海拔梯度的增加整体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而C∶N变化规律不明显,总体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整体呈降低趋势。在不同土壤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N∶P、C∶P随着土壤深度(0~80 cm)增加而逐渐降低,而C∶N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海拔雷公山土壤C∶N为17.52~68.36,平均值为40.62,高于我国土壤C∶N平均值(12.30);C∶P为13.93~103.17,平均值为48.39,低于我国陆地土壤C∶P平均值(52.70);N∶P为0.60~2.25,平均值为1.20,低于我国陆地土壤N∶P平均值(3.9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4期)

党超,孙小凡,程尊兰[10](2018)在《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为泥石流灾害的安全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2015年进行的多次野外调查为基础,通过成因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地带性因素对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以及泥石流体性质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结果]扎墨公路以东西向延伸的岗日嘎布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北段穿过5个垂直带谱,南段穿过8个垂直带谱。泥石流的分布密度与暴发频率随着海拔的降低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成因类型由冰面湖溃决型、冰川型、融水降雨型泥石流逐渐过渡到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流体性质从泥流、水石流、稀性泥石流、亚黏性泥石流、黏性泥石流逐渐过渡,容重依次增大。[结论]随着公路沿线垂直带由Ⅰ带降低到Ⅷ带,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和流体性质,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分异特征在南段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地带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明土壤磷素的存在形态,有助于揭示其在环境中的累积、迁移和转化过程及生物有效性。目前,在大尺度样带上开展土壤磷素形态空间变异规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沿纬度方向采集了我国东部不同气候带分布的7种地带性林地土壤(包括寒温带的棕色针叶林土、中温带的暗棕壤、暖温带的棕壤、北亚热带的黄棕壤、中亚热带的黄壤、南亚热带的赤红壤和热带的砖红壤),将化学浸提法与溶液磷-31核磁共振(~(31)P NMR)波谱法相结合,分析了土壤中磷素形态以及与其他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阐明土壤磷素形态的空间变异性及其驱动因素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79.8~825.2, 2.41~15.3, 92.6~351.2和14.7~474.4 mg·kg~(-1),其中活性、中等活性、中等稳定性和高稳定性有机磷组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38~30.9, 8.63~213.7, 3.01~32.2和1.73~199.2 mg·kg~(-1)。根据溶液~(31)P NMR波谱,鉴定出供试土壤中含有无机形态的磷素即正磷酸盐和焦磷酸盐,同时也鉴定出了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和膦酸盐等有机形态磷素的存在,其中磷酸单酯中又鉴定出了新-肌醇六磷酸、 D-手性-肌醇六磷酸、 RNA单核苷酸、α-磷酸甘油、肌-肌醇六磷酸、β-磷酸甘油和鲨-肌醇六磷酸,磷酸二酯中又鉴定出了DNA的存在;所有土壤中均未检测出多聚磷酸盐的存在,除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壤外的其他土壤中未检测出膦酸盐的存在,而赤红壤中未检测出DNA的存在;无机形态的磷素以正磷酸盐为主,而有机形态的磷素则以磷酸单酯为主。总体来看,无论化学浸提法还是溶液~(31)P NMR波谱法,从寒温带的棕色针叶林土到热带的砖红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有机磷及其组分的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溶液~(31)P NMR波谱与化学浸提法鉴定的磷素形态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正磷酸盐与活性有机磷的关系最为密切,磷酸单酯和膦酸盐与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关系最为密切,而焦磷酸盐和磷酸二酯与中等稳定性有机磷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化学浸提法相比,溶液~(31)P NMR波谱法能从详细的分子水平上揭示土壤磷素形态的空间变异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带性论文参考文献

[1].袁晓蝶,杨宇亮.传统聚落对垂直地带性的空间适应策略——以傈僳族的立体人居模式为例[J].住区.2019

[2].张鹏,谢修鸿,李翠兰,孙元宏,张晋京.我国几种地带性土壤中磷素形态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韩琴,李育,李鹏程.石羊河流域表层沉积物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基于粒度与矿物指标[J].干旱区研究.2019

[4].阿不都拉·阿不力孜,依力亚斯江·努尔麦麦提,普拉提·莫合塔尔,白克拉木·孜克利亚.克里雅河流域植被覆盖垂直地带性分布与变化特征[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5].陈进.对非地带性地域分布规律中影响因素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9

[6].杜军凯.考虑垂直地带性的山区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

[7].惠岑怿,石莎,冯金朝,鲜一丹.内蒙古地带性针茅植物15种营养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莫畏,滕爱萍.吉林省地带性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

[9].姜霞,吴鹏,谢涛,崔迎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8

[10].党超,孙小凡,程尊兰.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8

标签:;  ;  ;  ;  

地带性论文-袁晓蝶,杨宇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