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朱愈

高三主要是对中学阶段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高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高三历史复习内容多,头绪乱;时间紧,任务重,记的多、忘的也快,因而使一些同学对历史学习产生了畏惧,甚至到要放弃的程度。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知识的把握,理解能力的提高,适应高考需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是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掌握大量的复杂的知识,掌握历史复习方法,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在历史复习教学中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读

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是前提,是保障,所以,有效地记准理解大量的知识点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既能记准又能理解这些知识呢?首先就必须读,读,就是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认真阅读,做到不动笔不读书,课文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对每一个子目下的文字,进行具体的分析,这些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子目录的,它与本课的内容有哪些联系。务必做到紧扣子目,划分层次,编写提纲,提炼要点,圈点批划,分析史实,得出结论,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史实联系,思考这一节与本单元知识点的关联,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把握课本。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介绍的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共介绍了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部分,而农业又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在介绍农业内容的这一课又分农作物的出现、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技术改进以及生产工具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改进的影响四个子目录。而这四个子目录都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状况。弄清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状况即能把握住了这一时期的特点又能把握住了这一时期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了。

读的同时还应该做到两个“度”。第一是广度。从前言到大事年表,从材料到图表,从注解到习题,都要认真去读,前言是对本章节的总括是本章节的总纲,读前言更易于我们对本章内容的把握。材料和图表是对本章某些内容的诠释是很好的史实论证,是很直观的历史资料,注解是对疑难问题的解答,习题是对本节主要内容的提问,它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如果把课文比作骨干的话,那么这些就是联络骨干的筋络了。所以在读课文时这些内容不可不读。第二是深度。也就是要对教材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发掘教材隐性内容,历史并非静态的僵死的,而是活性的动态的,并非孤立的离散的,而是联系的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以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找出历史知识间的各种联系既包括历史事件演变过程中时间先后的或同一地区和国家内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的纵向联系;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以及对外关系等因素之间的横向联系;即通过发掘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明显的或不明显联系,从中把握历史的本质、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如果把握住了这些基础知识也就能够心中有数了。

二、串

串就是构建知识网络。构筑知识网络,就是要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行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有条理的知识结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首先,历史教材主要分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人类经济发展史、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三部分。新教材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历史放在了同一现象中来介绍,其实已经把历史知识做了横向联系。其次,各大块又有各自的知识结构,如人类政治文明史包括中国和外国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演变和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部分则属于纵向联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历史史实往往也有它内在的知识脉络,比如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它包括中央机构的建立(中央机构又可以从皇权和中央官制的设置两个方面来理解)和地方机构的设置两部分。经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就形成了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形成了“知识之树”,既有主干,又有细枝,这样就可以避免各部分历史知识的混淆,做到高屋建瓴,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学生答题时就不会丢三落四,史实混乱。因此,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要点明确的知识点(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的标题,也可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知识要点。比如中共一大的内容可以提炼成①确定党的名称;②制定党的最高革命纲领;③确定党的革命任务。)知识链应用线索的形式把它们串联起来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所以有线索的整合历史知识对把握庞杂的历史知识不啻是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知识链似的线索,打破时空界限,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分门别类,梳理历史知识,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

同时在串联知识时要遵循新课标所体现的新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等六大史观。新课改以来,新课标地区的高考逐渐从多元史观角度命制试题,考查学生以多元化视角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多种史观命题在高考中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借鉴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所以在知识的复习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总之,做到了知识网络的构建,你也就做到了胸有成竹。

三、练

基础知识的把握,知识网络的构建虽然都已经做到但并不等于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了,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练。练也就是做习题。做题应该做到:第一训练内容的基础化。即做一些紧扣课本的基础知识题,能够达到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就行。在做题时必须把握住该题题干的时期或时间、核心意思和要考察问题的关键词,运用所学知识把题枝与题干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即可以固化基础知识又可以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训练的模拟化。指试卷的题型、分值要跟高考大体保持一致,最好用以往的高考试题,至少是高考模拟试题。使自己尽可能早的熟悉高考的形式,形成先入为主的认识。第三,能力要求的模拟化。首先要找一些试题的难度及对能力的要求要相当于或略高于高考试题,通过做题把握高考考查知识的角度,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的新课标区的高考试题为最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高考试题靠拢;其次要围绕教学大纲、考纲和自己的实际来进行,不要因追求难度而超纲,也不要因急于求成而提出过高要求,不可搞无限度的强化训练即要做到适度。训练能做到适度我们也就能游刃有余的面对高考了。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准备,高考并不神秘。

标签:;  ;  ;  

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