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尿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固相萃取,磁分子印迹聚合物,马尿酸,甲基马尿酸
马尿酸论文文献综述
杨珍[1](2019)在《磁分子印迹聚合物—磁固相萃取与UPLC-MS/MS联用检测尿液中的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论文以马尿酸(HA)作为模板分子制备马尿酸磁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SiO_2@MIP),并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磁固相萃取(MSPE)。同时,通过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建立了一种磁分子印迹聚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Fe_3O_4@SiO_2@MIP-MSPE-UPLC-MS/MS)方法,本方法可同时用于检测尿液中的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HA、2-MHA、3-MHA、4-MHA)。方法:以马尿酸作为模板分子制备马尿酸Fe_3O_4@SiO_2@MIP,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技术对合成Fe_3O_4@SiO_2@MIP的特征官能团和形貌等进行表征;优化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参数,实现对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3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马尿酸、3-甲基马尿酸、4-甲基马尿酸)的分离和检测。研究影响萃取效率的各个因素,优化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吸附剂量、pH值、解吸溶剂和解吸时间等,在最优的条件下,评估该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方法RSD等分析性能,并考察材料的选择性。将本方法与标准方法以及其它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应用于甲苯类职业暴露劳动者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分析。结果:本实验成功制备了Fe_3O_4@SiO_2@MIP,进行了对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3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马尿酸、3-甲基马尿酸、4-甲基马尿酸)的色谱分离实验,并推测了分子的裂解途径。分析了影响新材料吸附能力的各个因素,建立了新的检验方法。在吸附剂为25mg、pH为6.0、提取时间为2 min、解吸溶剂为1 mM NaOH、解吸时间为10 min、不加入氯化钠的条件下,Fe_3O_4@SiO_2@MIP-MSPE-UPLC-MS/MS检出限在0.089μg/L(HA)到0.17μg/L(4-MHA),线性范围为0.5-10000μg/L,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从9.4%到12.4%(N=6,c=10μg/L)。结论:将制备的Fe_3O_4@SiO_2@MIP应用于MSPE,与UPLC-MS/MS联用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新方法。同现行卫生行业标准方法相比,新方法在样品分析速度、复杂基质目标分析物选择性、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怡雯,唐善虎,李思宁,宋凯红[2](2019)在《牦牛乳制品中马尿酸和苯甲酸含量快速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马尿酸和苯甲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不同沉淀剂、流动相、流速、回收率、最低检出限等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C18(250 mm×4.6 mm,5.0μm)为分离柱,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液量为20μL条件下,流动相为甲醇-0.4%乙酸水溶液(50∶50,体积比),流速为0.9 mL/min时,马尿酸、苯甲酸在1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038μg/mL,马尿酸平均回收率为96.79%~98.1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58%~1.07%,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3.54%~98.99%,RSD为0.71%~1.19%。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分析效果佳。(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2期)
杨珍,李乐,孙边成,胡骢,汪琼[3](2018)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新方法。方法实验采用反相T3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 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通过电喷雾叁重四级杆质谱检测。结果该方法实现了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叁个同分异构体的基线分离和检测,方法检出限低(马尿酸0. 07μg/L,甲基马尿酸0. 1μg/L),线性范围广(1~10 000μg/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黄梦杰,魏日胞,蔡广研,陈香美[4](2018)在《尿毒症毒素马尿酸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触发和促进因素。蓄积的尿毒症毒素在内皮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马尿酸是一种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随着血清马尿酸浓度的升高,CKD患者心血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提示两者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旨在验证马尿酸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介导的线粒体异常分裂在马尿酸毒素致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不同浓度马尿酸刺激HAECs探究马尿酸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在4mmol/l马尿酸的刺激下,探究马尿酸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时间-效应关系。电子透射显微镜及Mitotracker荧光染色观察HAEC线粒体形态并检测Drp1的表达情况。抑制Drp1后,观察内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并应用Mito SOX荧光染料检测线粒体ROS水平,JC-1染料评价线粒体膜电位,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内皮损伤指标(e NOS,vWF)表达的变化。结果:马尿酸毒素均能导致内皮细胞e NOS 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和ICAM-1、vWF表达升高,且随着马尿酸浓度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损伤程度逐渐加重。与对照组比较,4mmol/l的马尿酸作用48h后可显着刺激HAECs线粒体ROS的产生增多。应用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TEMPO能一定程度上减轻由马尿酸引起的ROS生成增多及内皮细胞损伤。电镜下可见正常细胞线粒体呈短棒状或杆状,双层膜结构清晰,嵴结构正常。马尿酸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过度分裂的点状线粒体,线粒体肿胀,嵴结构模糊或者消失。Mitotracker荧光所见正常线粒体在细胞内彼此连接,呈现管网状结构。而马尿酸刺激后,线粒体呈现高度片段化,网管状结构变成许多小圆形的点状细胞器,提示线粒体分裂过程占优势。与对照组相比,马尿酸能显着上调血管内皮细胞Drp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Mdivi-1及Drp1 siRNA能够改善马尿酸诱导的线粒体片断化,线粒体形态及结构趋于完整。与马尿酸组相比,抑制Drp1可明显下调马尿酸诱导的线粒体ROS的生成,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并上调HAEC细胞eNOS蛋白水平和降低vWF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郑丽辉,陈进国,曾垂焕,柯宗枝[5](2018)在《人体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固相萃取-离子色谱-电导同时测定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人体尿液中马尿酸(HA)和甲基马尿酸(MHA)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尿液中的HA和MHA,并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检测。结果利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尿液中的HA和MHA,去除杂质效果良好,回收率高,HA、2-MHA、3-MHA、和4-MHA 4种待测物在Metrosep A5 150阴离子交换柱(150 mm×4.0 mm i.d.,粒径5μm)中14 min之内达到基线分离,且HA和MHA的峰高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4种待测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2、0.02和0.0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0.1%~103.8%,RSD在1.7%~4.9%之间,建立的方法用于鞋厂工人班末尿中HA和MHA的测定,均检出HA。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并且准确性高且绿色环保,适用于尿液中HA和MHA的测定。(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8年18期)
贾润红,焦锐[6](2018)在《微波辐射下以马尿酸缩合产物为底物合成系列含氮杂环化合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在微波辐射下,通过各种胺类与4-芳亚甲基-2-苯基恶唑-5(4H)-酮的反应,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一系列含氮杂环化合物。该方法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证实,部分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证。(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玉娟,韩奕奕,章慧,陈慧华[7](2017)在《生鲜乳中苯甲酸与马尿酸转化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生鲜乳在4℃,15℃和25℃储存温度下,在72 h内,苯甲酸和马尿酸的转化规律以及生鲜乳中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储存温度越高,菌落总数越多,马尿酸向苯甲酸的转化率越高,且转化速率越快。试验对更好地控制原料乳中苯甲酸的来源,解决乳制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7年07期)
赵贞,刘春霞,刘丽君,岳虹,万鹏[8](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品中的马尿酸和苯甲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乳制品中马尿酸和苯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方法。样品用乙酸铅沉淀过滤后,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乙酸铵-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于23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表明:马尿酸和苯甲酸在1~100 m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3%~103.6%。本方法用于乳制品中马尿酸和苯甲酸的测定,前处理简单、定量准确,且重复性好。(本文来源于《乳业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郝继娜,闫冰[9](2016)在《镧系功能化MOF对甲苯的生物标志物——尿中马尿酸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成功构筑了Eu~(3+)功能化的MOF发光材料并将其作为荧光探针检测甲苯的生物标志物[1-2]-尿中马尿酸。作为马尿酸的荧光探针,它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循环利用性能好等优点。本文是第一次报道镧系MOF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尿中的马尿酸。(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7)
郭文丽,汪晓冬,廖振宇,艾玉,曹东丽[10](2015)在《乳制品中马尿酸HPLC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乳制品中马尿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马尿酸和苯甲酸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0和0.999 8,测定低限分别为0.326 mg/kg和0.351 mg/kg,回收率分别在86.085%~101.948%和86.943%~100.53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较高的重现性,对控制、解决乳制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5年06期)
马尿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马尿酸和苯甲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不同沉淀剂、流动相、流速、回收率、最低检出限等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C18(250 mm×4.6 mm,5.0μm)为分离柱,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液量为20μL条件下,流动相为甲醇-0.4%乙酸水溶液(50∶50,体积比),流速为0.9 mL/min时,马尿酸、苯甲酸在1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038μg/mL,马尿酸平均回收率为96.79%~98.1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58%~1.07%,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3.54%~98.99%,RSD为0.71%~1.19%。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分析效果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尿酸论文参考文献
[1].杨珍.磁分子印迹聚合物—磁固相萃取与UPLC-MS/MS联用检测尿液中的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D].南华大学.2019
[2].刘怡雯,唐善虎,李思宁,宋凯红.牦牛乳制品中马尿酸和苯甲酸含量快速检测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3].杨珍,李乐,孙边成,胡骢,汪琼.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J].实用预防医学.2018
[4].黄梦杰,魏日胞,蔡广研,陈香美.尿毒症毒素马尿酸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5].郑丽辉,陈进国,曾垂焕,柯宗枝.人体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固相萃取-离子色谱-电导同时测定法[J].职业与健康.2018
[6].贾润红,焦锐.微波辐射下以马尿酸缩合产物为底物合成系列含氮杂环化合物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7].刘玉娟,韩奕奕,章慧,陈慧华.生鲜乳中苯甲酸与马尿酸转化规律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7
[8].赵贞,刘春霞,刘丽君,岳虹,万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品中的马尿酸和苯甲酸[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7
[9].郝继娜,闫冰.镧系功能化MOF对甲苯的生物标志物——尿中马尿酸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识别[C].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10].郭文丽,汪晓冬,廖振宇,艾玉,曹东丽.乳制品中马尿酸HPLC的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