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标准论文-陈昊

口译标准论文-陈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口译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译,口译评估标准,教学法

口译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陈昊[1](2015)在《视译教学中口译标准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成为交流的重要环节,翻译以其语言形态逐渐在国际交流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视译是一种特殊的口译工作方式,经常用于国际会议和同声传译的基础训练中。但与同传相比,有相似处,也略有差异。口译随着翻译学的发展逐步展露头角,备受关注,相关方面的学术研究不在少数,然而视译教学及其标准的研究尚浅。本文通过分析翻译市场口译评估标准,进而讨论其在视译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5 3rd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Advance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olume 15)上》期刊2015-12-30)

申奥[2](2013)在《从翻译目的论看口译标准的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翻译目的论的渊源、形成、基本原则及目的论指导下评价译文的标准是符合翻译目的的合适性标准,重点阐述此标准是针对翻译动态过程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阐明口译的动态交际本质,并梳理了着名的口译标准。同时,尝试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列举口译标准突破的四个方面,即得体的服装语言、恰当的语调、平稳的语速、准确的语句。(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申奥[3](2012)在《口译标准新谈》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至今较着名的中国传统十大翻译,成为文本翻译的指航灯。口译作为翻译的基本形式,有着与文本翻译不同的工作要求,必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目前较为着名的口译标准,多是自我的经验总结。梳理了着名的翻译标准,文笔翻译与口译活动的不同,以及着名的口译标准,在口译研究跨学科的发展形势下,新的口译标准的诞生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2年24期)

王斌华[4](2012)在《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译评估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后,成为口译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早期研究以寻找静态的口译质量标准为目标,主要采用面向译员或口译用户的调查法,确定评估标准和参数。近年来,研究界开始意识到口译评估的复杂性,口译质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涉及诸多变量,口译质量与口译活动的各方参与者、现场工作条件、口译场景乃至社会文化环境都有关系。因此,口译质量及其评估的研究宜采取对现场口译系统描写的方法,而非寻找静态的口译质量标准所能解决。本文在系统梳理口译评估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以口译规范为基础的译员能力评估模式和以口译规范为基础的口译质量评价模式。(本文来源于《上海翻译》期刊2012年03期)

杨文寅[5](2011)在《专业口译员与非专业口译员的口译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致力于口译标准的研究,以文本分析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已方法分别探讨了专业口译人员和非专业口译人员口译标准。本研究重点考查了非专业口译员的口译完成质量、可能的工作领域和相关口译标准。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提出了构建非专业口译员口译标准的必要性;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完善了专业口译员的口译标准,更重要的是为非专业口译员提出了可行的口译标准。本文布局如下:首先,借鉴了世界主要口译组织所定的标准(如FIT,AIIC,ITI,CATTI等)和口译学者的理论(如D.Seleskovitch,M.Lederer,H.Bühler,D.Gile等),在辨析和修正后,为专业口译员提出更将完备、详细的标准。然后,着重研究非专业口译员的口译标准,这是全文的难点所在。在本实验中有8名非专业口译员参加口译能力测试,全程录音、记录,从口译表达和听众反应入手,进行个案分析,以此分析非专业译员工作的译文质量的可接受度。后期通过实验数据整理和研究,提出非专业口译员的口译标准。论文最后针对专业口译员和非专业口译员的相关标准,提出了培训的要求和展望。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在于能够为专业口译员细化了口译标准,并且为非专业口译员构建了口译标准的理论框架。我们期待后续的研究者能够完善非专业口译员的口译标准,深化口译标准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1-12-01)

赖寒[6](2011)在《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医药(中医药)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越来越多国外的中医师和中医医学学生前往中国,在中医医院不同科室学习中医药的临床操作与实践。中医药临床口译应运而生,并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中医临床口译的标准尚未建立,译员临床口译的质量和外国中医学习者的满意度都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建立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至关紧要和重要。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作者在对口译普遍标准的研究基础上,就中医药临床口译分别与科技口译标准、西方医疗口译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中医药临床口译和二者的相似点和区别所在,最后结合中医药临床口译自身特点,提出“五个原则”作为中医药临床口译的标准。这“五个原则”分别是“准确”、“简洁”、“完整”、“统一”、“文化”。为了检验这“五个原则”的接受度和可行性,作者分别对七名中医药临床口译员进行采谈和问卷。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中医药临床口译的发展背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探索建立中医药临床口译的标准)以及研究方法。由于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尚未建立,因而作者在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口译的普遍标准、科技口译标准以及西方医疗口译标准,以便为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第叁部分介绍了中医药临床口译的建立过程。作者就中医药临床口译与科技口译、西方医疗口译进行比较,同时指出中医药临床口译的特点,随后分析了建立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及建立该标准的难点和突破口。第四部分,作者提出指导中医药临床口译的“五个原则”,即“准确”、“简洁”、“完整”、“统一”、“文化”。为了检验这“五个原则”的接受度和可行性,作者分别对七名中医药临床口译员进行采谈和问卷,并对采访和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第五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成果,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且分析了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建立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1-12-01)

蔡健智[7](2009)在《法庭口译标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涉外案件的增多,法庭口译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关于法庭口译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分析法庭口译的特殊性,借鉴外国在该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笔者在建立我国法庭口译标准的一些构想。(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09年03期)

鲍晓英[8](2005)在《口译标准“信”的实现——记忆心理学在口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将记忆心理学中短时记忆规律应用到口译实践,通过对短时记忆的遗忘规律及其容量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回答口译笔记是否必要以及口译接收时的记忆单位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本文认为笔记在口译中,尤其是在段落的口译中是必需的,口译的记忆单位应该是“组块”,在段落口译中应以句子为记忆的“组块”,在长句口译中应以构成句子的不同成分为记忆的“组块”;同时,把短时记忆的规律应用到口译中将有助于实现口译“信”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张军阳[9](2003)在《小议口译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对口译的需求快速增长,口译实践得以极大的发展。而在另一方面口译理论的发展却长期滞后,不能对口译实践起到引导作用。响应这一矛盾,本论文选择口译标准作为它的研究课题。 论文首先仔细研究了口译的叁个主要阶段:口译听辨,信息处理和口译表达。总结出了口译在整体上的一些共性特点。在取得这些对口译从整体理论高度上的初步理解后,作者提出先对口译进行分类,然后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标准。通过对其他人口译分类的研究,论文阐述了自己的口译分类原则,并提出根据这一原则分出的叁个口译类型:普通口译,功能口译和科技口译。 接下来,论文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口译标准进行了研究:口译类型特点,顾客要求,译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影响口译效果的其他因素。最后,论文分别就满意口译和合格口译译员提出了各自的标准。本论文认为,满意的普通口译应首先听众界面友好并能准确传达原语意思;合格的普通口译译员应始终以顾客的需求服务为导向,能够技巧性的处理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满意的功能口译应从精神实质上与原语一致,准确全面地传达所有包含在原语中的信息;合格的功能口译译员应能够从意识上遵从交际活动的特点要求,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最后,满意的科技口译首先应忠实于原语,能够及时高效地把原语意思传递给听众;合格的科技口译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应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有高超的运用专业口译技巧的能力。 论文在对全文进行回顾后,总结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3-06-01)

文军,杨梅[10](2003)在《外事口译标准初探——对外事口译标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针对以笔译 (尤其是文学翻译 )为实践对象的翻译标准是否适用于口译和如果内容和形式不能兼顾 ,那么应忠实于内容还是形式的问题以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对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的 15位英语口译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 ,通过分析受试者的接收倾向 ,对外事口译标准进行初步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03年02期)

口译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简要介绍翻译目的论的渊源、形成、基本原则及目的论指导下评价译文的标准是符合翻译目的的合适性标准,重点阐述此标准是针对翻译动态过程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阐明口译的动态交际本质,并梳理了着名的口译标准。同时,尝试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列举口译标准突破的四个方面,即得体的服装语言、恰当的语调、平稳的语速、准确的语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译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昊.视译教学中口译标准的作用[C].Proceedingsof20153rdAsianConferenceontheSocialSciences(Advancesin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Volume15)上.2015

[2].申奥.从翻译目的论看口译标准的突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

[3].申奥.口译标准新谈[J].学理论.2012

[4].王斌华.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J].上海翻译.2012

[5].杨文寅.专业口译员与非专业口译员的口译标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6].赖寒.中医药临床口译标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7].蔡健智.法庭口译标准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

[8].鲍晓英.口译标准“信”的实现——记忆心理学在口译中的应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

[9].张军阳.小议口译标准[D].山西大学.2003

[10].文军,杨梅.外事口译标准初探——对外事口译标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外语学刊.2003

标签:;  ;  ;  

口译标准论文-陈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