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测控制仿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储能系统,CPE密度函数,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器,电池寿命
预测控制仿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杨晓宇,李民策,刘畅,陈宗海[1](2019)在《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动汽车了普遍,锂电池作为其主要能源存在这功率密度较低,循环寿命短等问题,因此采用超级电容作为补偿能源构成混合储能系统。本文先采用CPE密度函数对半主动结构的由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容量分配,分配出的结果可以满足车辆在UDDS条件下运行4~5次循环。再设计了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器使得电池作为持续的能量输出器件,使得超级电容作为主要的大功率吸收器件,从而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20th CCSSTA 2019)》期刊2019-08-20)
徐硕[2](2019)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某救助船减摇鳍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对减摇鳍进行控制,该文创造性地将模型预测控制引入减摇鳍控制系统中,并以"南海救118"轮减摇鳍控制系统为例,通过仿真研究,将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进行对照,得出模型预测控制效果要好于PID控制,从理论上对减摇鳍的设计进行指导。(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9年03期)
罗明照,马钧[3](2018)在《基于路网预测与仿真的交通主动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城市路网中交通过饱和的现象愈发严重。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交通信号主动控制能主动干预交通流的演化过程,提高区域交通运行效率。本文首先阐述目前城市交通管理中抑制交通流过饱和的各种措施及信号控制系统的使用现状,然后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对区域路网进行建模,并结合统计学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路网的仿真推演,给出基于交通流预测的主动信号控制算法,最后开发出一套基于路网预测、建模与仿真的交通主动控制系统。本文所开发的系统为缓解区域交通拥堵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8年32期)
梁海峰,樊水康,张华,肖亮,李林[4](2018)在《灰色预测智能PID控制在火箭炮伺服系统中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火箭炮武器系统具有大惯量、变负载的非线性时变特性,传统PID控制难以满足火箭炮快速高精度调炮的要求。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智能控制理论,在火箭炮伺服系统中采用一种智能PID控制,并利用灰色预测控制的超前控制能力改善系统的时滞特性,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在系统快速性、稳定性方面得到了改善,并减小了系统超调。(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11期)
刘经纬,周瑞,赵辉,朱敏玲,孟祥花[5](2018)在《预测小波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危险高污染环境中控制系统参数在线整定和优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结合向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和小波神经网络方法的控制参数在线整定智能控制系统,即通过增设小波神经网络作为控制系统的智能整定机制和自回归移动平均向量时间序列算法预测输出替代根据实时输出进行计算。采用理论分析和对多个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对比实验等方式,验证了上述方法和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可行性、工程应用稳定性、更好的快速性、更低的稳态误差等特性,给出了稳定性保证方法。(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马孝纯,朱亚波[6](2018)在《模型预测控制在锅炉控制系统应用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MPC能否应用到电站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中进行仿真分析,分别针对AGC负荷指令跟踪、主蒸汽温度、SCR出口污染物排放设置仿真平台,通过对比PID,评估MPC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张星梅,戚玉涵,任丁,瞿国富,周玉成[7](2016)在《连续平压机热压板升降系统预测控制的应用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热压板升降系统的精确位置跟踪控制,本文针对系统的强耦合、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预测控制(GPC)的位置跟踪控制方法。首先给出了热压板升降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其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位置跟踪控制器,然后对系统中油缸的位置跟踪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PC算法的位置跟踪控制相对于常规PID控制,其调节过程平稳快速、稳态误差小、鲁棒性好,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可以满足热压板升降系统精确位置跟踪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木材加工机械》期刊2016年04期)
贾丙辉,闫国栋,冯勇[8](2015)在《主动叶尖间隙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将发动机全工况内叶尖间隙控制在最佳状态,首先,提出实现间隙主动控制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结构;其次,设计一种由多个电子机械式作动装置成的可变结构的机匣结构,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然后,应用基于串级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间隙控制策略,完成了控制器的设计;最后,以某发动机叶尖间隙变化为被控对象,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控制偏差≤0.01 mm,对对称性间隙变化和非对称性间隙变化的控制效果均较好,可为主动叶尖间隙控制的实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5年07期)
沈坤,王玲,马天雨[9](2014)在《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及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了一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dqo旋转坐标系下建立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叁相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的预测模型。根据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预测控制器优化性能函数,通过求解该优化性能函数得出最优控制量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并联逆变器的热插拔设计,给出了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预测控制器结构框图。基于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特征方程,采用根轨迹法设计了各预测控制器参数。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控制算法的建模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有效控制,且与传统的功率下垂控制器相比,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均流性能得到了改善。(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焦军[10](2014)在《广义预测控制在机组控制系统中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单元机组控制系统的特性,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应用到单元机组的控制系统中,为了说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优良的控制性能,引入PID控制算法和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算法;选取300MW机组在70%负荷点处定压工况下运行,采用叁种控制算法对机组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进行了分析,应用MATLAB软件得到仿真曲线;通过分析比较控制效果可见采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单元机组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国网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预测控制仿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更好地对减摇鳍进行控制,该文创造性地将模型预测控制引入减摇鳍控制系统中,并以"南海救118"轮减摇鳍控制系统为例,通过仿真研究,将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进行对照,得出模型预测控制效果要好于PID控制,从理论上对减摇鳍的设计进行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测控制仿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杨晓宇,李民策,刘畅,陈宗海.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C].第二十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20thCCSSTA2019).2019
[2].徐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某救助船减摇鳍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J].珠江水运.2019
[3].罗明照,马钧.基于路网预测与仿真的交通主动控制系统研究[J].河南科技.2018
[4].梁海峰,樊水康,张华,肖亮,李林.灰色预测智能PID控制在火箭炮伺服系统中的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5].刘经纬,周瑞,赵辉,朱敏玲,孟祥花.预测小波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8
[6].马孝纯,朱亚波.模型预测控制在锅炉控制系统应用的仿真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8
[7].张星梅,戚玉涵,任丁,瞿国富,周玉成.连续平压机热压板升降系统预测控制的应用仿真[J].木材加工机械.2016
[8].贾丙辉,闫国栋,冯勇.主动叶尖间隙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测控技术.2015
[9].沈坤,王玲,马天雨.叁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预测控制及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4
[10].焦军.广义预测控制在机组控制系统中的仿真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4
标签:混合储能系统; CPE密度函数;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器; 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