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死亡与救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无死亡观,灵魂不灭论,生命的意义,爱的原则
死亡与救赎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娜[1](2019)在《死亡想象与生命救赎——L.托尔斯泰生死观视角下的宗教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谜,对于它,人类永远无法形成积极的、确定的认识,而只能想象,但是,每个人对死亡的不同想象,却会造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状态和生存方式。托尔斯泰大半生为死亡问题所困,从最初的虚无死亡观到后来的灵魂不灭论,经历了生命的震撼、断裂和重建,留下了关于生命与死亡问题的大量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和社会思想。本文重新考察托尔斯泰的生死观,进而构勒出其生死观、宗教思想和社会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展现出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的有机整体性和高度统一性的同时,也呈现出托尔斯泰有神论宗教观的无神本质。(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熊辉[2](2019)在《生命的升华、超越与救赎——李洱《应物兄》的死亡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物兄》是李洱先生的新作,该小说一反先锋文学对生命虚无和荒谬的书写,转而赋予死亡厚重的意义。李洱在小说中安排了叁种类型的死亡叙事: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死亡是生命的重生与升华,中生代知识分子的死亡是生命的超越,那些被认为已经死亡但却活着的知识分子的"死亡"是生命的救赎,由此凸显出《应物兄》对知识分子的关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问。(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喜娜[3](2018)在《死亡与救赎 毁灭与重建——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的死亡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在小说《老生》中以组合段的方式用四个历史片段将百年中国乡村的嬗变串联起来,通过解放前期的革命叙事、建国后的土改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以密集又血腥的死亡轨迹作为文本叙事的隐形线索,直面"死"的恐怖、卑贱与毁灭,旨在构建"生"的温情、尊严与光芒。贾平凹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游荡穿行于百年历史长河之中,通过对"死"的冷峻叙述与审美观照,隐喻着对中国社会革命、政治权力以及人性道德的深刻反思。(本文来源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旭冉[4](2018)在《死亡的符咒与生命的救赎——白先勇短篇小说的死亡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先勇被夏志清先生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死亡叙事则是白先勇作品的显着特色。白先勇小说中死亡叙事的发生由人生经历的影响与中西方深厚文化渊源的熏陶所致。死亡在白先勇的作品中有多种形态多重意蕴,不仅是生命的终结,更多的是深刻的悲悯与救赎。透过对白先勇短篇小说的剖析,借此探寻白先勇对待死亡的意识判断与深度思考。(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12期)
王林彤,白如金[5](2017)在《死亡判决下的灵魂救赎 评话剧《我的灵魂永不下跪》》一文中研究指出1948年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克伍兹县,一个普普通通的黑人青年杰斐逊,阴差阳错地在一个小商店里目睹了一起枪击案。当事人均当场死亡,作为案发现场唯一的幸存者,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杰斐逊被指控蓄意谋杀,白人陪审团蛮横无理地认定他为凶手,法官判处他电椅死刑。法庭为杰斐逊指定的辩护律师为了使他获得改判,竟然当庭侮辱他就是"一头猪",试图以这样的生命界定来乞求法庭的宽容,却没有成功。改判无望,却改变了杰斐逊的生命观,他从此万(本文来源于《上海戏剧》期刊2017年11期)
王卉[6](2017)在《是死亡还是救赎?——评徽剧《惊魂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的作品所蕴含的生命力、影响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年,他的作品依旧是戏剧界研究、学习的焦点。这次有幸能够在合肥青年戏剧节上看到这部由莎士比亚经典剧作《麦克白》改编的徽剧《惊魂记》,也让笔者感受到了外国经典巨作与中国徽剧艺术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震撼。(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7年14期)
钟珍萍[7](2017)在《宿命与救赎——从《接骨师之女》死亡意象看谭恩美的宗教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是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主要意象,对死亡的理解是其小说中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从中国佛教思想来看,死亡是一种宿命;而从西方基督教思想来看,死亡是一种救赎。在《接骨师之女》中,借助母女的冲突和和解过程中死亡意象的描述,谭恩美将两种宗教文化思想中的死亡观融合在一起探讨人性中的善与恶,显示了她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彰显了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价值。(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耿咪,姜礼福[8](2017)在《罪与罚:《黑猫》《白猫》与《地狱灵猫》的死亡与救赎》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作家爱伦·坡的《黑猫》、乔伊斯·欧茨的《白猫》与斯蒂芬·金的《地狱灵猫》中的"猫"在故事进程和主题彰显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猫意象突显了不同形态的暴力与死亡。文章以叁个小说悲剧性的结尾入手,从罪与罚两个方面,考察叁篇小说中猫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旨在探究故事蕴含的两性伦理、动物伦理以及生命伦理以及道德主题。(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欧阳炽玉[9](2016)在《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活着》中救赎性的体现1."绝对逆境"中的"他杀"在小说中,人物一次次的死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深潭之中,感受到了窒息的痛苦与绝望。对其中人物而言,这种痛苦与绝望却包含着更多的意义,它还夹杂了一种救赎性。这也许要从这些死亡的共性说起。首先便是这些人物都死在"绝对逆境"当中。"绝对逆境"即主人公生存的社会大环境极为恶劣,导致他与他周遭的人物人生异常坎坷,这个名词词义与基督教的某些教义有着雷同之处。在基督教(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6年18期)
胡光华[10](2016)在《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的死亡与救赎主题寓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物死亡为终结的短篇小说是奥康纳作品的基本特点。在其作品中出现的死亡不仅仅是作者的怪诞行为,更是对作者自身宗教信仰的反应。奥康纳是一个生活在南方并且拥有极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其作品中作者始终通过创意式的表达方式向读者说明当主人公信仰丧失之后,在即将死亡的那一刻获得灵魂的解脱和救赎。(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10期)
死亡与救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物兄》是李洱先生的新作,该小说一反先锋文学对生命虚无和荒谬的书写,转而赋予死亡厚重的意义。李洱在小说中安排了叁种类型的死亡叙事: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死亡是生命的重生与升华,中生代知识分子的死亡是生命的超越,那些被认为已经死亡但却活着的知识分子的"死亡"是生命的救赎,由此凸显出《应物兄》对知识分子的关怀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死亡与救赎论文参考文献
[1].张桂娜.死亡想象与生命救赎——L.托尔斯泰生死观视角下的宗教哲学[J].世界哲学.2019
[2].熊辉.生命的升华、超越与救赎——李洱《应物兄》的死亡叙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3].李喜娜.死亡与救赎毁灭与重建——论贾平凹小说《老生》中的死亡叙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4].李旭冉.死亡的符咒与生命的救赎——白先勇短篇小说的死亡叙事研究[J].大众文艺.2018
[5].王林彤,白如金.死亡判决下的灵魂救赎评话剧《我的灵魂永不下跪》[J].上海戏剧.2017
[6].王卉.是死亡还是救赎?——评徽剧《惊魂记》[J].戏剧之家.2017
[7].钟珍萍.宿命与救赎——从《接骨师之女》死亡意象看谭恩美的宗教思想[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耿咪,姜礼福.罪与罚:《黑猫》《白猫》与《地狱灵猫》的死亡与救赎[J].绥化学院学报.2017
[9].欧阳炽玉.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性[J].山花.2016
[10].胡光华.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的死亡与救赎主题寓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