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镇眩颗粒论文-陈晓明

天麻镇眩颗粒论文-陈晓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麻镇眩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梅尼埃病,血管加压素,水通道蛋白1,脑干诱发电位

天麻镇眩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明[1](2012)在《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及对血管加压素和AQP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特发性内耳疾病,以发作性眩晕、耳聋和耳鸣为临床特征。发病病因迄今尚无定论,因此临床治疗非常困难,约有1/3的人在药物治疗失败后求助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临床近期主要应用的有内淋巴囊手术、前庭神经切断术、迷路切除术等都可以达到控制眩晕的效果,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术后复发、深度耳聋、面神经瘫痪和颅内并发症等风险,并且确切有效率不高。导师陈宝田教授经过4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个有效方-天麻镇眩颗粒,在临床中收到良好的疗效。天麻镇眩颗粒主要由天麻、川芎、当归、白芍、生地、桂枝、茯苓、白术、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利湿、养血活血、祛痰定眩、平肝潜阳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梅尼埃病。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天麻镇眩颗粒具有镇静、催眠、利尿、止吐等作用。在动物模型中,促进动物尿量的增加,对硫酸铜和顺铂所诱发的动物呕吐也有明显的改善。本课题的意义在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样本,为将天麻镇眩颗粒开发为一种安全、有效地中成药做好前期工作。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从下丘脑巨细胞神经原的轴突终端释放,储存于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通过叁种受体亚型发挥生理调节作用,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水通道蛋白1在内耳分布最为广泛。水通道蛋白1是持续活化型水通道蛋白,不受ADH的调节,主要分布于血管纹的中间细胞,螺旋韧带Ⅲ型纤维细胞分布区,基底膜以及圆窗膜[19]。而血管纹的中间细胞广泛表达K+通道,对于血管纹的K+转运及耳蜗内淋巴电位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提示其在伴有活跃离子转运的水分布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试图通过影响内耳淋巴循环的2个重要的指标:血管加压素和水通道蛋白1观察天麻镇眩颗粒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进行天麻镇眩颗粒的临床疗效观察,主要包括短期临床疗效观察。本课题组已经构建好膜迷路积水的大鼠模型,并进行了药效学观察,实验具备可行性。同时研究中成药物对血管加压素和水通道蛋白1的影响,从而观察机制,具备创新性。我们希望通过以上试验研究能为该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大鼠梅尼埃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天麻镇眩颗粒的干预作用目的研究天麻镇眩颗粒对膜迷路积水大鼠耳蜗血管加压素和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阻塞前庭导水管的传统方法造模,分为6组: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A组,11.7g/kg),天麻镇眩颗粒中剂量组(B组,5.85g/kg),天麻镇眩颗粒低剂量组(C组,2.93g/kg),阳性对照组(D组倍他司汀片灌胃14.4mg/kg),模型对照组(E组)和假手术组(F组),每组8只,自由饮食。手术四周后模型成功。F组为假手术组(手术以见到乙状窦后为止)。以上各组均选左耳为手术耳,右耳为对照耳。A.B.C.均给予天麻镇眩颗粒灌胃;D组给予倍他司汀片灌胃,E, F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2周。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听力检测,并评价模型成功与否。采用大鼠血管加压素ELISA试剂盒检测血管加压素水平。采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1在内耳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中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低剂量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听力阈值较假手术组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中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低剂量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造模后大鼠听力阈值提高,提示造模成功。用药后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中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低剂量组、西药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天麻镇眩颗粒可以改善大鼠听阈值。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耳蜗血管加压素的影响,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天麻镇眩颗粒可以降低大鼠耳蜗内血管加压素的含量。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耳蜗AQP-1表达的影响,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中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低剂量组、西药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显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天麻镇眩颗粒可以改善大鼠耳蜗内AQP-1的含量。讨论天麻镇眩颗粒可以使膜迷路积水大鼠耳蜗血管加压素的表达下调及AQP-1表达的上调,从而促进内淋巴囊内积水的吸收。第二部分天麻镇眩颗粒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梅尼埃病患者耳鸣和眩晕症状的改善程度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所有病例符合《耳鼻咽喉科学》(第五版)的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病例来源于南方医院中医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的门诊和病房,性别不限,年龄在18岁_70岁,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天麻镇眩颗粒每天45g,分叁次口服;对照组以倍他司汀为主。治疗前后两组均做叁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眩晕和耳鸣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眩晕症状的评定结果:从表2-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服药前眩晕程度评定无显着差异(Z=-0.333, p=0.739),从表2-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服药后眩晕程度评定无显着性差异(Z=-0.236, p=0.813),说明天麻镇眩颗粒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与倍他司汀疗效相当。耳鸣症状的评定结果:从表2-3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服药前耳鸣程度评定无显着差异(Z=-0.889, p=0.374),从表2-4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服药后耳鸣程度评定有显着性差异(Z=-2.283, p=0.022),说明天麻镇眩颗粒在改善耳鸣症状方面优于倍他司汀。讨论天麻镇眩颗粒在改善眩晕症状上与倍他司汀疗效相当,但是在改善耳鸣症状方面优于倍他司汀。因此,天麻镇眩颗粒有开发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04-10)

胡琼力[2](2008)在《天麻镇眩颗粒的毒理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麻镇眩颗粒是南方医科大学着名名老中医陈宝田教授经过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它由苓桂术甘汤等组成,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医之“眩晕”,即现代医学之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特发性内耳疾病。临床以发作性眩晕、耳聋和耳鸣为临床特征,首次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居多。发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许多学者认为可能与耳蜗微循环障碍、内淋巴液生成及吸收平衡失调、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膜迷路破裂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由于原因仍不清楚,因此临床治疗常常是困难的,迄今很难治愈。陈宝田教授用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此病屡获良效。陈宝田教授在治疗梅尼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目前中药市场上治疗梅尼埃病的中成药甚少,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正是梅尼埃病患者和市场所急需的。一旦天麻镇眩颗粒开发成一种新药,将会给梅尼埃病患者带来福音,这正是我们选题的目所在。在开发成新药前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必不可少。其有效性已由崔桂梅博士完成,本实验主要负责天麻镇眩颗粒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部分。第一部分天麻镇眩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对实验动物一次给药后所产生的毒性症状及其程度,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死亡的发生率,并计算出其最大给药量,从而推测天麻镇眩颗粒对人的急性毒性的强弱。方法:根据预试验结果,未测出天麻镇眩颗粒LD_(50),故只做最大给药量试验。4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即天麻镇眩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h后,天麻镇眩颗粒组以87.5%浓度,0.8ml/20g体积(最大允许容量、最大可灌浓度)经胃一次性灌服天麻镇眩颗粒溶液,剂量为35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负离子水。给药当日,严密观察小鼠外观、行为活动、呼吸、分泌物、排泄物、死亡等情况,常规饲养并观察7天,称取体重,记录死亡及毒副反应症状。实验结束时,将全部动物处死、解剖,肉眼检查各主要脏器组织病变情况,计算最大耐受量。结果:小鼠外观、行为活动、呼吸、分泌物、排泄物未见异常,未有小鼠死亡。给药前给药组与对照组体重(g)分别为26.05±3.22,24.50±2.76;给药后第8天给药组与对照组体重(g)分别为30.45±4.40,27.60±3.03。组间比较给药前后体重增长无显着性差异。肉眼尸检心、肝、脾、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测得最大耐受量≥35g/kg,此剂量是临床成人(以60kg计算)每日口服剂量0.05g/kg的700倍以上。第二部分天麻镇眩颗粒的长期毒性实验目的:观察连续重复给予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发现该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实验中需重点监测的安全指标,为临床毒性反应解救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天麻镇眩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4组,每组雌雄各10只,实验前适应性观察1周。受试药物按60kg成人每天服用3g等效换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等效于成年人用量的54、27、13.5倍,即分别为2.7g/kg、1.35g/kg、0.68g/kg,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连续给药12周,每日上午给药,每周称量记录体重一次。实验期间观察大鼠外观、行为、饮食、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况及中毒反应等。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每组处死10只大鼠(雌雄各半)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并进行系统尸解,秤取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肉眼观察病理变化,并将主要脏器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每组留下10只大鼠(雌雄各半)继续观察2周,再处死检查以上各指标。结果:1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给药期间及恢复期间,高、中、低剂量叁个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动物均无一死亡,各组大鼠的行为、自主活动、摄食、饮水、粪便、尿液均未见异常,眼、耳、鼻、口未见异常分泌物。高剂量组2只雌性大鼠用药第5周头颈背部、眼眶周围及前肢出现脱毛,毛色光亮,脱毛处皮肤颜色、质地未见异常,2周后脱毛现象恢复。其余组毛发未见异常。2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给药期各组动物体重一直呈增长趋势,不管是雄性(F=3.601,P<0.05)还是雌性(F=1279.107,P<0.001)均是如此。但给药期,各组雄性大鼠体重增长速度不一致(F=1791.081,P<0.001),高、中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长随用药时间的延长相对缓慢,成时间效应关系,低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长未见明显时间效应关系。给药剂量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2.477,P<0.001)。给药期各组雌性动物体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7,P=0.543),从各时间点看均是如此。动物组别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1.540,P=0.163)。恢复期各组雄性大鼠体重均逐周增长(F=5.864,P<0.05),各组动物体重增长速度一致(F=1.759,P=0.195)。雄性大鼠组别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0.638,P=0.062)。恢复期雌性大鼠体重除中剂量组(t=0.619,P=0.420)外其余各组动物体重均逐周增长。各组雌性大鼠体重存在差异(F=4.419,P=0.019),第14周各组动物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1,P=0.007),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均低于低剂量组。雌性大鼠组别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2.463,P=0.100)。3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给药期各组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2,P=0.045),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低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6,P=0.029),高、中剂量组,对照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各组LY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0,P=0.010),高、中剂量组、对照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各组M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65,P=0.041),高、中、低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9,P=0.037),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各血液学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血液学指标均在同一水平上。4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给药期各组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11,P=0.034),中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其余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均在同一水平上。恢复期各组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5,P=0.033),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均在同一水平上。5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给药期各组脾脏系数与脾脏湿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7、2.900,P值分别为0.046、0.049).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均低于中剂量组;各组之间肺脏湿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1,P=0.032),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均低于中剂量组。恢复期各组胸腺系数、胸腺湿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89、4.177,P值分别为0.021、0.012),中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睾丸湿重有统计学差异(P=3.485,F=0.041),高、低剂量组均低于中剂量组;各组之间肝脏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960,F=0.024),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6病理组织学镜检结果给药期高剂量组(2只/10只)、对照组(2只/10只)动物肝细胞出现脂肪变、嗜酸性变,肝细胞肿胀一种或者2种病理变化并存;每组均有1~2只动物出现间质性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变化。恢复期高剂量组(2只/10只)、对照组(2只/10只)组动物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变、肝细胞肿胀,一种或者2种病理变化并存;每组均有1~2只动物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变化。结论1、天麻镇眩颗粒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最大耐受量≥35g/kg,此剂量是临床成人(以60kg计算)每日口服剂量0.05g/kg的700倍。2、天麻镇眩颗粒对雄、雌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均有促进作用。3、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具有可逆性且无延迟反应。4、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无影响。5、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脏器湿重及脏器系数无影响。6、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脏器病理组织学无影响。7、天麻镇眩颗粒无毒副作用,连续服用安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08-05-12)

崔桂梅[3](2008)在《天麻镇眩颗粒应用于梅尼埃病的药效学、临床研究及对AQP-1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特发性内耳疾病,以发作性眩晕、耳聋和耳鸣为临床特征。发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因此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迄今很难治愈。目前认为,大部分梅尼埃病患者依靠药物治疗,约有1/3的人在药物治疗失败后求助外科手术治疗。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存在术后复发、深度耳聋、面神经瘫痪和颅内并发症等风险。陈宝田教授经过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个经验方一天麻镇眩颗粒,在临床上治疗梅尼埃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陈教授经过临床实践加上名贵中药天麻,使该药使用更加广泛。目前中药市场上治疗梅尼埃病的中成药甚少,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正是梅尼埃病患者和市场所急需的,一旦天麻镇眩颗粒开发成功,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水通道蛋白是一种单纯转运水分子的跨膜转运蛋白,在其辅助下水分子可实现快速的跨膜转运。在目前的研究中水通道蛋白1(AQP-1)已经发现是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中在内耳表达最为丰富的一个。我们研究AQP-1的目的有二:一、为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梅尼埃病找到可靠的理论根据;二、探索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第一部分实验部分第一章天麻镇眩颗粒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天麻镇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天麻镇眩颗粒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时间的影响,研究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天麻镇眩颗粒可显着减少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自发活动次数(P<0.01),缩短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入睡潜伏期(P<0.01),延长中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P<0.05)小鼠睡眠时间。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具有显着的镇静、催眠作用.第二章天麻镇眩颗粒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天麻镇眩颗粒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称重法研究受试药对小鼠的利尿作用;采用代谢笼法研究受试药对大鼠的利尿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天麻镇眩颗粒中剂量、高剂量可显着使小鼠尿量增加(中剂量P<0.01;高剂量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天麻镇眩颗粒中剂量可使大鼠尿量显着增加(P<0.01)。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具有显着的利尿作用。第叁章天麻镇眩颗粒镇吐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天麻镇眩颗粒的镇吐作用。方法采用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的模型,观察受试药的镇吐作用。结果天麻镇眩颗粒中、高剂量能延长硫酸铜所致家鸽呕吐潜伏期(P<0.05),同时中剂量能延长顺铂致鸽子呕吐模型的呕吐潜伏期(P<0.05),并能减少硫酸铜所致鸽子模型中、高剂量的呕吐次数(P<0.05,P<0.01)和顺铂所致家鸽中剂量的呕吐次数(P<0.01)。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具有镇吐作用。第四章天麻镇眩颗粒对豚鼠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目的探索天麻镇眩颗粒对膜迷路积水豚鼠脑干诱发电位各指标的影响。方法所有豚鼠给药方式均为灌胃。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给予天麻镇眩颗粒;阳性对照组给予晕复静片;空白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2周。最后一次给药后每只豚鼠做脑干诱发电位,记录Ⅰ波、Ⅲ波和Ⅴ波的潜伏期,以Ⅲ波的反应阈测定豚鼠的听阈值。结果波Ⅰ:服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剂量、高剂量组及假手术组潜伏期显着缩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对照组无显着改变(P>0.05);波Ⅲ:服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假手术组潜伏期显着缩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而阳性对照组无显着改变(P>0.05);波Ⅴ:服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假手术组潜伏期显着缩短,且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而阳性对照组无显着改变(P>0.05);豚鼠听阈值:服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豚鼠阈值显着下降,且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可以使豚鼠脑干诱发电位波Ⅰ、波Ⅲ、波Ⅴ潜伏期显着缩短,并且可以使豚鼠听力得以改善。第五章天麻镇眩颗粒对实验性膜迷路积水豚鼠的影响目的讨论天麻镇眩颗粒对膜迷路积水模型豚鼠耳蜗切片的影响。方法做完脑干诱发电位后,立即开始耳蜗冰冻切片的制作。每组动物耳蜗切片中随机抽取1张,在200×视野下观察豚鼠耳蜗的积水情况,均选取耳蜗第叁回作为分析点。将耳蜗切片分为无积水、轻度积水、中度积水和重度积水四种程度,最后将各组积水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服用天麻镇眩颗粒后六组豚鼠积水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9,P=0.00),其中空白对照组积水程度最重,假手术组积水程度最轻,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剂量及高剂量组积水程度均减轻。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可以使膜迷路积水豚鼠的积水程度显着改善。第六章天麻镇眩颗粒对膜迷路积水豚鼠AQP-1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天麻镇眩颗粒对膜迷路积水豚鼠耳蜗AQP-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膜迷路积水的发生机制。方法44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天麻镇眩颗粒高剂量组,天麻镇眩颗粒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成功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给予天麻镇眩颗粒灌胃(高剂量组每次6.89g/kg、低剂量组每次3.49g/kg);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共2周。最后一次给药后立即开始耳蜗冰冻切片的制作,使用免疫组织化学DAB染色术检测膜迷路积水豚鼠耳蜗AQP-1的表达情况。DAB染色以光学显微镜下出现棕色颗粒沉淀为阳性。每组应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Tool(Version2.0)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对染色面积进行量化比较,计算第叁转阳性面积与该转螺旋韧带的面积比作为比较值。结果假手术组、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AQP-1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AQP-1的表达显着上调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可以使膜迷路积水豚鼠耳蜗AQP-1的表达上调,从而促进内淋巴囊内积水的吸收。第二部分临床部分目的观察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梅尼埃病患者叁大主要症状的改善程度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耳鼻咽喉科学》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眩晕的诊断标准。患者来源于南方医院中医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的门诊和病房、广州陆军总院耳鼻喉科门诊和病房,河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和病房,性别不限,年龄在18岁—70岁,共62例,随机分为天麻镇眩颗粒组(简称观察组)和晕复静治疗组(简称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x~2=0.258,P=0.611)、年龄(t=0.0.272,P=0.736)、病程(t=0.103,P=0.812)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两组在入组时均做纯音测听,并计算0.25KHz、0.5KHz、1KHz、2KHz、4KHz听阈平均值,两组听阈平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t=0.221,P=0.241)。观察组给予天麻镇眩颗粒每天45g,分叁次口服;对照组以晕复静片,每次2片(每片含量为0.1g),一日叁次。疗程均为2周。一个疗程不愈或复发者可再次按疗程服用。2周后对两组近期疗效及眩晕、耳鸣2个主要症状改善程度进行比较;6个月后对每个患者进行听力(纯音测听)测定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2周后:眩晕症状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202,P=0.028);耳鸣改善程度观察和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Z=1.607,P=0.096);按照中医眩晕的疗效标准,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0%,两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着差异(Z=2.506,P=0.012)。6个月后:听阈值改善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F=7.160,P=0.010)。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在近期疗效、眩晕症状程度及听力改善上优于晕复静,但是在改善耳鸣症状上两者疗效相当,因此,天麻镇眩颗粒有开发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1)

崔桂梅,陈宝田,胡琼力,冯佳[4](2008)在《天麻止眩颗粒利尿及镇吐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天麻止眩颗粒的利尿、镇吐作用。方法采用称重法和代谢笼法研究受试药对小鼠及大鼠的利尿作用;采用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的模型,观察受试药的镇吐作用。结果天麻止眩颗粒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延长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的潜伏期,并能减少硫酸铜和顺铂所致家鸽的呕吐次数。结论天麻止眩颗粒具有一定的利尿及镇吐作用。(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8年03期)

胡琼力,陈宝田,崔桂梅[5](2008)在《天麻镇眩颗粒毒理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动物天麻镇眩颗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最大可灌浓度、最大体积的天麻镇眩颗粒溶液1d内灌服小鼠1次,测定最大耐受量,并推算出相当临床人用量的倍数。以高、中、低剂量的天麻镇眩颗粒溶液经胃灌服大鼠,连续12周。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学、心肝肾功能、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1d内1次经胃灌服受试物的最大耐受量>140g/kg。长期毒性试验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用药第5周出现脱毛,2周后恢复。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24h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有显着性差异,停药后2周以上叁项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着性差异。[结论]天麻镇眩颗粒对血液学的影响是可逆的,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崔桂梅,陈宝田,胡琼力[6](2007)在《天麻止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天麻止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天麻止眩颗粒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时间的影响及对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研究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天麻止眩颗粒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引起的小鼠入睡率。结论天麻止眩颗粒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07年10期)

天麻镇眩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麻镇眩颗粒是南方医科大学着名名老中医陈宝田教授经过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经验方,它由苓桂术甘汤等组成,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医之“眩晕”,即现代医学之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特发性内耳疾病。临床以发作性眩晕、耳聋和耳鸣为临床特征,首次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居多。发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许多学者认为可能与耳蜗微循环障碍、内淋巴液生成及吸收平衡失调、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膜迷路破裂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由于原因仍不清楚,因此临床治疗常常是困难的,迄今很难治愈。陈宝田教授用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此病屡获良效。陈宝田教授在治疗梅尼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目前中药市场上治疗梅尼埃病的中成药甚少,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正是梅尼埃病患者和市场所急需的。一旦天麻镇眩颗粒开发成一种新药,将会给梅尼埃病患者带来福音,这正是我们选题的目所在。在开发成新药前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必不可少。其有效性已由崔桂梅博士完成,本实验主要负责天麻镇眩颗粒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部分。第一部分天麻镇眩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对实验动物一次给药后所产生的毒性症状及其程度,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死亡的发生率,并计算出其最大给药量,从而推测天麻镇眩颗粒对人的急性毒性的强弱。方法:根据预试验结果,未测出天麻镇眩颗粒LD_(50),故只做最大给药量试验。4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即天麻镇眩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h后,天麻镇眩颗粒组以87.5%浓度,0.8ml/20g体积(最大允许容量、最大可灌浓度)经胃一次性灌服天麻镇眩颗粒溶液,剂量为35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负离子水。给药当日,严密观察小鼠外观、行为活动、呼吸、分泌物、排泄物、死亡等情况,常规饲养并观察7天,称取体重,记录死亡及毒副反应症状。实验结束时,将全部动物处死、解剖,肉眼检查各主要脏器组织病变情况,计算最大耐受量。结果:小鼠外观、行为活动、呼吸、分泌物、排泄物未见异常,未有小鼠死亡。给药前给药组与对照组体重(g)分别为26.05±3.22,24.50±2.76;给药后第8天给药组与对照组体重(g)分别为30.45±4.40,27.60±3.03。组间比较给药前后体重增长无显着性差异。肉眼尸检心、肝、脾、肺、肾、胃肠等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测得最大耐受量≥35g/kg,此剂量是临床成人(以60kg计算)每日口服剂量0.05g/kg的700倍以上。第二部分天麻镇眩颗粒的长期毒性实验目的:观察连续重复给予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发现该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实验中需重点监测的安全指标,为临床毒性反应解救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天麻镇眩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4组,每组雌雄各10只,实验前适应性观察1周。受试药物按60kg成人每天服用3g等效换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等效于成年人用量的54、27、13.5倍,即分别为2.7g/kg、1.35g/kg、0.68g/kg,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连续给药12周,每日上午给药,每周称量记录体重一次。实验期间观察大鼠外观、行为、饮食、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况及中毒反应等。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每组处死10只大鼠(雌雄各半)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并进行系统尸解,秤取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肉眼观察病理变化,并将主要脏器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每组留下10只大鼠(雌雄各半)继续观察2周,再处死检查以上各指标。结果:1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给药期间及恢复期间,高、中、低剂量叁个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动物均无一死亡,各组大鼠的行为、自主活动、摄食、饮水、粪便、尿液均未见异常,眼、耳、鼻、口未见异常分泌物。高剂量组2只雌性大鼠用药第5周头颈背部、眼眶周围及前肢出现脱毛,毛色光亮,脱毛处皮肤颜色、质地未见异常,2周后脱毛现象恢复。其余组毛发未见异常。2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给药期各组动物体重一直呈增长趋势,不管是雄性(F=3.601,P<0.05)还是雌性(F=1279.107,P<0.001)均是如此。但给药期,各组雄性大鼠体重增长速度不一致(F=1791.081,P<0.001),高、中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长随用药时间的延长相对缓慢,成时间效应关系,低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长未见明显时间效应关系。给药剂量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2.477,P<0.001)。给药期各组雌性动物体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7,P=0.543),从各时间点看均是如此。动物组别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1.540,P=0.163)。恢复期各组雄性大鼠体重均逐周增长(F=5.864,P<0.05),各组动物体重增长速度一致(F=1.759,P=0.195)。雄性大鼠组别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0.638,P=0.062)。恢复期雌性大鼠体重除中剂量组(t=0.619,P=0.420)外其余各组动物体重均逐周增长。各组雌性大鼠体重存在差异(F=4.419,P=0.019),第14周各组动物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1,P=0.007),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均低于低剂量组。雌性大鼠组别与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2.463,P=0.100)。3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给药期各组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2,P=0.045),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低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6,P=0.029),高、中剂量组,对照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各组LY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0,P=0.010),高、中剂量组、对照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各组M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65,P=0.041),高、中、低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9,P=0.037),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各血液学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血液学指标均在同一水平上。4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给药期各组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11,P=0.034),中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其余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均在同一水平上。恢复期各组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5,P=0.033),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血液生化学指标均在同一水平上。5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给药期各组脾脏系数与脾脏湿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7、2.900,P值分别为0.046、0.049).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均低于中剂量组;各组之间肺脏湿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1,P=0.032),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均低于中剂量组。恢复期各组胸腺系数、胸腺湿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89、4.177,P值分别为0.021、0.012),中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睾丸湿重有统计学差异(P=3.485,F=0.041),高、低剂量组均低于中剂量组;各组之间肝脏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960,F=0.024),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6病理组织学镜检结果给药期高剂量组(2只/10只)、对照组(2只/10只)动物肝细胞出现脂肪变、嗜酸性变,肝细胞肿胀一种或者2种病理变化并存;每组均有1~2只动物出现间质性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变化。恢复期高剂量组(2只/10只)、对照组(2只/10只)组动物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变、肝细胞肿胀,一种或者2种病理变化并存;每组均有1~2只动物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变化。结论1、天麻镇眩颗粒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最大耐受量≥35g/kg,此剂量是临床成人(以60kg计算)每日口服剂量0.05g/kg的700倍。2、天麻镇眩颗粒对雄、雌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均有促进作用。3、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具有可逆性且无延迟反应。4、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无影响。5、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脏器湿重及脏器系数无影响。6、天麻镇眩颗粒对大鼠脏器病理组织学无影响。7、天麻镇眩颗粒无毒副作用,连续服用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麻镇眩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明.天麻镇眩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及对血管加压素和AQP1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

[2].胡琼力.天麻镇眩颗粒的毒理学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

[3].崔桂梅.天麻镇眩颗粒应用于梅尼埃病的药效学、临床研究及对AQP-1表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8

[4].崔桂梅,陈宝田,胡琼力,冯佳.天麻止眩颗粒利尿及镇吐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

[5].胡琼力,陈宝田,崔桂梅.天麻镇眩颗粒毒理学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6].崔桂梅,陈宝田,胡琼力.天麻止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J].广东医学.2007

标签:;  ;  ;  ;  

天麻镇眩颗粒论文-陈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