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以诗入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齐白石
以诗入画论文文献综述
许韶华[1](2018)在《以诗入画的现代转换——以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以传统题诗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的代表作品,是诗和画的一次碰撞,是诗画之间一次艺术理论的探讨与实践,但不应该被忽视的是,它同时是画家在山水与花鸟(画作中为蝌蚪)画科成功融合的经典。因此,此画作的创作方式较画家其他作品就显得非同一般,其中更是涉及到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中"诗画合璧"的探究。而这对于我们在当代艺术语境中重新认识中国画的生命力与表现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8年05期)
孙霞[2](2018)在《以诗入画的悠悠离愁——仇英《浔阳送别图》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是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明代画家仇英用一幅《浔阳送别图》表达了这一诗意。仇英,江苏太仓人,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他延续"书画同源,诗画互补"中国画这一艺术特色,将《琵琶行》呈现为直观的画作。你看,夜里的浔阳江头,枫叶和荻花就着秋风瑟瑟作响,一(本文来源于《初中生世界》期刊2018年15期)
赵建中[3](2018)在《北宋郭熙的“以诗入画”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山水画亦可在东晋顾恺之传世绘画中窥见端倪。自此,山水诗与山水画对精神方面的要求,在后来的艺术发展中基本上趋于一致,将中国画视为"无声诗"(也称"有形诗"),将中国诗歌视为"有声画"(亦称"无形画"),赋予诗与画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诗歌和绘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可以融合的地方。到了北宋,着名山水画家、理论家郭熙的山水画论《林泉高(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李学春[4](2017)在《以诗入画 以书入画——论沈周绘画艺术的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沈周主张以诗入画,绘画构图与人物形象的诗意化;以书入画,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形成『粗沈』;融南入北,传承了元代文人画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特色,在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重振文人画的中流砥柱。沈周(一四二七—一五○九),明代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7年12期)
佐丹,于姗[5](2015)在《郭熙《早春图》“以诗入画”美学特质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春图》是中国北宋画家郭熙的代表作之一,后人也大加赞赏他的艺术成就,中国在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在宋代,"以诗入画"的美学也是由宋代所引进的,高度的写实性是宋代绘画的特点之一。在郭熙的《早春图》中,诗与画的结合勾勒出作品的独特之处,体现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创作手法,使作品在内涵上表现得更加情景交融。本文就郭熙的《早春图》中涵盖的各种美学特质加以赏析。(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13期)
潘潺[6](2014)在《郭熙《早春图》中的“以诗入画”》一文中研究指出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氏,北宋杰出画家,曾任御画院艺学、待诏,深受宋神宗重视。郭熙一生的作品极其丰富,最擅长山水画。除了为宫廷、官府作画,还为诸多寺院作壁画,画屏等。巨着《宣和画谱》中记录了北宋年间宫廷所藏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了郭熙的30幅作品,但保存至今的只有10幅。神宗时期,郭熙红极一时,号称"神宗好熙笔",但之后的哲宗却对郭熙的作品没有任何兴趣,自哲宗即位之后,宫廷之上的所有郭熙作品都被古画替换,而这(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4年24期)
徐芳[7](2013)在《“以诗入画”在傅抱石绘画中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傅抱石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大师,是中国美术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自成一派的篆刻家,也是诲人不倦的美术教育家。20世纪中期,傅抱石的“以诗入画”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为中国传统诗意画开辟了新的道路。他凭借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绘画理论知识,将古诗词用现代的艺术创作手法表现出来。这分别表现在其人物诗意画、山水画及诗意画及篆刻作品中。从他的画中人们能看到最真实的自然景象,体会到诗般的绘画境界,感受到他对艺术不懈怠的追求,这无疑是傅抱石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一个重要的贡献。论文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以诗入画”的沿袭,并分析诗画的异同,阐述其演变过程。第二部分结合傅抱石的个人经历及其艺术中美的表现,进一步探讨其诗才华的形成因素。第叁部分以傅抱石的诗意画作品来分析“以诗入画”在其作品中的体现。第四部分谈傅抱石“以诗入画”的发展,最后是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4)
刘雪华[8](2013)在《以诗入画 亦诗亦画——郭熙山水画《早春图》鉴赏》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时期,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同时儒、道、释等思想也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这些为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宋初期,李成、范宽、董源等画家深受道家、魏晋玄学等思想的影响,将自然山水、地理环境等写实因素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用山水画表达主体精神与人格理想,拓展了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将山水(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3年13期)
徐莉[9](2013)在《探析宋代绘画中“以诗入画”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宋代绘画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的创造。除了在技巧上的着重挖掘外,对"诗意"的表达,也是其绘画高度繁荣发展的特征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绘画中诗意表现的探讨来反思当今中国画的发展,从中找到可资借鉴的裨益之道。(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07期)
华灵[10](2012)在《以诗入画 意象万千》一文中研究指出诗与画,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两颗明珠。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们彼此借鉴,相得益彰,已如影相随。也正因如此,本文以诗歌的艺术意境作为文章的立足点,对古代诗歌与工笔花鸟画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审美风格追求上的趋同性,并对其相似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规律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从而分析工笔花鸟画所体现的诗意般的意境美。以体现“以诗入画”这一观点对工笔花鸟画创作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文章开篇以《石涛画语录》中的一句话为引子,导出后文的诸多理念。这一章节主要介绍问题的起因、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诗美学对本文的启示。第一章,主要分析诗与画相结合的内在原因,介绍了诗画相融合的前提条件,以及创作主体和欣赏者对诗画结合的重要性,为后面的章节做好铺垫。第二章,主要介绍诗画相融的过程,并对诗画相融合的叁种具体形式进行了剖析。第叁章,以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诗境为其分类依据,将工笔花鸟画的意境美划分为雄浑、绮丽、自然、含蓄、清奇五种。通过对诗词的雄浑美、绮丽美、自然美、含蓄美、清奇美这几个典型意境的分析,来剖析诗意工笔花鸟画的美学特征。第四章,主要从“材料工具的丰富”、“表现技法的拓展”“色彩观念的改变”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对现代诗意花鸟画意境的营造及其影响。结语部分纵观全文,从而对诗意工笔花鸟画的美学特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以后相关方面的学习以及绘画创作有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思路。(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以诗入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是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明代画家仇英用一幅《浔阳送别图》表达了这一诗意。仇英,江苏太仓人,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他延续"书画同源,诗画互补"中国画这一艺术特色,将《琵琶行》呈现为直观的画作。你看,夜里的浔阳江头,枫叶和荻花就着秋风瑟瑟作响,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诗入画论文参考文献
[1].许韶华.以诗入画的现代转换——以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为例[J].美术.2018
[2].孙霞.以诗入画的悠悠离愁——仇英《浔阳送别图》赏析[J].初中生世界.2018
[3].赵建中.北宋郭熙的“以诗入画”观[J].艺术评论.2018
[4].李学春.以诗入画以书入画——论沈周绘画艺术的当代意义[J].荣宝斋.2017
[5].佐丹,于姗.郭熙《早春图》“以诗入画”美学特质赏析[J].芒种.2015
[6].潘潺.郭熙《早春图》中的“以诗入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
[7].徐芳.“以诗入画”在傅抱石绘画中的表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3
[8].刘雪华.以诗入画亦诗亦画——郭熙山水画《早春图》鉴赏[J].芒种.2013
[9].徐莉.探析宋代绘画中“以诗入画”现象[J].青年文学家.2013
[10].华灵.以诗入画意象万千[D].湖南师范大学.2012